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门知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区别
我国是大乘释教的再生区域,所以我国的释教徒,不喜欢小乘一词,一谈便是大乘法门的菩萨道与菩萨行,假如被人戴上了小乘人的帽子,几乎便是奇耻大辱!
现实上,大乘精力,当然伟大,小乘释教,也就确实不好吗?
小乘人的缺点,端在自求摆脱,而此摆脱之道,却非佛果的满意,所以被大乘释教斥为“自了汉”斥为“焦芽败种”。其实,凡是崇奉释教,而达于圣位的境地,他自己摆脱了,也必影响他人走向摆脱之道。辟支迦佛是小乘圣者,但如有人供养了辟支迦佛,便可有愿必成,也将必可得到摆脱之道;佛时的诸大弟子,都是大阿罗汉,阿罗汉是小乘,可是除了少量的例外,肯定的多数,无不尽其所能地去度脱有缘的众生。许多的阿罗汉,当他们尚未证果之前,专事修持,一旦“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之后,便去积极地为僧团群众服务了,比方沓婆摩罗子,便是最好的比如,再如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迦留陀夷等,在他们的行谊之中,底子看不出所谓“自了汉”的惰性来。相反地,我国的大乘释教,比方禅宗的祖师,建议于未悟之前要寻师访道,参得个“入处”之后,倒要在水边林下去长养圣胎了。这种大乘精力,岂能不算自了?当然,禅宗的开悟,仅仅悟得一个“入处”,并非便是证果(即便也有或许证得大乘贤圣的阶位),所以开悟的人,未必已能决定不再退转,所以他们仍要如理修持,长养圣胎,而不当即广度众生。
我国释教之隐于山林,而与人间隔离者,与禅宗的风气,有著深远的影响,尽管禅宗之隐于山林,仍能吸收新的份子,但此总不能算是大乘释教所独有的精力。南传的是小乘释教,如说小乘只管自度而不度他人,南传释教应该早已灭亡了,实则竟又不然呀!
大乘释教的义理之高超,境地之广大,这是无可否认的,也是值得咱们大乘释教徒所引以为荣的。可是我国释教之未能将大乘精力充份地表达为实际的力量,也是无可否认的现实,乃至以大乘释教的招牌作为保护,竟把小乘释教的美德也拒之于千里之外了!
大乘经论中,每皆呵责小乘,可是也有赞赏小乘的。咱们都在好大喜功地“迷信”大乘释教(未解大乘胜义,未能如实而行者,仅仅以耳代目,仅仅拾人牙慧,岂不等于迷信),实则尚不足以衡小乘人的心行。故我希望我国释教徒们,应该返身过来,重新必定小乘的精力,再谈大乘也不为迟(其实,原始释教中,底子没有大乘与小乘的问题)。
《涅盘经》中说:“五篇七聚,并是落发菩萨律仪。”
五篇七聚是比丘戒,比丘是声闻众,所以严格地说,比丘戒是小乘戒,比丘也是小乘众,比丘之成为大乘众,乃是由于菩萨戒而来,可是比丘成了大乘菩萨,仍不能因了大乘戒而废弃小乘戒,以此可见小乘戒的重要性了。
《菩萨戒本经》中说:“若作如是言:菩萨何用声闻法为?是名为犯。何以故?菩萨尚学外道异论,况复佛语。”
《地藏十轮经》中说:“三乘皆应修学,不应骄傲,妄号大乘,谤毁声闻缘觉乘法。”
小乘乃是大乘的根底,假如抛弃了小乘,而光谈大乘,除非是大权示现,那就要求升反堕了。可惜,今世的我国释教徒们,尤其是落发弟子,竟在大乘的外衣下,两头落了空,我国释教的衰微,原因即在于此,假如再不猛省回头,便要无法想象了!同路们,不要掩耳盗铃,自我陶醉罢!试问:咱们表现了那一点是独有的菩萨精力?除了素食之外,又有多少成果比小乘释教表现得更好?
有人说,大乘释教是东方文化的遗产,到现在咱们这些大乘释教徒,竟是破落户的守财奴了,乃至连守的职责都未能尽到哩!假如再不反省,咱们将成大乘释教的罪人了。
大乘与小乘释教发心的差异
菩萨道便是自利利他,便是自己搞了解也让众生搞了解,也便是自觉觉他。自己得利益了,同时也让咱们得利益。大小乘的法门,不存在高低,便是发心不同。小乘释教的发心便是:我要把自己修行清净,我要自己得利益,我要自己得摆脱,我要走,我不要再来啦,娑婆国际不好。《楞严经》第三卷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弟子与佛陀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佛陀问他:“你现在这么修,是为了什么呢?”
他说“为了摆脱。”
“那摆脱之后呢?”
“摆脱之后不受后有。”(便是再也不来啦。)
佛陀问:“为什么呢?”
他说:“我辛辛苦苦从粪坑里爬出来,我还要再钻进去吗?”(他必定不要再钻进去了。)
这很正常,这便是小乘的发心。在坐的每一位,我估计也都这样。辛辛苦苦摆脱了,为什么还要再来娑婆国际?太苦啦!都逃离魔爪了,还要再陷进去吗?所以,这时候咱们就要体会到地藏菩萨的大愿,地藏菩萨为什么叫大愿呢?悲心无量啊!“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他现在还在地狱里度众生,这便是咱们大乘释教的发心。
怎么学习大乘法门?
大乘法门,咱们能够从两方面来学习。我经常给我的弟子和信众们讲:福慧双修。要修习福德和才智。福是指福报。比方说:衣食无忧、财富具足,这叫福报;慧是指才智。释教从来不排斥财富,我曾经讲过释教的财富观,并且鼓励佛弟子如理如法地追求产业。佛菩萨可是福慧两足尊,都要修的,他不仅仅有超能才智,有神通,还有福报。多大的福报呢?他灭度至今,咱们依然烧香礼拜恭敬他。这便是修来的福报!
“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这句话,咱们都应该听过。什么意思呢?你修一点福报,假如才智不行的话,就像大象挂璎珞一样。大象是神兽,它代表一种力量和威严,可是没有才智,落到旁生道成为动物。大象挂璎珞,挂的都是名牌,都是奢饰品,可是有用吗?它没有开才智!这便是所谓的修福不修慧,福报再大也是愚痴。
相同的,“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罗汉重视个人摆脱,听经闻法、修禅定,便是在修慧。可是,他假如不修福报,很少去度众生,去帮助他人,他的福报也就没有了,由于你不种这个福报的因,这是因果铁律,不是佛陀偏心。如是作,如是受。如是因,如是果。这谁都管不了。所以,修慧不修福,罗汉也有或许托空钵,便是没得饭吃。
这是为什么呢?佛陀在世的时候有规则,僧人吃饭有必要讨饭乞食,每天只有七次时机。第一家,不凑巧,他不在家;第二家,人家不待见你,把你轰出去;然后,你就去第三家。一天给你七次时机。假如你的福报不行,或许你真的很倒运,七家都讨不到饭,就只能饿着。所以,就有罗汉出去讨饭化缘,化不到,便是所谓的罗汉托空钵。咱们现在看到这些真实的故事,就要警醒自己,要福慧双修。
你福慧双修之后,你所感召的疆土,你要往生的净土,它才是清净庄严无漏的。假如在因地上是有漏的,不满意的,在果位上,证得的果位肯定不是最高的。到最后你仍是得修,有些苦你是免不了的,有些懒你是偷不掉的。所以,还得踏踏实实地福慧双修。
大乘释教的修行者他所要做的工作便是两个:一是拯救众生;二是庄严疆土,庄严净土,便是依正不贰。菩萨通过这两项使命,使有善根的众生都能成就善法或许清净摆脱。菩萨,这个菩萨不是咱们了解的那些圣僧?什么叫菩萨?菩萨泛指菩提萨埵,便是觉有情。菩提是觉,代表才智;萨埵代表有情众生。有情识的众生,上至天、仙、神,下至地狱、饿鬼,这些都是有情众生。菩萨便是觉有情,发这个心的都是菩萨。所以,咱们能够称居士菩萨,法师菩萨,都是能够的,这是广义的。
2024-03-17 13:52可以用手机播放地藏经吗
大家是可以用手机播放地藏经的,只要不给其它的人造成影响就可以了,听诵地藏经对大家的来说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只要坚持的听诵,那么就是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功德和利益,甚至是对地藏经的经文也会感悟。大家在听诵地..
可以播地藏经吗
地藏经是可以播放的,这也算是一种修行方式。经常播放地藏经对自身也是有好处的,可以提高记忆力,可以让大脑变得灵活,还可以解决烦恼,可以培养定力等等。只是地藏经的播放也不能随意进行,师兄需注意几点,这样在..
希阿荣博堪布:修行与福报
希阿荣博堪布:修行与福报佛门当然讲福报。佛陀教授的八万四千法门,无一不是在帮助我们积累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修行和世间福报的关系,就像烧柴火做饭的同时会产生炊烟一样,修行是为了解脱不是为福报,而自然会伴..
常常嫌弃,命会越来越薄
常常嫌弃,命会越来越薄我见过一个人,心很高,很会嫌弃,在感情上也如如此。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婚姻不顺利,天天愁眉苦脸。如果女人爱嫌弃,往往命是不好的。嫌弃说明一个人看不起东西,不懂得珍惜,总觉得得不到..
当你觉得自己不富有时,看看这篇文章
当你觉得自己不富有时,看看这篇文章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这一天,走过来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问:“年轻人,干嘛不快乐?”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这么穷。” “穷?你..
宋冯珉《净土圣贤录》
冯珉,上虞人。少事游猎,有巨蛇,为乡民患,珉杀之。虑蛇为怨,乃皈心佛法,回向西方。修忏,诵佛名,如是十年。一夕,请净业友数人,同诵阿弥陀经,唱佛号,次诵普贤忏罪往生偈已,即端坐合掌而终。(佛祖统纪)..
阿鲁姆担心帕奎奥遭遇脑损伤,帕奎奥这样回复:上帝永远保佑我!
阿鲁姆担心帕奎奥遭遇脑损伤,帕奎奥这样回复:上帝永远保佑我!上周,87岁高龄的传奇推广人鲍勃.阿鲁姆,谈及自己麾下拳手、前8个级别世界冠军曼尼.帕奎奥时,非常担心对方7月20日的比赛,因为在这一天,帕奎奥将对..
开经偈解释
开经偈解释念经前所念诵的四句偈,其偈文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翻开经典都会看见一首开经偈,这一首偈就是八十卷《华严》当年翻译圆满的时候呈送给皇帝看,..
师父,要如何跟你出家?追随您出家众,有什么条件?请师父介绍出家真正的意义。
师父,要如何跟你出家?追随您出家众,有什么条件?请师父介绍出家真正的意义。 师父,要如何跟你出家?追随您出家众,有什么条件?请您为障碍弟子出家的众生,取法号回向!请师父介绍出家真正的意义。海涛法师开示..
布施的要诀
布施的要诀做布施不是为了自己要得到什么,而是为了一切众生能够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利益。这样去帮助、爱护一切众生,才是平等的施舍,才能直接对治我们的自私自利心。做布施应该像仙人做布施一样,仙人们宴请客人或发..
邪淫的祸报事例五
◎云间人吕某,是世家子弟,平时纵情淫欲,就连一家大小女婢丫环也都好淫成病。后来子女几乎都病死。家庭又因诉讼破败,屡次遭受官刑。吕某到了中年因穷困潦倒,寒不得衣,饥饿无食,房屋破漏,病重没人看视。死时也..
开过光的佛珠断了就是凶兆?这三点一定要知道
开过光的佛珠断了就是凶兆?这三点一定要知道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一切唯心造,心无恶念就好!第一、你必须要知道,佛珠是用绳子穿起来的,再结实的绳子,也会有断的一天,可能是长..
般特一偈得道度众人
般特一偈得道度众人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特」,因禀性愚钝,所以慈悲的佛陀请门下五百位已证得罗汉果位的弟子轮流教导他,但是三年下来,他连一首偈子也记不起来。渐渐地,般特比丘..
心律法师: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
心律法师: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 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心律法师有位年轻的朋友问我,经常在小说中看到某人看破红尘,落发为僧,遁入空门的说法,剃光头似乎成了和尚的标志,请问修行是必须出家吗?出家人一定要剃光..
弥勒菩萨的相应与灵山会上拈花微笑意义相同吗?
弥勒菩萨的相应与灵山会上拈花微笑意义相同吗?《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尔时世尊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门”,一音声怎么能演说百亿陀罗尼门?这在众生界的心里很不容易理解,“百亿”是无量的意思,佛经上讲..
陈果:明心见性,人生果然不同!
陈果:明心见性,人生果然不同!千百年来,东西方文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于自我的探索。在西方,我们知道,雅典有一座祭奠太阳神阿波罗的德尔菲神庙。两千年来,它静静地矗立在雅典的郊外,在它残破斑驳的石柱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