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宗教师的条件

繁体

第二十课 宗教师的条件

一个宗教的形成与发展,除了要有德行圆满、于历史上可考的教主,以及有合乎真理的教义之外,弘传教义者的培养,更是不可或缺。因为若无人才弘化,即使教义再好,也不能普及。宗教师的重要,证之于中世纪起,耶稣教从欧洲继而进军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广为传布,以及佛教在公元前三世纪,印度阿育王发起国际性的传教运动等;乃至千百年来,佛教与耶稣教等各个宗教不断的兴办教育、文化、慈善等利济人群的事业,此均有赖于牧师、修女与僧侣等宗教师的热心推展,始能发挥觉世牖民之功,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宗教师,一般称为传教士,意谓「负有使命的人」。所谓使命,即在于宣扬教义,传布真理,其功能犹如老师一般,负有教化社会、导人向善之责。社会上的老师,乃至医生、律师等,尚须由师范学院、医学院、法律系毕业,经政府考核通过,取得合法资格者始能从事;身负万千信徒教化之责的宗教师,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资格认定,势将产生层出不穷的异端邪说。因此,宗教团体的管理人或主持人,应该经由合法的宗教教育机构毕业;甚至宗教团体的负责人与主要成员,也应该有该宗教的教育单位或教会组织所颁发的资格证明文件,以避免不肖之徒假藉宗教之名,行不法之实。在此前提之下,政府则应该正式承认佛学院、神学院、基督书院等宗教研修机构的地位,使其能正常发展,并可公开招生,以培育出优秀的宗教师,进而提升宗教教化的功能,乃至对宗教法及教育法均应有明确的制定,以升华宗教信仰的层次。

除了资格的认定之外,健全的思想见解、高尚的道德修养、广博的学识才能、无私的悲心愿力等,都是宗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在思想见解方面:所谓「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说明正确的知见与思想之于宗教师的重要。因此,一个优秀的宗教师,除了在思想上不可邪知,在作为上不可邪行,在言论上不可邪说,在心理上不可邪念之外,还要有宣扬圣教的性格,如:慧远作〈沙门不敬王者论〉、道生倡「阐提成佛」的宏论、道宣的《广弘明集》、法琳的〈破邪论〉及契嵩作《辅教编》,大力破斥韩愈排佛的谬见。一个宗教师,除了对其信仰本著虔诚恭敬的态度,更须具备判别是非邪正的智慧,才能破邪显正,导人正道。

二、在道德修养方面:道德是安定社会的力量;提升道德是宗教的功能,也是宗教师的使命。为此,宗教师本身应该具备:因果的观念、忍耐的力量、敬业的精神、感恩的美德等道德涵养;并有侮辱不以为耻、卑屈不以为贱、艰难不以为苦、迫害不以为意、利众不以为烦、恩宠不以为荣等修养;能够圆满道德人格,始能为人师范。如:历经三朝九帝的慧乘、终生不出的法忍、住山一甲子的地藏比丘、不受封赐的道楷等,他们皆以法乐自娱,不恋世间荣华。又如:求法不惧呵逐的法远、内秘修行的师蕴、寒岩苦修的密勒日巴,及几经磨难,命如悬丝的虚云和尚等,他们以法为重,忍耐向道的修养,实是宗教师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在学识才能方面:宗教师「以法为师」,亦「以法师人」,故名为「师」。为师之道要能:顺法调御,以爱教导;诲其未闻,增广见识;随其所闻,令解善义;示其善友,乐于交游;尽己所知,教授不舍。此外,还要有「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的度众智慧与能力,时时运用「四无碍解」化度众生,作众生的善知识。于诸众生「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解,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能令不失」。历代佛教盛世的开创,实赖学识才能之士的传播。如:安世高与支娄迦谶开译经之始;道安校订佛典,定「五失本、三不易」的仪制;鸠摩罗什教育数千英才,门下有「八杰」;佛贤译出《华严经》,而有后世华严宗的开宗立派;义净巡礼三十余国,留下《南海寄归内法传》,成为后世研究印度社会重要文献;瑞甫精通三藏,与君王友,大兴法教;三车法师,造百部论。以古监今,一位称职的宗教师,除了宗教学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世学的常识,例如:熟谙土地、建筑、税务等各项法规,懂得如何开会、组织、策划、管理以及公文往来、人际应对等,此皆为应世济俗之道。

四、在悲心愿力方面:度众的悲心愿力是宗教师传教的原动力,有了悲愿,就有力量,就能精进不懈,甚至遭逢横逆、挫折也绝不退缩。例如:朱士行为求《般若经》梵本,远赴于阗;佛图澄于五胡十六国纷争的政局,兴建佛寺近九百所;昙曜创设僧只户,安定庶民的生活;静琬为保存法宝,刻房山石经;文漵以俗讲的方式,令大众理解深奥的佛经;为众受苦的代病禅师、傅大士三年持斋,以此饥渴之苦,代偿众生的罪业;僧伽用杨柳净水为人除病;阿底峡振兴戒律,统一西藏佛教,三次入海求取大乘经典;又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走埃及的强权统治;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利玛窦是来华传教的开拓者;德蕾莎修女「乐于做贫困者的守护神」等。他们本著「于诸有情起大悲心」,故能以法为重,以众为我,肩负起宗教师传教的神圣任务。

总之,身负弘法教化之责的宗教师,对信仰的坚定、道德的增长、威仪的涵养、度众的悲切、学识的充实、应世的方便、物欲的澹泊、性格的平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要有「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的使命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而称职的宗教师。

2024-03-17 13:53

庄子试妻

有一天,庄子在山上遇到一名女子,蹲在新坟前,拚命摇扇,好像要把坟上湿漉漉的土煽干。庄子不解她的用意,便开口问她。她表示,坟中葬的是他丈夫,丈夫临终遗言,要等坟上土干后,她才可以改嫁。她等不及了,于是猛..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三八妇女节祝福语短信,将你的三八节祝福送给与众不同的她。还在为找不到好的祝福短信而发愁吗?小编特献上妇女节祝福短信祝福语大全。祝美女们妇女节快乐!1. 我们的节日,我们..

开启自性的芬芳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花园,这个花园里本该有随时开放的花朵,本该是五光十色、生机盎然,本该是万紫千红、欣欣向荣,本该是阳光灿烂、艳丽缤纷……,可是令人痛惜的是,多愁的人们总是在这花园里种植烦恼葛藤,开..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初春的甘孜州,美得不可方物,国道317上的康北明珠德格县更是银装素裹,苍莽遍野。春雪,如期而至,春雪下的大,化得快!早早开始登山,赶在融化之前纪录下这美轮美奂的佛国春雪图。德..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再说婴灵。这一年间,曾为许多缘主来超度婴灵孩子,只是到了今年,二次寻师傅帮助超度新造成的婴灵孩子。这样的事情出了三五例,师傅我有些难过,此前孩子超度尚..

地藏经略谈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

地藏经略谈(四十四)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如来赞叹品第六【南阎浮提众..

巴楚仁波切:用福德来赚钱的绝密!

巴楚仁波切:用福德来赚钱的绝密!巴楚仁波切曾对一位年轻人说了一段话,这段开示非常适合在家人,特别是今日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不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怀着勇气和耐心来从事,直到完成。你的心不应该追逐众..

开启“不在意”的功能

开启“不在意”的功能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匆匆的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却为纠缠无聊琐事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有位老人的话耐人寻味:“一件..

在这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在这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是哪八种呢?”一者,善于观察适当的时节因缘而行布施。二..

布施一杓饭汁,果报不可思议

芥子般的种子,能长出庇荫众人的大树。布施得福,因果不可思议。在佛陀时代,当时的僧团是不炊爨的,僧众都是到城里去托钵化缘。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们到城中托钵,来到一梵志家门口。屋里忙着煮饭的妇人,忽然觉得..

度化众生记得别把自己「染污」了

有的人觉得自己是大乘行者,现在应该去利益众生。这个是没有错的。但是发菩提心和行菩萨道,第一要把握自己,第二要帮助别人。什么是;把握自己呢? 在发利他心、做利益众生事情的时候,不能染污自己,不能失去道心。..

可以错,但不要错过

每次看央视的《开心辞典》节目,我都很欣赏那些已经取得了很高积分而选择继续答题的选手,钦佩他们的勇气。而有一个选手却是让我体会到了更多的道理,不再是单纯的敬佩,而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当时那个选手只剩下最后..

哲人与石匠

哲人与石匠 两个石匠正在山下,挥汗如雨地工作。恰巧,有一位哲人途经此地。哲人就问其中一个石匠:你不觉得做石匠非常辛苦吗?那个石匠点了点头,一脸无奈地说:是的,我每天都要面对一些毫无生命的石头。为了完成一..

因果关系中的三种错见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第一个不平等因。第一性的东西在推动,造出一切万物的,大梵天也好,什么也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第二个非因即因。一切哲学里边,把时间或者是空间或者是精神或者是物..

宽运法师:凡事先问自己

宽运法师:凡事先问自己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果我们亲近了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提醒,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天石禅师和一个青年男子偶遇,于是二人结伴同行。..

在做事中修行

在做事中修行昨天晚上,小组共修的内容是《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其中,在第一讲关于“佛教是消极还是积极”的讲解中,导师提到,在佛教的修行里,有一个法门叫做忍辱。其实这个忍辱,跟我们世间上的人所理解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