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为何学佛?

繁body

龙泉寺在清风宜人的山里,节假日里来往的登山者络绎不绝。一对中年夫妻迷了路,问我出口在哪,就在我带路的时候,她突然不解的问道:你这么的年轻啊,怎么也信佛啊?

听到这,才更加慨叹多少人对佛不知不识啊!多少人存在深深的误解啊!或许在众多人眼里,佛门是看破了红尘,是孤独者,是绝望者,是没有文化的老朽们才去的地方。

也真的来不及细讲,只能简单的跟他们说:佛陀就是一个教育家,佛是智慧,是大彻大悟的人,是讲世界观、方法论的,告诉我们如何积极、正确的面对人生而已。佛告诉我们命运在我们自己手里,生命永远都是充满希望的我追着他们的脚步说到,那位叔叔回过头,很诚恳的说了声谢谢你!当然我表达得不准确,但是我想最起码能打破一点他们的陈见。

想想他们有这样粗糙、模糊、甚至扭曲的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

只是时常看到这样岁数的人都还没有接触到佛法的时候,真的觉得有些遗憾。真的细心去看佛理的时候会发现佛法是宝藏,虽然不能像神话中的如意,也不能像神话中的宝盒给我们变出什么东西来,但是沉下心来看佛理的时候,心间时常会被一种说不出的美妙莹润着。幸福本身就只是一种感觉,当笑容都成了假动作,当总是被烦乱躁动不安笼罩的时候,会发现想要的轻松、愉快是多么遥远的时候,我们除了凄然一笑还能怎么办?到底什么才是我们该追求的?哪里才是我们人生的方向?如何才能潇洒走一回?谁能笑看红尘?

想想几年前自己在陡峭的山崖边撞见一些老人蹒跚在山间,脚下的石头都是松的,真是为他们捏一把汗,得知他们是去参加观世音菩萨的法会的时候也是非常的不解,非常的不屑。那时的我还是一个高中生,接受的是科学教育,老师一遍一遍的教导我们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总是笑那些吃斋念佛的人,总觉得那是没有文化的老人家干的违心的事情。只是等到生活中出现了让我们困惑不解的时候,心还是不由得想寻那深山里红尘外的高僧了。

那是个朦胧的清晨,我到了梦里的江南,西湖边,苏堤下,荷叶连连,粉苞待绽,踏在江南里,只是梦断了,青山绿水皆似雾,细雨霏霏恰似愁绪挥散不尽痴痴的我想起了灵隐寺,拖着沉沉的步子朝山上走去,突见一落发,着灰白衣老太,气质不凡。目光相遇的刹那,老太的眼里散着慈意,我来了些勇气,急急向前问道:您好,能否为我算一卦,我想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看着我满脸的忧伤,老妇人满脸怜惜的说:姑娘,佛家不算命的,命在你自己的手里啊?你有何心事啊,进来坐坐吧?

我固执的只想知道自己的前世,只想破解今生的遭遇,而老妇人也只是一个佛门中修行人,哪里有那神力帮我破除魔障。那日的我来的忧伤,走的也伤感。只是老居士不一般的见解、思维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她似一个学过心理学的教授能那么恰当适宜的抚慰我这颗伤痕累累的心。她的言语温软如玉,泛着哲思。她为了告诉我空性,把宇宙星球给我分解到最后的电子、质子。直到今天我还是讲不明白来龙去脉,我也一直认为不是学物理的人是很难讲得明白的。那日我才发现,佛是智。我很惊讶一位苍苍的老者,字也只是勉强识得的老妇人有这样的思维与智慧。就为了增一点智慧,我也要好好的去了解一下。

或许是缘,我的书柜上早就有一本有关佛教的书,只是出于敬畏,加之作为一个早已皈依他门的我是不敢轻易碰触别的经书的。但那天我在心中祷告:不羡仙,不慕佛,只是想了解一下真相,可当我翻到三、四页的时候,心里说不出的激动。原来佛法是讲心性的。它根本不像别的宗教给你一个没有任何理由的要求,你就只能只好遵循,因为谁也不敢去抵触冥冥中说不清的力量。

可是看到书中的描述后才明白,才发现佛原来也是人,只是一个人格圆满的人,是一个修行中证得的。在书里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佛是真的大慈大悲,佛是由人而来的,深深的懂的我们每一个人,只是希望我们能明白人生的真相。每一个生命只是不停地在流转而已,生命永远都没有真正的结束,生命中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只要现在开始好好的经营一切都来得及。我们习惯了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思维来观察、思考这个世界。难免局限、难免困顿。佛是立体的来看整个人生、生命。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来定位,来思维;佛是从整个宇宙来看告诉我们如何有机和谐的处在这个世间。就如一个同修说,佛法很像宇宙中的一部密码。佛法可以帮助我们校正自己、调整自己,让自己处在最佳的状态。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佛中你能感觉到天地间正义永存。最简单、最善良的人其实是最好的人生状态,这种人哪怕不作为,也会为自己累积好的因缘。在佛中我们能发现美好的东西就是那么纯然、那么简单。而世间那些绞尽脑子的奸诈、狡黠、圆滑、心机在佛法中都是行不通的。佛中的那句直心是道场真的让我感动、欣慰。

在佛中我们能发现善良、本真、质朴是珍宝,是难能可贵的基石,佛告诉我们真知正见在纯然无染的心境中生发而来,所以简单的人、善良、质朴的人会在不经意间为自己累积。在佛中我们会感到简单的快乐,简单真的是好美好。

佛是正义、正理的化身,佛给我们勇气,给我们坚持的理由,佛让每一个善良、喜欢正义的人更加坚定的往前走着。佛告诉我们什么是该坚持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该放弃的。佛法是宝藏,静下心来的人会在佛法中梳理自己,吸取自己所需的氧料,补充自己。让自己的心越来越有力量。

非常感恩灵隐寺旁的老居士,感恩广济寺里一位保洁阿姨,她们身上的哲思吸引了我,让我明白了佛不是自己的想像。感恩龙泉寺让我有机会继续学习。想想过去因为自己不懂,不知,没有接触就粗暴、武断的拒绝了真是。不过也是因为身边那些自称、磕头、拜佛的动作了现在我更加感觉到,学佛的人确实不少,但是不是每一个都恰当的、准确的表达了。错误的、不恰当的表达确实容易让人误解。所以假如每一个人都学会准确的表达,或许世人的误解会少很多。

在山上的日子是充实,是快乐的,特别是出坡的时候,感觉就像回到了毛主席说的大公社时期,大家一伙人排成一个好长好长的队伍,一起干,欢声笑语里,什么活都不累了。干活成了大家开心、好玩的时刻。

我喜欢问一些年轻的朋友是如何与佛结缘的,一个男孩说自己本来就只是单纯的想去做义工,本想去敬老院的。发现这里招,就过来了。再问一个男生也说自己考研的时候压力大,本来是看西方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的,上面有一些打坐的疗法,后来得知最正宗的是禅宗里面的打坐,就这样接触中被佛法深深吸引

其实这些年轻人照样朝气蓬勃,如从前一样积极的继续自己从前的学业或者工作,他们只是在佛法里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富饶的宝藏,他们只是在这里不断的吸取着。补充着自己而已。

并不是外面一些人的想象,许多人总觉得年纪轻轻的人不应该来这样的地方,总觉得消极,总以为是怯懦者,其实不然。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面前都有无限的可能,在这个社会上不管怎么样也都能获得一份可观的生活,这些人并不是放弃,也不是逃避,更不是放任自己,只是他们对疼痛的生命有些不同的感触,有一点思考。

他们顾不上世俗的偏见与误解,宁愿选择谦虚的低下头,在圆满、庄严的佛祖面前探寻生命的真谛?

偶然在车上遇上一位年轻法师,车灯未开,但还是能感觉到法师的年纪小,上前问了一句您是80后吧?我是90后。您怎么这么小就出家了。他说自己看了两本书后,发现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了,就想出家了。在年轻法师的话语里,我们感觉不到那个年龄该有的味道。

有些心灵太清了、太澈了,俗世间确实放不了,阳光下法师们一一走过,谁说他们苦,看他们脸上的笑容,神情怡然自得,他们的心早已出尘,他们体味着多数人不懂的快乐,他们才是潇洒、自在的人啊。

2024-03-17 13:52
打赏 点赞
评论问答

隆莲法师:菩萨觉悟的是什么

“观自在菩萨”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意为“觉”萨埵:意为“有情”、“觉有情”凡是一切有生命的都叫“有情”。佛法说“有情”——指胎、卵、湿、化四生。人是胎生中最有灵性的,故最高级;蚊虫、禽类..

邪淫的祸报事例四

◎贵州省某生,每次参加官试都落第。因此乞求张真人,为他查天榜,真人伏桌代查,神明批示说:此人原有功名,但因盗淫婶亲,故功名被除去。某生辩说并无此事。结果神又批示说:随无实际行为,但又盗淫之心。某生十分..

寻一位志同道合之士

寻一位志同道合之士本人女,80年生人,未婚。现在上海工作。身高158cm。外貌普通。希望能在这里遇到一位正信的佛弟子,要求老家是河南的。最好是在上海工作的,这样方便联系。不在上海工作也没关系。如果条件成熟了..

观音心经是谁悟出

观音心经是观音菩萨所说的,它是经文中的重要经典,虽然全文没有多少字,但是每一句经文都有着深厚的意义以及道理,所以大家在修这部经文时,需要用心去领悟,这样才能知道心经所讲的意思,才能知道它所表达的含义。..

嘎玛仁波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一定可信吗?

嘎玛仁波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一定可信吗?现在这个时代,媒体网络太发达,传播谣言的伤害力更为恐怖。所以我们要约束自己的身口意,不要让自己的心随着别人所传播的内容,时时掀起浪花。任何时候都需要静下心..

在学佛之前,我们先要自己认识自己,六祖为什么能一听经就开悟?

在学佛之前,我们先要自己认识自己,六祖为什么能一听经就开悟?本文为梦参老和尚开示,希望大家喜欢。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闻法、听法压根就没他的份。六祖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是..

圣空法师:圆觉经13

圣空法师:圆觉经13圣空法师:圆觉经13《圆觉经》,佛教大乘经典,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收在《大正藏》第..

寻佳偶良人

寻佳偶良人个人介绍:学佛两年多,自学佛后,茹素如常,英语本科,而立之年,身高一米七六,就职于广东佛山顺德一家外贸公司,性格稳重,天生爱静,不沾烟酒,喜欢古诗旧词,爱好音乐,喜欢弹琴。愿觅得异性佳偶,共..

在佛教中 不执著的意思是什么? 放下的意思是什么?

在佛教中 不执著的意思是什么? 放下的意思是什么?1、不执著和放下是一个意思,正因为执著所以放不下,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也正因为放不下所以很执著,舍不得。2、放下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什么都放下了,不仅仅是外面..

回归,归向何处

回归,归向何处今天,再读《生命的回归》,导师开篇便提到人们最切身也最关注的的问题是人生,即生活、生死和生命。我突然感觉过去一直生活在混沌、疑惑、迷茫中,对生命真相从没认真考虑过。读了这些文字我才意识到..

寺院和庙宇是一回事吗

人们常把寺院和庙宇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回事。寺院虽然已中国化了,但毕竟是外来的,是专门供佛、敬佛的道场。佛者,释迦牟尼也。庙宇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是中国特有的,建庙是为了祭祖、供神、敬神,而神仙是中国..

吃点亏、受点苦、笨点、傻点也是福

吃点亏、受点苦、笨点、傻点也是福一句实在话1、珍惜生命、好好活着。二句真心话1、不要让外物奴役了你的心灵。2、不要让金钱代替了亲情。三句良心话1、好好地孝敬父母,因为他们才是你的佛。2、好好地培养子女,因..

广钦老和尚独宿超度三个日本鬼的故事

广钦老和尚独宿超度三个日本鬼的故事 摘自冯冯《水果师广钦老和尚》 广钦抵台时,已55岁,初在基隆的极乐寺、灵泉寺等处挂单。中秋节后,到台北新店,在碧潭吊桥对岸的空军公墓附近,得一废置的日式空屋住下来。翌年..

寻找信仰,找到心的依托

寻找信仰,找到心的依托我是从小到大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长大之后总觉的自身缺乏一点东西,等到二十几岁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心灵的空虚。目前的社会,受西方文化的冲击,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泛滥,道德低下,之前给..

陈义孝:往生极乐世界可以得到说之不尽大利益

陈义孝:往生极乐世界可以得到说之不尽大利益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的是,还可同时享有亦是极之微妙、无比清净的身心世界..

达真堪布:怎样才是对上师善知识具有恭敬之心

达真堪布:怎样才是对上师善知识具有恭敬之心问:怎样才是对上师善知识具有恭敬之心?达真堪布答:说几句花言巧语,表面上磕几个头,简单做一下供养,这不叫恭敬。真正的恭敬就是依教奉行,没有二话可说。上师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