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第一代祖师迦叶尊者
(一)知晓全部知识
摩诃迦叶波,汉译饮光,谓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故名。《法华文句》云:此翻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故名。迦叶系姓氏,佛弟子中姓迦叶的人很多,如十力迦叶,三迦叶兄弟等,以其年长,故称为大。
摩诃迦叶波,名毕钵罗,父母祷毕钵罗树而生,故名。出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郊摩诃娑罗陀村,婆罗门种姓家庭中,父名居拘庐陀竭波,是摩竭陀国出名富豪。八岁起,依婆罗门教规则,从师学习祭祀、书画、算术、文学、五明、四吠陀、音乐歌舞、地舆、气候等知识。由于他聪明过人,所学知识,莫不知晓。迦叶幼时与常儿不相同,喜离群茕居,厌烦情欲。
(二)离欲的夫妻
迦叶青年时代,父母要为他娶妻,他手指著一个黄金铸造的佳人艺术品说:你们一定要给我娶亲,请找一个和这金像相同的佳人,否则,我立志终身不娶。他的父母派人拿著金像处处寻访佳人,从王舍城到北方毗舍离城。在毗舍离城郊外迦罗毗迦村一位婆罗门富豪名叫迦毗罗,生有一女名妙贤,长得和这金像佳人如出一辙。来人即将迦叶的情况详细告诉迦毗罗。迦毗罗一听非常满足,当下便应了这门婚事。成亲往后,新娘成天愁眉哭脸,郁郁寡欢。经迦叶一再盘查,妙贤总算吐露了真情:我正本厌烦五欲,希望净修梵行,我父被你家财富诱惑,把我嫁给你,多年的希望,将付之东流。迦叶一听大喜,本来我俩是同志,我也是厌烦爱欲,乐修净行。就这样好了,我俩分床,作名义上夫妻怎样?妙贤天然非常高兴。迦叶父母风闻新婚夫妻分床不吉祥,就叫拆了一张床。所以二人轮番睡觉,一人初夜中夜睡觉,一人在室内经行或坐禅。他俩就这样一同日子了十二年,传为人世的美谈。
在迦叶三十多岁时,双亲先后谢世,就与妙贤协商出家,迦叶说:我先去求师访道,待访到明师后,当即回来接你。妙贤听了,天然谢谢迦叶对自己的关怀。所以迦叶就出家访师,诸师所说,都不能使他满足。当时
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迦叶住在王舍城北门外,常到竹林精舍来听法。一天佛在王舍城北门一棵大树下静坐,迦叶看到佛陀安静威严的相好,合十顶礼,需要佛陀承受他的皈依。佛陀即为他剃度,并讲说四谛、十二原因等法。在剃度后第八天,迦叶即证得阿罗汉果。迦叶证果后,即派人将妙贤接来参加比丘尼僧团,由于妙贤厉行修持,勇猛精进,很快证得阿罗汉果。佛陀称赞她说:在比丘尼中,没有谁能比妙贤更通宿命的。
(三)梵衲第一
大迦叶出家后,放心修习梵衲苦行。他不肯过竹林精舍或祇园精舍的僧团日子。他喜欢的是露天静坐,冢间观尸,树下补衣。他认为尸臭和白骨,对修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观等,大有益处。迦叶一派的人,认为修梵衲行要做到以下十点:(一)选择空闲处日子,(二)过讨饭日子,(三)要常居一处,(四)要日中一食,(五)要乞食不择贫富,(六)要守三衣钵具,(七)要常坐树下思维,(八)要常在露地静坐,(九)要穿著粪扫衣,(十)要住于坟墓的当地。
舍利弗、目犍连曾劝他发
菩提心,从事宏法利生的布教活动。他拒绝说:我只能建立艰苦修行的典范,让来者对少欲满足的苦行能尊敬和实习。一次佛在鹿母讲堂为众说法,迦叶身穿粪扫衣,蓬葆垢面,踉跄走来。佛陀劝他:迦叶,你年岁老了,不要继续苦行,脱下粪扫衣,换上规整轻软的衣,不要过于疲乏。迦叶拒绝说:我以梵衲举动乐事,不为衣愁、不为食忧,没有人世的得失,我的心里感到清净脱节的喜悦。佛陀听了迦叶的话,意味深长地说:将来我的处死,不是毁于天魔外道,而是毁于僧团的堕落与蜕化。若要处死久住,僧团稳固,一定要像迦叶那样过严厉的日子。迦叶,我不勉强你,你就走自己要走的路吧。
修梵衲行的迦叶,乞食的时分,老是远避富豪而选择贫穷之家。王舍城里有一个很贫穷的老婆婆,无亲无靠,身患沉痾,睡在冷巷的尘土中等死。富人家的淘米水流在她的身旁,就赶快用瓦片接住,用来果腹。迦叶怜惜这位老婆婆,走到她的面前,向她行乞。老婆婆即将瓦片上的淘米水供养迦叶,迦叶接过来一饮而尽。老婆婆由于供养淘米水的积德行善,不久死后,往生忉利天宫,做个美丽的天女。为了谢谢迦叶的恩德,还降低人世,将天华散在迦叶的身上。
由于迦叶在修持上过得硬,深受佛陀的器重。如佛到舍卫国时,即将王舍城化区交给迦叶担任。一次群众对田野城的僧团有些反映,佛陀令迦叶前去调查。迦叶著衣持钵到田野城行乞,全部人家都把门关起来。以前这儿
佛教很兴盛,现在为何会发作这样的改动,就去找以前知道的信徒了解情况。信徒说:自从佛陀走后,这儿的比丘为了自己的安泰,建筑很多僧房,挨门挨户叫信众捐助木材、砖瓦、绳子、运送等。群众实在背负不了,因此见了比丘就关门。迦叶听到这一情况,心中万分悲痛,当即赶到王舍城向佛陈述。佛当即到田野城。招集这儿全部比丘说:我们出家应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公民,才华遭到我们的尊敬。弘法才华有人听。现在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安泰,建筑僧房,加重公民的背负,使公民对比丘发作厌烦的心境,这很欠好。往后除有计划地为僧团造共修的精舍以外,一概不得为自己造僧房而向群众募捐。团体共修的精舍也不能搞得过多,多了除增加公民背负,遭到公民的反对外,在佛教内部将致使门户建立,各自为营的形势,也是弊大于利。佛陀处理好这一工作后。脱离田野城,留大迦叶在这儿高树法幢。
(四)拈花微笑
根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说,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为了要令全部众生得大利益,请佛说法,并把一朵金色的波罗花献给佛。这时佛容许了大梵天王的恳求,高升法座,却一句话不说,手里只是持著波罗花朝我们看看。在座的人都不了解,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佛很高兴地当众宣布:我有正高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奇妙法门,咐嘱摩诃迦叶。一同还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即是禅宗说的衣钵真传的故事,我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佛在拘尸那涅槃时,大迦叶带领五百比丘在北方铎叉那耆国教化。得知佛入灭的消息,星夜带领弟子们赶到拘尸那城。看到佛的遗体,我们都很哀痛。唯有六群比丘之一跋难陀说:你们何必为此哀痛?佛在世时,嘴巴成天烦琐不断,说我们这也不对,那也欠好。现在他死了,我们可以安闲了,往后没有人能控制我了。迦叶听了这话心里很著急,认为当务之急,应把佛生前说的法和律整理出来,使僧团能有遵照的准则。他怀著沉重的心境,把佛的遗体火化以后,就掌管三藏圣典的结集。
2024-03-17 13:53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
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认识你自己的身和心,也就会了解他人。一个人的脸部表情──言语、手势、行为都源于他的心理状态。佛陀,一位觉者,因为他经历过,且以智慧看透心理状态和它们的基本因素,..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陈士东近来社会人士谈及颇哇法,有严重走偏之倾向,如不及时纠正,则会使大法蒙尘,于修学者不利,这是我写下此文之目的。薛俊英先生在《开顶—囟门与百会》(见《气功》1995年12月号)中云:..
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
师父,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如果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说,有一个水泡,下雨了,水泡起来的时候。这个水泡灭了,下一个水泡又起来了,它俩是一模一样的。那后面的水泡是不是前面的水泡呢?它不是。前面的水泡是..
读十遍金刚经有什么效果
读金刚经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行方法,大家在读金刚经时是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智慧的,这样长时间的去读金刚经时,从中体会到的知识也就是很多的,读金刚经十遍能让自己从感受到很多的知识,而且自己的坚持能让自己懂得更多..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一信徒问师:师父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呢?师答:想知道自己适于哪种修行方法,就必须虚心向出家法师和大德居士求教和请问,要放下自己心里的种种认知和成见,不要有分..
长喝柚子茶,可以去色斑
很多年轻的女性,经常会消化那些长了色斑的上了年龄的人。殊不知,色斑的出现不仅在于老人身上。年轻的人也是会出现色斑的。因此,年轻的漂亮女性,也应该懂得最基本的色斑的防治方法。而多喝柚子茶,这几乎是所有方..
海神请法
海神请法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宝计画,慎重而热切地商议着:「大海!变幻莫测,虽藏有众宝,但却也蕴含无限危机!」「是啊!若没有了解海性的人相助、指导,此行如何圆满顺利达成任务..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当末学在《南方都市报》上看到陈晓旭去世的消息,心里一阵失落。据报上说,陈晓旭临终时昏迷不醒,醒来则叫唤姥姥、母亲。一个学佛念佛多年的居士..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次要信我是理性佛、名字佛,..
念楞严咒身体发热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念楞严咒身体发热是因为什么。自身有业报导..
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
大悲咒当中有着很深的智慧以及道理,所以现在有不少人在读诵这部咒文。但有的人是初次读诵大悲咒,所以对于大悲咒不是很熟悉。对于这样的人建议参考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的全文去读,这样能让大家尽快熟悉大悲咒中的每..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梵语“阿弥陀”,中国话的意思是“无量寿”,又名“无量光”。也就是说,寿命无量,光明无量,功德无量,乃至神通、智慧、说法、度生一切无量。可见得阿弥陀佛的名号真的是万德..
读地藏经可以停吗
师兄在读诵地藏经的时候是可以停的,但是不建议,因为这样是会影响我们对经文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我们修行的效果。但是由于地藏经的经文比较多,所以师兄可以分成3部分去念诵,每天念诵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是..
楞严经谁讲的比较好
《楞严经》是佛学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楞严经的地位和作用。而我们修行楞严经的众生,我们..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忆访黄念老作者为著名佛学家陈兵教授黄念祖老居士的大名,我是在1981年从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明真法师和熟识的学僧那里听闻:他是北京邮电学院教授,自然科学家,虔诚佛教徒,曾任北京居士林..
大悲咒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不但是佛学中的经典之一,它在佛学中所占位置也是很高的,而且它所蕴含的道理和智慧也非常深,为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学这部咒了。在学大悲咒时,有的人能很快了解大悲咒的意思,而有的人对大悲咒不了解,..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