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收徒的传奇经历

繁體

窥基,俗姓尉迟,是唐代开国元勋鄂国公尉迟敬德之侄,其父尉迟宗,官至左金吾将军。窥基的落发,以至于变成一代高僧大德,其中有一段独特弯曲的故事。

这一天,窥基之父尉迟宗正在书房枯坐,远远传来大家的喧闹声,模模糊糊还听到世人高唱佛号之声。这时,家童快快当当跑进屋内。尉迟宗一会儿从椅子上站起来,对小厮喝道:猖獗!今日昏了头吗?为何名也不报,就跑进来了!

小厮知道失礼,匆促跪下道:大人,小的实在是慌急了,有、有一位大和尚现已到门口了!

和尚?尉迟宗心中一愣。由于这位武功盖世的将军,历来没与和尚往来过,今日怎么会有和尚登门呢?

是的,家童忙不迭地接上来说,是一位大、大和尚,门前已拜倒了一大片人,都在顶礼膜拜他都不理,只指名要见大人。小厮的话音刚落,又一个老家人匆忙走了进来,心急地说:大人:三藏

玄奘

法师求见!

三藏法师

来了!尉迟宗还没等家人说完,便匆促向门外走去。他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瞪了小厮一眼,说了半天,满是废话,为何不早通报大师的姓名?

尉迟宗必恭必敬地把

玄奘

法师迎进客厅。匆促叮嘱家人上茶。

尉迟将军,法师刚一落坐,就说明来意:今日贫僧草率访问,是有一事相求的,尚请将军布施。

尉迟宗快乐地说:大师能亲身登门化缘,实在是合府的荣耀,恳请大师垂示。

玄奘

见将军如此直爽,便笑道:将军且慢许愿,不然我若说出口,一旦舍不得,又如何是好?

一句话把老将军激得简直坐不住了。这位两军阵前叱咤风云的人物,说话历来都是开门见山的。将军正要立誓发愿,

玄奘

法师向他摆了摆手,等贫僧说出原因,请将军三思后,再选择是不是布施。

正本,唐

玄奘

从印度取经归来,途中曾请一尼姑算卦,说:等你回国之日,你的一个鹤立鸡群的学生现已降生了。所以,

玄奘

回国后,即有心物色这个高徒。

一日,在长安郊外的大路上,偶尔遇到窥基,见他眉目清秀,举止大方,一探问,知为尉迟宗将军之子。叹道:将军之种不谬也!从此,

玄奘

便有心收窥基为弟子。

玄奘

说出要化缘将军的儿子窥基落发时,尉迟宗遽然觉得帽子下面的头发间热腾腾的,合十的双手,也慢慢地分开了。窥基是他最小的儿子,夫人过世早,如今只需这个儿子承欢膝下,是他精神上的依托。让儿子落发?他可历来没有想过。今日大师俄然提出这个需求,将军心里一会儿难以承受,所以便下意识地说道:像犬子这样粗蠢骠悍的人,可以教化得了吗?

玄奘

微微一笑,立刻接住话茬:像公子这样伟器之人,非你不能生,非我不能识!请定心,我收他为徒,定能使他变成佛门英才。

将军到底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尽管心中舍不得,但仍是容许了,只是说了一句:要看儿子的意思如何。

玄奘

说:请唤出公子,我要当面听听他的定见。

所以,将军便要家人叫出公子。当窥基传闻要他落发时,便大声嚷道:我不要落发!假定非要我当和尚也行,但有必要容许我三件事!

哪三件事?

玄奘

问。

不断情欲;准吃荤血之物;过正午也能就餐!

好家伙,这三件事恰是

佛教

大忌,窥基满以为提出这三件事,定可断

玄奘

收他为徒的主意。不曾想,

玄奘

倒一口容许了!正本,

玄奘

是先以希望把他栓住,然后再用佛的才智启示他,定会使他改动初衷。所谓容许,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算了。

窥基落发后,凡出行,公开常以三车相随。三车分载妓仆、饮食和经文。关中人因此称之为三车和尚。

有一次,窥基去太原传法,三车在死后相随。路间,遇一老翁,问道:是什么人搭车?回答说:一个和尚载着家族而行。这个老翁叹口气说:很知晓佛法的人而带家眷,这可与佛徒不相称啊!

窥基在车中听后,脸红心跳,当即觉悟。他长叹一声,弃车独往太原而去。

觉悟后的窥基,勤学苦练,严守戒律,日渐精进。他协助

玄奘

译经,毕竟变成一代高僧大德。

2024-03-17 13:52
打赏 点赞 (1)
评论问答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世间的女子医院、各大医院,电视荧屏充斥着无痛人流、快速人流等等琳琅满目的广告,诱导男男女女们认为堕胎是一件越来越轻松和不必承担任何后果的事情。很多人不相信佛法、大法师..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佛教的历史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这里面有很多比我们聪明的人,比我们能力大的人,他们都在信佛、学佛。如果信佛、学佛没能给他们带来实质的好处,还有人会延续下去吗?当一..

善,有一千张面孔!

善,有一千张面孔!一在香港上班的时候,最常见到的现象就是一个个打扮精致的女人从ifc购物中心出来,穿过天桥走去四季酒店。就是那短短的一段路上有很多乞丐。他们其中的一个是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没有下肢,一寸寸..

味道:法海一滴

味道:法海一滴法海一滴作者:味道末法时期,多有邪师借行菩萨道之名而染著五欲六尘,引许许多多的学法众生现世行于非法,身后入无间狱。这是佛在楞严经中的预言,从表象上看,有不少有名的师父也要你行善积德,习诸..

嘎玛仁波切: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嘎玛仁波切: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在很多人都有精神上的隐患,只是自己没感觉。如果你经常感到焦虑和恐惧,没有安全感,有时很暴躁,控制不住自己,睡不好,吃不好,爱胡思乱想,这些都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开始。从前..

为什么很多人都读不懂佛经?

为什么很多人都读不懂佛经?问:现在人看经典,有语言障碍,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好不好?晓:不好!你若实在没事儿做,我建议你吃过饭后搬个小板凳去坐到树下看蚂蚁搬家,就这也比把经典译成白话文有益。问:那么,看不..

唐僧和悟空都成佛了,他们的结局是最好的吗?

唐僧和悟空都成佛了,他们的结局是最好的吗?唐僧师徒五人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除了取到经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封圣,唐僧和孙悟空都成佛了,八戒是净坛使者,而沙僧是金身罗汉,小白龙是八部天龙菩萨,那么对于他们..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8.见无左右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8.见无左右五峰常观禅师问一僧曰:「汝还见牛麽?」(缘起现象界,师欲了知该僧对见性之见地。)僧曰:「见!」(是牛当然见过,奈师所指者为见性事,以牛来..

呷绒多吉:什么是正法?

呷绒多吉:什么是正法?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93)什么是正法?对众生发菩提心,改变自己内在的烦恼习气。闻思修佛法也是为了这两个,只要走在这条道路上就是在修行正法。菩提心很重要,如果像对待世间职业一般去行善..

千两黄金的福报

千两黄金的福报有一个青年,二十岁的时候,就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了。他到了阎王爷的面前,阎王从生死簿上查出,这个青年应该有六十岁的年寿,他一生会有一千两黄金的福报,不应该这么年轻就饿死。阎王心想:“会不会..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念给去世的人吗

心经是可以念诵给去世的人的,在念诵的时候我们也是要有一个自己的方法的,这样我们在那时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去念诵。而且我们一心一意的去念诵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在念诵的时候是不能有任何的杂念的。我们可以..

念药师经有禁忌吗

其实我们修行的药师经并没太多的禁忌去紧固我们修行药师经,因为学佛就是学习自在,有太多的条框的话反而让我们感觉到经文枯燥,只要我们修行的时候将自己的心态放正,那么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药师经的含义的。印光大师..

普门品念诵及回向的方法是什么

回向是我们修行路上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回向并不只是将我们的功德回向出去,更是把我们的善念、善心传递出去,回向不会让我们的功德减少,反而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功德。《普门品》是非常好的经文,念诵《普门品》也是..

楞严经重要偈句

其实在楞严经的每一卷中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偈语,我们可以把这些当成是重点,然后背诵下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卷的重要偈语吧: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

达真堪布:念观音心咒有时候观想佛菩萨有时候观想众生如法吗

达真堪布:念观音心咒有时候观想佛菩萨有时候观想众生如法吗问:念观音心咒的时候,有时候观想的是佛菩萨,有时候观想的是众生,这如法吗?达真堪布答:修法的时候一定要按传承、按仪轨、按上师的要求去做。不要再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