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 佛光人的养成教育
第十六课 佛光人的养成教育
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佛法就是佛陀的教育法,可以帮助我们圆满人生。在佛教徒当中,于丛林寺院出家修学的青年固然需要佛法的养成;即使是居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他们的儿女也需要信仰的传灯,需要佛法教育的熏习。因此,我们依佛教「信解行证」的层次,列出佛光人的修身德目,无论是青年子弟或成年人等,都应依此修学。
一、关于信仰方面
信仰是每个人内心的宝藏,能够正信佛法,才能获益。以下列举二十条有关信仰的德目,以帮助修学者建立正确的信仰。
1.因缘生法: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的真理,就是因缘法,说明世间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故万法皆为因缘所生。
2.因果轮回:凡人造下业因,必然产生果报,果报现起又会产生力量,成为另一个果报的原因,如此三世因果,轮回不已。
3.善恶业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果报来自于身、口、意所造的业(行为),因此,善恶业报,不由他力。
4.前生后世:佛教讲三世,即前生、今生、后世;生命不死,三世轮回不已,而且互为因果。
5.诸行无常:诸法因缘所生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并非常住不变,故说诸行无常。
6.真心不变:真心即佛性,佛性人人本自具足,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甚至驴胎马腹,六道轮回,真心依然不变。
7.圣凡有异:十法界中,称为「四圣」的是:佛、菩萨、缘觉、声闻;称为「六凡」的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十法界众生因缘各异,果报有别。
8.四不坏信:对佛陀圣教不起疑心,对佛法真理欢喜接受,对出家僧团护持认真,对佛教戒律奉行不违,是为四不坏信。
9.深信大乘:学佛必须深信大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才能究竟圆满。
10.不谤正法:佛因法而成道,僧依法而为师。三宝中,法为最尊,法就是真理,指引众生解脱生死,学佛应深信正法,不谤正法。
11.正知正见:正确的知见是深入佛法,获得利益的重要条件。
12.勤劳正命:勤劳精进是成功之道,正命是正当的经济生活。
13.赞歎三宝:佛法僧三宝是一切众生得度的重要因缘,赞歎三宝是口业的供养。
14.信心欢喜: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疑心,信心是进入佛法大海的船筏。
15.发心立愿:发心就是开发心里的宝藏,立愿是乃做人成佛的动力。学佛首重发心立愿。
16.不忘初心:一念最初的发心,如果谨记不忘,万事皆能成就。
17.慈悲方便: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可以表达佛法,方便可以表达世情。
18.合掌礼拜:合掌即合权实之掌,而印中道之心,礼拜是与佛陀交流接心的方式。
19.生涯规划:第一个十年是信解养成时期,第二个十年是参学问道时期,第三个时期是实践奉献时期,第四个十年是禅净修道时期,第五个十年是经验弘传时期。
20.信仰传灯:把信仰和一切善行传灯给子孙,是最有价值的遗产。
二、关于慧解方面
学佛首重闻法,听闻正法才能获得真理的智慧。以下列举二十条有关闻法的德目,以帮助修学者建立正确的闻法心态。
1.般若慧解:般若是六度之本、善法之源、诸佛之母,般若来自闻思修。
2.深解密意:要能深深了解佛陀的心怀,主张以心印心。
3.听经闻法: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闻法是信教入道的第一步,佛法中一切功德多由闻法而来。
4.读书阅藏:读圣贤书,阅经、律、论三藏以外,对历代圣贤大德著作更要广学研究。
5.广学多闻:学佛要多闻熏习,而且要法门无量誓愿学。
6.闻空不惊:诸法自性本空,空才能建设有,能够正确认识缘起性空的真理,便能闻空不惊,此乃大智慧也。
7.闻善着意:闻善言不着意,非人也;闻善着意,才是堪受佛法的大器。
8.会意深思:闻法要用心领会,不断思惟,才能够心开意解,心领神会。
9.谛听正解:闻法要谛听、善听、兼听、会听。
10.正闻正思:佛法以闻思修而入三摩地,听闻正法,并且长时忆念正法。
11.乐观明理:学佛者应明白因缘果报、缘起性空的真理,自能乐观豁达,智慧明理。
12.福慧双修:「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皈依佛,两足尊,即福慧具足之意。
13.成就辩才:口常行慈,修习善语,可得无碍辩才。
14.广为宣化:佛法要广为传播,广为宣化,自他皆能成就。
15.请转*轮:经常举办佛学讲座、印行佛书等。
16.亲近道场:选择有缘的道场,并亲近善于说法的善知识。
17.弘法护教:讲学证道、护持道场等。
18.护持教化:护持佛教文化教育等弘法事业的发展。
19.破邪显正:破除邪魔外道,纠正邪行、邪理、邪事,彰显正法、正道。
20.明辨是非:不要太计较利害得失,应该要明辨是非。
三、关于修行方面
「说道一丈,不如行道一尺」,学佛一定要修行,透过修行才能证悟真理。以下列举三十条有关修行的德目,以帮助修学者实践佛道。
1.五戒十善:五戒是做人的根本,受持五戒十善可得人天果报。
2.持戒自律:戒是修行的基础,解脱的根本,持戒自律是自我安全之道。
3.八种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4.四无量心:指慈、悲、喜、舍。
5.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解脱生死法门。
6.四摄方便:指权巧度众的方便法门,分别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7.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8.四念观心: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9.五停心观:五种停止、息灭心中烦恼魔障所修的观想方法,即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
10.四种加行:加功用行之意,即:布施、供养、礼拜、持咒。
11.四种依止:即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12.禅净双修:念佛和参禅并行。宋代永明延寿大师力主禅净双修,谓「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13.止观等持:止息一切妄念,心归于专注一境的状态为「止」;开启正智,正确观照诸法,而断灭诸结烦恼为「观」。
14.悲智双运:「悲不住涅槃,智不住诸有」,悲智双运才能自度度人。
15.惜福结缘:人的福报如银行存款;生来之福有限,积来之福无穷。
16.爱语和众:爱语如阳光、花朵、净水,到处受人喜爱。
17.忍辱柔和:忍是认知、承担、负责、勇敢、化解;能忍辱,必能柔和。
18.惭愧忏悔:惭愧如服,可以庄严容貌;忏悔如法水,可以净化身心。
19.不念旧恶:学佛者没有隔宿之仇,要有给人忏悔改过的机会。
20.修行六根:六根如门户,易受六尘之贼的侵入,学佛当密护六根。
21.食存五观:「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食存五观即: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视良药,为疗形枯;为成佛道,应受此食。
22.朝山参访:朝山拜佛可以折服我慢,参访巡礼可以广结善缘。
23.抄经礼忏:抄经可以开发智慧,礼忏可以消业增福。
24.义工服务:担任义工,是心意和生命的奉献,是力量和时间的布施。
25.环保护生:环保是对于地球的爱护,护生是对于生命的尊重。
26.生活正常:衣食住行、各种待人做事、礼仪等正常,就叫生活正常。
27.知足感恩:知足是解脱欲望缠缚的妙方,感恩是人生最大的拥有。
28.认错改过:改过才会进步,认错才能增上。
29.革除陋习:对于生活上不良的习惯,如抽烟喝酒等,要勇于改除。
30.端正威仪:「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是行立坐卧的四种威仪。
四、关于体证方面
悟后的世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为帮助学佛者慕道修行,以下列举二十条有关体证的德目,略述证悟后的境界。
1.一心不乱:只有正念,没有妄想。
2.一真法界:即是佛陀平等的世界。
3.自性圆成:人人皆能成佛。
4.证悟中道:三论宗阐扬「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等义。
5.去迷开悟:去除迷误,开启觉悟之门。
6.即生成就:不须经过三大阿僧只劫,而能即身成佛之意。
7.三业清净:三业,即身、口、意业,三业清净,自得解脱。
8.往生净土:人逝世以后,能生到极乐世界。
9.转识成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10.得大解脱:任何时间、地点皆能逍遥自在,即是解脱。
11.圆满自在:证悟法身实相,进入涅槃寂静,这是人生最圆满的境界。
12.妙觉佛果:妙觉是菩萨第五十二阶位,已达觉行圆满的果位,因境界奥妙不可思议,故名妙觉。
13.无上菩提:最高的觉悟。
14.悟无生忍:忍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悟无生忍即了悟法本不生,而达「忍而不忍」的解脱之境。
15.四种圣果:即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四种果位。
16.证诸涅槃:涅槃分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证入涅槃即能远离生灭。
17.人我双亡:泯灭人我对待,自他一如,即进入开悟的境界。
18.了生脱死:了知生命的价值而活得踏实,对于死亡后的世界了无畏惧,亦即认识生死、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
19.烦恼清净:烦恼即菩提,烦恼净化,菩提自然现前,烦恼清净也是一种解脱的境界。
20.轻安正观:正观诸法实相,不为烦恼缠缚,自得身心轻安。
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上述列举的九十条修身德目,希望能提供学佛行者逐步修行,渐次圆满人生。
2024-03-17 13:52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
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唐朝时候终南山的道宣律师,持戒很严,是戒律宗的大师,感得天人供养。他一天吃一餐饭,日中一食。到时候,天人把供养送来,天天送供养,人天对他都赞叹。他还有个小故事,窥基法师——..
边念佛边杀生,果报很严重!
我们作为人类,如果对其它众生的生命不屑一顾、随意践踏,这样非常恶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鄙视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他还说:人的确是禽兽之王,其残暴胜于所有动物。我们靠其它生灵的死..
鸟巢与白居易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
平常之心不平常
平常之心不平常只有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想问题做事情,及时清扫心房,消除那些不合理的奢求欲望,从容地走自己的路,迎接人生的每一次日出日落,经受人生挫折的考验,轻装前行,你才会活出一个真实快乐的自我。平常心..
楞严咒咒心念诵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楞严咒咒心念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心。最好..
陈大惠:你能帮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帮你
陈大惠:你能帮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帮你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
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
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最近感悟:我们这世界,太近或太远的距离,都是灾难。佛国净土,太近或太远的距离,都是圆满自在。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清醒的智者知道:阻碍人与人之间等所有关系的真凶从来都是杀、盗、淫、..
对过去,要放,对现在,要惜,对将来,要信
对过去,要放,对现在,要惜,对将来,要信有些时候,买了就买了,不要去比价;吃了就吃了,不要去后悔,爱了就爱了,不要去猜疑;散了就散了,不要去诋毁。笑着面对生活,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来者珍惜,去者放手..
大悲咒快念诵21篇
念诵大悲咒是没有遍数限制的,是没有语速限制的,所以大家把大悲咒快念诵21篇也是可以的。 当大家把大悲咒念诵21遍后能加深自己对大悲咒的印象,也能让自己更好的去了解这部咒文。此外,把大悲咒念诵21遍好处也是很..
平静才是真正的解脱
你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你是否试..
庄子试妻
有一天,庄子在山上遇到一名女子,蹲在新坟前,拚命摇扇,好像要把坟上湿漉漉的土煽干。庄子不解她的用意,便开口问她。她表示,坟中葬的是他丈夫,丈夫临终遗言,要等坟上土干后,她才可以改嫁。她等不及了,于是猛..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三八妇女节祝福语短信,将你的三八节祝福送给与众不同的她。还在为找不到好的祝福短信而发愁吗?小编特献上妇女节祝福短信祝福语大全。祝美女们妇女节快乐!1. 我们的节日,我们..
开启自性的芬芳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花园,这个花园里本该有随时开放的花朵,本该是五光十色、生机盎然,本该是万紫千红、欣欣向荣,本该是阳光灿烂、艳丽缤纷……,可是令人痛惜的是,多愁的人们总是在这花园里种植烦恼葛藤,开..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初春的甘孜州,美得不可方物,国道317上的康北明珠德格县更是银装素裹,苍莽遍野。春雪,如期而至,春雪下的大,化得快!早早开始登山,赶在融化之前纪录下这美轮美奂的佛国春雪图。德..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再说婴灵。这一年间,曾为许多缘主来超度婴灵孩子,只是到了今年,二次寻师傅帮助超度新造成的婴灵孩子。这样的事情出了三五例,师傅我有些难过,此前孩子超度尚..
地藏经略谈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
地藏经略谈(四十四)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如来赞叹品第六【南阎浮提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