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供养的意义

繁体

一、香供养

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地。燃香时,香自灭而留香与人,这便是释教中舍己救人的精力。所以燃香不是要烧香给佛陀,而是咱们要懂得香的精力。

香还有一层意义即释教中所说的五分香,五分香便是:(1)戒香:守戒者世人钦仰,美名遍处,人如守戒心天然有定力,故戒属香。(2)定香:由戒行而生禅定,修禅定者,世人敬羡赞赏,故定亦属香。(3)才智香:慧由定发,儒家有句话说:万物静观皆自得用静的心肠去刻苦,才干启示才智。一个人做任何事,绝不行急于求成,得镇定去沉思,用才智去分析判断,凡事方能有所成果。以上三种便是佛陀常常教训咱们的:勤修戒定慧,平息贪嗔痴。(4)摆脱香:人若有摆脱性,对任何事都能看得敞开得下,无所固执,所以人能摆脱也是一种香。(5)知见香:有才智的人必有先见之明,能行则行,可止则止,有思维见地,所做所为正确,便是知见,这也是一种香。还有一种没物质没气味的香,便是声名,如要令名声香,则须依佛陀所指示的去走,去修持,将佛心当己心,以慈善、喜舍、宽恕的心去待人,这便是五行香的真义。

二、花供养

花能清心养目,所以读书人多喜爱在案头上摆瓶花,添加读书情味。用花供佛,庄重佛堂,或每日在花瓶中插些鲜花,幽香扑鼻,让人醒心顺眼。庄重的佛堂衬上几朵浓艳芳香的花,恭顺之心,情不自禁。于十供养中,花代表著物质供养。在释教里,常可听到佛在灵山拈花说法这句话,可见花与释教联系甚大。提到这儿,趁便跟各位谈谈拈花说法的典故:

《大梵天问佛决疑经》记载: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位,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默不作声,一时百万人天,悉皆罔措,独金色梵衲,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高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奇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便是宗门禅的肇始。假如要再追溯禅宗的来源,则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最正觉时,就已敞开端倪,所以禅宗的特点是在以心印心,说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主旨。由上面的经文,诸位就知道了拈花微笑与禅宗有适当亲近的联系。所以,花也被列为供养佛菩萨中的供物之一。

三、灯供养

灯并不彻底指电灯,比方蜡烛,油灯之类能照暗为明的东西,都归于灯供养的范围内。释教传法亦名传灯。释教传法,如父传财于子,但其意义不同。金钱传别人,己身积财必会削减。而佛陀传法,如一灯传一灯,灯灯皆明,灯灯无尽,所谓一灯能续千灯明。佛陀传法对己不减,对彼有利。灯又有去暗投明之义,期望每一个人都能做一盏暗路中的明灯,驱除幽暗的国际,亮光世界大地。

四、涂供养

涂梵语,即水。经云:水能离垢得清凉。水不但能洗除众垢,令物清净,而且水还具有和合性,不管大江、小溪会聚一方,皆成一体。就比如群众学佛,最终都能成佛。所以用水供佛,洗己心垢,三世罪障悉清洗,心既清净,自性现前,又何叹成佛路远呢?学佛人都应该学水的和合,水的相等无差别。那么,待人处事上无愧天,下无愧人,更无愧己心,日子天然过得心安理得,轻松高兴。

五、果供养

果指生果,群众用新鲜可口的生果供佛,积德行善巍巍。果又有成果的意思。人每做一件事,有必要有头有尾,不得功败垂成。就像种果树的人,有必要耐得起辛劳、栽植、上肥、灌溉,待树开花成果,才有丰厚收成,所费劳力也才有个价值。学佛者亦如是,要发大心,精勤向道,不怕喫苦,不畏阻止,切莫退失道心,毫无成果,岂不行惜!

六、茶供养

茶能退睡魔王,人若昏昏欲睡,一杯好茶在手,精力百倍。此指示学佛者,昏眩不得,须不时自省自己,反省自己,每日举心动念,所做所为是否正确?

人若道理不明,佛理不明白,凡事不知,模模糊糊,就比如一天到晚昏睡不醒,孤负大好时光,愧对己身。

七、食供养

用饭菜供佛,表恭顺之心,且意义深广。佛子在供饭时,以七粒饭出食念曰:法力不思议,慈善无妨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另加咒语三遍谓:佛法之理深妙,不行以心思,佛法之事希奇,不行以言议。佛以大慈施一切众生乐,以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今因慈善之力,则十方灵通,了无妨碍。以七粒之微,遍及十方,一寸之鲜,施周法界,可知法力难思。

八、宝供养

金银财宝拿出门,处处皆可用。一个人若有了信,于己有信。对师长、朋友们守信,不欺暗室,无愧衾影,则人敬如神,待若上宾。

九、珠供养

珠者表圆,学佛的人干事要满意,待人要圆融,不行有所误差,有所不圆。

十、衣供养

即用衣服供养三宝。衣在此引申著依托之意。从事上说,衣服须穿著在身上,才干显出衣体的好坏。从理上说,学佛的人,须依佛、依佛经、依托出家人,依照佛指示的途径去实施,才干得到终究摆脱。

2024-03-17 13:52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这个通血管的古方,来自一位患者,他的三条心血管已经被严重堵塞,需要做搭桥手术,手术的时间是一个月以后,在这个期间,他吃了一个月这个古方,一个月以后他去同一家医院做检查..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现在人的参与意识都非常的强,而且总喜欢津津乐道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话题和事情的评论。不知道这样的蠢蠢欲动,到底其结果是让我们能成为话题主角呢?还是话题主角能取而代之..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1、佛教轮回说不片面着眼于灵魂或物质,而是从朴素辩证法缘起论出发,把生命活动,众生存在看作身心合集。心识主枢,非断非常的流变过程。它既否认有不变不灭的灵魂,又反..

长颈鹿与鹅卵石

下面这个故事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当动物学家莱克斯在西伯利亚亲眼看见一头巨大的长颈鹿倒下时,不但他为长颈鹿扼腕叹息了好长时间,作为电视观众的我,也为那个悲壮的场面感叹了好久。那时,长颈鹿因为口渴得厉害,..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钱袋鼓鼓,福袋空空楼下住着一家做豆腐的,是租住户。一对夫妻男过六十,女的五十五。一个老婆婆。是男人的妈妈,八十三岁。他们有两个加工门面,一间住房。每天晚上,夫妻俩住在房里..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如果自己或亲朋好友生病了,一般佛弟子首先会想到的,要么是看医生,要么是给上师打电话。很多生病的弟子联系我,“师父,我头痛了,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们..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手腕互击36次。说明:打击心经及心包络经/大陵穴。主治:预防及治疗心脏病、胸痛、胸闷、纾解紧张的情绪。4、第四巧虎口交叉互击36次。说明:穴位是八邪穴。主治:预防及治疗末梢循环..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佛問彌勒菩薩,問的,我這裡以前寫的一份資料,「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裡頭問了三樁事情,有幾個念?有幾個相?相是物質現象;有幾個識?識是什麼?受想..

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

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问:请问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净空法师答:你想做护法神,不容易,护法神他的功德,给诸位说超过弘法的法师。为什么说?弘法的法师再有能力,没有人护持,他就一筹莫展。譬如说我们今天讲..

原来这么简单

原来这么简单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辆有毛病的脚踏车,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年轻人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

诵金刚经的功德有什么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金刚经,修行金刚经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诵金刚经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功德,但是有些人并没有体会到,只要我们坚持诵金刚经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功德。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下诵金刚经的功德有有什么吧..

在每一步中修行

在每一步中修行前行准备适逢假期,班级师兄们因缘具足,共赴五台山朝台之路。我对朝台这件事并没有做深入了解,内心向往着和师兄们的朝圣之旅,并沉浸在殊胜行程的期待中。行程如期来到了,在火车站和师兄们集合前往..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亦称《大阿弥陀经》(参阅汉译版本),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不单是要改变今生之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而且要创造未来生中受大安乐,不受诸苦的福报。才是一生中所追求最究竟最彻底的事情..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问: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答:魔怨是指烦恼,佛在《八大人觉经》里有提到四种烦恼,也就是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魔是折磨,怨是犯害,所以必须要认清楚、要精进,你的精神、时间..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导语:佛陀说:“依法不依人”。清净的法脉传承,犹如一条纯净无染的黄金线,没有自创的人,没有自封的人,更没有后来加进去的人,脉络清晰,来源清净。带着慈悲,依教奉行,弘法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