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

繁体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

数字代表次第,并有计数的功能。在佛教经典中,有以法数为核心,再加以解说法数的意义者,例如《增一阿含经》、《本事经》、《法集名数经》等皆是。另外,明代一如、圆静等高僧先后将经典中有关法数的名相收录,归纳成书,而有《三藏法数》、《教乘法数》,以及《藏乘法数》、《贤首法数》、《大藏法数》等书流通,对于今日佛子在认识佛教义理及各宗各派的思想传承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兹由「一」顺次条列若干佛门常见法数名相如下:

一、有关一的法数:

一刹那:极短暂时间。

一弹指:短暂时间。

一阐提:极恶、缺乏善根的人。

一心二门:一心含真如、生灭二门。

一心三观:于一心中观空、假、中三谛。

一心不乱:专注一境,心不散乱。

一念三千:凡夫一念当中即具足三千世界的诸法性相。

一念不生:不起任何心念的境界。

一真法界:诸佛平等法身,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

一实相印: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

一切种智:佛智,尽知诸法总相、别相。

一生补处: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

一瓣心香:心怀精诚崇敬,如同焚香拜佛。

一大事因缘:佛陀出现于世间的唯一大目的,是为开显人生的真实相。

二、有关二的法数:

二执:我执与法执。

二障:由我执生烦恼障,由法执生所知障。

二足尊:佛陀的尊号。谓于人中的最尊最贵者。

二入四行:理入与行入,行入包括四行: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二十八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与无色界四天,计二十八天。

二六时中:一昼夜,十二个时辰。

三、有关三的法数:

三宝:佛、法、僧。

三藏:经、律、论。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毒:贪、瞋、痴。

三学:戒、定、慧。

三慧:闻、思、修。

三身: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应身。

三业:身、口、意的造作行为。

三昧:又作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

三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三十二相:转轮圣王及佛陀应化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的形相。

三十三天:六欲天中的忉利天。

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三世因果:绵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立因果业感之理。

三转*轮:佛陀三转四谛的*轮:示转、劝转、证转。

三聚净戒:大乘菩萨的戒法,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饶益有情戒)。

三坛大戒:我国出家授戒仪式,分初坛正授、二坛正授、三坛正授三阶段,称三坛大戒。

三师七证:出家众受比丘戒时,须具三大师及尊证阿阇黎七人,总称三师七证。

三衣一钵:比丘随身之物。

三不净肉:《十诵律》所载三种不许食用之肉:见杀、闻杀、疑杀。

三千大千世界:古代印度人的宇宙观。指一佛所教化的区域。

三大阿僧只劫:为菩萨修行圆满至于佛果所须经历的时间。

三事人胜诸天:能勇猛、能忆念、能梵行。

四、有关四的法数:

四谛: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的真理。

四摄:布施摄、爱语摄、同事摄、利行摄。

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

四念处:于身、受、心、法四境,生起不净、苦等观慧,以集中心念。

四威仪:行、立、坐、卧四种威仪。

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四悉檀:佛化导众生的教法,即世界、各各为人、对治、第一义四悉檀。

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禅八定:指色界天的四禅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合而称为四禅八定。

四生九有:四生指众生出生的方式:卵、胎、湿、化。九有指九种有情的住地。

四事供养:供给资养佛、僧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四事:衣服、饮食、卧具、医药。

四不可轻:小王子、小龙、小火、小沙弥等四小不可轻。

四大不调:组成人体的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不调和,感到不适。

四大金刚:寺院中的四天王像,俗称为四大金刚。

四大天王:指东面的持国天、南面的增长天、西面的广目天、北面的多闻天。

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

四大菩萨:大悲观音、大愿地藏、大智文殊、大行普贤为四大菩萨。

四大部经:指《华严经》、《宝积经》、《般若经》、《涅槃经》等四部经典。

四大教难: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等排佛的「三武一宗法难」。

四大圣地:指佛陀诞生的蓝毗尼园、成道的菩提伽耶、说法的鹿野苑、涅槃的拘尸那城。

四大论师:又作《婆沙》四评家。指迦腻色迦王时代的法救、妙音、世友、觉天。

四大译经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

五、有关五的法数: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酗酒吸毒。

五逆:弑母、弑父、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项重罪。

五欲:财、色、名、食、睡五种欲望。或色、声、香、味、触五种欲望。

五蕴:类聚一切有为法的五种类别:色、受、想、行、识。

五利使:即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五停心观:息止惑障所修的五种观法: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无我观、数息观。

五位百法:唯识(法相宗)将一切法分为五位百法。

五乘佛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五种不翻:汉译佛经的原则,即多含不翻、秘密不翻、尊贵不翻、顺古不翻、此方无不翻。

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五无间罪:五逆罪能招感无间地狱之苦果,故又称五无间罪。

五衰相现:天人于寿命将尽时身体所现之五种衰亡相。

六、有关六的法数:

六度:六种行菩萨道的德目。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和:即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六成就:佛经的通序,含六种成就:信、闻、时、主、处、众成就。

六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六道轮回:指众生于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中生死轮回不已。

六字洪名:一般指「南无阿弥陀佛」圣号。

六字真言:指「唵嘛呢叭弥吽」六字真言。

六根互用:谓六根远离染污而得清净,则六根一一具有他根之用。

六根清净: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净无杂。

六根忏悔:向诸佛礼拜忏悔自己过罪之际,特各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忏悔罪障。

六师外道:古印度佛陀时代,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带)势力较大的六种外道。

七、有关七的法数:

七如来:即宝胜如来、多宝如来、妙色身如来、广博身如来、离怖畏如来、甘露王如来、阿弥陀如来。

七圣财:成就佛道的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

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此七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

七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

七处征心:楞严会上佛陀问阿难心之所在,阿难先后以七处回答,均为佛陀所论破。

七重罗网:谓极乐世界处处有众宝珠连缀的罗网严饰。

八、有关八的法数:

八识:眼、耳、鼻、舌、身、意、第七末那、第八阿赖耶等八识。

八难:指三恶道、长寿天、边地、盲聋瘖哑难、世智辨聪难、佛前佛后等八种障道因缘。

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五阴炽盛。

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相成道:佛陀一生的化仪,从诞生、成道、说法至涅槃,总为八种相。

八功德水:八功德指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

八种福田:佛、圣人、僧、和尚、阿阇黎、父、母、病人。

八关斋戒:乃佛陀为在家弟子所制定暂时出家的学处。

八万细行:乃将有关比丘在行为上应注意的规矩,配列成八万四千之数。

八万四千烦恼:喻烦恼种类极多。众生被邪见烦恼劳役不息,轮转生死,无有尽时。

九、有关九的法数:

九横:指九种因缘,令人命未尽,不应死而死。

九住心:指修行禅定的九种次第。

九品往生:指修习净土法门,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为九品。

九山八海:古印度的世界观所示山、海的总数。

九十六种外道:九十六种佛世前后出现于印度而异于佛教的流派。

十、有关十的法数:

十善十恶:十恶指杀、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瞋、邪见(即愚痴);离则十善。

十法界:指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种类,即:六道、二乘、菩萨、佛。

十牛图:此十图以牧牛为主题,并各附自序及偈颂,以阐示修禅的方法与顺序。

十方诸佛: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一切诸佛。

十方丛林:广请诸方名德高僧为住持,非由徒弟继承的禅宗寺院。

十方僧物:指来自他方所供养,而属于一切比丘所共享之物,又称四方僧物、常住僧物。

十大弟子:指佛陀弟子中,特别卓越的十人。

十二、有关十二的法数:

十二分教: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即十二部经。

十八、有关十八的法数:

十八地狱:即泥犁、刀山、沸沙、沸屎、黑身、火车、镬汤、铁床、壒山、寒冰、剥皮、畜生、刀兵、铁磨、冰地狱、铁策、蛆虫、烊铜等地狱。

十八罗汉:指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

除了以上所列,其它如食存五观、龙华三会、友有四品、佛陀十号、西方三圣、法华七喻等,都是一般人耳熟能详而与数字有关的佛学名相,学佛者若能藉著法数名相深入佛教义理,不失为一大方便法门。

2024-03-17 13:52

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

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唐朝时候终南山的道宣律师,持戒很严,是戒律宗的大师,感得天人供养。他一天吃一餐饭,日中一食。到时候,天人把供养送来,天天送供养,人天对他都赞叹。他还有个小故事,窥基法师——..

边念佛边杀生,果报很严重!

我们作为人类,如果对其它众生的生命不屑一顾、随意践踏,这样非常恶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鄙视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他还说:人的确是禽兽之王,其残暴胜于所有动物。我们靠其它生灵的死..

鸟巢与白居易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

平常之心不平常

平常之心不平常只有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想问题做事情,及时清扫心房,消除那些不合理的奢求欲望,从容地走自己的路,迎接人生的每一次日出日落,经受人生挫折的考验,轻装前行,你才会活出一个真实快乐的自我。平常心..

楞严咒咒心念诵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楞严咒咒心念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心。最好..

陈大惠:你能帮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帮你

陈大惠:你能帮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帮你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

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

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最近感悟:我们这世界,太近或太远的距离,都是灾难。佛国净土,太近或太远的距离,都是圆满自在。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清醒的智者知道:阻碍人与人之间等所有关系的真凶从来都是杀、盗、淫、..

对过去,要放,对现在,要惜,对将来,要信

对过去,要放,对现在,要惜,对将来,要信有些时候,买了就买了,不要去比价;吃了就吃了,不要去后悔,爱了就爱了,不要去猜疑;散了就散了,不要去诋毁。笑着面对生活,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来者珍惜,去者放手..

大悲咒快念诵21篇

念诵大悲咒是没有遍数限制的,是没有语速限制的,所以大家把大悲咒快念诵21篇也是可以的。 当大家把大悲咒念诵21遍后能加深自己对大悲咒的印象,也能让自己更好的去了解这部咒文。此外,把大悲咒念诵21遍好处也是很..

平静才是真正的解脱

你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你是否试..

庄子试妻

有一天,庄子在山上遇到一名女子,蹲在新坟前,拚命摇扇,好像要把坟上湿漉漉的土煽干。庄子不解她的用意,便开口问她。她表示,坟中葬的是他丈夫,丈夫临终遗言,要等坟上土干后,她才可以改嫁。她等不及了,于是猛..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三八妇女节祝福语短信,将你的三八节祝福送给与众不同的她。还在为找不到好的祝福短信而发愁吗?小编特献上妇女节祝福短信祝福语大全。祝美女们妇女节快乐!1. 我们的节日,我们..

开启自性的芬芳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花园,这个花园里本该有随时开放的花朵,本该是五光十色、生机盎然,本该是万紫千红、欣欣向荣,本该是阳光灿烂、艳丽缤纷……,可是令人痛惜的是,多愁的人们总是在这花园里种植烦恼葛藤,开..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初春的甘孜州,美得不可方物,国道317上的康北明珠德格县更是银装素裹,苍莽遍野。春雪,如期而至,春雪下的大,化得快!早早开始登山,赶在融化之前纪录下这美轮美奂的佛国春雪图。德..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再说婴灵。这一年间,曾为许多缘主来超度婴灵孩子,只是到了今年,二次寻师傅帮助超度新造成的婴灵孩子。这样的事情出了三五例,师傅我有些难过,此前孩子超度尚..

地藏经略谈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

地藏经略谈(四十四)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如来赞叹品第六【南阎浮提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