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玄义》提要
《法华经玄义》,又称《妙法莲华经玄义》、《法华玄义》,十卷(每卷各有上下,或称二十卷)。隋代智顗讲述,门人灌顶笔录,与《摩诃止观》、《法华文句》同称为天台三大部。智顗讲说《法华经》要旨有两次:第一次是陈光大元年(五六七),在金陵瓦官寺;第二次是隋开皇十三年(五九三),在荆州玉泉寺为灌顶所讲。现行本为第二次讲说的记录,成书于仁寿二年(六○二)。北宋天圣二年(一○二四),遵式奏请入藏。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三十三册)等。
智顗在本书中,首立五重玄义的讲经方式,详释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的标题,阐明《法华经》开显法门的纯圆独妙,以确定《法华经》在佛一代所说诸经中的最高位置。全书由七番共解、五重各说二部分构成。首先以七番共解通释一部经之大纲:第一番标章,内分列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五章的名称及其要略;第二番引证,援引佛语来证明建立五章的根据;第三番生起,阐明五章从粗到细生起的次第;第四番开合,作五种、十种及譬喻等三种开合,使易于解释《法华》一经;第五番料简,讨论有关五章的异议;第六番观心,令前五番一一都入观心一门;第七番会异,会释五章与四悉檀的同异。
然后就五重玄义的每一重又分别详释。第一重释名,为全书重心所在,从卷一下后半部分开始到卷八上前半部分,以妙法莲华经五字,畅说全部佛教之奥义:一、判通别,以妙法莲华为别名,而经为通名。二、定前后,为便于析义,先释法后解妙。三、出旧,略举道场慧观、会稽基、北地师、光宅法云四家的旧见解。四、正解《妙法莲华经》经名,重点在于解释法妙二字。
法,虽广涉十界十如三千诸法,但束收于众生法、佛法、心法三种,而依《法华经》圆融三谛的义旨,说这三种法融妙不可思议、无差别。
妙有相待、绝待二种:相待妙,如半满、常无常、大小等,前者为粗,后者为妙;绝待妙,无任何法可与之相对待,如法界是一个整体,无可对待而称为妙。心、佛、众生三法,都具备相待、绝待二妙。更开迹门(如来从久远之本,以垂近成之迹)、本门(如来开近成之迹,以显久远之本)两种十妙说明之。
迹门十妙:一、境妙,为智妙所观照的宇宙一切万法,概括为十如、十二因缘、四谛、三谛、二谛、一谛、无谛七科。十如等境都是圆融不可思议的妙法,只有佛才能穷尽,是诸佛所师,所以称为境妙。二、智妙,照了十如等境妙的观智,有一世智乃至二十妙觉智等。三、行妙,用智妙观察境妙的修行,有一行三昧、止观、闻思修或戒定慧、四念处、五门禅、六波罗蜜、七善法、八正道、九种大禅、十境或十乘观法等,行行无通,一行即一切行。四、位妙,为妙行所契的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觉、妙觉等。五、三法妙,妙位所住的真性、观照、资成三法,也就是三轨:真性轨是说在果位的境妙,即真实有法体;观照轨是说在果位的智妙,即破惑显理的智用;资成轨是说在果位的行妙,即彼此相依起用的万行。名字虽然有三种,只是一个大乘法。前面所说的诸谛即是真性轨的相貌,诸智即是观照轨的相貌,诸行即是资成轨的相貌,而各种妙位只是修行此三法所证果位。宇宙的法法都妙,并非只此三法,一切三法亦复如是,三轨、三道、三识、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宝、三德等,彼此同一意义,自他类通,所以称为三法妙。六、感应妙,具备上述的四妙与三法,成就因圆果满的佛身,寂而常照,众生能以圆机相感,即以妙应相应,如同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遍影现在众水当中,不可思议。七、神通妙,佛为化益众生,示现药树王身、如意珠王身等身轮,毒鼓天鼓等口轮,随自意随他意等心轮,善巧方便,称道随机,转变自在,不可思议。八、说法妙,如理圆说十二部法,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能诠的言教、所诠的义理,都甚深微妙不可思议。九、眷属妙,佛出世时,十方诸大菩萨,或以神通来生,或以宿愿来生,或以应现来生,辅佛行化,如同世间眷属,天性亲爱,更相臣顺。十、利益妙,诸佛所作感应、神通、说法三妙都不唐捐,沾溉地上清凉益、小草益、中草益、上草益、小树益、大树益、最实事益等七种利益。如同云行雨施,草木各得生长。
以上迹门十妙中,前五妙是自行因果,后五妙是化他能所。本门十妙是:一、本因妙,说甚大久远的畴昔,释迦牟尼佛本初在因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所修的妙因。二、本果妙,说本初所行圆妙之因,初证得常乐我净的妙果。三、本国土妙,说本佛所住的净妙国土。四、本感应妙,说既已成果,即有本时所证二十五王三昧,一一三昧中皆有慈悲誓愿冥熏法界,机感妙应,寂而能照。五、本神通妙,说昔时所得的无记化化禅(任运成就,不须作意,化复能化)和本初在因地时的各种慈悲相合,现希有事,启发最初可度的众生。六、本说法妙,说往昔初坐道场始成正觉所说醍醐妙法,令诸菩萨发大道心,至今皆住不退。七、本眷属妙,说迹化的眷属,其实是过去久远本地本佛的内眷属。八、本涅槃妙,说迹化的涅槃,是常住本寂的涅槃垂迹。九、本寿命妙,雯本地本佛的寿命,劫数长远,不可思议,和迹化的寿命有长短远近不同。十、本利益妙,说远从本地成道以来,八番十番饶益本时的业、愿、通、应等眷属,皆令得到利乐。
此本门十妙与迹门十妙,解释妙法深意,仅开合之异,其体实同。即以迹门之境、智、行、位四妙为第一本因妙,以迹门三法妙为本门果、寿命、涅槃之四妙。
以下借莲华六义而譬喻佛法界的迹本两门:一、为莲故华,譬喻为实施权。二、华开莲现,譬喻开权显实。三、华落莲成,譬喻废权立实。这三种譬喻迹门从初方便引入大乘,终竟圆满,称为迹门三喻。四、华必有莲,譬喻从本垂迹。五、华开莲现,譬喻开迹显本。六、华落莲成,譬喻废迹显本。这三种譬喻本门始从初开终至本地,称为本门三喻。又莲华还譬喻十如、十二因缘、四谛、三谛、一谛、无谛等法。
第二重辨体,阐明《法华经》的思想本质。分作正显经体、广简伪、一法异名、入体之门、遍为众经体、遍为诸行体、遍为一切法体等七段。其中正显此经以一实相印(宇宙万法当体即是实相的妙体)为体。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槃、佛性、如来藏、中道、第一义谛等,都是实相的异名。众经、诸行、一切法都以实相为体,而入实相之门是教行。
第三重明宗,阐明《法华经》的宗教理想。分作简宗体、正明宗、众经同异、明粗妙、结因果等五段。阐明此经是佛开权显实,以释迦自行因果为宗,或以合师弟因果为宗。
第四重论用,阐明《法华经》的社会效用。分作明力用、明同异、明历别、对四悉檀、悉檀同异等五段。其中正明此经是以断疑生信为用,即用佛菩提的权实二智,在迹门中断三乘的权疑,生一乘的实信;在本门中,断菩萨执著方便近迹的权疑,令生本地久远实成不可思议的实信。
第五重判教,判明佛陀所说一切经典的地位和特色。分作大意、出异、明难、去取、判教等五段。在教相判释上,首先批判南北朝时南三北七的旧说,次立天台宗五时八教的教判,而判《法华经》为超越八教纯圆独妙,并以涅槃五味中的醍醐为譬。所谓南三北七,南方三师的判教是:(一)虎丘山笈法师的有相、无相、常住教之三时教;(二)宗爱、僧旻的有相、无相、同皈、常住教之四时教;(三)定林寺僧柔、慧次、道场寺慧观的有相、无相、褒贬抑扬、同皈、常住教之五时教。北方七师的判教是:(一)刘虬的人天、有相、无相、同皈、常住教之五教;(二)菩提流支的半字、满字之二教;(三)慧光的因缘、假名、诳相、常宗之四宗;(四)护身寺自轨和净影寺慧远所采用的因缘、假名、诳相、常、法界之五宗;(五)耆阇寺法凛所依用的因缘、假名、诳相、常、真、圆宗之六宗;(六)某禅师的有相、无相之两种大乘教;(七)菩提流支(一说鸠摩罗什)的一音教。这些均为当时佛教史上珍贵的史料。
此五重玄义,先以名和体二玄义阐明思想之本体,其次即阐明宗之玄义,天台宗即以此为宗旨,发起信仰之内在动力,由此发起现实的教化活动,并详察各种教相。
本书末尾附有《记者私录异同》一篇,是灌顶记录智者所说后的附记,其中分为杂记异闻与推尊师说二段。杂记异闻中又分为四:一、阐明《般若》与《法华》的同异,二、阐明经论中诸藏的离合,三、阐明四教名义的依据,四、批判古时七阶五时教判的穿凿。
本书虽是解释《法华经》的经题,内容却是判释佛一代时教,并对以往的中国佛教研究作总结性的评价,可说是天台宗对于全体佛教的概论。本书的注释,有唐代湛然的《法华玄义释签》二十卷,宋代法照的《法华经玄义读教记》五卷,宋代从义的《法华玄义补注》三卷。本书的节本,有明传灯的《法华经玄义节要》二卷。此外有关的撰述,有唐代湛然的《法华经玄义科文》五卷,宋代善月的《法华大部妙玄格言》二卷,有严的《法华经玄签备检》四卷,智铨的《法华经玄签证释》十卷,清灵耀的《法华经释签缘起序指明》一卷。
陈士强、王雷泉等主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
宁愿拖著尾巴
猴子转生为人仍残留尾巴余报(前生可能是马来西亚猴子)达尔文尝试以进化论解释人类的进化,这个理论至今仍是争论不息。然而马来西亚的一名有尾婴孩,却似乎增强了此进化论的可信程度。这名已三个月大的婴孩,居于马..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景区,龙门石窟分为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中间是易水河昼夜不息地流淌。龙门石窟最大的看点,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群像。..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吧,你心情好的时候,别人跟你开两句玩笑,你不怎么放在心上。一得病,身体不舒服,情绪就容易敏感、波动,心态往往就会不好,这时候别人稍微一惹你,你就烦,对吧?这说明..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作者:reading我姐姐信佛20年,常年吃素,虽已经50岁,但和40岁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看上去很年轻。姐姐平时以念佛和诵《地藏经》为主,也持一些短咒:比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莲..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有一位婆罗门预多加,到祇树给孤独园,请示佛陀说:「世尊!在家的俗人,应当如何才能得到现世安乐?」佛陀答:「有四种方法,能使在家人,得到现世安乐:一、方便..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诵经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今谓当月经时,可少..
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
四十一、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要能够屈己待人,时时改过迁善,不要把“我”看得那么重要,这就是敦品立德。◎一九八二年十月十日开示学佛的人,应使佛教一天比一天发扬光大,而不是一天比一天衰败。如何发扬光大?首..
孕妇梦见孩子让她念经,诵5000部普门品感应非常神奇!
孕妇梦见孩子让她念经,诵5000部普门品感应非常神奇!作者:任天真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各位同修师兄大家好!末学的妹妹刚怀孕不久时,梦见她的孩子对她说,读经功德很大。已经很久没读经的她在梦醒后,立刻起床读经,..
圣旭法师:认识信仰
圣旭法师:认识信仰(初三上午) 认识信仰生命要得到改良,就要有信仰。因为我们过来没有信仰,生命才有障碍,生活才非常烦恼。大家来到这里,有些同修是为了治病而来,这就是不懂得佛法的微妙。如果是为了信仰而来,..
圆瑛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圆瑛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摘自:圆瑛法师著《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此引经作证。‘华严经..
圆通寺和冰淇淋——林清玄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劈啪两声巨响,回过神来,发现右边的妇人正打着小孩的耳光,由于用力极猛,连静寂的佛殿都回响着嗡嗡..
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正视自己的分别心,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大家可以从一个故事来看到分别心的相状,从前寺院有一个禅师,他在禅堂打坐以后,他晚上要睡觉了,他走回他的寮房。因为晚上天色不是很明亮,他不小心一脚踩到一个软..
第二十卷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 第二十卷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内容提要: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五、立妄求因成妄冀果,六、..
雪漠:我执是最大的敌人
雪漠:我执是最大的敌人认假成真后,罗网罩大空。人的许多烦恼,都是由我执引起的。我执,就是认为自己是永恒存在的,认为这个世界上有“我”与“他人”的区别,并且把“我”对世界的解读,当做世界的真相。我执结,..
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有人问我:《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个八关斋戒、参加一次昼夜念佛,就超过了在极乐世界一百年的修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