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的内容

繁体

《华严经》的内容

《华严经》的内容是什么?若依学者们研究分析,虽说是一部由各别单行的经典编集而成,却编得非常谨严,其组织架构、先后次第,并不重迭杂乱。就以晋译六十卷本而言,全经共有四大项目,便是信、解、行、证。寂灭道场的两品是起「信」;普光法堂的六品、忉利天宫的六品、夜摩天宫的四品、兜率天宫的三品、他化天宫的十一品,都是生「解」;普光法堂重会的〈离世间品〉,是实「行」;最后重阁讲堂的〈入法界品〉,是实「证」。

整部的内容,是说佛自证的法界,说初发信心之菩萨,开示菩萨道之出发点,说安住于菩萨心,说菩萨之利他行,说以自己之功德回向众生,说住持佛智、负荷众生,说如大地之树木以开示菩萨道,说菩萨之究竟即是佛地。

《华严经》的世界观是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称为世界海、众生海、法界业海、众生的欲乐诸根海、一切三世诸佛海等等,可是,每一尊佛的佛身,都是遍满一切十方世界,充满于尽虚空界。《华严经》也是从基础佛法著手扎根的,例如第四的〈四谛品〉,便是宣说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大乘佛教说到菩萨行位,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即是十信(《华严经》未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淨信成就,即有广大无边之功德,即能该摄住、行、向、地四十位功德,所以主张「信满成佛」,例如〈贤首品〉有云:「菩萨于生死,最初发心时,一向求菩提,坚固不可动,彼一念功德,深广无边际。」又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大正九,四三二下~四三三上)这是因该果海的一个例子,比《大涅槃经》的众生皆有佛性,更为积极,信心具足即成佛,是多么可喜!

此与〈梵行品〉所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大正九,四四九下)以及〈性起品〉的一微尘中,藏有大千经卷的譬喻,是彼此呼应的。这也正是《华严经》的根本思想之所在,纵横于三世十方的一切时空,都是事事无碍、相即相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因中即已有果,果上亦不离因的。

《华严经》另一特色是十十无尽的数量论,任何一个项目,凡涉及数量之处,每每多用十数,例如菩萨行的阶位是十个十个的递相上升,从〈四谛品〉的苦灭道谛起,即有十个层次,第十是「十藏」,便是十无尽藏。此外有十种三昧、十种行法、十种波罗蜜、十方世界、十种身等等。又如〈佛不思议法品〉,云佛具足种种不思议事,总项举了三十二种,每一种各有十种,其每一种又都是无量无边。法藏(西元六四三~七一二年)便依据此一十十无尽的思想,而于《五教章》中说了法界缘起观,亦名十玄门的十玄缘起。

现在介绍一下《华严经》中最古的部分〈十地品〉及〈入法界品〉的内容。从菩萨道的要义来看,从教理层面来看,这二品也都是《华严经》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的地论宗,便是依据〈十地品〉的世亲释《十地经论》而成立的;华严宗亦係受此影响而成立的。这是金刚藏菩萨为解脱月菩萨,解释何谓「诸佛之智地」,经云:「诸佛圣主道,微妙甚难解,非思量所得,唯智者行处。」又云:「诸佛所行处,清淨深寂灭,言说所难及,地行亦如是,说之犹尚难,何况以示人。」(大正九,五四四中)这也是《华严经》一贯的思想,便是「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不过,虽有因果之分,却是不一亦不二的;虽以修十波罗蜜配属十地,却也是不一亦不二的、是因果相涉的。

华严宗的「六相圆融」,依据亦是出于〈十地品〉所说:「一切菩萨所行,广大无量,不可坏,无分别。诸波罗蜜所摄,诸地所淨,生诸助道法:总相、别相、有相、无相、有成、有坏(每一法皆具六相,每一相互摄六相,故名圆融)。一切菩萨所行诸地道,及诸波罗蜜本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大正九,五四五中及下)并且说菩萨发广大愿:「若众生尽,我愿乃尽」,众生「实不可尽,我诸愿善根,亦不可尽。」(大正九,五四六上)

如此的菩萨誓愿,在〈金刚幢菩萨品〉中,亦曾说到:「尽未来劫,代诸众生,受无量苦。」(大正九,四八九下)的句子。此于《大般涅槃经》〈师子吼品〉,亦有类似的经文:「愿我此身,悉代众生,受大苦恼,众生所有贫穷、下贱、破戒之心,贪瞋痴业,愿皆悉来集于我身。」(大正十二,七八三中)。可见〈十地品〉既是华严宗六相圆融论的依据,也是伟大菩萨行的依据,地藏菩萨的大悲愿行,应该也是出于此二大经典的同一类型了。这虽是地上的法身大士所发弘愿,然在「信满成佛」的原则下,初发心菩萨,亦可学著做的。

尚有一种唯心缘起的思想,出处亦是〈十地品〉的第六现前地项下,经文是:「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大正九,五五八下)这是华严学中的名句。又说十二因缘,皆依心起,经文是:「了达于三界,但从贪心有,知十二因缘,在于一心中,如是则生死,但从心而起,心若得灭者,生死则亦尽。」(大正九,五六○上)这是说,三界原是虚妄心的显现,十二因缘亦在此妄心之中,若能知道十二因缘构成的生死流转是从妄心而生起的话,便当灭此妄心,妄心若灭,生死亦尽。三界生死既是唯心缘起,出离三界而成就佛果,亦是依此妄心处著力,妄心灭尽时,清淨真心现前,因此在〈夜摩天宫品〉要说:「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大正九,四六六上)可见,三界生死,是唯心缘起,成等正觉,亦是唯心缘起。

至于〈入法界品〉,相当于《不思议解脱经》,亦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先由普贤菩萨广说师子奋迅三昧:法界等、虚空界等、三世等、一切众生界等、一切劫等、一切业性等、众生希望等、众生欲等、法光明等、随时教化等、一切众生根等。「广说一念中三世一切佛,出变化身,充满一切法界。」「一一微尘中,显现三世一切佛刹。」「一一毛孔,出三世一切佛大愿海音。」(大正九,六八三中)接著由文殊菩萨,以偈讚歎云:

如来毛孔中,一切诸世界,微尘等佛刹,皆悉分别现。一切境界中,出生诸佛云,无量善方便,度脱一切众。(大正九,六八六上)

如此的叙述不可思议境界之后,便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登场了。文殊菩萨告知善财童子参访的第一位善知识,是南方可乐国和合山的功德云比丘,然后依次由前一位介绍后一位,直到再回到文殊菩萨座前,另见普贤菩萨。据学者们说,在五十五位善知识之中,到第四十一位止,是配合著信满之后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乃是寄位修行相的善知识;自第四十二位的摩耶夫人以下的十一位,乃是会缘入实相的善知识;第五十三位弥勒菩萨,乃是摄德成因相善知识;第五十四位文殊菩萨,是智照无二相善知识;第五十五位普贤菩萨,是显因广大相善知识。在此五十五位善知识中,第四十四位的遍友童子师,未说一言,仅介绍其次一位善知众艺童子;第五十一位的德生童子及第五十二位的有德童女,二人是在同一处;文殊菩萨则参见了二次。故依此计算起来,只有五十三参。

若以这五十四位善知识的身分之分类来看,共有十六类,即是菩萨、比丘、童子、童子师、海师、长者、医师、婆罗门、外道、国王、道场地神、天、夜天、仙人、比丘尼、妇女。数量最多的是长者及妇女,各有十位;次多的是夜天,有八位;再次多的是菩萨及比丘,各有五位;童子三位;婆罗门及国王各二位;其馀的都是一位。这代表著什么意思﹖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至少是表现出《华严经》的菩萨世界,是广泛地包含了各种年龄层次的、各种社会阶级的、各种职业层面的、各种宗教领域的、各种信仰对象的,其中或男性或女性。强调女性身的菩萨之多,女人及女神,总数多达二十位。其中的良医弥伽,是印度土著特拉维陀人;鱼人海师,是贱民阶级,在传统的印度社会中,他们是没有地位的,到了《华严经》中,却也是大菩萨了。这些都是值得现代多元文化社会所重视的,而当时的《华严经》,就已经大力提倡了这种多元文化观。

摘自:圣严法师《华严心诠:原人论考释》

如何化解对人的怨恨

如何化解对人的怨恨如果别人很怨恨某些人时,应该如何劝他?你跟他说,你要放下啊,要看开啊,要当成还债啊。其实要谈放下看破,哪有那么容易啊。如果当成还债,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能接受,但未必真的能消除怨恨。语..

如何启发聪明智能?

如何启发聪明智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很聪明,有智能,但是聪明智能不是你想要就有,想要就能得到。怎么样才能聪明有智能?我有六点意见:一、提疑情,探究竟:禅宗所谓的开悟,在开悟之前,要参话头,要提起疑情,要..

诵完心经可以诵药师咒吗

诵读完心经之后,我们是可以接着进行读诵心经的,不过不建议初学者这样做,因为如果我们同时修行两部经文的话,在我们修行的时候有可能就会在两部经文之间进入一个错误的方向,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好好的领悟经文的内..

学佛是否需要皈依?非佛弟子学习持戒有好处吗?

学佛是否需要皈依?非佛弟子学习持戒有好处吗?“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坛经》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学佛要皈依三宝,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

学佛在现代社会是否切合实际?

学佛在现代社会是否切合实际? 释演正:这个问题。令我觉得很有趣、也很迷惑的是,我听说中国人在历史上以及习惯上,向来都认为佛法是超越这个世间的。佛法与这个成功的现实世界被看成是相违背的;基本上就是说佛法..

学佛法不能只是研读经书,还要历事练心,借境修心

学佛法不能只是研读经书,还要历事练心,借境修心研究佛法有两个方面:理性的观点是内向力,而经验经历是是外在的锻炼。对于自己,你必须使用佛法来调整你的烦忧,打破你的固执,一切都是为了修身。修身,是在对人和..

学佛要皈依哪个宗派吗

学佛要皈依哪个宗派吗学佛皈依的话,是要皈依哪个宗门,哪个宗派呢?问:学佛皈依的话,是要皈依哪个宗门,哪个宗派呢?传喜法师开示:没有宗派,并不是读书想象的那样。解读有不同的解读的,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

冶父道川禅师悟道因缘

冶父道川禅师悟道因缘冶父道川禅师(简称川禅师),俗姓狄,人称狄三,昆山(今山东诸城县)人。未出家前,在县里当捕快。有一段时间,听说东斋谦首座正在附近的一座寺院里为道俗讲法,于是他便经常抽空去听讲,并且坚持..

宁让千夫指,不做昧心人

宁让千夫指,不做昧心人阿弥陀佛,先给大家磕一个,佛曰,天下男人为父,天下女人为母,给爹妈磕头应该的,家父家母,走的早,没爹没妈的孩子,行走世间,大家就是爹妈喽,阿弥陀佛。言归正传,阿弥陀佛,平台里出现..

楞严经读诵版

当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时候,是一定要知道念诵的方法,当师兄能够坚持、用心的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就是可以知道知道修行楞严经读诵版的好处是什么,同时也是可以知道楞严经全文解释是什么,下面我们就先去了解修行楞严..

静波法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静波法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因为我们的信仰,生命对我们而言,已经非常非常厚待了!所以我们应该非常感恩才是,而不应该抱怨!因为这种抱怨来自于我执,来自于自己情绪化的结果;来自于自己不愿意接受现实:自己曾经..

宏圆法师:以无尽的慈悲摄受众生

宏圆法师:以无尽的慈悲摄受众生那么菩萨究竟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去恒顺众生呢?以下是进一步的加以详细来说明。于诸病苦,为作良医。《大智度论》中说,“种种内外诸病名为身病,淫欲、嗔恚、嫉妒、悭贪、忧愁、怖畏等..

药师经什么人不能抄

修行药师经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读、背、听、抄写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抄写就是一种比较好的修行方法,并且我们在抄写药师经的时候能够收获到更多的好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抄药师经的好..

药师经什么意思

药师经是为佛学的重要经文之一,需要让我们不断的去摸索,这样才能使我们理解到文章中的含义,也是能使我们会有好的改善,让我们的内心向往更加美好的事物,也是能够使我们会寻找到成功的关键。1. 药师经中的意思也..

诵唱心经的好处

心经是佛门的经典之作,全文虽然只有260字,但每一句都是精华,字字殊胜,是诠释佛理最深奥微妙的佛经。唱心经让人心灵宁静,空灵喜悦。心经有很大的加持力,能够消除违缘,而且还能使智慧福报倍增,去除人的贪嗔痴..

无量寿经读诵70分钟

念诵无量寿经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更加的清明和冷静,使我们的灾劫和苦厄得到消减,也可以为我们化解心中的怨念和痛苦,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的纯净和平静,并且每天无量寿经读诵70分钟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加对无量寿经的理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