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藏译]

繁体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FG3007) *全一卷。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八册。 本经之异译本有六﹐即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鸠摩罗什)﹑般若波罗蜜多那提经(菩提 流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利言)﹑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月)﹑般若波 罗蜜多心经(智慧轮)﹑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施护), 释超一由藏文转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僧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尔时婆伽梵即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其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观察照见五蕴所有自性 皆空。复次、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 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何学。作是语巳。观自 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若 善男子、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 。彼应审谛观察五蕴一切自性皆空。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故受、 想、行、识。亦复皆空。舍利子。如是。一切 法空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减。无 增。舍利子。是故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 想。无诸行。无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 。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 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如是 。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 。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提萨埵。依止般 若波罗蜜多。心无罣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 。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亦皆依此般若波罗蜜 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谛知般若波罗 蜜多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曰。噶底噶底。把拉噶底。把拉僧噶底。菩提 莎哈。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甚深般 若波罗蜜多。于是婆伽梵从彼定起。赞观自在 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此也 。善女人。如此也。如汝所说。行此甚深般若 波罗蜜多者。一切如来。亦皆随喜。婆伽梵说 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并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达婆、等。闻 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FG3008) *全一卷。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八册。 本经之异译本有六﹐即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鸠摩罗什)﹑般若波罗蜜多那提经(菩提 流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利言)﹑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月)﹑般若波 罗蜜多心经(智慧轮)﹑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施护)。

释慧清由藏文转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 丘众及大菩萨俱。尔时世尊入法门定。名为显 现甚深。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照见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性。并于五蕴照见自性都 空。即时具寿舍利子。承佛神力。请问观自在 菩萨摩诃萨言。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欲修 行般若波罗蜜多行者。彼当云何修学。说是语 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子言。若 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欲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行 者。彼当如是观照。谓正随观见五蕴自性都空 。色即是空。空性是色。色不异于空性。空性 亦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即是空。 舍利子。是故诸法空性无相。不生。不灭。无 垢。亦无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于 空性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无 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 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 至无意界。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智、无得。亦无非得。舍利子。如是菩萨由 无得故。即能依住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 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究竟大涅槃际。三 世诸佛。亦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由是应知般若波罗蜜多即是咒。是 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是善能除灭一切 苦咒。真实不虚。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达 嘉他。嗡姆。伽德黑。伽德黑。巴罗伽德黑。 巴罗萨姆伽德黑。菩提萨娃诃。舍利子。菩萨 摩诃萨。即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 时世尊乃从定起。赞曰。善哉善哉。观自在菩 萨。如是如是。若善男子。如汝所说。修行甚 深般若波罗蜜多。诸佛如来。亦所随喜。世尊 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与彼一切所摄眷属。及天、人、非天、健达婆 等、诸世间。普皆随喜。于佛所说。信受奉行 。

2024-03-17 13:52

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

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认识你自己的身和心,也就会了解他人。一个人的脸部表情──言语、手势、行为都源于他的心理状态。佛陀,一位觉者,因为他经历过,且以智慧看透心理状态和它们的基本因素,..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陈士东近来社会人士谈及颇哇法,有严重走偏之倾向,如不及时纠正,则会使大法蒙尘,于修学者不利,这是我写下此文之目的。薛俊英先生在《开顶—囟门与百会》(见《气功》1995年12月号)中云:..

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

师父,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如果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说,有一个水泡,下雨了,水泡起来的时候。这个水泡灭了,下一个水泡又起来了,它俩是一模一样的。那后面的水泡是不是前面的水泡呢?它不是。前面的水泡是..

读十遍金刚经有什么效果

读金刚经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行方法,大家在读金刚经时是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智慧的,这样长时间的去读金刚经时,从中体会到的知识也就是很多的,读金刚经十遍能让自己从感受到很多的知识,而且自己的坚持能让自己懂得更多..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一信徒问师:师父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呢?师答:想知道自己适于哪种修行方法,就必须虚心向出家法师和大德居士求教和请问,要放下自己心里的种种认知和成见,不要有分..

长喝柚子茶,可以去色斑

很多年轻的女性,经常会消化那些长了色斑的上了年龄的人。殊不知,色斑的出现不仅在于老人身上。年轻的人也是会出现色斑的。因此,年轻的漂亮女性,也应该懂得最基本的色斑的防治方法。而多喝柚子茶,这几乎是所有方..

海神请法

海神请法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宝计画,慎重而热切地商议着:「大海!变幻莫测,虽藏有众宝,但却也蕴含无限危机!」「是啊!若没有了解海性的人相助、指导,此行如何圆满顺利达成任务..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当末学在《南方都市报》上看到陈晓旭去世的消息,心里一阵失落。据报上说,陈晓旭临终时昏迷不醒,醒来则叫唤姥姥、母亲。一个学佛念佛多年的居士..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次要信我是理性佛、名字佛,..

念楞严咒身体发热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念楞严咒身体发热是因为什么。自身有业报导..

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

大悲咒当中有着很深的智慧以及道理,所以现在有不少人在读诵这部咒文。但有的人是初次读诵大悲咒,所以对于大悲咒不是很熟悉。对于这样的人建议参考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的全文去读,这样能让大家尽快熟悉大悲咒中的每..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梵语“阿弥陀”,中国话的意思是“无量寿”,又名“无量光”。也就是说,寿命无量,光明无量,功德无量,乃至神通、智慧、说法、度生一切无量。可见得阿弥陀佛的名号真的是万德..

读地藏经可以停吗

师兄在读诵地藏经的时候是可以停的,但是不建议,因为这样是会影响我们对经文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我们修行的效果。但是由于地藏经的经文比较多,所以师兄可以分成3部分去念诵,每天念诵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是..

楞严经谁讲的比较好

《楞严经》是佛学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楞严经的地位和作用。而我们修行楞严经的众生,我们..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忆访黄念老作者为著名佛学家陈兵教授黄念祖老居士的大名,我是在1981年从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明真法师和熟识的学僧那里听闻:他是北京邮电学院教授,自然科学家,虔诚佛教徒,曾任北京居士林..

大悲咒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不但是佛学中的经典之一,它在佛学中所占位置也是很高的,而且它所蕴含的道理和智慧也非常深,为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学这部咒了。在学大悲咒时,有的人能很快了解大悲咒的意思,而有的人对大悲咒不了解,..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