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念佛一生成佛

繁体

阿弥陀佛,我现在所要讲的题目是--一心念佛一生成佛。我所要讲的内容是:一说《阿弥陀经》五个疑问,二说《阿弥陀经》五大殊胜。五个疑问,解决对净土信心不足的问题;五大殊胜,增上念佛者往生净土的信心。总之一句话: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一心念佛一生成佛。

现在请大家听我说说五个疑问,各位大德看看有没有:

1、即使相信有极乐世界,但是十方佛土都可往生,何必一定要往生西方净土?

2、即使相信应当往生西方净土,但娑婆世界离西方净土有十万亿路程,这么远怎么去呢?

3、即使相信距离不是障碍,但是我们博地凡夫业障深重,怎能不消业障往生净土?

4、即使相信可以带业往生,那也需要各种奇妙法门,怎么持名念佛就能往生?

5、即使相信可以持名往生,但一般修行成就不久的人都会遇到障缘、有所退转,怎么可能一往生西方净土,就能达到不退转的位次?

各位大德,对于以上五个疑问,我想在赞叹《阿弥陀经》五大殊胜的过程中予以解答。因此如果大家对以上疑问感兴趣,还请耐心听我讲解。

第一不问自说殊胜。《阿弥陀经》由释迦如来主动宣说,这在佛教经典体裁中叫无问自说。我们知道,世尊讲经,对机、随缘,非请不说,那么世尊为什么又要主动宣说《阿弥陀经》呢?蕅益大师认为:唯(有)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释迦慈尊无问自说。因此可知世尊对这部经典是特别的赞许和推荐。由此就进一步显示出《阿弥陀经》的另外一大殊胜。

第二持名念佛殊胜。释迦如来之所以主动讲说这部经典,就是因为此经所提倡的持名念佛是收机最广、下手最易的法门。也就是说,各种根机的众生都能修行持名念佛法门。这个法门修起来最容易成就。其它的法门都是难行道,只有持名念佛是易行道。此中的道理就是以名招德,这也是我要回答的第四个疑问为什么持名念佛就能往生?:阿弥陀佛的名号由万德庄严所成就,我们称念他,就能招来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的殊胜功德,从而清净我们的凡夫之心,显现本有的弥陀自性。与弥陀愿王相应,自然能够往生。

再进一步说,由持名念佛所感得的如来功德,再加上弥陀接引的愿力,和念佛者一心不乱的清净心,这三种力量的整体作用,就能够降伏无明烦恼,甚至可以带着五逆十恶等重罪往生净土。这就是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能带业往生的答案。

而且念佛往生是建立在自性弥陀、惟心净土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只要念佛的功夫到了,弥陀就在心中,净土就在眼前,哪里还要走十万亿的路程,再远也在一念之间,脚都不用动。正所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啊!因此说西方净土确实微妙殊胜,非同一般,所以东西南北上下六方诸佛都来赞叹!那么六方诸佛怎么赞叹呢?

且看第三诸佛赞叹殊胜。我们知道,世尊无问自说持名念佛法门,非常难得;而更为难得的是,还有六方无量诸佛与释迦如来道道相通,共同赞叹、护念这部经典。我们可以看到,在全部经文短短的二千来字之中,就有七个小段、七百来字分别陈述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大力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并说阿弥陀经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要知道广长舌相是佛陀的三十二好相之一,是象征语言真实、辩才无碍的好相,据经典记载:释迦佛广长舌相,莲花叶形,舌头上面有五种图案,五彩分明,舌头下面有十条脉络,众光流出,舌相广长,能够遮盖整个面部。且有一次,一位婆罗门认为佛陀说谎欺骗他。当时佛陀把舌头伸出来,直至额头发际,并且问婆罗门说:象我这样舌头广长的人会说谎吗?当时婆罗门心悦诚服地说:只要能用舌头盖住鼻子的人就不会说谎,象你有这样的广长舌头,一定不会说谎,是我错怪你了。从这个小故事说明广长舌相非常稀有难得。因此我们应该深信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相信释迦如来决不妄语,弥陀世尊不发空愿,六方诸佛不作证明;如果我们能够信受、持诵此经,那么一切诸佛都会来保护、加持,忆念我们,这就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的道理。那么为什么受持阿弥陀经,就可以得到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呢?这就是下面要说的殊胜之处了。

第四永不退转殊胜。在娑婆世界修行,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也就是说,没有破除无明的罗汉、菩萨只要一投胎,再一出世,那就把以前的神通、智慧都丢失了,如果没有善知识指点、好因缘修行,那就会逐渐堕落下去。而在西方极乐世界,就不会退堕;只有向前精进永不退转,能得到四不退转位: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以及毕竟不退,直至一生补处。也就是候补如来呀!为什么会殊胜呢?这也是我要回答的第五个疑问:为什么一往生西方就能够永不退转?依我个人之见是因为弥陀净土正报、依报殊胜,极乐世界的一切所有都是佛法的体现,能够摄受众生无功用行。而智者大师说得更明白:对于往生者来说,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加持,佛光常照菩提心念增长,鸟、树、风、音乐说法常念三宝,与诸大圣贤共住增长清净正念,寿命恒长与佛相伴等都是往生者永不退转的原因。

第五极乐世界殊胜。阿弥陀佛福慧无量,正觉慈悲久远修成:建立佛国清净庄严,四十八愿接引众生;诸上善人集会一处,多闻熏修道业日增;鸟水树风都能说法,三宝加持法乐无穷;彩色莲花大如车轮,土地楼阁七宝合成;信愿持名能得感应,一心不乱带业往生。概括起来说,极乐世界的殊胜,还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念佛者一心不乱、带业往生的好处,往生者一生不退的果位,都是第一个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往生西方净土的原因。另一位大德赋净土诗一首,从另外一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净土为何独指西,要全心念有归栖;(这是说使心有所专注,道业易成。)一门入后门门入,初步迷时步步迷。这是说到一方最容易去的净土,其它十方净土都能去。《阿弥陀经》的五大殊胜已经介绍好了,五个疑问也被我自问自答了,只不知相信自心是佛,阿弥陀佛就在自己的清净心中;相信自心本具极乐,净土既在西方,也在自己心上。而且愿离娑婆苦,愿得西方乐。愿意身口意三业勇猛精进、持名念佛,直至一心不乱,花开见佛。

各位大德,人身难得,烦恼甚多:佛法虽闻,难得解脱;弥陀发愿,接引极乐;持名念佛,一生解脱;无上法门,怎能错过?此时不修,更待几何?!

愿:我们大家,一起念佛;同生西方,共见弥陀!

阿弥陀佛。

2024-03-17 13:52

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

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认识你自己的身和心,也就会了解他人。一个人的脸部表情──言语、手势、行为都源于他的心理状态。佛陀,一位觉者,因为他经历过,且以智慧看透心理状态和它们的基本因素,..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陈士东近来社会人士谈及颇哇法,有严重走偏之倾向,如不及时纠正,则会使大法蒙尘,于修学者不利,这是我写下此文之目的。薛俊英先生在《开顶—囟门与百会》(见《气功》1995年12月号)中云:..

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

师父,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如果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说,有一个水泡,下雨了,水泡起来的时候。这个水泡灭了,下一个水泡又起来了,它俩是一模一样的。那后面的水泡是不是前面的水泡呢?它不是。前面的水泡是..

读十遍金刚经有什么效果

读金刚经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行方法,大家在读金刚经时是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智慧的,这样长时间的去读金刚经时,从中体会到的知识也就是很多的,读金刚经十遍能让自己从感受到很多的知识,而且自己的坚持能让自己懂得更多..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一信徒问师:师父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呢?师答:想知道自己适于哪种修行方法,就必须虚心向出家法师和大德居士求教和请问,要放下自己心里的种种认知和成见,不要有分..

长喝柚子茶,可以去色斑

很多年轻的女性,经常会消化那些长了色斑的上了年龄的人。殊不知,色斑的出现不仅在于老人身上。年轻的人也是会出现色斑的。因此,年轻的漂亮女性,也应该懂得最基本的色斑的防治方法。而多喝柚子茶,这几乎是所有方..

海神请法

海神请法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宝计画,慎重而热切地商议着:「大海!变幻莫测,虽藏有众宝,但却也蕴含无限危机!」「是啊!若没有了解海性的人相助、指导,此行如何圆满顺利达成任务..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当末学在《南方都市报》上看到陈晓旭去世的消息,心里一阵失落。据报上说,陈晓旭临终时昏迷不醒,醒来则叫唤姥姥、母亲。一个学佛念佛多年的居士..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次要信我是理性佛、名字佛,..

念楞严咒身体发热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念楞严咒身体发热是因为什么。自身有业报导..

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

大悲咒当中有着很深的智慧以及道理,所以现在有不少人在读诵这部咒文。但有的人是初次读诵大悲咒,所以对于大悲咒不是很熟悉。对于这样的人建议参考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的全文去读,这样能让大家尽快熟悉大悲咒中的每..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梵语“阿弥陀”,中国话的意思是“无量寿”,又名“无量光”。也就是说,寿命无量,光明无量,功德无量,乃至神通、智慧、说法、度生一切无量。可见得阿弥陀佛的名号真的是万德..

读地藏经可以停吗

师兄在读诵地藏经的时候是可以停的,但是不建议,因为这样是会影响我们对经文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我们修行的效果。但是由于地藏经的经文比较多,所以师兄可以分成3部分去念诵,每天念诵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是..

楞严经谁讲的比较好

《楞严经》是佛学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楞严经的地位和作用。而我们修行楞严经的众生,我们..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忆访黄念老作者为著名佛学家陈兵教授黄念祖老居士的大名,我是在1981年从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明真法师和熟识的学僧那里听闻:他是北京邮电学院教授,自然科学家,虔诚佛教徒,曾任北京居士林..

大悲咒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不但是佛学中的经典之一,它在佛学中所占位置也是很高的,而且它所蕴含的道理和智慧也非常深,为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学这部咒了。在学大悲咒时,有的人能很快了解大悲咒的意思,而有的人对大悲咒不了解,..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