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烦因缘而起,放下心静再学佛

繁體

常常有人这样问我,师兄:我的心静不下来,我心烦,我莫明其妙的闹心。请你告诉我如何静下来呢,如何修行心不烦呢?

或是有人这样告诉我:我近来闹心思分外多,等这事以前了,我再修行。

水必有源头,树必有根基没有无源无顾的爱,也没有无源无顾的恨,万事都

由而起。

你想想是不是这样,烦有烦的因,人的起心动念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的心便是这样随我们在人世的喜,怒,哀,乐中不停歇的改动着,改动无常。

常常我们被感人的电视或影片的情节牵动着;常常又被工作、日子中杂乱的人际关系纠结着;常常又被家里白叟的身体健康而担忧着;常常又被爱人和孩子的情感捆扰着,爱过了头一定其反作用力;常常又被自己的身体健康、生意如何而烦恼着。总之,各种错综复杂情感,担忧,惊骇不时的在纠缠着我们这颗心。

或许有人会想等这事以前了就好了,心就会静下来了,再没有烦心思了。能够静心修心,修佛了。可是这件事还没有以前,新的烦恼就又来了。我们的心便是在这样的期盼、希望中再次进入永无止境的新期盼、新希望中去。无尽无休的烦恼中,心一天天变老了,人也变老了,时间如行云流水般逝去了。等到我们白发苍苍的时分,或许我们的这颗心总算有了收成,履历了千般磨难,他或许变得更刚烈,也或许变得更脆弱,也或许变得淡定沉着,也或许变得更易激动振作。

暂时不管收成是好是坏,是大是小,可我想知道的是,通过数十年或几十年的改动,你问过你自己的这颗心吗?你毕竟想要什么?你听任你自己的这颗心在喜怒哀乐中奔跑,你得到你想要的了吗?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你的心就再也无烦恼了吗?有无量财富就一定没有烦恼吗?有甜密的爱情就一定没有烦恼了吗?可这些能让我们快乐多久呢?一生一世?一连好几个问号,请你静静的考虑,做出答复,你会发现即便你具有了全部你想要的,但仍是有不快乐的时分,有烦恼心。

就好比我有了一件漂亮的裙子,我就会想要一双长靴,但我这些都具有了,我又想要配裙子的打底衫,然后跟着连带为配长靴想要的,为配打底衫想的,为配颜色想要的,各种想要..........无尽无休的希望,发生了无尽无休的烦恼。

这是一个很日子的比方,我是想用这么简略的比方带出我们的希望是如何发生的,跟着烦恼便是这样莅临我们的心。当然现在人日子极好吃穿都不愁的,甚至衣服堆成了山,穿都穿不过来。可便是这样仍是烦恼不断。

所以我就想告诉年青的修佛者,人的希望不止,烦恼就永不暂停。你想等到你这事以前再修行,那就永远也修行不了。除非断尽全部的希望,我们才能取得大清闲,大清静心。要不至到我们脱离这个娑婆世界你的修行还没初步呢!

这是多可怕的事呀,所以年青的修佛者,在你这么年青的时分就能认知佛法,是多么夸姣的一件事。这是你累生累世修持果报,所以请精确运用佛法的慈悲,智慧,圆通来平息你无尽无休的希望,跟着烦恼就断了。当你遇到烦心思时,要学会用心转境,记住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起嗔恨心,不管顺境困境都是

由而起,也便是因为你累生累世种下这颗种子,今天发生这样的事便是这颗种子老到了,效果了,

由具足了,果就闪现了。所以不用怨天尤人,要随

了业。要用陡峭的心态承受,这样你的业就了了,假设怨天尤人或生嗔恨心或报复心,那么这样的业就没了,或没了净,就要再来一次。假设你具有大智慧,能了解我所说的

由,天然就能随

了业。

假设你不想要欠好的事或不顺心的事发生,那么就在这果还没老到之前,用随

放生或念经持咒或是日行一善事来消除未老到的业报。当然假设你的业报很大仅仅做这些还不可,那就要发大愿心,用愿力改行力,愿心大不能是空愿,要切实可行的去实施,大愿力会感动佛

菩萨

的加持你,使发生在你身上事发生改动。

假设你有一颗随

的心,慈悲心,陡峭心,

菩提

心你便是将来佛了。你会发现你的心态变好了,身边的人也都发生了改动,这是因你的改动而变的。你用佛心对待全部众生,反作用力众生也会用佛心,慈心对你。这时你会发现你得到快乐和清闲不是能用金钱买到的,这是法喜。法喜不一样与人世的快乐,愿初学佛者看到这篇文章,都能恍然大悟,法喜充满,因为这是一种处理面临困难的一剂良药。

你试着去做,或许第一次生过气后才想起随

了业这句话,或许第2次当你正要生气时就想起

由,随

了业这句话了,马上就不会生气了。第三次就不会再让你生气的事了,因为在你的记忆里已经牢牢的记住了,欠好任何人计较,顺境困境随

了业。常带慈悲的笑脸,容纳虚空,虚空都能放得下,几个人或几件事还有过不去的吗?

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一次擦肩而过,所以能成为你的伙伴,家人,同学,合作伙伴都是有很大

由的,要远远逾越五百次回眸的。所以善待你身边全部的人,用佛的大爱,慈悲来对待他们,要和他们每个人和和,你不计较,不固执,不较真,别人也会很快乐和你在一起工作,学习,日子的。吃亏是积德行善,该你吃亏的说明你前生欠人家的。不该你吃亏的天会给你加福报,远远大于你吃的点亏,你积得是阴德。所以学习吃亏,不占便宜。吃亏是法宝。

2024-03-17 13:52
打赏 点赞
评论问答

开过光的佛珠断了就是凶兆?这三点一定要知道

开过光的佛珠断了就是凶兆?这三点一定要知道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一切唯心造,心无恶念就好!第一、你必须要知道,佛珠是用绳子穿起来的,再结实的绳子,也会有断的一天,可能是长..

般特一偈得道度众人

般特一偈得道度众人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特」,因禀性愚钝,所以慈悲的佛陀请门下五百位已证得罗汉果位的弟子轮流教导他,但是三年下来,他连一首偈子也记不起来。渐渐地,般特比丘..

心律法师: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

心律法师: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 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心律法师有位年轻的朋友问我,经常在小说中看到某人看破红尘,落发为僧,遁入空门的说法,剃光头似乎成了和尚的标志,请问修行是必须出家吗?出家人一定要剃光..

弥勒菩萨的相应与灵山会上拈花微笑意义相同吗?

弥勒菩萨的相应与灵山会上拈花微笑意义相同吗?《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尔时世尊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门”,一音声怎么能演说百亿陀罗尼门?这在众生界的心里很不容易理解,“百亿”是无量的意思,佛经上讲..

陈果:明心见性,人生果然不同!

陈果:明心见性,人生果然不同!千百年来,东西方文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于自我的探索。在西方,我们知道,雅典有一座祭奠太阳神阿波罗的德尔菲神庙。两千年来,它静静地矗立在雅典的郊外,在它残破斑驳的石柱上,就..

地藏王菩萨化身度我

地藏王菩萨化身度我我南京的寓庐,在蓝家庄兰园十六号,周围竹篱,前后二门。民国二十四年七月间,一天上午,前后门未启,忽一老僧,飘然而来。头戴毗庐帽,身穿海青衣;佛珠十数串,自胸前挂起,环贯垂地,左右两袖..

弘一大师:佛说一切皆空,有些人误会了

弘一大师:佛说一切皆空,有些人误会了一切皆空。佛说一切皆空,有些人误会了,以为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横竖是没有,无意义,这才坏事干,好事也不做,糊糊涂涂地看破一点,生活下去就好了。..

弘一大师:新年伊始改过自新

弘一大师:新年伊始改过自新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新春联,人多著新衣,口言恭贺新喜、新年大吉等。我等素信佛法之人,当此万象更新时,亦应一新乃可。我等所谓新者何,亦如常人贴新春..

观世音普门品是什么意思

观世音普门品也称做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也因为修学这一品的人数众多,很多人更将其单独提出变成一部经文来修学。观世音普门品主要讲述了观音菩萨法号的由来和普度众生的事迹,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念诵..

开悟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修道的人常常希望自己能开悟。开悟是什么样的境界?其实我们平常人也常常开悟,比方说:啊,我明白了!我懂了。噢!原来如此。这也是一种悟道。不过这个悟道,是从分别心上了解的,而不是真的悟道。悟道是一种真正的、..

弘一大师:要体悟一切皆空 也要知道有因有果

弘一大师:要体悟一切皆空 也要知道有因有果佛说一切皆空,有些人误会了,以为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横竖是没有,无意义,这才坏事干、好事也不做,糊糊涂涂地看破一点,生活下去就好了。其实..

问问:山东济南哪里可以超度婴灵

问问:山东济南哪里可以超度婴灵山东济南哪里可以超度婴灵?可以委托寺庙道观的师傅进行法事超度,没有地域的限制,有本人的法事资料信息就能进行委托。婴灵,是人工流产、胎死腹中,或出生不久即夭折的婴儿灵魂。婴..

嘎玛仁波切:如何忆念阿弥陀佛?

嘎玛仁波切:如何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法门,甚深奥妙空性清净,是让我们能够到达极乐世界的方法。在中国几乎是“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人们都知道双手合十,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这也是最简单的修法,忆..

仁清法师:佛像放在口袋里是否不尊敬?

仁清法师:佛像放在口袋里是否不尊敬?问:“我要是考试或出远门的话,都希望佛菩萨能在身边,保佑自己,像这个小的佛像,放在口袋里或旅行包里,行不行?会不会是一种不尊敬的行为?答:先讲尊敬,事相上的尊敬有事相..

圆瑛法师:大乘起信论讲义

圆瑛法师:大乘起信论讲义 大乘起信论讲义圆瑛大师著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上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下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上四明接待讲寺佛教讲习所圆瑛弘悟述大乘起信论○今解此论。直分为六。甲一略释论题二造论菩萨三翻译人时..

隆莲法师:菩萨觉悟的是什么

“观自在菩萨”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意为“觉”萨埵:意为“有情”、“觉有情”凡是一切有生命的都叫“有情”。佛法说“有情”——指胎、卵、湿、化四生。人是胎生中最有灵性的,故最高级;蚊虫、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