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念处经原文
大念处经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拘楼国,名剑磨瑟昙之拘楼人市镇。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诺世尊:世尊。世尊如是曰:
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
如何为四念处,诸比丘!比丘于此,于身观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于受观受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于心观心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于法观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身观身而住耶?
诸比丘!于此,比丘往森林,往树下,往空闲处而结跏趺坐身正直,思念现前。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或长入息,而知:我在长入息,又长出息者,知:我在长出息。又短入息,如:我在短入息,又短出息者,如:我在短出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出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诸比丘!恰如熟练之辘驴匠或辘驴之弟子,或长转(辘驴)者,如:我在长转,或短者,如:我在短转。诸比丘!比丘如是在长入息者,如:我在长入息,或长出息者,如:我在长出息。短入息者,如:我在短入息,短出息者,如:我在短出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出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如是,或于内身之观身而住;又于外身之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又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对于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亦不执着世间之任何物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行者,如:我在行,又于住者,如:我在住,于坐者,如:我在坐,于卧者,如:我在卧。又此身置于如何之状态,亦如其状态而知之。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亦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不论行往归来,亦由于正智而作;彼观前、顾后,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屈、于伸,亦由正智而作;彼于着僧伽梨(袈裟)衣、钵,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食、饮、咀嚼、尝味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大、小便,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行、住、坐、卧、醒、语、默,亦由于正智而作。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皮覆包充满种种不净物之此身,观察此身,上至头发,下至蹠底,如:于此身有发、髦、爪、齿、皮、肉、筋、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间膜、胃、排泄物、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淋巴液、唾液、粘液、关节液、尿。诸比丘!犹如两口之袋,填进种种谷物,即:稻、粳、绿豆、豆颗、胡麻、糙米,其眼者开解之,得观察:此是稻、此是粳、此是绿豆、此是豆颗、此是胡麻、此是糙米。诸比丘!如是比丘于皮覆包充满种种不净物之此身,观察上至头发,下至蹠底,知:于此身有发、髦、爪、齿、皮、肉、筋、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间膜、胃、排泄物、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淋巴液、唾腋、粘液、关节液、尿。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从界(要素)、如存在、如志向而观察此身,即知: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诸比丘!犹如熟练之屠牛者,或屠牛者弟子之杀牛,于四衢道,片片分解已犹如坐,诸比丘!如是比丘!从界、如存在、如志向而观察此身,知: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恰如得观遗果于冢间之死尸,死后经一日二日乃至三日,膨胀成为青黑、腐烂,彼注视此身,知:此身不脱如是法(性质),而成为如是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恰如得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被鸟所啄、或鹰所啄、或鹫所啄、或犬所食、或豹所食,乃至各种生类之所食。彼注视此身,知:此身不脱如是法,而成为如是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恰如得观遗弃冢间之死尸,由于具有血肉而筋连结于骸骨乃至无肉之附着血而筋连结骸骨乃至无血、肉,唯筋连结骸骨:乃至关节解散,手骨于此处,足骨于彼处,踝骨于此处,腿骨于彼处,盘骨于此处,背骨于彼处,头盖骨在彼处,骸骨散在四五八面。彼注视此身,知:
此身不脱如是法,而成为如此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恰如得观遗弃冢间之死尸,初如螺色之白骨乃至经过一年,骸骨堆高乃至骸骨粉碎败坏,彼注视此身,知:此身不脱如是法,而成为如此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然,诸比丘!如何比丘于受观受而住耶?
诸比丘!比丘韟饱A若在感乐受,知:我在感乐受。在感苦受者,知:我在感苦受。在感不苦不乐受者,知:我在感不苦不乐受。若在感肉体之乐受者,知:我在感肉体之乐受。又在感精神之乐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乐受。或在感肉体之苦受者,知:我在感肉体之苦受。又在感精神之苦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苦受。或在感肉体之不苦不乐受者,知:我在感肉体之不苦不乐受。又在感精神之不苦不乐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不苦不乐受。
如是,或于内受,观受而住;于外受,观受而住;又于内外受,观受而住。或于受,观生法而住;于受,观灭法而住;又于受,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受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受观受而住。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观心耶?于此,诸比丘!比丘心贪者,知:心贪。
又心,离贪者,知:心离贪。
又心,嗔者,知:心嗔。
又心,离嗔者,知:心离嗔。
又心,痴者,知:心痴。
又心,离痴者,知:心离痴。
又心,集中者,知:心集中。
又心,散乱者,知:心散乱。
又心,广大者,知:心广大。
又心,狭小者,知:心狭小。
又心,有上者,知:心有上。
又心,无上者,知:心无上。
又心,有定者,知:心有定。
又心,无定者,知:心无定。
又心,解脱者,知:心解脱。
又心,未解脱者,知:心未解脱。
如是,或于心,观心而住;又于外心,观心而住;又于内外心,观心而住。或于心,观生法而住;于心,观灭法而住;又于心,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心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心观心而住。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观法而住耶?
于此,诸比丘!比丘于法即五盖,观法而住。
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即五盖,观法而住耶?
于此,诸比丘!比丘或于内贪欲存在者,知:我于内贪欲存在。;于内贪欲不存在者,知:于我内贪欲不存在。彼知未生之贪欲生起,知已生之贪欲灭尽,又知已灭尽之贪欲,于未来不再生起。
或于内嗔恚存在者,知:于我内嗔恚存在。于内嗔恚不存在者,知:于我内嗔恚不存在。知未生之嗔恚生起,又知已生之嗔恚灭尽,又知已灭尽之嗔恚,于未来不再生起。
或于内睡眠(愚钝)存在,知:于我内睡眠存在。或于内睡眠不存在,知:于我内睡眠不存在。而知未生之睡眠生起,又知已生之睡眠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睡眠,于未来不再生起。
或于内悼悔存在,知:于我内悼悔存在。或于内悼悔不存在,知:于我内悼悔不存在。而知未生之悼悔生起,又知已生之悼悔灭尽,又知已灭尽之悼悔,于未来不再生起。
或于内疑惑存在者,知:于我内疑惑存在。于内疑惑不存在者,知:于我内疑惑不存在。而知未生之疑惑生起,知已生之疑惑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疑惑,于未来不再生起。
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耶于五盖法,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耶?
于此,诸比丘!比丘知:如是色,如是色之生起,如是色之灭尽--如是受,如是受之生起,如是受之灭尽--如是想,如是想之生起,如是想之灭尽--如是行,如是行之生起,如是行之灭尽--如是识,如是识之生起,如是识之灭尽。
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或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六内外处法,观法而住。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六内外处法,观法而住耶?
于此A诸比丘!比丘知眼,知色,知缘其二者生结。而知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又知耳,知声乃至知鼻,知香乃至知舌,知味乃至知身,知触乃至知意,知法,知缘其二者生结。而知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于外法,观法而住;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或于法,观灭法而住;或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比丘如是,于法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七觉法,观法而住。然,诸比丘!比丘如何即于七觉法,观法而住耶?
于此,诸比丘!比丘或于内念觉支存在者,知:于我内念觉支存在,或于内念觉支不存在者,知:于我内念觉支不存在。而知未生之念觉支生起,又知已生之念觉支修习成就。
或于内择法觉支存在者,知乃至修习成就。
或于内精进觉支存在者,知乃至修习成就。
或于内喜觉支存在者,知乃至修习成就。
或于内息(轻安)觉支存在者,知乃至修习成就。
或于内定觉支存在者,知乃至修习成就。
或于内舍觉支存在者,知:于内舍觉支存在,或于内舍觉支不存在者,知:于我内舍觉支不存在。而知未生之舍觉支生起,又知已生之舍觉支修习成就。
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即于七觉支法,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四圣谛法,观法而住。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即于四圣谛法,观法而住耶?
于此,诸比丘!比丘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之集,如实知:
此是苦之灭,如实知:此是到苦灭之道。
然,诸比丘!苦谛者何耶?
生是苦,老是苦,病1是苦,死是苦,忧、悲、苦、恼、闷是苦,求不得是苦,约略言之,五取蕴是苦。
复次,诸比丘!生者何耶?于到处之生类中,有诸众生之生、出产、入胎、转生、诸蕴之显现,内外诸处之摄受,诸比丘!此名为生。
复次,诸比丘!老者何耶?于到处之生类中,有诸众生之年老、老耄、齿落、头发白、皱纹皮肤、寿命短缩、诸根熟衰,诸比丘!此名为老。
复次,诸比丘!死者何耶?于到处之生类中,有诸众生之消失、散灭、破坏、灭亡、消灭、死殁、命终、诸蕴之破坏、死尸之放弃,诸比丘!此名为死。
复次,诸比丘!忧者何耶?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恼、忧、愁、感、内忧、内怆,诸比丘!此名为忧。
复次,诸比丘!悲者何耶?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恼、叹、悲、叹息、悲哀、悲叹、悲痛,诸比丘!此名为悲。
复次,诸比丘!苦者何耶?诸比丘!关于身之苦痛,身之不快,由身触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诸比丘!此名为苦。
复次,诸比丘!恼者何耶?诸比丘!关于心之苦痛,于心不快,由意触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诸比丘!此名为恼。
复次,诸比丘!闷者何耶?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苦法所恼,失望、沮丧、气馁、愁闷,诸比丘!此名为闷。
然,诸比丘!求不得苦者何耶?诸比丘!于生法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我等实非于生法之下,我等不愿意生来。然,不得此欲求,此为求不得吉他。诸比丘!于老法之众生乃至诸比丘!于病法之众生乃至诸比丘!于死法之众生乃至诸比丘!于忧、悲、苦、恼、闷法之众生,生如是之欲求:我等实非于忧、悲、恼、闷法之下,我等不愿意忧、悲、苦、恼、闷法之来。然,不得此欲求,此为求不得苦。
然,诸比丘!约略而言,五取蕴之苦者何耶?如次之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诸比丘!约略而言,此等名为五取蕴之苦。诸比丘!此亦名为苦圣谛。
然,诸比丘!苦集圣谛者何耶?
此爱能引导再生,有俱喜、贪,到处为追求满足,即:欲爱、有爱、无有爱。
复次,诸比丘!彼爱于何处生起、于何处止住耶?凡于世间有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何者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耶?眼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身于世间乃至鼻于世间乃至舌于世间乃至:身于世间乃至意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色于世间乃至声于世间乃至香于世间乃至味于世间乃至触于世间乃至法于世间为可爱、可喜也。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眼识于世间乃至耳识于世间 乃至鼻识于世间乃至舌识于世间乃至身识于世间乃至意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眼触于世间乃至耳触于世间乃至鼻触于世间乃至舌
触于世间乃至身触于世间乃至意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眼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乃至耳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乃至鼻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乃至舌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乃至身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乃至意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色想于世间乃至声想于世间乃至香想于世间味想于世间乃至触想于世间乃至法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色思于世间乃至声思于世间乃至香思于世间乃至味思于世间,乃至触思于世间乃至法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色爱于世间乃至声爱于世间乃至香爱于世间乃至味爱于世间,乃至触爱于世间乃至法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色寻于世间乃至声寻于世间乃至香寻于世间乃至味寻于世间,乃至触寻于世间乃至法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色伺于世间乃至声伺于世间乃至香伺于世间乃至味伺于世间,乃至触伺于世间乃至法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诸比丘!此名为苦集圣谛。
复次,诸比丘!苦灭圣谛者何耶?
对彼爱之无余离欲、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是。
复次,诸比丘!彼爱于何处舍果、于何处止灭耶?于世间有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何者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耶?眼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耳于世间乃至鼻于世间乃至舌于世间乃至身于世间乃至意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色于世间乃至声于世间乃至香于世间乃至味于世间乃至触于世间乃至法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眼识于世间乃至耳识于世间乃至鼻识于世间乃至舌识于世间,乃至身识于世间乃至意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眼触于世间乃至耳触于世间乃至鼻触于世间乃至舌触于世间乃至身触于世间乃至意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眼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乃至耳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乃至鼻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乃至舌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乃至身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乃至意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色想于世间乃至声想于世间乃至香想于世间乃至味想于世间乃至触想于世间乃至法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色思于世间乃至声思于世间乃至香思于世间乃至味思于世间乃至触思于世间乃至法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色爱于世间乃至声爱于世间乃至香爱于世间乃至味爱于世间乃至触爱于世间乃至法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色寻于世间乃至声寻于世间乃至香寻于世间乃至味寻于世间乃至触寻于世间乃至法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色伺于世间乃至声伺于世间乃至香伺于世间乃至味伺于世间乃至触伺于世间乃至法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诸比丘!此名为苦灭圣谛。
复次,诸比丘!苦灭道圣谛者何耶?
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
然,诸比丘!正见者何耶?
诸比丘!如实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至苦灭之道,诸比丘!此名为正见。
复次,诸比丘!正思者何耶?
无欲之思,无恚之思,无害之思,诸比丘!此名为正思。
复次,诸比丘!正语者何耶?
远离两舌,远离恶口,远离妄语,远离绮语,诸比丘!此等名为正语。
复次,诸比丘!正业者何耶?
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邪淫,诸比丘!此等名为正业。
复次,诸比丘!正命者何耶?
诸比丘!于此,圣弟子舍邪命,依正命而营活命,诸比丘!此等名为正命。
复次,诸比丘!正精进者何耶?
诸比丘!于此,比丘起坚决心卖力、精进、心勤注意,令不生未生之恶、不善法。起坚决心卖力、精进、心勤注意、远离已生之恶、不善法。起坚决心卖力、精进、心勤注意、令生未生之善法。起坚决心卖力、精进、心勤注意,令住已生之善法,令不惑乱、使之增长、充满、修习、成就。诸比丘!此等名为正精进。
复次,诸比丘!正念者何耶?
诸比丘!于此,比丘于身观身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离世间之欲、恼;于受乃至于心乃至于法,观法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离世间之欲、恼,诸比丘!此等名为正念。
复次,诸比丘!正定者何耶?
诸比丘!于此,比丘去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达初禅而住;灭寻伺,内心安静,心成专一,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达第二禅而住;更舍离喜而住,正念正智,以身感受乐,唯诸圣者说:舍此而正念乐住达第三禅而住。其次舍乐离苦,以前所感受之喜、忧皆灭故,而不苦不乐,成为舍念清净,达第四禅而住。诸比丘!此名为正定。
诸比丘!此等名为苦灭道圣谛。
如是,于内法,观法而住;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着,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四圣谛观法而住。
诸比丘!实不管任何人,七年间如是修此四念处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者,期待不还来。诸比丘!当建立七年间之念。诸比丘!实不管任何人,于六年间,乃至五年间乃至四年间乃至三年间乃至二年间乃至一年间,如果修此四念处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者,期待不还来。诸比丘!当建立一年间之念。任何人七个月间如是修此四念处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者,期待不还来。诸比丘!当建立七个月间之念。实不管任何人,于六个月乃至五个月乃至四个月乃至三个月乃至二个月乃至一个月乃至半个月,如是修此四念处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者,期待不还来。诸比丘!当建立半月间之念。诸比丘!实不管任何人,于七日间如是修此四念处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者,期待不还来。如叙述:诸比丘!此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为此而说此经。
世尊如是说已,彼随喜之诸比丘,欢喜世尊之所说。
附:《大念处经》译文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很多人知道,学佛能让自己增加智慧,让自己的心,更加的清净。但是,到底怎样学,才对呢。有人觉得学佛就是要皈依,觉得佛教中讲三皈五戒,很复杂。有人说,其实学佛就是将佛当做..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问: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目的,并付诸实现呢?答: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非常重要。你现在不清楚自己的生命目的,所以用头脑去思考和寻找。你可能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对,也不..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心瞻礼尊容,这就是修功德。我们一定要知道瞻礼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不可思议的。在过去空王如来涅槃后,有四位比丘学佛,学着学着佛因为..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如何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的事情,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金刚般若的这种智慧,当即名字以离名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就是金刚般若的智慧。如果我们还取法相,还取..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问:“东区长者之声”,这大概是个刊物,里面登载说本港卫生局长说,香港严重缺乏灵龛,倡将骨灰洒在纪念花园,化做春泥更护花。世俗也有把骨灰洒入江海的..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每一个众生,无论是人还是非人,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都一样,都想解脱,都想成佛,只是不会或不敢用“解脱”、“成佛”这些词而已,他们认为这是迷信。一说要解脱、要成佛,..
孩子,这是甜的
好甜!好苦!好甜呀!我说好苦才对!邻家哥哥结婚,分礼糖。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拿着刚到手的糖果跑一边享受这难得的喜悦。可是吃着吃着就吵了起来,一个说糖果是甜的,另一个穿得破旧、年纪稍小点的却说这是苦的,谁..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文:宏海法师今天这一讲,我们想,主要把我们做一个大的视野整合,就是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天我们要讲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就着说前面的几种国土,净土..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文/学诚法师所有人都要面对出世和入世这两种心态。入世就是要做事,出世也要做事,关键在于如何用心。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那句话,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有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时,..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每次演讲,我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爱得愈深,痛苦就愈强烈?”这是很普遍的问题,而且我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各个年龄层的人。当然,这里所..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这是蕅益大师讲的,讲得一点都不错。绝对不是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包括菩萨,菩萨、声闻、缘觉没有法子理解净..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安忍不是只在表面上“忍吧、忍吧……”你一忍再忍,总有一天会露馅的。这都是表面上的忍,实际上心已经动了,因为心里已经有怨恨了。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深信这些道理。佛讲的这些道理..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我们已经有幸得到了暇满人身,丰衣足食,比较健康,也没有什么疾病,顺缘样样具备,这个时候应该好好地利用此良机精进修行。我们往昔造过很多恶业,业力缠身,这些恶业早晚都会现前的。业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解】六、净土诸经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