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及主人公道生法师

繁体

在苏州虎丘园内,有一块顽石,关于它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在晋宋时期,道生法师曾进入虎丘山,把石头聚在一起,对着石头讲《涅槃经》,讲到断除一切善根的人也能成佛时,石头听了也点头。这是成语故事顽石点头的出处。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道理讲得透彻,说服力强,足以使人信服。

在这个故事中,能令顽石点头的道生法师,便是今天高僧传奇的主人公。然而,道生法师最初为沙门讲述这个观点的时候,受到了众僧的排挤,他们严厉地指责道生法师毁谤佛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位道生法师又是谁呢?

道生法师是晋宋时期的高僧。道生法师所处的时代,佛学上有三大思想主流,一是鸠摩罗什弘扬的般若学说,一是僧伽提婆所传的毗昙学说,还有一个是昙无忏宣导的涅槃学说。而道生法师的学问,正是集此三者之大成。

道生的游学

道生法师俗姓魏,大约七岁的时候,随竺法汰出家,跟随师父改姓为竺,称为竺道生,因其学问高深,被世人尊称为生公。竺法汰曾和道安一同跟随佛图澄学习佛法,佛图澄圆寂后,以师礼跟随道安。后来,道安带领慧远等人南下襄阳时,曾特地嘱托竺法汰,让他带领一队人前往南京、扬州一带弘法,使佛法教化,得以广布。

庐山:习得毗昙学说

道生自小便跟随竺法汰修习佛法,受持具足戒后,他才离开熟悉的寺院与师父,前往庐山。

那时,慧远已定居庐山,他在庐山组织译经,大力倡导毗昙学的流传。毗昙是阿毗昙或阿毗昙摩的略称,意为无比法或对法,指佛教三藏中的论藏部分。在中国佛教史上,毗昙特指小乘系统用来解释法相的论著,学者把这类研究论著的学问称为毗昙学。

公元397年,僧伽提婆从庐山来到京师(今南京、扬州一带),讲述毗昙经义,道生也是当时听法的僧侣之一。随后,道生从京师出发,前往庐山,向僧伽提婆学习一切有部的学说。道生来到庐山的时候未满三十,和他一起学习的还有声名远播的慧远大师。

长安:习般若中观学

当道生在庐山专心修习毗昙学说的时候,鸠摩罗什也被迎请进长安。慧远与鸠摩罗什互通书信,常在信件中切磋交流,彼此结下深厚的法缘。

由于慧远的影响,身在庐山的道生北上长安,成为了鸠摩罗什的弟子。公元404年,道生从庐山来到长安,和他一同北上的还有慧观、慧严、慧叡等,他们后来都成为了鸠摩罗什重要的弟子。

在鸠摩罗什门下,道生主要学习大乘般若中观之学,同时参加了大、小品般若经的翻译工作。三年后,他从长安返回南方,经过庐山时,把僧肈的《般若无知论》带给了慧远。之后,他便返回京师了。

京师:一阐提风波

从长安回来以后的二十年,是道生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他所提倡的佛性论,以及顿悟成佛的观念,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当时的王臣名士,对他十分敬重。道生从京师回来后,被邀请入住在青园寺。青园寺原本是晋恭思皇后建立的皇家道场,道生入住以后,这里改名为龙光寺。

公元421年,凉昙无忏在北凉翻译《大般涅槃经》四十卷,然而当时,中国南北对峙,昙无忏翻译的新经久久未向南传。身在南方的僧侣不曾得见完整的经卷。

公元429年,道生根据已有的佛性论,推导出一阐提者皆可成佛的观点。佛教把那些不具信心、断了成佛善根的人,称作一阐提。而此时,道生却说一阐提也可成佛,这可引起了当时佛教界内一场不小的风波。僧侣们纷纷指责道生,说他毁谤佛法,宣扬异端邪说,不可饶恕。道生受到众人的排挤,不得不离开京师。

几年之后,完整的《大般涅槃经》译本才传到京师。京师的僧侣们仔细研读这部新经,发现原来佛也是这样说的,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可以成佛,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这时候,京师的僧侣们重新接纳道生,并且比过去更加敬重他了。

庐山:狮子座上端详辞世

传说,道生离开京师后,先行前往苏州虎丘,在那里,他把石头堆集起来,以石头为徒,独自讲述一阐提皆可成佛的理论。当道生讲说动情之处,竟令得顽石点头。不久之后,道生再次前往庐山,在那里专心注解《妙法莲花经》。不久,《大盘涅槃经》也传到了庐山,道又开始为其写作注解。

传说,当道生提出一阐提皆可成佛而为京师众生所排挤摈弃的时候,曾立下誓言:假如我所说的,与经义相违背,那么就让人人厌弃的恶疾发生在我身上吧;若我所宣说的,与经义不相违,请让我死时坐在狮子讲座上!

公元434年,道生在庐山精舍升座讲法,其讲法精妙无比,往往令僧众开悟。在法席即将完成之时,道生端坐狮子座,面目安详。座下僧众抬头观望,沉默了片刻之后,哭声响起,道生已然离去。消息传至京师,当初那些排斥他的僧众纷纷忏悔,信服其说。

道生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经义的集大成者,对中国禅宗思想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总结道生的思想时禅宗的理论基础,到道生的时候已经具备了。禅宗大师们所作的,是把道生所提倡的,予以更加突出。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玉佛禅寺

2024-03-17 13:52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这个通血管的古方,来自一位患者,他的三条心血管已经被严重堵塞,需要做搭桥手术,手术的时间是一个月以后,在这个期间,他吃了一个月这个古方,一个月以后他去同一家医院做检查..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现在人的参与意识都非常的强,而且总喜欢津津乐道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话题和事情的评论。不知道这样的蠢蠢欲动,到底其结果是让我们能成为话题主角呢?还是话题主角能取而代之..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1、佛教轮回说不片面着眼于灵魂或物质,而是从朴素辩证法缘起论出发,把生命活动,众生存在看作身心合集。心识主枢,非断非常的流变过程。它既否认有不变不灭的灵魂,又反..

长颈鹿与鹅卵石

下面这个故事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当动物学家莱克斯在西伯利亚亲眼看见一头巨大的长颈鹿倒下时,不但他为长颈鹿扼腕叹息了好长时间,作为电视观众的我,也为那个悲壮的场面感叹了好久。那时,长颈鹿因为口渴得厉害,..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钱袋鼓鼓,福袋空空楼下住着一家做豆腐的,是租住户。一对夫妻男过六十,女的五十五。一个老婆婆。是男人的妈妈,八十三岁。他们有两个加工门面,一间住房。每天晚上,夫妻俩住在房里..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如果自己或亲朋好友生病了,一般佛弟子首先会想到的,要么是看医生,要么是给上师打电话。很多生病的弟子联系我,“师父,我头痛了,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们..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手腕互击36次。说明:打击心经及心包络经/大陵穴。主治:预防及治疗心脏病、胸痛、胸闷、纾解紧张的情绪。4、第四巧虎口交叉互击36次。说明:穴位是八邪穴。主治:预防及治疗末梢循环..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佛問彌勒菩薩,問的,我這裡以前寫的一份資料,「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裡頭問了三樁事情,有幾個念?有幾個相?相是物質現象;有幾個識?識是什麼?受想..

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

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问:请问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净空法师答:你想做护法神,不容易,护法神他的功德,给诸位说超过弘法的法师。为什么说?弘法的法师再有能力,没有人护持,他就一筹莫展。譬如说我们今天讲..

原来这么简单

原来这么简单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辆有毛病的脚踏车,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年轻人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

诵金刚经的功德有什么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金刚经,修行金刚经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诵金刚经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功德,但是有些人并没有体会到,只要我们坚持诵金刚经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功德。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下诵金刚经的功德有有什么吧..

在每一步中修行

在每一步中修行前行准备适逢假期,班级师兄们因缘具足,共赴五台山朝台之路。我对朝台这件事并没有做深入了解,内心向往着和师兄们的朝圣之旅,并沉浸在殊胜行程的期待中。行程如期来到了,在火车站和师兄们集合前往..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亦称《大阿弥陀经》(参阅汉译版本),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不单是要改变今生之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而且要创造未来生中受大安乐,不受诸苦的福报。才是一生中所追求最究竟最彻底的事情..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问: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答:魔怨是指烦恼,佛在《八大人觉经》里有提到四种烦恼,也就是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魔是折磨,怨是犯害,所以必须要认清楚、要精进,你的精神、时间..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导语:佛陀说:“依法不依人”。清净的法脉传承,犹如一条纯净无染的黄金线,没有自创的人,没有自封的人,更没有后来加进去的人,脉络清晰,来源清净。带着慈悲,依教奉行,弘法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