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的三因佛性

繁体

一切众生,皆有

佛性

,皆堪作佛,而不能成佛者,迷真逐妄,背觉合尘故也。

三因

佛性

者,谓正因、了因、缘因也。佛者,觉也;性者,不改之义。此三因

佛性

,人皆本具。而佛与众生,心行受用,绝不相同,此何故也?盖由佛背尘合觉,众生背觉合尘之故,所以

佛性

虽同,迷悟悬殊,故苦乐升沉有天渊之隔。

(一)正因

佛性

。正谓中正,就是说中必双照,二谛具足,名正因

佛性

,此乃天然性德,不假修造而有.《涅槃经》说:就是高一切邪非傍边正真如也,依之效果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

佛性

。印光大师则进一步说明说:正因

佛性

,即我人即心本具之妙性。诸佛所证真常之法身。此则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处存亡而不染,居涅槃而不净。众生彻底迷背,诸佛毕竟圆证。迷证虽异,性常对等。是为正因

佛性

(二)了因

佛性

。了谓照了,就是说,由前正因,发此照了之智,智与理相应,故名了因

佛性

。《涅槃经》说:此乃照了真如之理的才智。依之效果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

佛性

,印光大师进一步作了粗浅的说明:了因

佛性

.此即正因

佛性

所发生的正智。以或由知识,或由经教,得闻正因

佛性

之义,而得了悟。知由一念无明,障蔽心源,不知六尘地步,当体事空,认为实有,致使起贪嗔痴,造杀盗淫。由惑造业,因业遭受苦楚,反令正因拂性,为起惑造业,遭受苦楚之本,从兹了悟,遂欲反妄归真,翼复赋性也。是为了因

佛性

(三)缘因

佛性

。缘即助缘。就是说,切积德行善善根,赞助了因,开发正因之性,故名缘因

佛性

。《涅槃经》说: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积德行善也,依之效果脱节之德,故名缘因

佛性

。印光大师说明说:缘即助缘,既得了悟,即须修习各种善法,以期消除惑业,添加福慧,必令所悟本具之理,毕竟亲证然后已.是为缘因

佛性

对三因

佛性

之联络,《金亮光经玄义》总结说:正谓中正,了谓照了,缘谓助缘。助缘赞助了因,了因显发正因。印光大师欲人易了,作了生动比方.他说;正因

佛性

如矿中金,如木中火,如镜中光,如谷中芽。虽复本具,若不了知,及加烹炼、研讨、磨砻,培养雨泽等缘,则金、火、光、芽永无发生之日。是知虽有正因,若无缘、了,不能得其受用。大师又说:假使众生不具

佛性

,纵令修习各种善法,亦无成佛之理。如石不具金、冰不具火,砖不具光,砂不具芽,纵令烹炼、研讨、磨砻、培养雨泽等缘,一一经于累劫,亦无金、火、光、芽发生之事。若知此义,孰肯以性具之

菩提

、涅槃,妄作烦恼,存亡,独让诸佛及三乘圣人曼其真常之乐,自己甘受其幻妄之苦也哉。

此三因

佛性

,正因特点德,缘了属修德,是一性两修。印光大师说: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远,修极而永堕恶道,堕而了无所失。所谓彻证了无所得,永堕了无所失者,即指正因

佛性

,生佛对等,不因证迷而得失也。具体地说,诸佛顺性而修之故,背尘合觉,正因冥契缘、了二因,成为净了因、善缘因,修极而彻证自性,成等正觉;众生逆性而修之故,背觉合尘,正因冥契缘、了二因,则成染了因、恶缘因,修极而永堕恶道。而正因

佛性

,则不论成正觉或堕恶道,一直常住不变的。印光大师说;众生虽具常住不交,寂照圆融之

佛性

,由迷而未悟,反承此

佛性

积德行善之力,起惑造业,轮回六道,岂不大可哀哉!就是悲叹众生徒具三因

佛性

逆性而修的表象。

此三因

佛性

,虽曰性两修,但绝不能将三者隔裂开来了解,为何呢?因为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性修不二之故。缘、了由正因而起,是离不开正因的,所以是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如三点水之纵,也非火字旁下面四点之横,犹如A字三点,非纵横,非并别也。克实而论,此三因

佛性

就是性具之空、假、中三谛。了因为空谛,缘因为假谛,正因为中谛,所以《辅行》二说: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缘因也;三千即中性,正因也。三千者,即我人现前介尔一念,具足理具事造二重三千之意。此理甚深,初机难了,姑以喻明。比方我人随起念,意地傍边,似乎存有幻象,由不实(缘生无性)故,就是假性,称为缘因,这是约所念之境而说;若约能念之心而言,此艳念之心,念念无殊,无有形相可得,就是空性,称为了因.如是一念傍边,有幻象的假性与无形相的空性,二者并存互融,就是非有、非空,空有不二,就是中性,称为正因,正因就是本具的中道妙性。

此三因

佛性

在众生因地中,称为三因

佛性

,到诸佛果位上,则成三德秘藏;正因成法身德;了因成般若德;缘因成脱节德。

净土法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净土法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在经上讲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不放在心上,不理它,《楞严经》上:好境界;如果你理会它,你就错了,你就迷了。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世间人,也是通病,趋吉避凶,不同国..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常说世界苦?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常说世界苦?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懈怠,而俾生欣乐。然后久在泥涂,始嫌污秽。乍闻净妙,浚起愿求。此大火聚,彼清凉池。炎烧众生,不得不避此而趋彼矣。方便..

净土法门:佛陀一生的行迹告诉了我们什么事情

净土法门:佛陀一生的行迹告诉了我们什么事情我们看佛陀一生的行迹,初发心是在做太子的时候,看到世间众生的痛苦,经典里面所记载的,说他出去郊外去参观考察,看到生老病死,他体会就很深,那个时候他才十几岁。十..

净土法门法师:饮食起居要能够正常,才可以延年益寿

净土法门法师:饮食起居要能够正常,才可以延年益寿饮食起居要能够走向正常,延年益寿。中国古人说得很好,「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这是过的人正常生活,早晨天亮起来,晚上太阳下山可以休息了。中国人懂得养生,子..

净土法门:样样随缘,好自在

净土法门:样样随缘,好自在我们这个地方,你为什么不快乐?因为你有取舍,因为你有分别。这个世间虽然都是假的,你把它当真,你要想得到、你要想控制它、你要想受用它,这是见思烦恼,这是轮回心。这轮回的念头要舍..

净土法门:诸佛的密藏是什么?

净土法门:诸佛的密藏是什么?诸佛的密藏是什么?跟诸位说,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功德的究竟,知道的人实在太少。像善导大师讲的,许多菩萨都不知道。他要知道了,他决定念佛,他为什么还要..

净土法门:五蕴自己生,自己灭,不执着就没有了

净土法门:五蕴自己生,自己灭,不执着就没有了《心经》上有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大意是: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状态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而不是自己所能主宰决定,..

净土法门:万法统统是自性所变现的

净土法门:万法统统是自性所变现的一生当中学佛从哪里学起?从断烦恼、消业障。入门,你看看须陀洹,看看初信位的菩萨,等于说佛的小学一年级,他修什么?他断见思烦恼。先断见烦恼。见烦恼五大类,第一个身见,放下身..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很多人知道,学佛能让自己增加智慧,让自己的心,更加的清净。但是,到底怎样学,才对呢。有人觉得学佛就是要皈依,觉得佛教中讲三皈五戒,很复杂。有人说,其实学佛就是将佛当做..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问: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目的,并付诸实现呢?答: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非常重要。你现在不清楚自己的生命目的,所以用头脑去思考和寻找。你可能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对,也不..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心瞻礼尊容,这就是修功德。我们一定要知道瞻礼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不可思议的。在过去空王如来涅槃后,有四位比丘学佛,学着学着佛因为..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如何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的事情,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金刚般若的这种智慧,当即名字以离名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就是金刚般若的智慧。如果我们还取法相,还取..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问:“东区长者之声”,这大概是个刊物,里面登载说本港卫生局长说,香港严重缺乏灵龛,倡将骨灰洒在纪念花园,化做春泥更护花。世俗也有把骨灰洒入江海的..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每一个众生,无论是人还是非人,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都一样,都想解脱,都想成佛,只是不会或不敢用“解脱”、“成佛”这些词而已,他们认为这是迷信。一说要解脱、要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