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金刚经次诂序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空有两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事理圆融。行起解绝,直趣觉海。一切菩萨,依此而修因。三世诸佛,依此而证果。乃如来一代时教之纲要,实菩萨上宏下化之准绳。示如如之本体,机理双契。证空空之三昧,解行俱圆。妙而又妙,玄之又玄。猗欤懿哉,何可得而思议也已。世多不察,谓为空宗,其孤负佛恩也甚矣。
夫度尽一切众生,不见能度所度之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以至六度,及与万行。以无我人众生寿者,修一切善法。无所住而生心。虽说法而无法可说。虽成佛而无菩提可得。是则云腾行海,波涌度门。乃称性缘起之道,行所无事。以故内不见有能度之我,外不见有所度之人与众生,中不见有所证之无余涅槃之寿者相。自他见亡,凡圣情尽。三轮体空,一道清净。如如不动实相妙理,彻底圆彰。故得福德等彼十方虚空也。
至于受持此经,为他人说。虽四句三句二句一句,其福胜彼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布施,及无量百千万亿劫,日日三时,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良以一切诸佛,及诸佛无上觉道之法,皆从此经出故。故说法者,即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并以庄严一切众生。此其自行化他真实功德,名之为空,岂有当哉。是故随说此经,虽止四三二一句等,而一切天人,皆应如佛塔庙而供养之。以持经之人,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故能转最重之后报,作最轻之现报,而复当得菩提也。以自行化他,心不住相。则以如如智,契如如理。直下与菩提涅槃,混而为一。如水投水,似空合空。虽有圣智,莫能分别也。如来一代所说法门,悉以此智照了而修。则水到渠成,云开月露,一尘不立,万德圆彰矣。
马通白居士者,宿植德本,笃信佛乘。品行清高,著述宏富。实当代之文宗,具超格之学识。然以志树儒宗,未暇殚精内典。迨岁周华甲,以沧桑迭迁,悟身世无常,遂屏除一切,专阅佛经。始知如来所说,皆示吾心。而本有衣珠,几致忘却。庆幸之极,转为悲感。后阅此经,心华顿发,因随所见,注为次诂。浑融之文,以章段显之。玄妙之义,以平实明之。契理契机,彻上彻下。固初机之良导,实入佛之要门。诸门人欲为刊板,永用流通。庶通方儒士,悉皆景仰而效法焉。其为利益,唯佛能知。勉抒愚怀,用为序引。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金刚经线说铸板流通序
此一卷经。人人具足,个个不无。但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不知返观内照,致使不能亲得受用耳。故华严如来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此经由须菩提见佛威仪,叹为稀有世尊,善护念付嘱诸菩萨。欲令护念付嘱之法,大明于世。故问菩萨发无上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此二句,乃护念付嘱之要旨也。而如来以所有一切九类众生,悉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不见众生得灭度相,答其降伏。以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答其应住。又谓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且深叹其不住相布施之福德,与十方虚空,同一不可思量。
何以度尽一切众生,而曰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以无余涅槃,即众生本具性体。由迷背不知,初非有失。菩萨为指示之,令其了知衣里之珠,项上之头。既了知已,岂复有得。不过众生自性自度,岂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与众生,并所入无余涅槃之寿者相哉。四相既无,则三轮体空,一道清净矣。由其三轮体空一道清净。故万行云兴,心无所住。虽复万行云兴,实则一法不立。凡所见情与无情,同一实相。故得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而楞严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即是其证。是知如来智慧德相,本自具足,无欠无余。但以迷背之故,无端幻起妄想执著,致智慧德相隐而不现。若肯穷究此妄想执著之所从来处,则弥空云雾,彻底消灭。本有天日,全体显现矣。云雾封时,天日亦不曾失。云雾散时,天日又岂是得。度尽一切众生,不见一众生得度者,此之谓也。其能见此理以行此行者,以无所住而生心,悉见诸相非相也。如是之人,受持此经,乃至四句三句二句一句,为人演说。其福德虽满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尚不能及。以一句染神,永为道种。住相布施,报在人天故也。以故说是经处,即为塔庙。经所在处,即三宝具足。故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也。以说者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以如如智,契如如理。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终日说而实未尝说,即杜默不说亦未尝不说。以其人行住坐卧,周旋俯仰。著衣吃饭,扬拳竖指。无不是不生不灭无余涅槃,无住心之全体大用。劫外田地,故乡风月。任人自得,有谁阻止。以故卖柴翁闻一句,即得嗣祖传灯,腾辉宇宙。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则受持之人,宜何如发大菩提心,宜何如生无所住心也。
清道光末,有无住老人陈柱者。宿有慧根,弱冠即诵此经。至七旬外,广阅诸注。折衷其义而为线说。以不住相一线,直贯到底。其语句颇平实显豁,有益初机。倘由是而得其旨归,则古德之注,如来之经,如开宝藏,随意受用矣。粤东简照南玉阶二昆弟。以母氏逝世,诸亲友吊奠者,各送诔词挽联。汇而刻之,名哀思录。又欲藉母氏之故,普利一切。因铸金刚经线说板,印数千卷。与哀思录同赠吊奠亲友,以酬嘉贶。一以冀母氏莲品高升,一以冀亲友善根增长。诚所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者矣。
或疑金刚无相,净土有相,二法如何相融。予曰,金刚经令度尽一切众生,而不见度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布施乃六度万行之首。既令不住相布施,则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及万行,莫不皆然。然则金刚经乃令人遍行六度万行,普度一切众生之规矩准绳也。遍与一代时教一切法门而为纲要。盖是即相离相,何得谓与净土不相融通乎。夫度生之法,唯净土最为第一。欲生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以不住相之清净心念佛,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往生西方,证无生忍,乃决定不易之理事也,又何疑乎。
节选《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复顾显微居士书
金刚经令发菩提心菩萨,发心度尽一切众生,令其皆证无余涅槃,而不见有一众生得灭度者。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布施为六度万行之首,举布施则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万行,皆当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修。此经文略,唯举布施以该其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我人众生寿者相,修一切善法。
如上所说,且道是有相耶,是无相耶。如此广大光明之相,逼塞太虚,而谓之为无,是何异于生盲乎哉。其言无一众生得度,不住相,无相,无所住者,欲人不滞凡情圣见之执著相耳。其言度尽众生,行布施,生心,修善法,欲人称性修习自利利他之法,以期自他同得圆满菩提而后已。不于此中著眼,妄执无相为究竟。与噇酒糟汉同一知见,尚得谓有智慧人乎。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四》:金刚经劝持发隐
十法界凡圣生佛,虽则高下不同,苦乐迥异。而其心之本体,咸皆寂照常恒,不生不灭,灵明精妙,无变无迁。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者,此也。须知此心,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而因果修证凡圣生佛,悉依此心而得建立。良以体虽不变,用常随缘,随悟净缘,则成四圣法界,随迷染缘,则成六凡法界。纵悟净至极,圆满菩提,安住寂光,迷染至极,永堕阿鼻,受诸极苦,其根身器界,固已天渊悬殊,而心之本体,悉皆了无增损于其间也。果知此义,谁肯以可以作佛,具足法乐之心,枉令永作受生死轮回之苦众生耶。金刚经者,一切诸佛,彻证即心自性之妙法,一切众生,究竟超凡入圣之捷径也。故曰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华严经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师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是以此经,屡以住法著相为戒,以住法著相,纵有修习,总不出妄想执著之外,既全体在妄想执著中,又何由令如来智慧彻底显现耶。以故令发菩提心者,发心度脱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而复不见一众生得灭度者。以无余涅槃,众生心本自具,但以迷真逐妄,遂成烦恼业苦,初非有失。既经指示,则返妄归真,即烦恼业苦,复成无余涅槃,今岂有得。约智名如来智慧,约理名无余涅槃,名虽异而体原一耳。由其心住实相,不住幻相,故内不见我为能度,则无我相,外不见人及众生为所度,则无人及众生相,中不见所得之无余涅槃,则无寿者相。四相既无,三轮体空,故得万行云兴,一法不著,所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等也。布施,为六度万行之首,举其首而例其余,佛语善巧,不须繁词。如是则波腾行海,云布慈天,不矜不伐,行所无事,则上契如来果觉,下契即心自性,故得受持四三二一句者,其功德等彼十方虚空也。世人不知在离相无住处著眼,遂谓此经破相,不知此经,乃示人广行六度万行,上求下化,兴无缘慈,运同体悲之无上妙相也。须知佛法真利益,必由不著无住而得,欲不著无住,非竭诚尽敬不可,竭诚尽敬,乃修习佛法成始成终之要道也。真达大师,欲令受持者咸发欢喜诚敬之心,乃请汪鸿藻居士楷书,刊印流通,并附功德颂于后,以期受持者,悉得前人所得焉。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很多人知道,学佛能让自己增加智慧,让自己的心,更加的清净。但是,到底怎样学,才对呢。有人觉得学佛就是要皈依,觉得佛教中讲三皈五戒,很复杂。有人说,其实学佛就是将佛当做..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问: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目的,并付诸实现呢?答: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非常重要。你现在不清楚自己的生命目的,所以用头脑去思考和寻找。你可能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对,也不..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心瞻礼尊容,这就是修功德。我们一定要知道瞻礼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不可思议的。在过去空王如来涅槃后,有四位比丘学佛,学着学着佛因为..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如何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的事情,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金刚般若的这种智慧,当即名字以离名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就是金刚般若的智慧。如果我们还取法相,还取..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问:“东区长者之声”,这大概是个刊物,里面登载说本港卫生局长说,香港严重缺乏灵龛,倡将骨灰洒在纪念花园,化做春泥更护花。世俗也有把骨灰洒入江海的..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每一个众生,无论是人还是非人,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都一样,都想解脱,都想成佛,只是不会或不敢用“解脱”、“成佛”这些词而已,他们认为这是迷信。一说要解脱、要成佛,..
孩子,这是甜的
好甜!好苦!好甜呀!我说好苦才对!邻家哥哥结婚,分礼糖。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拿着刚到手的糖果跑一边享受这难得的喜悦。可是吃着吃着就吵了起来,一个说糖果是甜的,另一个穿得破旧、年纪稍小点的却说这是苦的,谁..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文:宏海法师今天这一讲,我们想,主要把我们做一个大的视野整合,就是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天我们要讲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就着说前面的几种国土,净土..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文/学诚法师所有人都要面对出世和入世这两种心态。入世就是要做事,出世也要做事,关键在于如何用心。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那句话,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有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时,..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每次演讲,我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爱得愈深,痛苦就愈强烈?”这是很普遍的问题,而且我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各个年龄层的人。当然,这里所..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这是蕅益大师讲的,讲得一点都不错。绝对不是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包括菩萨,菩萨、声闻、缘觉没有法子理解净..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安忍不是只在表面上“忍吧、忍吧……”你一忍再忍,总有一天会露馅的。这都是表面上的忍,实际上心已经动了,因为心里已经有怨恨了。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深信这些道理。佛讲的这些道理..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我们已经有幸得到了暇满人身,丰衣足食,比较健康,也没有什么疾病,顺缘样样具备,这个时候应该好好地利用此良机精进修行。我们往昔造过很多恶业,业力缠身,这些恶业早晚都会现前的。业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解】六、净土诸经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