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
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分,要有一个远大的计划、远大的政策,但是我们在思、在考虑的时分,要切合实践,要有一个明晰的下手处。便是我们在下手的时分一定要故步自封,有一个次第,有一个下手处,叫近。
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前面的积德行善是偏重在自己的受用的身口意的积德行善,这以下是阐明你从自己受用的积德行善出来,待人处世、跟人接触的时分,你应当是什么心情呢?便是讲人跟人之间的同处之道。我们跟众生接触有三种状况:或者是老一辈,或者是下辈,或者是同辈,这傍边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事上宜虔,我们对于老一辈要有忠实恭顺的心。老一辈当然在
福德智慧的资粮都超越我们。假设我们对老一辈有所忠实恭顺,我们能够得到老一辈的摄受、老一辈的教化。在悉数生长进程,我们就能够减少许多的差错,避免许多委屈的路。我们对老一辈的恭顺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利益,我们尽量地对老一辈、师长有恭顺的心,对自己有很大的利益。
接下宜谦,对于比照烦恼的众生,刚刚来到三宝地,烦恼也重,
福德智慧的资粮也不行。但是我们应当要知道,他有一念的善根都很可贵,我们应当要更加的谦善、慈悲来摄受他,不要用自己的标准需要他,多一分的慈悲,这个是对下的心情。
处同辈宜退让,对同辈,便是能够退跟让。人跟人同处之道确实是非常不简略。从实践的阅历上来看,我们对于同辈、对于老一辈的人同处是比照简略做到。对于积德行善比我们大的人,我们简略生恭顺心。对于下辈的人生慈悲心这也简略,最难的是同辈,尤其是戒蜡一样的。同戒跟同戒的人同处,这傍边就有些疑问存在。那这怎么办呢?古德就讲出一个偈颂,我们从这个偈颂能够略微体会一下。他把修行用插秧来比如:手抱青秧插满田,说我们今日修行这件工作就像插秧一样,在青田傍边插上无量无边积德行善的秧。
那么这个插秧是什么心情呢?第一个心情便是垂头便是水中天,你一定是垂头。插秧,你头抬得高高的,秧就插不整齐了。身心清净方为道,正本退后是向前,你一定是要身心清净地退后,正本退后是向前。所以插秧的意思便是说:第一个,你要垂头;第二个,你还得往撤离。插秧不是往前插的,它是一步一步往撤离。我们同辈之间最简略有妒忌心、胜负心,但是这个妒忌心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损害,妒忌的心使令我们很难跟他人学习,使令我们的胸量成为非常的狭隘。所以我们应当思惟正本退后是向前,人跟人之间的同处,正本你能够退让,能够在悉数
菩提道中,在趋向于五分法身那个无漏的积德行善傍边,正本你是向前。
人的见地确实很首要!我们今日不要看一时的胜败,不争一时,要争千秋。你有这样的见地,你才简略在同辈傍边有所退让。成事不必在我,随喜全部积德行善。这便是我们待人处世之道,对同辈尽量退让。退让,你肯定不会吃亏的,正本退后是向前,便是这句话的道理。
净土法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净土法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在经上讲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不放在心上,不理它,《楞严经》上:好境界;如果你理会它,你就错了,你就迷了。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世间人,也是通病,趋吉避凶,不同国..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常说世界苦?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常说世界苦?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懈怠,而俾生欣乐。然后久在泥涂,始嫌污秽。乍闻净妙,浚起愿求。此大火聚,彼清凉池。炎烧众生,不得不避此而趋彼矣。方便..
净土法门:佛陀一生的行迹告诉了我们什么事情
净土法门:佛陀一生的行迹告诉了我们什么事情我们看佛陀一生的行迹,初发心是在做太子的时候,看到世间众生的痛苦,经典里面所记载的,说他出去郊外去参观考察,看到生老病死,他体会就很深,那个时候他才十几岁。十..
净土法门法师:饮食起居要能够正常,才可以延年益寿
净土法门法师:饮食起居要能够正常,才可以延年益寿饮食起居要能够走向正常,延年益寿。中国古人说得很好,「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这是过的人正常生活,早晨天亮起来,晚上太阳下山可以休息了。中国人懂得养生,子..
净土法门:样样随缘,好自在
净土法门:样样随缘,好自在我们这个地方,你为什么不快乐?因为你有取舍,因为你有分别。这个世间虽然都是假的,你把它当真,你要想得到、你要想控制它、你要想受用它,这是见思烦恼,这是轮回心。这轮回的念头要舍..
净土法门:诸佛的密藏是什么?
净土法门:诸佛的密藏是什么?诸佛的密藏是什么?跟诸位说,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功德的究竟,知道的人实在太少。像善导大师讲的,许多菩萨都不知道。他要知道了,他决定念佛,他为什么还要..
净土法门:五蕴自己生,自己灭,不执着就没有了
净土法门:五蕴自己生,自己灭,不执着就没有了《心经》上有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大意是: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状态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而不是自己所能主宰决定,..
净土法门:万法统统是自性所变现的
净土法门:万法统统是自性所变现的一生当中学佛从哪里学起?从断烦恼、消业障。入门,你看看须陀洹,看看初信位的菩萨,等于说佛的小学一年级,他修什么?他断见思烦恼。先断见烦恼。见烦恼五大类,第一个身见,放下身..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很多人知道,学佛能让自己增加智慧,让自己的心,更加的清净。但是,到底怎样学,才对呢。有人觉得学佛就是要皈依,觉得佛教中讲三皈五戒,很复杂。有人说,其实学佛就是将佛当做..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问: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目的,并付诸实现呢?答: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非常重要。你现在不清楚自己的生命目的,所以用头脑去思考和寻找。你可能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对,也不..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心瞻礼尊容,这就是修功德。我们一定要知道瞻礼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不可思议的。在过去空王如来涅槃后,有四位比丘学佛,学着学着佛因为..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如何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的事情,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金刚般若的这种智慧,当即名字以离名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就是金刚般若的智慧。如果我们还取法相,还取..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问:“东区长者之声”,这大概是个刊物,里面登载说本港卫生局长说,香港严重缺乏灵龛,倡将骨灰洒在纪念花园,化做春泥更护花。世俗也有把骨灰洒入江海的..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每一个众生,无论是人还是非人,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都一样,都想解脱,都想成佛,只是不会或不敢用“解脱”、“成佛”这些词而已,他们认为这是迷信。一说要解脱、要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