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繁体

1、长夜安隐,多所饶益。——《法华经》

2、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药师经》

3、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药师经》

4、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药师经》

5、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药师经》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

7、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8、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9、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金刚经》

10、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11、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

12、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金刚经》

13、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1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

15、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金刚经》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17、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无量寿经》

18、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心经》

19、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20、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心经》

21、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心经》

22、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坛经》

23、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坛经》

2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坛经》

25、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坛经》

26、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坛经》

27、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坛经》

28、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坛经》

29、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坛经》

30、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坛经》

31、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坛经》

32、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坛经》

33、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坛经》

34、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坛经》

35、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

3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坛经》

3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坛经》

38、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坛经》

39、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坛经》

40、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坛经》

41、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坛经》

42、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坛经》

44、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坛经》

45、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坛经》

46、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坛经》

47、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经》

48、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49、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悉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阿弥陀经》

50、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楞严经》

55、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楞严经》(这是对我触动很大的句子)

56、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57、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着空。——《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58、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大藏经》第51卷贤劫七佛传法偈(毗婆尸佛)

59、起诸善业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大藏经》第51卷贤劫七佛传法偈(尸弃佛)

60、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大藏经》第51卷贤劫七佛传法偈(毗舍浮佛)

61、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大藏经》第51卷贤劫七佛传法偈(拘留孙佛)

62、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大藏经》第51卷贤劫七佛传法偈(拘那含佛)

63、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大藏经》第51卷贤劫七佛传法偈(摩诃迦叶)

64、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大藏经》第51卷贤劫七佛传法偈(释迦摩尼佛)

65、假使干草积同须弥,投火于中,如芥子许,必皆烧尽。何以故?火能烧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必能烧尽一切烦恼。《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66、若多少有闻,自大以骄人,是如盲执烛,照彼不自明。《法句经。多闻品》

2024-03-17 13:52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这个通血管的古方,来自一位患者,他的三条心血管已经被严重堵塞,需要做搭桥手术,手术的时间是一个月以后,在这个期间,他吃了一个月这个古方,一个月以后他去同一家医院做检查..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现在人的参与意识都非常的强,而且总喜欢津津乐道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话题和事情的评论。不知道这样的蠢蠢欲动,到底其结果是让我们能成为话题主角呢?还是话题主角能取而代之..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1、佛教轮回说不片面着眼于灵魂或物质,而是从朴素辩证法缘起论出发,把生命活动,众生存在看作身心合集。心识主枢,非断非常的流变过程。它既否认有不变不灭的灵魂,又反..

长颈鹿与鹅卵石

下面这个故事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当动物学家莱克斯在西伯利亚亲眼看见一头巨大的长颈鹿倒下时,不但他为长颈鹿扼腕叹息了好长时间,作为电视观众的我,也为那个悲壮的场面感叹了好久。那时,长颈鹿因为口渴得厉害,..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钱袋鼓鼓,福袋空空楼下住着一家做豆腐的,是租住户。一对夫妻男过六十,女的五十五。一个老婆婆。是男人的妈妈,八十三岁。他们有两个加工门面,一间住房。每天晚上,夫妻俩住在房里..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如果自己或亲朋好友生病了,一般佛弟子首先会想到的,要么是看医生,要么是给上师打电话。很多生病的弟子联系我,“师父,我头痛了,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们..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手腕互击36次。说明:打击心经及心包络经/大陵穴。主治:预防及治疗心脏病、胸痛、胸闷、纾解紧张的情绪。4、第四巧虎口交叉互击36次。说明:穴位是八邪穴。主治:预防及治疗末梢循环..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佛問彌勒菩薩,問的,我這裡以前寫的一份資料,「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裡頭問了三樁事情,有幾個念?有幾個相?相是物質現象;有幾個識?識是什麼?受想..

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

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问:请问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净空法师答:你想做护法神,不容易,护法神他的功德,给诸位说超过弘法的法师。为什么说?弘法的法师再有能力,没有人护持,他就一筹莫展。譬如说我们今天讲..

原来这么简单

原来这么简单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辆有毛病的脚踏车,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年轻人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

诵金刚经的功德有什么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金刚经,修行金刚经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诵金刚经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功德,但是有些人并没有体会到,只要我们坚持诵金刚经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功德。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下诵金刚经的功德有有什么吧..

在每一步中修行

在每一步中修行前行准备适逢假期,班级师兄们因缘具足,共赴五台山朝台之路。我对朝台这件事并没有做深入了解,内心向往着和师兄们的朝圣之旅,并沉浸在殊胜行程的期待中。行程如期来到了,在火车站和师兄们集合前往..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亦称《大阿弥陀经》(参阅汉译版本),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不单是要改变今生之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而且要创造未来生中受大安乐,不受诸苦的福报。才是一生中所追求最究竟最彻底的事情..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问: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答:魔怨是指烦恼,佛在《八大人觉经》里有提到四种烦恼,也就是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魔是折磨,怨是犯害,所以必须要认清楚、要精进,你的精神、时间..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导语:佛陀说:“依法不依人”。清净的法脉传承,犹如一条纯净无染的黄金线,没有自创的人,没有自封的人,更没有后来加进去的人,脉络清晰,来源清净。带着慈悲,依教奉行,弘法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