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佛教与文学

繁体

第十五课 佛教与文学

文学是人类表达感情与智识的方式之一。好的文学作品,不但在当时当地造成广大的回响,甚至能超越时空的藩篱,引领人心迈入真善美的境界。佛教里有许多作品正是这一类型的代表,尤其教主佛陀本身就是一个才思敏捷、智慧超群的文学家。佛陀在悟道之后,为了让大众了达宇宙实相,将深奥的真理用十二种体裁深入浅出地宣说出来,即所谓的长行(即散文)、重颂、记别(即佛陀为弟子所作生涯规划)、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等「十二部经」,这是文学的最佳范本。像《大宝积经》的每一品有如单元剧,《普曜经》是长篇故事,《须赖经》是小说作品,《思益梵天经》是半小说半戏剧的体裁,《维摩诘经》是世界上最美的新诗,《妙法莲华经》的七个譬喻是最美的寓言文学,《华严经》是最雄伟的长篇剧作,《百喻经》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地广受欢迎;《本生经》不但是家喻户晓的传记文学,其中许多故事被《伊索寓言》、《天方夜谭》等世界名著所广泛引用。此外,佛陀的弟子也大多擅于诗偈,像〈长老偈〉及〈长老尼偈〉,不惟清新隽永,而且高揭宗教理想,阐明伦理教说,在文学上拥有很高的评价。

及至大乘佛教兴起,文风趋于雄伟壮丽,公元二世纪时,马鸣菩萨的《佛所行赞》、《舍利弗之所说》、《孙陀利难陀诗》等,皆为印度古典文学的先驱。其后马鸣派诗人摩咥哩制吒所作的〈四百赞〉及〈一百五十赞佛颂〉,也受到全印度诗人的一致推崇。

公元四世纪,除了圣勇的「本生鬘论」及克薛门特罗的「譬喻集」等,均为佛教经典之作以外,尤以印度著名诗人加里陀沙的剧本「沙菎坦萝」名闻于世,此剧是以佛经故事为蓝本所写成,于一七八九年译成各国文字之后,风靡全欧,当代文豪歌德读后感动不已,不但写下四行赞美的诗句,而且还将该剧的开场白引用在他的巨作诗剧「浮士德」中。

公元七世纪时的佛教剧作「龙王之喜」及佛教赞歌「八大灵塔梵赞」等,为当时统一全印的戒日王所撰写,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的戏曲作品中,如「舞者之供养」及「真陀利」等,也都是取材自佛教经典的故事。佛教文学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于此可见一斑。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更以雷霆万钧之势,在文化方面产生排山倒海的影响力,其中以文学方面的贡献最为卓著。兹分为下列五点简述之:

一、促进辞汇学的发展:根据统计,由于佛教的传入,至少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辞汇,等于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新的观念,其中或自佛教名相演变,或自佛典中撷取,或自佛教故事衍生,或自禅门语录中摘出,由于佛教的辞汇在质量上广博庞大,赅尽万象,在义蕴上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所以一方面促进了文章意念的表达,境界的提升,另一方面透过语言文字的力量,阐明因果业报的道理,对于社会人心的净化也有很大的助益。

二、促进义疏学的形成:由于三藏十二部经的组织分明,因此传来中国之后,祖师大德们也以条理严整的方式来撰写注疏、科判,不但开启隋唐时代义疏学的先河,对于一般文章的写作也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力。

三、促进音韵学的推动:中国字是方块文字,无法从外型上看出字的发音,佛教传入之后,为了便于翻译佛典,魏晋时代就有僧人在音韵上从事研究,导致后来四声、字母、反切、等韵图表的发明,一则促进了音韵学的发展,二则推动了格律诗的形成,让中国的诗词更增添音韵之美。

四、促进中文文法的形成:中国古时并没有所谓的文法理论,直至魏晋南北朝时,由于佛经的翻译,梵文的文法随之传入,如八转声,及窥基大师等根据梵语文典所撰写的《六合释》等文法书,都是中文文法的先驱。

五、促进文体形式的改良:从东汉末年到隋唐六百年间,是佛教译经的最盛时期,参于者都是当时的名僧俊彦,译经注重符合原义,传神达旨,不唯散韵并用,且文质兼备,一扫过去六朝以来过于讲究骈偶对仗、词藻华丽的风气,尤其佛经丰富的体裁及观念,使得一向不擅想象的中国人扩大了眼界,再加上唐朝、五代的佛教寺院盛行以俗讲方式,用变文与变相图配合来接引大众,对于佛教文学的通俗化更产生了重大影响。变相图类似小朋友的「看图说故事」,可以说是图画文学的肇始;而变文不但形成后来的宝卷、鼓词、弹词,对于宋元小说、戏曲、杂剧,乃至后来的昆曲、黄梅戏、歌仔戏等等,也都有助导之功。

近代,取材自佛经的戏曲,如梅兰芳的「天女散花」,及尚小云的「摩登伽女」等,均因富含教育意义,内容变化有趣,所以受到广大的欢迎。

其次,在诗文方面,佛教也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像东晋僧支遁,才藻精绝,诗文妙美,当时擅写玄言诗的文学家如孙绰、许洵、殷浩、王羲之等人与其交游甚密,亦多受影响;晋代的谢灵运曾参于译经,所作的诗将山水与佛法义理结合,被尊为山水诗的始祖;唐代以降,禅风大行,许多硕学之士多舍儒归佛,著名的诗人如王维、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等,因常与禅师往来论道,在潜移默化之下,吟作之诗富含禅趣。

佛教僧侣中以文笔知名者,也不乏其人,如隋代的法周、唐代的慧净、皎然,五代的齐己、贯休、希觉,北宋的希悦,元代的昙噩、大圭,明代的德言,清代的智朴、圣通、照常、读彻等。隋唐以降,禅僧们也经常将悟境假托偈颂表达,著名者如寒山的诗集,清新雅致,在中外各国广受欢迎;雪窦重显的诗偈则被誉为有翰林学士之风。

此外,历代以来,禅僧对答法语所辑成的禅门语录、公案,由于文字浅白,词句活泼,成为近代白话文学的先驱。及至今日,佛教在文学与戏剧上仍不断地突破创新,如出版白话经典,以散文方式将艰涩的古文翻成白话;发行佛教故事丛书,以彩色插图来接引儿童;制作佛教电视剧、电影片、卡通、舞剧,将佛教故事搬上银幕;成立国际佛教翻译中心,将现代佛教著作译成各国文字等。凡此,对于佛法的普及与人心的净化皆有助导之功。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宇宙真理就像一部浩瀚磅礡的巨著,所谓「文章有皮有骨髓,欲参此语如参禅,我从诸老得印可,妙处可悟不可得」,如何让大众洞彻无所不在的真理,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正是佛教透过文学的彩笔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在。

2024-03-17 13:52

庄子试妻

有一天,庄子在山上遇到一名女子,蹲在新坟前,拚命摇扇,好像要把坟上湿漉漉的土煽干。庄子不解她的用意,便开口问她。她表示,坟中葬的是他丈夫,丈夫临终遗言,要等坟上土干后,她才可以改嫁。她等不及了,于是猛..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三八妇女节祝福语短信,将你的三八节祝福送给与众不同的她。还在为找不到好的祝福短信而发愁吗?小编特献上妇女节祝福短信祝福语大全。祝美女们妇女节快乐!1. 我们的节日,我们..

开启自性的芬芳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花园,这个花园里本该有随时开放的花朵,本该是五光十色、生机盎然,本该是万紫千红、欣欣向荣,本该是阳光灿烂、艳丽缤纷……,可是令人痛惜的是,多愁的人们总是在这花园里种植烦恼葛藤,开..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初春的甘孜州,美得不可方物,国道317上的康北明珠德格县更是银装素裹,苍莽遍野。春雪,如期而至,春雪下的大,化得快!早早开始登山,赶在融化之前纪录下这美轮美奂的佛国春雪图。德..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再说婴灵。这一年间,曾为许多缘主来超度婴灵孩子,只是到了今年,二次寻师傅帮助超度新造成的婴灵孩子。这样的事情出了三五例,师傅我有些难过,此前孩子超度尚..

地藏经略谈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

地藏经略谈(四十四)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如来赞叹品第六【南阎浮提众..

巴楚仁波切:用福德来赚钱的绝密!

巴楚仁波切:用福德来赚钱的绝密!巴楚仁波切曾对一位年轻人说了一段话,这段开示非常适合在家人,特别是今日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不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怀着勇气和耐心来从事,直到完成。你的心不应该追逐众..

开启“不在意”的功能

开启“不在意”的功能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匆匆的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却为纠缠无聊琐事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有位老人的话耐人寻味:“一件..

在这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在这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是哪八种呢?”一者,善于观察适当的时节因缘而行布施。二..

布施一杓饭汁,果报不可思议

芥子般的种子,能长出庇荫众人的大树。布施得福,因果不可思议。在佛陀时代,当时的僧团是不炊爨的,僧众都是到城里去托钵化缘。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们到城中托钵,来到一梵志家门口。屋里忙着煮饭的妇人,忽然觉得..

度化众生记得别把自己「染污」了

有的人觉得自己是大乘行者,现在应该去利益众生。这个是没有错的。但是发菩提心和行菩萨道,第一要把握自己,第二要帮助别人。什么是;把握自己呢? 在发利他心、做利益众生事情的时候,不能染污自己,不能失去道心。..

可以错,但不要错过

每次看央视的《开心辞典》节目,我都很欣赏那些已经取得了很高积分而选择继续答题的选手,钦佩他们的勇气。而有一个选手却是让我体会到了更多的道理,不再是单纯的敬佩,而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当时那个选手只剩下最后..

哲人与石匠

哲人与石匠 两个石匠正在山下,挥汗如雨地工作。恰巧,有一位哲人途经此地。哲人就问其中一个石匠:你不觉得做石匠非常辛苦吗?那个石匠点了点头,一脸无奈地说:是的,我每天都要面对一些毫无生命的石头。为了完成一..

因果关系中的三种错见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第一个不平等因。第一性的东西在推动,造出一切万物的,大梵天也好,什么也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第二个非因即因。一切哲学里边,把时间或者是空间或者是精神或者是物..

宽运法师:凡事先问自己

宽运法师:凡事先问自己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果我们亲近了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提醒,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天石禅师和一个青年男子偶遇,于是二人结伴同行。..

在做事中修行

在做事中修行昨天晚上,小组共修的内容是《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其中,在第一讲关于“佛教是消极还是积极”的讲解中,导师提到,在佛教的修行里,有一个法门叫做忍辱。其实这个忍辱,跟我们世间上的人所理解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