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寺院清规大全
一、何为森林?
森林,指僧众聚居的寺院,尤指禅宗寺院。曩昔,印度多在国都城外挑选幽静的林地,营建精舍,所以和尚所住的当地,就称之为森林或兰若。经典中对森林一语的解说颇多。据《禅林宝训音义》载:森林二字系取其草木不乱成长之义。表明其间有规则法度。
二、森林清规的由来
森林清规是僧众行、住、坐、卧日子之原则。印度僧尼以戒律为日子规范,我国僧团除戒律外,还拟定其他若干束缚僧尼言行的清规。我国的森林规制构成于唐代,百丈怀海禅师依据我国国情和禅宗特征,拟定了森林清规,后人称为《百丈清规》。《百丈清规》的清规二字,有清净规约的意思。它是禅宗的森林原则,也便是禅宗寺院组织的程序和寺僧日常行事的原则。元代元统三年(1335年),由朝廷命江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德辉禅师重编,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诉校对,定名为《敕修百丈清规》,颁行全国,一同恪守。这些规则,一直在寺院中广为遵照履行。
三、森林设置的五大堂口包含哪些?
近现代森林,底子设置有五个部分,即所谓五大堂口,其间包含:
禅堂:
禅堂是森林的中心,专指坐禅的道场。客堂:
客堂为寺院日常作业的处理中心,担任对外的联络,来宾、居士、云游僧的款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和谐,僧众的考勤和纪律,各殿堂的处理,以及寺院的消防、治安等。仓库:
仓库总管僧众日子和佛事的必需品,如粮食、物品、法器、香烛等,还处理山林、田庄,以及殿堂、房舍的补葺等。大寮:
大寮为寺院的日子区,担任供给僧众的斋饭,首要由斋堂和僧厨组成。衣钵寮:
衣钵寮是方丈和尚的业务组织,直接为方丈就事。四、什么是戒腊?
腊所谓戒腊,便是受过具足戒的和尚,通过从阴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结夏安居后,受戒的年纪就算增加一岁,释教称为一腊。浅显地讲,戒腊便是参与僧籍的年数,适当于在家人的工龄。戒腊最长的和尚称为上座,在森林中备受敬重,其讲话常常有权威性。
五、寺院里设有哪些职务?
一般的寺院,都是由方丈和四大班首、八大执事所组成的。其他还有许多的仆人和其他担任人。近现代的寺院,底子设置五个部分,也便是五大堂口,每个堂口都设置相应的职务,派遣相应和尚担任,一般情况下,这五大堂口都设有以下执事:
禅堂。
维那:
禅堂的首要担任人。凡禅堂中有违犯清规者,他都有权予以赏罚。上殿时,维那掌管释教典礼的起腔领念,以音声为佛事,有如释教乐团的总指挥。悦众:
维那的副手,若维那不在,禅堂可由其代管。悦众在上殿时详细击打乐器,合作唱念,并教初学参禅和尚的礼仪。悦众可设置数人。知藏:
了解释教三藏典籍,主管和维护重要的经藏。适当于图书馆的馆长相同。藏主:
把握经橱钥匙,定时暴晒经藏,担任释教书本的保管和借阅。适当于图书处理员。参头:
也称禅头,禅堂中参禅最久或最熟练者。他首要承当的是,为初学参禅的和尚做出演示和起到表率效果。司水:
每天早晨打洗脸水,预备早、中、晚的漱口水,出坡后的洗脚水等。圊头:
每天挑送净桶,冲刷厕所,替换洗手水,洗晒揩手帕等。客堂。
知客:
客堂的首要担任人,掌管全寺表里日常业务和款待僧俗客人事宜。其位置类似于作业室主任和款待处长。照客:
为客堂和知客就事,照顾客人,清扫客房等。寮元:
云水堂的担任人,依据客堂组织,款待来寺院的云水僧。僧值:
因为这个职务原本未设专职,而是由僧众轮番值勤,故名。首要责任是代方丈处理查看僧众威仪,适当于纠察一职。殿主:
大殿的处理人员。其责任是看管油灯、香烛,铺排供器、供品,清洁佛像、佛殿等。香灯:
殿堂的处理人员,与殿主责任相同。钟头:
担任敲钟的职务。鼓头:
担任伐鼓的职务。夜巡:
担任夜间巡查和打照板报时刻的职务。门头:
看护山门的职务。书记:
担任寺院的文秘作业。仓库。
临院:
俗称当家师,既是仓库的主管,也对寺院各堂口的作业进行督察。权利仅次于方丈。都监:
都监的序职在寺院中是最高的,他在禅堂的位次,坐在监院上首。他上辅住持,下助监院,一般在日常日子中很少管事。副寺:
监院的副手。辅导库头们的作业,担任寺院的日子及佛事用品,并对财政进行监督。库头:
担任仓库的处理作业。庄主:
俗称下院当家,凡寺院所属庄田的全部业务,都由庄主担任。园头:
经管寺院的菜园。监收:
首要担任购进什物的检验等。大寮。
典座:
大寮的首要担任人,寺院的日子总管。饭头:
担任煮粥煮饭,随时把握人众之去来,水米之增减。贴案:
担任做僧众的斋菜和佛殿的供菜。菜头:
担任厨房用菜,包含选菜、洗菜等。水头:
确保供给大寮煮饭菜和烧茶等日子用水。茶头:
确保供给僧众每天的茶水。庖丁:
专管饭菜的炉灶,把握火候。磨头:
担任寺院磨米等运用磨所做的作业。行堂:
在斋堂为进斋僧众铺碗筷、盛饭菜和增加饭菜,斋毕又拾掇和清洗碗筷的业务。衣钵寮。
衣钵:
是方丈和尚的直接帮手,担任收发函件和草拟文书等。还可替代方丈接见来访者。烧香:
仆人寮的担任人。凡方丈说法,掌管佛事,出位拈香、礼拜、上堂、上供时,均由烧香高捧香炉,走在方丈前面。记载:
首要为方丈写法语,传戒时写请启,为各种佛事写疏文等。汤剂:
担任在方丈患病时煎汤煎药,故名汤剂。也是方丈小灶和上客堂的厨师。请客:
有人会晤方丈,先由他禀告衣钵或方丈;方丈或衣钵有指示,也由他向外传达。圣僧:
担任照顾方丈的穿衣,饭后漱口,为方丈背行囊等。在释教典礼中,当为方丈传炉、开具等。是方丈的仆人。行者:
在方丈厨房烧饭烹茶及干杂活的和尚。和尚重视的是心里的修行,他考虑的是在修行中获得最大的成果而不是职务的凹凸。六祖慧能做过行者,担任舂米;寒山与拾得做过烧火僧。这些职务仅仅出于寺院处理的需求而设置的。
六、和尚的职务是依据什么分配的?
寺院冗杂的日常业务,都是由执事来处理。这些执事,有列职与序职之分。列职适当于职务,偏重按就事才干和作业需求列其职别;序职类似于职称,偏重按落发资格和修持功夫定其位次。
列职和序职又可分为东序和西序,其原本的意图或许是:东为主位,西为宾位,故将直接为住持作业的森林执事待以主礼,列在东序;将辅佐住持作业的执事待以宾礼,列在西序。详细的分法如下:
序职分为:
西序座元、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藏主、僧值、知藏、知客、参头、司水;
东序维那、悦众、祖侍、烧香、记载、衣钵、汤剂、仆人、清众、知客、行者、香灯;
列职分为:
东序都监、监院、副寺、库司、监收、庄主、磨头、寮头、殿主、钟头、鼓头、夜巡;
西序典座、贴案、饭头、菜头、水头、庖丁、茶头、行堂、门头、园头、圊头、照客。
和尚序职的凹凸与其戒腊的长短一般是互为相关的。一同,序职的颁发是在释教修持的实践中获得的。修持成果越大,序职越高。一般说来,只需住在云水堂的和尚没有序职。他们在其他寺院或许有序职,但是,到了一座新的寺院,原有的序职却不予承认。另一方面,在本寺的序职相对是永久性的。比方,一位烧香,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回到本寺院,仍给他保留着烧香的序职。
列职一般比序职后获得。在受了戒的和尚中,起先大多充当寺院的下役作业。因为其作业实在是一种苦行的原因,故被称为行单。这些人包含在云水堂、厨房、磨房、菜园做苦力的僧众。行单至少在禅堂修满一期后方可任职。列职的变化很大,有时任期只需半年,并可随缺随补。当任期结束,每位执事都得辞去职务,但他辞去的是列职而非序职。序职仍旧保存,或许跟着新列职的颁发,序职也相应升官。
森林的每位和尚,都有各自的序职和列职。序职为四大班首的,其列职或许是都监、监院或副寺;序职为书记的,其列职八成为五大堂口的担任人;序职为烧香的,列职一般为库头、监收等。
七、和尚怎么退职?
和尚的退职,也便是俗世的辞去职务。每年的正月初八,森林的八大执事都一齐到方丈向大和尚顶礼,阐明本期任职已满,恳求替换,特来退职。大和尚答复:退职不过是老祖遗规,师父们就事历练老成,仍旧发心吧!请回。然后,五大堂口的执事们又分别对管他们的维那、知客、监院、典座、衣钵顶礼,阐明本期任职已满,恳求替换,特来退职。五大堂口的领袖们大致都说:退职不过是常住遗规,恐师父们嫌辛苦,暂时公事数天,渐渐计议,有人再换。现在仍是持续发心吧。
八、什么叫圆职?
寺院的圆职,类似于俗世的赞誉大会。每年的正月十二,方丈和尚举办茶会,请森林的八大执事及序职在书记以上的执事参与。对他们在本任期内的成果给予赞誉,期望他们在新请职之前持续代职。并要他们转达所管堂口的其他执事也持续代职。
九、和尚怎么请职?
所谓请职,用现在的话来讲,便是每年一次的聘任和尚担任职事的典礼。有的寺院每年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进行两次请职。现在大部分寺院都是每年一次请职,有的寺院考虑新年期间活动繁忙,不易交代替换,就放在七月十五日,即释教夏天安夏后,寺院内活动相对少一些的时分进行请职。
请职那天,有一系列严厉的典礼。早斋时,斋堂门口即挂出方丈手谕的请职牌示。僧众斋毕回禅堂,序板响过两阵,维那便带领僧众到客堂。维那与知客见礼后问:知客师敲动祖师犍椎有何胜因?知客答复说:群众师慈善,请师父们到客堂非为别事,大和尚与师父们请了职。与师父们道喜!所以,知客将方丈和尚送来的请职牌示宣读了一遍。并由知客执牌,带领新请职师们去回复方丈。
我们向方丈顶礼后,方丈说:把师父们大材小用了。随后,新请职师回禅堂等候送位(正式宣告)。若新请职师中有班首,由方丈送位;若没有班首,则由知客、维那送位。知客送西序,维那送东序。送位毕,同礼一拜。新请职师上方丈谢职。
午斋,在斋堂送位。若新请职师中有班首,由方丈送位,其他则由知客送西序位,僧值送东序位。两头知客高呼:书记师、藏主师、知藏师、参头师、知檀师、知浴师送位!东边僧值高呼:悦众师、烧香师、记载师、书状师、仆人师送位!知客又呼:引请职师出位,展具顶礼和尚三拜!敲引磬、接云板、归位、用斋。
晚课,在大殿送位。晚课后,知客师领新请职师巡寮,对上一任执事师示敬。巡寮毕,序板三通,寺院群众诸师向新请职师道喜。请职典礼结束。
十、和尚职务的升官
和尚职务的升官,首要依据和尚的修行、戒腊和作业成果。在请职前,方丈招集森林的四大班首、八大执事比及会议职会议。由方丈提出升至书记以上的升序者名单,由监院、知客等提出升至书记以下的升序者名单,由维那提出住禅堂坐禅和尚名单。任何到会者都能够对全部升序名单提出异议,不讲话即表明默许。
在议职往后,知客将所录用的序职及列职都登入号簿,包含每一常住和尚的法名、原籍、年纪、剃度师名、剃度地址及时刻、受戒寺院及戒腊等。全部这些,往后都要记入《万年簿》中,这也是寺院的一件大事。
森林各执事不是每期都能升序。一般地讲,低给执事要重担一两期、高档执事要重担两期以上才干升序。若执事把作业搞得很糟,或犯了寺规,他便只好以自动离寺为自罚,不然由监院、都监甚至方丈亲自命其脱离寺院。
关于升职的详细的做法,在一些小说、电影、电视中也有表现。如《水浒传》第六回,讲到鲁智深由五台山文殊院智真长老引荐到开封大相国寺后,鲁智深对大相国寺方丈智清长老说,要讨个都监、监院做做。相国寺的首座、知客就对鲁智深说道: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来往客官僧众。至如维那、仆人、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不容易做得。都监、监院、提点、院主,这个都是掌管常住资产。你才到的清众,怎便得到上等职事。还有那管藏的,唤作藏主;管殿的,唤作殿主;管阁的,唤作阁主;管化缘的,唤作缘主;管浴堂的,唤作浴主。这个都是主事人员,中等职事。
还有那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东厕的净头,与这管菜园的菜头。这个都是头事人员,末等职事。假设师兄你管了一年菜园好,便升你做个塔头;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个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监院。后来鲁智深就去看菜园,做个菜头,然后就发生了在菜园里倒拔垂杨柳的故事。
十一、什么是和尚的结夏安居?
结夏安居是指从阴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这段时刻和尚们制止外出,而是在寺内坐禅修学,承受信众们的供养。
佛制结夏安居一是出于摄生护生的慈善胸襟。因为夏天路上多虫蚊,假如出门或许会踏伤虫蚁。其他因为夏天天热汗多,出外化缘,披衣汗流,有失威仪,故禁足不出。一同夏热,妇女穿衣不威仪,和尚化缘亦不便利,所以要结夏安居。
结夏安居的内容首要是学习释教的礼仪。学习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倾听方丈、四大班首等的劝导,倾听本堂法师或外地高僧讲经。二是学习戒律和日常礼仪,懂得佛门规则,便于弘法利生。三是学习参禅打坐,诵经持咒,击打唱诵及念普佛、放焰口等各种佛事。
到了七月十五日,即结夏安居满意的解制日,森林寺院的僧尼们都在各自安居处调集一堂,当着群众,自在查看自己所犯的过错,也能够提醒他人的过错。僧众之间彻底处于相等位置,相互批判,一同悔过,求得个人和僧团的清净。这种活动称为自恣,这天叫做自恣日,又称佛欢欣日。自恣后,受戒的年纪即算增加一岁或一腊,并以此来核算戒腊的长短。因而,结夏安居坐禅也称为坐腊。
十二、什么是和尚的结冬?
依据我国释教的特征,以及我国气候冬季冰冷,僧尼不宜外出等原因,我国汉地释教森林又依照夏安居原则拟定了冬安居原则。在每年从十月十五到次年正月十五期间,森林中也结制安居,称为结冬。这是模仿结夏原则调集江湖衲僧来专修禅法的,故名为江湖会。清代以来,森林曾有只结冬而不结夏的反常现象,后经纠正,仍以结冬坐禅、结夏讲经学律等为常规(见《清规证义记》卷八)。近代闻名森林如宁波天童寺等,都实施这样冬参夏讲的原则。
所以冬安居的首要内容是参禅打坐。这是修习禅定功夫,求得开悟证道的重要门径。这时,各大森林,特别是全国闻名的禅林,有许多各地的云水僧前来专修禅法。
十三、何为打七?
打七是一种修行方法,是以七日为一个周期,在七日之中,专注参究,称为一七,直到第七个七日,称为七七。从阴历十月十五日起,到腊月八日止,要包含七七四十九天。禅宗的打七称为打禅七,是冬安居中的重要行事,也是冬季进行的参禅活动。
打禅七首要是坐禅,坐禅是以燃香来核算时刻,故又名坐香。素日坐香,早斋前后、午斋后、晚间各一次,共四次;打七期间,有必要延长时刻,叫做加香,共为六次。每坐完一支香的时刻,再行香一瞬间。行香又名跑香,便是僧众在坐香之间的跑步活动。行香的方法是,僧众围绕着禅堂中心的佛龛作小跑,四大班首、八大执事跑外圈。跑时决不能错圈、磕碰、踩草鞋,不然是要挨香板的。
在打七期间,为了确保参禅,克期取证,禅堂僧众不光不出坡干活,连迟早课诵也不参与。其他作业更不能打岔,直到七七期满。
释教净土宗在冬安居中也举办打七典礼。净土宗以专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请求往生西方神仙世界为意图。所以,他们的修行典礼是在七日之中,以念佛、拜诵为主,伴以引磬、木鱼之声。净土宗打七叫作打净七或打佛七,平常也能够举办。在冬安居中,净七一般也是打七七四十九天。
十四、什么是挂单?
挂单是指和尚在其他寺院暂住。在夏安居和冬安居以外的时刻,和尚们能够带上自己的衣单行李和戒牒等外出云游,到其他寺院挂单。这些和尚,被称为云游僧、行脚僧或挂单和尚。
正如俗世中的人出远门要奉告家里人相同,和尚出去云游也有必要在正月十六日曾经,向寺院所属堂口的担任人请假。再由监院、知客、维那等开单注名,呈方丈审理。十六日,请假僧即拾掇好衣单行李,分别向方丈、客堂、禅堂、僧值寮及有关师承乞假出堂。本堂口的僧众都来帮挑行担,礼送出山门。
十五、和尚怎么挂单?
云游僧到其他寺院挂单,并不是进去就可安住,这其间有一系列杂乱的程序。他要先将衣单放在客堂门口的左面,然后起左脚跨过门槛,坐在靠左墙的横凳上。在等候客堂来人时,可随时看到自己的衣单。假如衣单是放在讲堂的右边,则依例反之。坐的姿态,是将双脚在前成八字形。知客师一进门,挂单僧便站起来合掌行礼,向堂中佛像顶礼三拜。在第三拜动身时说:顶礼知客师!又在佛像前一拜,然后坐回横凳上。知客师问询他的姓名,剃度师、戒和尚的姓名,落发、受戒的寺院,最近的行止及许多应该了解的问题,以消除他是否是一个仁慈、实在比丘的任何疑问。若他答复不得体或支吾其词,知客师就要求看他的戒牒,进一步区分真伪。
知客师问询毕,再问这位云水僧往后的计划。假如他只住一两夜,便说打扰常住;假如他期望住一段时刻,便说接近常住。最后送单,知客师便领他到云水堂。
到了云水堂,云水僧先将衣单放在堂外,再进伽蓝殿对伽蓝菩萨问讯或顶礼,作为向云水堂的寮元示敬。见过寮元后,云水僧即被领到寮房。这儿沿墙架起着舱位。云水僧按其年纪被组织到一个空着的舱位上。年青和尚住东边,年迈和尚住西边。
住云水堂是没有时刻约束的,乐意住多久就可住多久。但有必要符合规约:每天迟早随众上殿、过堂,并由寮元带领坐禅。其他时刻,只需得到寮元的答应,白日也能够外出。假如云水堂住满了和尚,客堂外即挂上止单的牌示。
挂单僧在云水堂住了一段时刻或适当长的时刻,假如乐意长住这座寺院的,依据自己的口头请求,寺院多方检查,以为能够共住的,即送入禅堂,名为安单。尔后,他便是寺院的清众,伴随我们一同结夏安居。
事实上,和尚这种挂单,有必要符合必定的条件,首要有必要得答复出知客师提出的问题。来果法师当年在挂单上就遇到很大的费事。
来果法师自幼便深爱释教,后来计划落发,因为难找到适宜的教师,他就自己剃度,然后到宝华山挂单受戒。但是到了宝华山后,当知客师问他有无戒费、有无号条等作业时,他都答复没有,当问他是新戒仍是老戒时,他也不知新戒老戒为何物。知客见他头上有几块疤,又见他的话不对题,便置疑他是来掠夺的,就让他去磨坊住,并吩咐其他人:你们我们留神谨防,这定不是好人。
世人都用白眼看他,相同粗笨污秽的作业,就指令他去做。因为旅途的劳累以及受到了优待,来果身患沉痾,他睡在磨坊里,咳血七昼夜,岌岌可危,同戒者教他溜单,他不知溜单是犯严峻清规,第二天吃完早饭,他将衲袄用藤一捆,背到肩上,正好碾磨头看见了他,就问:你做啥去?他直接就说:溜单。他出了往后,碾磨头追来,带一茨条,打了他一顿,然后拎着耳朵将他拖回,这时他才知道溜单一事,不能让他人知道。
由此可见,挂单是有严厉规则的,白日外出都要得到寮元的答应,更不能悄悄的溜掉。
十六、什么是贴单?
贴单,指发布一寺职事及常住人员名单,一般在每年十月十五日举办。事前客堂与维那将全寺人员及其戒腊久近开具清单,送与住持,经分配职序后,将职称及任职僧众的法名写成单票。十月十四日,客堂挂出贴单、牌。次日,住持入堂说法,为首座贴单,其他由维那贴,其次第依照职事巨细及戒腊先后,复按名位依次送单。
禅堂贴单,一般是按执事巨细、戒腊先后为序。凡单条上有姓名的,都是森林和禅堂的常住成员。
十七、出坡是什么?
出坡,也称为普请。即遍及约请禅众劳作的原则。唐代的百丈怀海禅师倡议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日子,规则寺院僧众,不管职位凹凸,都参与团体生产劳作,以求日子的自给,凡耕耘、收成、打柴、采茶都实施普请。听说,当年怀海禅师一马当先,带领僧众参与劳作。执事僧见他年迈,心中不忍,私自藏了他的耕具,请他休憩。怀海一时找不到他的耕具,居然不愿吃饭。怀海之后,农禅之风盛行禅林,禅宗以为,穿衣吃饭、日常劳作,都是佛法。实施农禅,可使得心境溶为一体,佛法、世法浑然一体。在禅宗公案中,有一些便是师徒在采茶、种田中的接引故事。其间有这样一则:
一天,沩山禅师伴随百丈禅师入山出坡,百丈禅师问沩山道:火种带来了吗?
沩山禅师答道:带来了。
百丈禅师追问道:在什么当地?
沩山禅师捡起一根柴,吹了两下,然后交给百丈禅师。百丈禅师欢欣的说道:如虫御木,偶然成文。
现代森林寺院,多兼宗教和旅行功用,处理原则健全,分工详尽,普请已渐削减。
十八、寺院怎么算账?
俗世所称的算账,在寺院称为计岁。计岁原行于岁末,由住持检查各种簿册。今世寺院的财经处理愈加详尽和科学化,经管财会账务的和尚,除准时做好年终财政报告外,每月还要举办一次。由住持招集四大班首、八大执事及有关人员,在方丈客堂对上月的财政报表当众发布,予以通过。
十九、怎么赏罚违规的和尚?
寺院赏罚违规的和尚,也叫做肃众。寺院赏罚违背清规的人时会依据所犯过错轻重区别对待,轻者被罚油、罚香、跪香、杖责等,重者则被逐出寺院,永世不得再入佛门。
肃众时,客堂先鸣序板三阵,招集全寺僧众,请来住持,由知客宣告和尚所犯过错,听候住持发落,并以白四羯摩的方法,寻求全寺僧众对处置的定见。对错打钟板犍椎、错挂衣单钵盂、毁损法器物件的和尚,多采纳轻罚。被处以跪香者,须按规则地址跪在点着的香前,直到一支香或几支香燃尽后方许动身。跪香时,要求腰板笔挺,双手合掌,不行左顾右盼,不然将被监督的和尚杖责。
重罚,首要是处置那些犯有盗窃、打斗、酗酒及破杀戒、色戒的和尚,寺院将其留寺观察或赶出山门,被称为摈罚。依据和尚所犯过错的巨细,被罚分为三种类型:1.默摈。即被处置的和尚,限其人身自在,令做苦重之活,从此不得与任何人说话,实际上等于将其摒于寺院日子之外。2.摈出,又名迁单。即逼迫犯有过错的和尚脱离寺院,待其真挚悔过、获得僧众体谅后再回本堂。3.灭摈,又名伐鼓迁单。这是对犯大过错和尚的处置,即从寺院中灭除此僧之名。一般作法为:焚毁其衣钵戒牒,贴摈条于山门,鸣大鼓三通,以杖将其从寺院偏门轰逐出去,以维护佛门的庄重与纯洁。
和尚不只需恪守佛门清规,一同也要恪守国家法令。《百丈清规》规则:刑名重罪,例属有司。即和尚犯了王法,相同按法令制裁,这就远远超过了肃众的规模。
二十、寺院怎么开会?
寺院处理各种僧事时,如决议大型的法会、传戒、营建,严重的财政开销、人事变化,对和尚的处置等,皆以羯摩法来处理。羯摩法适当于僧团会议,它往往由寺院住持招集首要班首执事,甚至扩大到清净比丘参与。一般所说的僧事僧断,也便是靠羯摩法,以僧团群众的志愿来处理寺庙中的各种业务。
羯摩法分为三种:
1.白一羯摩,便是关于不用寻求赞同的事项,只需向我们宣告一遍就成,又名单白羯摩。白,表白之意。
2.白二羯摩,便是关于有些较重要的事项,先宣告一遍,再宣告一遍,寻求我们的赞同。
3.白四羯摩,便是关于最重要的事项,先宣告一遍,再作三番宣告;每表白一遍,即寻求一次定见。假如一白三羯摩了,众皆默然,便表明对此事项无异议,所以宣告羯摩如法,方案建立。
释教的羯摩法,只需有一人持异议,便是僧不和合,羯摩不成。这时,只需采纳灭诤羯摩,行对错筹(投票)表决,以大都制胜。
在羯摩法中也有规则:但凡如法如律的羯摩,便不许可无理取闹而横加损坏。若有一人损坏,僧团便可对他一人作羯摩;如有四人以上的小集团损坏,便获破羯摩僧罪。
羯摩法是一种特有的议事法或会议法,在释教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效果。
二十一、寺院怎么发布告诉?
榜状牌示为寺院行事告诉的方法,一般有知单、贴榜、书状和牌示等。如方丈款待首座或远来尊宿等赴茶会,都开列名单,由仆人通报,叫做知单;方丈、监院款待群众茶汤,采纳贴榜的方法传达,叫做贴榜;首座款待群众茶汤,采纳书状的方法传达,叫做书状。森林寺院自古最重茶礼,有谢茶不谢食的说法。关于森林行政性的告诉,则用挂牌的方法传达,叫做牌示。挂牌的地址随各种行事而不同,如结夏、请职、贴单、普佛、剪发沐浴等大大都牌示都挂斋堂前;上堂、传戒等挂大殿前,起七、解七等挂禅堂前;升座、免礼等挂韦驮殿前。这样,使寺院的行事构成规范,一望而知。
二十二、和尚应恪守哪些信条?
百丈禅师拟定的《森林要则》二十条,为森林清规原则作了扼要、浅显的阐明:
森林以无事为昌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妥。
精进以持戒为榜首。疾病以减食为汤剂。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对错以不辩为摆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极力为有功。
言语以削减为直接。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识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理解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要。
待客以诚实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重。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遇险以平乱为定力。济物以慈善为底子。
二十三、进入禅堂要留意哪些事项?
禅堂专指坐禅的道场,古称禅堂或云堂,是禅宗森林的首要堂宇。堂中设一圆龛,正中安奉圣僧像。圣僧之像不定,或以乔陈如、宾头卢为圣僧,或以文殊师利及大迦叶为圣僧。禅堂内设长连床(今称广单),施椸架以挂道具。
各地森林寺院都依据本身的特征,订有《禅堂规约》以作僧众行、住、坐卧及坐禅拜佛的仪规规范。四川宝光寺的禅堂规约是这样规则的:
夫马祖创建森林,百丈继以清规,务在安靖学者之身心不得放逸,然后能究明已躬下事,至悟法源底,方可续佛祖慧命,以终正因行脚之志。无法正象经往,法当末运。圣贤隐而不作,愚劣溢而沉沦;以森林为游食之场,视清规作泛常之事。欲使佛祖慧命不危而不停,讵可得哉!凡正信参学之士,见识及此,必痛心惊惧。吾今侪于斯,切莫随于流欲,以至道业荒芜。急宜恪遵规训,始得已躬事办。约稀有条,开列于后:
1、凡上堂小参,各搭衣持具。齐集法堂,次第而立,不得参差。违者罚。
2、钟板紊乱,必当巡寮;引、鱼紊乱,跪香;散香落地,参堂;全部犍椎参差者罚。
3、无事窜位,言谈语笑,粗皮原野者罚。
4、坐香不到及失误,巡香散香者罚。
5、不管本参,乱逞机锋及出坡不随众者罚。
6、堂中收支,次第而行,威仪规整,有失次第者罚。
7、巨细业务,不白执事,堂中收支,不遵规谏者罚。
8、经行纵横,言语戏舞及草覆出声者罚。
9、闯静惊静,静中嬉笑,左顾右盼,翻眼弄皮者罚。
10、巡香被警策,以公报私,故打者罚。
11、二策昏眩如故者,立参;三策如故者,跪参;倘故纵昏眩者罚。
12、私行向外,不着袍子,窜寮吃烟,唠嗑杂话者罚。
13、盗取堂内银钱,衣物等件,重则烧单,轻则笞罚。
14、失物等项,捡者当白职事,原交失者认取,私自藏匿者重罚。
15、小恙给假三日,沉痾出堂保养,慎不妨众,违者罚。
16、制期未满期,不许出堂。出堂及私应经忏者罚,私逃单者挂牌。
17、除客、病外,私造饮食,司职不尽职者罚。
18、有事他出,归期违限者罚。
19、破底子大戒者,不许共住。
20、私自化缘入已,错昧因果者,不许共住。
21、议论国务,心游尘俗者,不许共住。
22、私收徒众及破和合僧者,不许共住。
23、恶口骂詈,交拳厮打者,不许共住。
24、有犯清规,不遵议罚者,不许共住。
以上公约,各宜恪守。如有违犯者,决不循情。切宜保重,凛之慎之。
二十四、汉传释教寺院共住规约有哪些规则?
佛制戒律,祖立清规,旨在防非止恶,安身进道,光大法门,谋福社会。本此精力,缔结共住规约,全寺上下,均须恪守。
1、全寺僧众有必要恪守宪法和法令,履行有关方针,爱国爱教,以寺为家,勤修三学,恪遵六和。
2、全寺上下均须恪守佛制,戒行清净,慎护讥嫌,自重自负,僧仪整肃,犯底子大戒者,不共住。
3、住持依选贤制发生,每届任期三年,连选可连任。
4、住持、班首、执事,均应毋忝厥职,尽职尽责,维护常住,关怀群众,勤勤恳恳,廉洁奉公。如有玩忽职守,居职谋私,经批判教育不改者,免其职务。
5、迟早课诵、二时斋供、坐禅听讲、团体劳作,除按寺院传统能够不随众的和尚外,因病因事均应请假;无故缺席者,应批判教育;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6、尊师重教,恭顺耆德,恪守执事组织,恪守殿堂次序。违者,应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教育、批判或记过。
7、挑拨对错,破和合僧者,应及时批判教育;情节严峻而又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8、打架打斗、恶口相骂、侵损偷盗常住或私家资产者,进行严厉批判教育;对侵损偷盗的资产,须照价赔偿;情节严峻、触犯刑律者,依法处理。
9、全寺僧众均须僧装规整,及时剃除须发,清净素食,制止喝酒、吸烟、赌博、看淫秽书刊,如有不遵,经批判教育而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10、外出未经请假,夜不归宿,经教育不改者,不共住。
11、私自化缘募捐或向香客游人索要钱物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不服者不共住。
12、寺院竹木花卉茶果,均应维护扶植,不得私自采伐采摘自用或做人情。违者,进行批判教育,照价赔偿。
13、师友亲友来寺,经主管执事赞同方可留膳宿。
14、坚持殿堂庄重,环境清净,僧房整齐;维护寺院文物,留意防火防盗。
遵规守戒,天公地道。同居群众,各宜保重。
二十五、什么叫衣钵传法,释教怎么传法?
衣钵是指和尚的袈裟和吃饭的用具。初祖达摩至五祖弘忍皆以衣钵作为传法的信物,谁得到师父的衣钵,便成为他的衣钵承继人,也便是得到了真法。故传法也叫传衣、传衣钵。虽然六祖慧能往后不再传衣钵,但后世和尚承受佛法仍叫衣钵相传。
按佛门规则,只需接了法的和尚才干担任住持。方丈和尚在位期间,可将佛法传给他通过严厉选拔、优异合格、值得信任的和尚。
当年,五祖弘忍禅师为了选拔衣钵传人,就让学徒们做诗,以测验他们悟道的深浅。大弟子神秀作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不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土。正在舂米的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土?这与释教大乘空宗全部皆空,万法皆空的主旨最符合,故而胜神秀一筹。
这天夜里,慧能遽然接到师父的密讯,让他于午夜时赶到方丈室。慧能到方丈室后,弘忍大师先为慧能教学了《金刚经》的精华,然后对他说:我佛以心传心,志同道合,将大法传交给迦叶再经迦叶曲折教授,遂有四天二十八祖。第二十八祖达摩大师来到我国,将正法传给慧可大师,然后代代相传到我,今日我将佛钵和袈裟再传给你,你要好好地爱惜维护,牢记不行隔绝法统。你现在听我说一偈: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慧能跪拜在地,恭顺地承受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并问:我现在现已承受了大师的衣钵,往后这袈裟将传付何人?
弘忍答复说:早年达摩祖师刚来我国传法时,我们都不信任。因而达摩祖师才用传衣钵的方法表明承继者现已得法。现在我们都知道传衣钵的事,这样一来必定会引起争端,因而,这袈裟传到你停止,不用再传了。往后只传法,不传衣,以免引起无谓的争端。自古传法,命若悬丝。你从速脱离这儿到南边去隐居,比及时机成熟再出山实施教化。
自此往后,为遵承禅宗五祖弘忍传法到六祖慧能之遗制,佛法的授受皆隐秘进行。最多有一位引礼师、证法师及圣僧(方丈仆人)参与。传法程序为:
在方丈和尚指定的时刻和地址,设置佛像、香案,接法者跪于方丈和尚座前,由方丈和尚说法并宣读法券。法券为横幅,宽约一尺五寸,长约六尺,墨书于白纸,或丹书于白绫,也有用金粉书于红绸者,常以卷轴方法装于圆形铁筒中。法券上的文字,前端写着正高眼藏四个大字,以下写着:
我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龙天悉皆默然,唯迦叶一旁破颜微笑。佛即以正高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奇妙法门付嘱迦叶。于西天四七,东土二三,灯灯相继,祖祖相承,无非以心印心,实无法可传,亦无法可得。且道即今,传个什么,得个什么,无非依样葫芦,落得牵丝攀藤。
禅人者,早悟三空,宿通二谛,堪为法门栋梁,承继祖位。故将大法付嘱于汝,汝当善自护持,绍隆佛种,利化十方,始不负诸佛之所护念也。
法券文字颇长,下列历代祖师名号,后有偈语,并传法者名号及传法时刻。法券上还钤有本寺院和传法者的多枚印鉴。有的法券文字简略,没有以上叙说的内容,仅在正高眼藏以下写道:从上授受,备载《传灯》,兹不重述,略书近代,以表源流下列近代祖师名号,偈语也只七言四句。
方丈和尚宣读结束,即下座将示券授予接法者。跟着又将佛像、佛经、衣钵、麈子、满意、佛珠、锡杖等传给接法者。然后,接法者上座说法,大法授受就此满意。
2024-03-17 13:52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这个通血管的古方,来自一位患者,他的三条心血管已经被严重堵塞,需要做搭桥手术,手术的时间是一个月以后,在这个期间,他吃了一个月这个古方,一个月以后他去同一家医院做检查..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现在人的参与意识都非常的强,而且总喜欢津津乐道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话题和事情的评论。不知道这样的蠢蠢欲动,到底其结果是让我们能成为话题主角呢?还是话题主角能取而代之..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1、佛教轮回说不片面着眼于灵魂或物质,而是从朴素辩证法缘起论出发,把生命活动,众生存在看作身心合集。心识主枢,非断非常的流变过程。它既否认有不变不灭的灵魂,又反..
长颈鹿与鹅卵石
下面这个故事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当动物学家莱克斯在西伯利亚亲眼看见一头巨大的长颈鹿倒下时,不但他为长颈鹿扼腕叹息了好长时间,作为电视观众的我,也为那个悲壮的场面感叹了好久。那时,长颈鹿因为口渴得厉害,..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钱袋鼓鼓,福袋空空楼下住着一家做豆腐的,是租住户。一对夫妻男过六十,女的五十五。一个老婆婆。是男人的妈妈,八十三岁。他们有两个加工门面,一间住房。每天晚上,夫妻俩住在房里..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如果自己或亲朋好友生病了,一般佛弟子首先会想到的,要么是看医生,要么是给上师打电话。很多生病的弟子联系我,“师父,我头痛了,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们..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手腕互击36次。说明:打击心经及心包络经/大陵穴。主治:预防及治疗心脏病、胸痛、胸闷、纾解紧张的情绪。4、第四巧虎口交叉互击36次。说明:穴位是八邪穴。主治:预防及治疗末梢循环..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佛問彌勒菩薩,問的,我這裡以前寫的一份資料,「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裡頭問了三樁事情,有幾個念?有幾個相?相是物質現象;有幾個識?識是什麼?受想..
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
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问:请问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净空法师答:你想做护法神,不容易,护法神他的功德,给诸位说超过弘法的法师。为什么说?弘法的法师再有能力,没有人护持,他就一筹莫展。譬如说我们今天讲..
原来这么简单
原来这么简单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辆有毛病的脚踏车,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年轻人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
诵金刚经的功德有什么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金刚经,修行金刚经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诵金刚经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功德,但是有些人并没有体会到,只要我们坚持诵金刚经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功德。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下诵金刚经的功德有有什么吧..
在每一步中修行
在每一步中修行前行准备适逢假期,班级师兄们因缘具足,共赴五台山朝台之路。我对朝台这件事并没有做深入了解,内心向往着和师兄们的朝圣之旅,并沉浸在殊胜行程的期待中。行程如期来到了,在火车站和师兄们集合前往..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亦称《大阿弥陀经》(参阅汉译版本),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不单是要改变今生之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而且要创造未来生中受大安乐,不受诸苦的福报。才是一生中所追求最究竟最彻底的事情..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问: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答:魔怨是指烦恼,佛在《八大人觉经》里有提到四种烦恼,也就是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魔是折磨,怨是犯害,所以必须要认清楚、要精进,你的精神、时间..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导语:佛陀说:“依法不依人”。清净的法脉传承,犹如一条纯净无染的黄金线,没有自创的人,没有自封的人,更没有后来加进去的人,脉络清晰,来源清净。带着慈悲,依教奉行,弘法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