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用论

繁体

受用论

尊胜法王讲 羊我益智大师记

受用一论,凡学佛行人,尤为密宗弟子在未灌顶之前,必须熟读,领悟真意,尔后方可修法得用。

“受用”二字属广义用词。凡所做的每一件事,其中都含摄受用之意,又名享受意,故好事坏事幸福痛苦之行业,都脱离不了内含之因果受用,故所以受用乃属随因显果实相广义也,它包括世间法、出世法。修行学道之人,以修炼功行二法,产生法益觉受为受用,无论是佛教、道教、天主教等等,都是为了通过修行而得应有合法享受(受用),邪门外道通过种种不正之邪法而得受用。

今讲受用者,专论佛门之受用,于佛门中又直指密宗精髓三业受用而论。三业者即是“身、口、意”身为身体之一切,包括所有一举一动,口为语言气变之一切声响,包括微妙之语动,意为意识之大小分别,即是大小之起心动念。意乃统摄身口二业主帅,也就是身与口均必须由意念作出决定后方能起用,比如拿一件东西,当先建立于想拿,才会有行动,想即是意业。要说一句话,也是先要想说这一句话,口业才会起动语音。如果意不动,口则不语,身则不行,故知受用之起乃为意业领先身口同行,三业不可分割,一切佛法之修證受用,都不能脱离三业,乃至一切宗教和世间之一切也为三业所包容,其变化成功与否、光明黑暗均为三业行至。

尤其密宗即是瑜伽法门,梵语【瑜伽】二字为三业相应之意,由是可知三业即是万法之精要,修行之枢纽,如三业不合符世尊上师之教规,则不能得其法益受用,因为上师依佛之示代表三宝教化你到西山取宝之路,而你想当然耳,偏要到东峡跳崖,结果西山的宝你无法取到,东峡的崖治你死路一条。

在密宗修法中首先修瑜伽根本法,即是三业相应为万法之母,也就是一切法之所得受用必须由三业所生,三业不相应则无分毫之受用,故今告之行人,未入门者当先诚心领悟三业之相应法门,则入断疑定决信无上受用因,于此类行者,可初入坛场顿显法要,如法修行即生得大神通、大智慧、大解脱。如疑心未尽带疑入坛求法,则不能显示法要,纵然有所感应过后渐修断疑诚心努力也只能修显密法门,加之勤行六度戒定慧三学方可有所受用,其缘在于因地不真,缘起劣昧,故不能得三业相应之受用。

因此修行三业仪轨中有一业不应,万法不灵之定义诵语。于此世界展眼所见修行者繁繁皆是,得受用者寥寥无几,了生脱死者更是少见,主要原因是行人不了解佛法的真谛之道,作为世间法取修。比如世间法中,工农业、学术等属记忆性学识,只要有人指导,自己掌握其详细的技艺过程,就能掌握所做的东西,乃至偷偷地盗取别人的秘密,一当偷学到全盘过程奥妙,此时就不用师父指导,也能如意施展造出应做的器物。除世间法外,在外道中也有盗法之说,此言有理,世人不知外道诸法属有漏之因,说简单一点,外道之法也就是变相的世间法,并非出世法,所以盗取也能生用,因为他不属无漏之果,若欲详细明白此理,请参看因明、般若之论,此不详解。外道之所以盗取法咒也能受用,源于咒力邪法之功用,得之受用也为害人害己之魔力,魔妖本性属劣恶,以害人为乐,以食众生为美,故邪心相印予魔妖行业,于是自得魔妖之加持,故能生用,终归自己被魔害,而为魔所行之乐,此为魔本之质,故邪法咒语偷盗而得也能生用。

 此论何以言及偷盗法事,今特告知行人,因如来大事因缘度众生至今,修行学法得受用者颇少,入坛显力者更微,其原因主要在未曾入坛灌顶即抱疑心由师举行仪式,故尔诸佛菩萨之护法于坛中不予加护,更不可能长随行人护法显力,如是行人自不得受用。

另一种行人于入坛灌顶时较为诚心,于法坛中无有丝毫疑障,但出坛后修法照常无有法益受用,此类行人主要原因有三:一.于坛中诚心,出坛后即信心不决,坛场内外心境不一,二.于坛中诚心,出坛后经一段时间修持,慢慢信心减退,或照常报着疑心修持,三.于坛中诚心,出坛后也永恒坚固诚心,但照常受用颇微,此行人主要是未按上师开示法要修行,或未明法要理趣,故也不得法益受用。何以言及疑心即无法益受用,因法益受用是首先在依师之前提下,断疑生信如法修持才能得其受用的。可见疑心是灭道之恶魔,指疑者即是:一疑上师不具师资,二疑佛法不实,三疑自身有罪,因此未入坛前必需去掉三疑,坚定永恒诚心,使之因地纯真方可受用无量。又何以当时于坛中诚心,过后一时或二年变心也无受用,行人当知,诸佛菩萨普度众生,法光如日,不成分别,但行人三业不相应,故不得受用,正如太阳普照,你则躲于室内,故不得其照。况于坛场中护法圣神,具备神通,尤为宿命通能看前三百年,后五百年,行人虽然当时于坛场中诚心无比,但护法圣神已神通得知你乃一时诚意,过后则疑心障道,或不依法义。护法圣神看数十年于此时此刻之间,故当时即知为假修行人,骗法之徒,因此不予护法,因为你并非真诚佛弟子。不说是圣者之法,就以世间法而论,你对你的父母不忠诚,他们也不会培养你的,何况万劫千生难逢的了生脱死神通智慧之佛法,这就可想而明了。

故尔行人若欲得其受用首先当学【师徒缘起必读章】,深习受用论,一定依法入坛灌顶,方可修法得用,此义别无二路可走。凡修行学法者尤为密宗弟子知师为三宝总相,三宝乃属别相,定得依师教化而行,须慎之于先,断疑生信于永恒,方可得大受用,渡入解脱。

愿诸有情 得大受用

溫馨提示

此发布文章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佛陀的如来正法,涉及法义问题应依南無羌佛法音印证,祈愿更多有缘人恭闻到南無羌佛法音和修学

《藉心经说真谛》、《极圣解脱大手印》、《学佛》、 《什麽叫修行》等完整的佛陀說法,依法行持受用無疑!

2024-03-17 13:53

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

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示现圆寂之前,委托我(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转告所有弟子:“我圆寂后,所有弟子要团结和合,远离世间八法,清净持戒,好好地精进..

宋吴琼《净土圣贤录》

吴琼,不详其所出。先为僧,已而返俗,作庖人。当切肉时,口中称佛名不辍。每教村中人诵经修忏,念阿弥陀佛。后眼郭生瘤,大如鸡子,乃惶怖。分遣妻子,造一草庵,昼夜焚修。绍兴二十三年秋,告村中人曰,琼来日戌时去也。人皆..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二)守培法师著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二镇江玉山沙门守培疏 皈依弟子云常忍校刊三匿王观河显见性不灭。四。初阿难问二明性。二匿王陈疑更请。三如来反令自说。四大众闻法得益。今初。..

死水死火证明入冥管轮回

死水死火证明入冥管轮回李柏农居士说:有麦君,当香港华民政务司英文书记并教授英文,性情清正,丝毫不苟;政务司英国人,常对人说:中国人能像麦君,国事那里会弄到这样!麦君每月中,要整睡七昼夜,说是当阴间放关的职务,掌管..

大悲咒加持版

大悲咒的作用非常大,大家在诵读这部咒时一定要用心,同时也要选择一个版本。其实在众多的版本中,大悲咒加持版深受很多人的喜爱。只是在诵读时,大家需要了解大悲咒的诵读方法,只有把大悲咒诵正确,才能对大悲咒有..

念楞严咒对身体的感应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念楞严咒对身体的感应。护法现身以前挺执着..

陈大惠:家族一代旺过一代的秘密!

陈大惠:家族一代旺过一代的秘密!家庭伦常道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为根。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以爱为根。子女是一家的天贵星,以孝为根。孙辈是一家的天喜星,以顺为根。兄弟姐妹..

面临困境,别忘了寻求这四种人生的助缘!

面临困境,别忘了寻求这四种人生的助缘!人生需要很多的助缘,因为人不能单独存在;一个人要仰赖社会大众提供很多的助缘,才能生存。比方说: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社会大众的帮助,然后才能照着自己的理想来成功..

诵金刚经的好处是什么

诵金刚经是最常见的修行方法,而且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用诵金刚经的方法来修行,诵金刚经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坚持去诵金刚经。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下诵金刚经的好处是什么吧,希望下面的介绍..

陈天祥:修学半年的收获

陈天祥:修学半年的收获之前我是个唯物主义者,拜金主义者,有一堆膨胀的欲望,一堆老去的梦想。我一直认为金钱几乎可以解决掉所有烦恼,解决不了的,那是因为钱还不够多。但是家人和朋友的意外死亡让我改变了对生活..

除了提高“颜值”,戒色还能带给我们什么?

除了提高“颜值”,戒色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戒色专家经常发一些戒色前后对比照是希望激励一些新人更加努力,戒得更有动力,其实坚持戒色是绝对会给我们带来相貌上的转变的,这一点绝对不用怀疑,相由心生,相貌上的变..

你还梦见么?

台州通玄林野通奇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蔡,四川合州人。通奇禅师生而澄净,不喜肉食,少时投金钟寺,从其叔父道然禅师出家,十七岁落发受戒。通奇禅师性乐禅寂,厌于读诵,十九岁即离四川,游方参学,遍历讲肆。..

可以默念地藏经吗

可以默念地藏经,因为念诵地藏经的方式有很多种,默念就是其中一种,虽然默念不用出声,只要我们心无杂念、专心致志的念诵地藏经,其实出声和不出声又有什么关系,同时默念地藏经也可以帮助我们平复情绪。那么默念地..

毁淫书得功名显耀

毁淫书得功名显耀谢履端,清朝云南人。为人端正好学,从小即有孝友的善名。少年读书时,凡看到有诲人淫佚的书籍,恐怕它流传人间,使人读了迷失心志,而做出损人败德的事。所以常不吝惜金钱,用高价全部把它买回来烧毁。因..

流水长者的儿子

流水长者的儿子流水长者子是世尊的前生,世尊成道后,那些鱼转生的十千天子前来闻法,佛陀为他们授菩提记。长者子小时候就知道救护动物,而如今的小孩,在有意无意中杀死很多动物,真应该羞愧,应象长者子那样救护众..

尘世中哪里可以修行?心即道场、心即禅堂

尘世中哪里可以修行?心即道场、心即禅堂这天清晨,露珠尚在草间滚动,一位少妇照例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摘鲜花到寺院供佛,碰巧遇到一位禅师从法堂出来。禅师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来以香花供佛,来世当得庄..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