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一滴

繁体

以智慧拔除世间的苦难

《普门品》一滴

成峰

《普门品》简介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简称《普门品》,原先是《妙法莲华经》中的一品。后期,由于观音信仰传入中国并逐渐流行,所以它被分出来成为便于受持读诵的单行本。

本品主要宣说观音菩萨的普门救度。长行部分叙述无尽义菩萨和佛的两番问答,初番问答观世音菩萨的得名因缘,次番问答观世音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方法。末段特别赞叹菩萨弘誓、慈力,劝当忆念归敬。颂文之后,以持地菩萨称赞得闻本品功德作结。

在民间,《普门品》又被称为《观音经》,相当受重视。历代祖师的注解颇多,重要的有隋代天台智者的《观音玄义》、《观音义疏》,宋代四明知礼法师各为作《记》等。伴随着经典在社会上的流通传播,观音菩萨的大悲品质深入宣传到各个角落,得到各界民众的广泛认可,并为绝大多数佛教徒所赞同,形成中国佛教独特的观音信仰。

智慧与慈悲

在《普门品》中,我们了解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毫无拣择的悲愍愿行。这也是为何在民间大家都称其为大悲菩萨的原由,他已经作为救苦救难的代表,扎根于广大民众心田。

学习佛法的宗旨在于成佛,而成佛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或是喊喊口号的玄谈,那必定有个落脚之处,这就是要成就佛陀的品质。

佛之所以被尊称为佛,来源于他为二足尊,即具备圆满的慈悲与智慧,这是他的根本所在。

修学佛法,慈悲与智慧缺一不可,慈悲是智慧之门,智慧是慈悲之钥。缺少慈悲,佛法积极利他的精神就无法完全彰显;匮乏智慧,普度众生的伟大事业有可能滑入世俗善行。因此,我们在大力学习观音菩萨的慈悲精神的同时,更要体察效仿他的智慧,籍此作为我们实践慈悲的指南。

《普门品》上说: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这个偈颂告诉我们,观世音菩萨为何能够救济无量众生的苦难,他又以何种方式来帮助众生脱离苦海,迈向解脱。原来,菩萨不仅拥有强大的慈悲,而且还饱含胜妙的智慧。立足在通达宇宙诸法空性,因缘现起的基础上,菩萨具足了一种力量,不仅能够观察发现世间苦难的根源,进一步还可以使用众生愿意接纳的方法来帮助引导他们当下面临的烦恼。

我们学习《普门品》,最终要了解究竟慈悲需以菩提心为前提,以空性慧为根本,以无限、无分别为对象,以无住无念为标准,以无所得为究竟。普通人的慈悲与佛菩萨的慈悲有着天壤之别,凡夫的慈悲建立在贪著与爱染的基础之上,在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无法将自我完全剔除。同时,在选择关心的对象时,也是选择与自己相关的人与生命。除此之外的其他有情,我们就不会太在意了,甚至漠不关心,我们称这种慈悲为爱缘慈悲。当然,这是凡夫心的特征。

打个比方,可以帮助我们来体会这个道理。我们看父母亲对于儿女的关怀,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乃至读书求学、进入社会就业以至于娶妻生子,每个方面都操心倍至、体贴入微,惟恐有所疏漏。我想,这种感受大家都曾经历,无论作为其中任何一方。可是,我们会发现,如果不能跳出情感的束缚,有时对于晚辈的慈悲不仅造成自己对他的执着,甚至会因为溺爱而给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悲剧。

历史上就有这样一桩事情。有一对夫妻由于早年忙于生计,直到中年才得子。因此,他们对孩子就宠爱有加。小时候,孩子提出的每项要求,他们总是尽量答应;即便是超出家庭的承受能力,他们也会千方百计予以满足。孩子一天天长大,进入私塾读书后,要求也一天天变化。看到同学和邻居家里的东西,他只要喜欢上了,回到家中,就会开口向父母要。起初,父母还能勉强答应。可是后来,实在无能为力,就哄他日后再买。孩子却不依不饶,一定强迫父母妥协。父母无奈,只好默不吱声。孩子看在家中得不到,就到外面小偷小摸,失窃人家发现后带着一帮人上门来追问,母亲尽管心里很清楚,但想到如果承认下来,孩子可能会无脸见人,所以就矢口否认。这样,不仅未能及时制止孩子的违法行为,而且助长了他的气焰。此后,他无所顾忌,加入一个偷窃团伙,成为远近闻名的大盗。直到有一天,由于偷窃国家粮库,被官府衙门抓捕归案。直到此时,他母亲还在想着找熟人打点疏通,将儿子早点放出来。由于案件在当地影响重大,处理结果很快宣布下来,他儿子和为首数名罪犯被处以死刑。这时,母亲傻眼了,悲伤欲绝,痛不欲生。为了能再见上儿子最后一面,她买通了看守。见面之时,母子两人抱头痛哭。稍后,儿子对母亲说:妈妈!请您答应我的一个请求?你说吧,孩子,我一定答应你母亲一边抽泣一边回答。我想再喝一次奶儿子说。母亲对儿子说:母亲无能,不能救你,一边说一边掀开了上衣,儿子将母亲的乳房含在嘴里。几秒钟后,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母亲胸口布满鲜血,儿子口角上也是鲜血。母亲质问儿子:你怎么能下得了手?儿子振振有辞回答:如果在我第一次偷别人东西时候,你就指责教育我,我也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所以我恨你啊!母亲听了儿子的话,哑口无言。

为了免除孩子一时的痛苦,却给他带来终生的痛苦,这也就是祖师大德们经常说起的慈悲生祸害的道理。

所以说,慈悲必须以智慧作为指导。脱离智慧的慈悲之船,只能驶向苦难的深渊。观音菩萨常在苦海,救度众生,靠的就是了达世出世间的真相。《心经》上介绍了他在因地修行时,照见五蕴皆空后,所以彻底解脱世间的一切苦厄。

由此,我们可以明了,无论解决自身的苦难还是帮助芸芸众生,在大悲心的根上要不停地浇灌智慧的甘露。这样,方能开出圆满的菩提之果。

2024-03-17 13:52

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

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认识你自己的身和心,也就会了解他人。一个人的脸部表情──言语、手势、行为都源于他的心理状态。佛陀,一位觉者,因为他经历过,且以智慧看透心理状态和它们的基本因素,..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陈士东近来社会人士谈及颇哇法,有严重走偏之倾向,如不及时纠正,则会使大法蒙尘,于修学者不利,这是我写下此文之目的。薛俊英先生在《开顶—囟门与百会》(见《气功》1995年12月号)中云:..

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

师父,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如果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说,有一个水泡,下雨了,水泡起来的时候。这个水泡灭了,下一个水泡又起来了,它俩是一模一样的。那后面的水泡是不是前面的水泡呢?它不是。前面的水泡是..

读十遍金刚经有什么效果

读金刚经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行方法,大家在读金刚经时是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智慧的,这样长时间的去读金刚经时,从中体会到的知识也就是很多的,读金刚经十遍能让自己从感受到很多的知识,而且自己的坚持能让自己懂得更多..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一信徒问师:师父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呢?师答:想知道自己适于哪种修行方法,就必须虚心向出家法师和大德居士求教和请问,要放下自己心里的种种认知和成见,不要有分..

长喝柚子茶,可以去色斑

很多年轻的女性,经常会消化那些长了色斑的上了年龄的人。殊不知,色斑的出现不仅在于老人身上。年轻的人也是会出现色斑的。因此,年轻的漂亮女性,也应该懂得最基本的色斑的防治方法。而多喝柚子茶,这几乎是所有方..

海神请法

海神请法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宝计画,慎重而热切地商议着:「大海!变幻莫测,虽藏有众宝,但却也蕴含无限危机!」「是啊!若没有了解海性的人相助、指导,此行如何圆满顺利达成任务..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当末学在《南方都市报》上看到陈晓旭去世的消息,心里一阵失落。据报上说,陈晓旭临终时昏迷不醒,醒来则叫唤姥姥、母亲。一个学佛念佛多年的居士..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次要信我是理性佛、名字佛,..

念楞严咒身体发热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念楞严咒身体发热是因为什么。自身有业报导..

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

大悲咒当中有着很深的智慧以及道理,所以现在有不少人在读诵这部咒文。但有的人是初次读诵大悲咒,所以对于大悲咒不是很熟悉。对于这样的人建议参考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的全文去读,这样能让大家尽快熟悉大悲咒中的每..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梵语“阿弥陀”,中国话的意思是“无量寿”,又名“无量光”。也就是说,寿命无量,光明无量,功德无量,乃至神通、智慧、说法、度生一切无量。可见得阿弥陀佛的名号真的是万德..

读地藏经可以停吗

师兄在读诵地藏经的时候是可以停的,但是不建议,因为这样是会影响我们对经文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我们修行的效果。但是由于地藏经的经文比较多,所以师兄可以分成3部分去念诵,每天念诵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是..

楞严经谁讲的比较好

《楞严经》是佛学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楞严经的地位和作用。而我们修行楞严经的众生,我们..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忆访黄念老作者为著名佛学家陈兵教授黄念祖老居士的大名,我是在1981年从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明真法师和熟识的学僧那里听闻:他是北京邮电学院教授,自然科学家,虔诚佛教徒,曾任北京居士林..

大悲咒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不但是佛学中的经典之一,它在佛学中所占位置也是很高的,而且它所蕴含的道理和智慧也非常深,为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学这部咒了。在学大悲咒时,有的人能很快了解大悲咒的意思,而有的人对大悲咒不了解,..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