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
千年菩提路之雍和宫
这张照片是1860年意大利战地摄影记者菲利斯比特拍摄的。当时英法联军已经围住了北京城,正把清军丢在城外的火炮调转炮口,对准了古老的北京城。
照片上的门楼就是北京城的安定门,而照片远处的高阁就是1860年的雍和宫。这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雍和宫实景照片,这个瞬间被意大利人定格了。
雍和宫,最早叫作雍亲王府,是雍正即位前的居所,雍和宫也是乾隆皇帝的诞生地,那么雍和宫怎么会变成今天的喇嘛庙呢?这里有着一段错综复杂的故事,这段故事印证了清朝全盛时期的民族、宗教策略,而雍和宫则作为那段历史的一个见证,讲述着中央政权和西藏、蒙古各部落之间的联系。
佛教之弘传及长久住世,全仗讲论佛法之寺庙。皇祖先帝在位时,广弘佛法,但在京城未建讲经之扎仓,现在,我们施主与上师二人若在皇城宫中创建寺院,定会使佛教复兴。这是乾隆皇帝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章嘉三世说的一番话。他想把父亲雍正皇帝的行宫雍和宫改建成传播藏传佛教的寺庙,准备在雍和宫里开办扎仓,也就是佛学院,弘扬佛法。章嘉三世闻言非常高兴,立即表示愿意竭力协助圣上修建寺庙,于是雍和宫的改建工程在章嘉三世的主持下,轰轰烈烈地开工了。
雍和宫在明代是供太监居住的官房。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把它赐给了四皇子胤禛成为贝勒府。后来胤禛晋升为和硕雍亲王,他的旧宅则升为雍亲王府,但是这座王府发生真正的改变是在康熙六十一年。这一年,康熙皇帝驾崩,胤禛作为四皇子继承皇位,成为雍正皇帝。
雍正帝迁入紫禁城后,对居住过三十多年的雍亲王府有着很深的感情,于是他将这里改为自己的行宫,赐名雍和宫。雍正皇帝非常信仰佛教,他和康熙皇帝的国师章嘉二世来往密切。登基之后,他把雍和宫的一半赐给了章嘉二世,作为黄教的上院,供他在京城讲论佛法。
满族定鼎中原之后,从清朝的第一个皇帝开始,扶持藏传佛教的政策就已经成为基本国策。
清顺治十年,也就是公元1653年,第五世达赖喇嘛朝见顺治皇帝,开创了达赖喇嘛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先河。
清康熙五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13年,康熙大帝册封第五世班禅大师为班禅额尔德尼,开创了班禅大师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历史。
同时,康熙皇帝还帮助西藏人民击退了准噶尔军队的入侵,平定了西藏内乱,并任命一名叫颇罗鼐的当地人为郡王,由他总理西藏地方事务。基于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的努力,西藏进入了政通人和的颇罗鼐时期。
雍正帝绝不能辜负先帝们得来不易的江山,他是个勤奋的皇帝,为巩固和稳定蒙藏局势,雍正帝不仅仅是热衷于推崇佛教,还潜心苦读佛书,研究佛经,并在章嘉二世的指导下禅坐三次,达到了深通佛理的境界。
章嘉二世圆寂之后,他主持的佑宁寺僧人在西北方向寻找到他的转世灵童,年仅四岁的若必多吉成为了第三世章嘉活佛。章嘉三世驻锡佑宁寺不久,青海地区发生了叛乱,章嘉三世在僧人的保护下躲藏了起来。雍正帝知道后发出急诏,火速把年幼的章嘉三世接到了北京。在章嘉三世拜见雍正帝的时候,雍正帝抱起了小活佛,并特别准许他乘黄幛马车,坐九龙褥,教他满汉文字,学习宫廷礼节,让他和年幼的弘历皇子一起读书学习,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雍正这样做是有意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
雍正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他的灵柩被安放到雍和宫神谕殿内,一年后移葬清西陵。两年后,神谕殿内供奉了雍正的影像。乾隆皇帝按季节来这里行礼上祭,僧人日日诵经。这时的雍和宫历史上称为影堂时期的雍和宫。
雍和宫是乾隆皇帝的诞生地,因为这里出了两个皇帝,所以也被人们称为龙潜福地。
乾隆皇帝写的《御制雍和宫碑》中这样说道:雍和宫是雍正帝的行宫,子孙后代无人能住,但是若长久闲置必然显得荒凉。把它改为一座皇家藏传佛教寺院,香幢宝纲,夕呗晨钟,是怀念父亲的最好方式。盖因蒙古奉佛最信喇嘛教,不可不保护之,以为怀柔之道。
乾隆皇帝也自己道出了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的根本原因。这在当时也是最高礼遇。
公元1744年,乾隆皇帝开始了把雍和宫改建为佛教寺庙的工程。雍正帝生前的巧心安排没有白费,和乾隆一起成长起来的章嘉三世不仅是乾隆佛学造诣方面的导师,也成为帮助他处理蒙藏事物的好帮手。章嘉三世主持了这次巨大的改建工程。乾隆皇帝更没有辜负先帝的期望,他时刻牢记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移其宜的祖训,他深知利用藏传佛教是他坐镇京师统领蒙藏地区最有效的方法,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2009年2月25日,雍和宫举行大愿祈祷法会的绕寺仪式,又称弥勒转寺日,意为接未来佛弥勒到人间清邪除恶,使人间的每片土地、每个角落都平安洁净。
早在乾隆十年,也就是公元1745年,雍和宫开始改建的第二年,在章嘉三世的主持下,雍和宫首次举行大愿祈祷法会,乾隆皇帝亲临会场。自此,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至二月初一都举行这个法会。
雍和宫是宏大、昌顺、和谐的宫殿。藏文叫噶丹敬洽林,意思是兜率壮丽洲,那是弥勒菩萨的佛国净土。这片佛国净土的改建,在章嘉三世的督办下,历时六年告以实成。建成的那一天,章嘉三世带领僧众举行了三天三夜的开光仪式。
清代诗人震钧这样形容这座庙宇:殿宇崇弘,相设奇丽。六时清梵,天雨曼陀之花。固黄图之甲观,绀苑之香林也。
这里是雍正皇帝当年升殿受贺的地方。在雍和宫大殿前,椭圆形汉白玉石座上的石池中有一座须弥山。
须弥山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据说是世界的中心,是众山最高者。日月环绕着须弥山,山腰有犍陀罗山,周围有七香海和七金山,外有咸海,咸海四周还有四大部洲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和北俱卢洲,由四大天王护持。须弥山顶部为帝释天,是世界最高的天,是天堂的极乐之处。
在雍和宫的大殿内,供奉着三尊两米高的铜佛。中间的佛像就是现在世的佛释迦牟尼,他结跏趺坐,右手的手印是成道印,左手的手印是禅定印。 2024-03-17 13:52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这个通血管的古方,来自一位患者,他的三条心血管已经被严重堵塞,需要做搭桥手术,手术的时间是一个月以后,在这个期间,他吃了一个月这个古方,一个月以后他去同一家医院做检查..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现在人的参与意识都非常的强,而且总喜欢津津乐道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话题和事情的评论。不知道这样的蠢蠢欲动,到底其结果是让我们能成为话题主角呢?还是话题主角能取而代之..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1、佛教轮回说不片面着眼于灵魂或物质,而是从朴素辩证法缘起论出发,把生命活动,众生存在看作身心合集。心识主枢,非断非常的流变过程。它既否认有不变不灭的灵魂,又反..
长颈鹿与鹅卵石
下面这个故事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当动物学家莱克斯在西伯利亚亲眼看见一头巨大的长颈鹿倒下时,不但他为长颈鹿扼腕叹息了好长时间,作为电视观众的我,也为那个悲壮的场面感叹了好久。那时,长颈鹿因为口渴得厉害,..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钱袋鼓鼓,福袋空空楼下住着一家做豆腐的,是租住户。一对夫妻男过六十,女的五十五。一个老婆婆。是男人的妈妈,八十三岁。他们有两个加工门面,一间住房。每天晚上,夫妻俩住在房里..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如果自己或亲朋好友生病了,一般佛弟子首先会想到的,要么是看医生,要么是给上师打电话。很多生病的弟子联系我,“师父,我头痛了,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们..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手腕互击36次。说明:打击心经及心包络经/大陵穴。主治:预防及治疗心脏病、胸痛、胸闷、纾解紧张的情绪。4、第四巧虎口交叉互击36次。说明:穴位是八邪穴。主治:预防及治疗末梢循环..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佛問彌勒菩薩,問的,我這裡以前寫的一份資料,「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裡頭問了三樁事情,有幾個念?有幾個相?相是物質現象;有幾個識?識是什麼?受想..
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
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问:请问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净空法师答:你想做护法神,不容易,护法神他的功德,给诸位说超过弘法的法师。为什么说?弘法的法师再有能力,没有人护持,他就一筹莫展。譬如说我们今天讲..
原来这么简单
原来这么简单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辆有毛病的脚踏车,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年轻人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
诵金刚经的功德有什么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金刚经,修行金刚经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诵金刚经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功德,但是有些人并没有体会到,只要我们坚持诵金刚经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功德。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下诵金刚经的功德有有什么吧..
在每一步中修行
在每一步中修行前行准备适逢假期,班级师兄们因缘具足,共赴五台山朝台之路。我对朝台这件事并没有做深入了解,内心向往着和师兄们的朝圣之旅,并沉浸在殊胜行程的期待中。行程如期来到了,在火车站和师兄们集合前往..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亦称《大阿弥陀经》(参阅汉译版本),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不单是要改变今生之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而且要创造未来生中受大安乐,不受诸苦的福报。才是一生中所追求最究竟最彻底的事情..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问: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答:魔怨是指烦恼,佛在《八大人觉经》里有提到四种烦恼,也就是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魔是折磨,怨是犯害,所以必须要认清楚、要精进,你的精神、时间..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导语:佛陀说:“依法不依人”。清净的法脉传承,犹如一条纯净无染的黄金线,没有自创的人,没有自封的人,更没有后来加进去的人,脉络清晰,来源清净。带着慈悲,依教奉行,弘法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