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出家必须经过哪些程序?

繁體

佛教信徒如果想要出家修道,成为一个出家人,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和一定的要求。首先,在佛教寺院出家必须建立在信仰佛教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前提,现在的出家人尤其注重这一点,现代的社会和平,出家人并不想电影里所描写的那样,在过去封建社会里,由于家庭贫困而到寺院里求得生计,或者是因为生活、工作的打击而“看破红尘”到寺院里来。因为现代社会和平,生活安康。如果是出去前两种目的来到寺院里,那么不久也会被外面的物欲世界所迷离,且受不了寺院生活的简单枯燥而重新投入社会。第二,在佛教寺院出家必须征得家中父母的同意,在父母同意后方可出家。这是因为佛教讲知恩报恩,父母恩重。不只是出家才可以修行,在家同样也可以修行,为人子女如果不愿尽孝道而逃避到寺院里来,则不够一个出家人的资格。第三,欲出家者必须无婚姻恋爱关系,如果有婚姻恋爱关系者,也同样没有资格出家,因为出家者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法的住持弘扬中,是为求了生脱死,如果有婚姻等关系的存在,就会有亲情等的牵挂。第四,欲出家者必须没有债务等经济上的纠葛,因为出家不是一种对自已、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行为,出家者必须解决一切干扰,不为俗事为困扰。第五,欲出家者必须有县、乡、村的三级政府证明,证明欲出家者身份、政治背景清白,而并不象电影里所演的那样,犯了国法然后到寺院里一躲了事。第六,欲出家者必须有寺院接受,在寺院里找一位依止师,依之学习佛法,在上面所讲的条件都具足后,并征得寺院的同意,为寺院所接受,那么就可以正式在寺院出家了。第七,欲出家者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出家人,一般还需经过一年时间的考察及适应阶段,经过一年的时间之后,寺院经过各方面的考察,认为此人符合出家的条件,便可正式出家,同样,欲出家者在寺院里经过一年的出家生活过后,如果能适应寺院的生活环境,自已到这个时候坚信出家的意愿,那么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出家人,正式剃度成为沙弥。

2024-03-17 13:52
打赏 点赞
评论问答

念佛感应见闻记:十年宿疾不药而愈

念佛感应见闻记:十年宿疾不药而愈施财班员林阿铨,有一次对我说:他有一位妹妹住在东区南门桥附近,在二十年前生了第二胎男孩,取名金星,这个婴儿,自出娘胎到三岁,身体软弱消瘦,与普通孩子大不相同,几乎没有一..

楞严经适合哪些人念诵

修行楞严经对自己的好处是非常的大的,诵读的人也没有任何的限制的,因为佛祖的心胸是宽广的,是无量的,佛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位想真心向佛的人的,所以任何的人都是可以诵读楞严经的,那么诵读楞严经的人最好的一批是..

念佛号可以超度婴灵吗

念佛号可以超度婴灵吗告诉大家念佛号可以超度婴灵吗?答:是不能超度婴灵的,念佛号只是自己忏悔之心,代表着自己对孩子的愧疚发愿弥补,但是与超度并非是相同的意义。法事的超度要借助法师们开坛做法掐诀念咒等等请..

念佛的真正功德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前面..

念佛感应见闻记:祖孙两人信佛因缘

念佛感应见闻记:祖孙两人信佛因缘十二年前,有一个时期,莲社星期一念佛的时候,每次都有一位大约十岁左右的男童参加。宽凤师姊对我说:‘这孩子最近被他亡故的二位叔叔,带去阴府,被阿弥陀佛抢救回来的。’这些话..

徐积侍母 寸步不离

徐积侍母 寸步不离徐积,是江苏省淮安县人,在三岁时,父亲就已去世,他每天晨晚,跪在地上哭呼父亲,十分悲哀。少年时,读诵孝经,想到父恩难报,常常流涕不止。二十岁以后,跟从胡安定先生求学,深得孔门正心诚意..

念佛最为尊,别忘了我们尊贵的身份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我教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推究它的原始要宗,开显了无量法门。在法华会上,释迦牟尼佛说诸佛如来示现在这个世间的本怀一大事因缘。如来唯以一大事因..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七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七阿弥陀经讲记(七)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金轮王的金轮有多大,金轮的轴心有四十里,这里所说的池中莲花大如车轮,不是世间上的车轮,是跟金转轮王的金轮那么大,有一由旬。小的由旬四十里,中..

徐积侍奉母亲,寸步不离

徐积侍奉母亲,寸步不离 徐积,是江苏省淮安县人,在三岁时,父亲就已去世,他每天晨晚,跪在地上哭呼父亲,十分悲哀。少年时,读诵孝经,想到父恩难报,常常流涕不止。二十岁以后,跟从胡安定先生求学,深得孔门正..

得意忘形的老虎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的田地在一片芦苇地的旁边。那芦苇地里常常有野兽出没,他担心自己的庄稼被野兽毁坏了,就总是拿着弓箭到庄稼地和芦苇地交界的地方去来回巡视。这一天,农夫又来到田边看护庄稼,而一天下来,什么..

念佛竟能弥补福报的不足

念佛竟能弥补福报的不足《弥陀经》上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少了不行,福德少了也不行,因缘不具足也不行,三个条件凑在一起不简单。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闻到净土还得三个条件具足,你这..

恭敬佛法

恭敬佛法(一)如何请经、持经: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叁指置书下。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3.不可将经书卷之若筒。(二)如何诵..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二十八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二十八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二十八卷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八应知如是所说三际。唯有情数缘起义中。虽有十二支。而三二为性。三谓惑业事。二谓果与因。其义云何。颂曰三烦..

快来祈福!至诚称念药师佛可除病苦免横死

快来祈福!至诚称念药师佛可除病苦免横死【经典介绍】药师经全称为《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为释迦佛为弟子讲述东方药师佛居住教化的琉璃世界,那里的地面由、药师佛的身躯,都如同琉璃一样内外光洁。药师如来在过去..

悟空为何如此敬服观音?只因法力相差太大,小小玉净瓶愣是拿不动

悟空为何如此敬服观音?只因法力相差太大,小小玉净瓶愣是拿不动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别看他的年龄非常的小,但是他的本领却比他的父王还要强,就连猴哥在他面前也无能为力,毕竟红孩儿懂五行,还可以掌握三昧真火..

念佛号一声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念佛号一声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观无量寿佛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