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邓隐峰禅师神通无敌!竟倒竖示寂往生!
五台山隐峰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建州(今福建建瓯)邵武人,俗姓邓,人称邓隐峰。幼年时狂顽不慧,爸爸妈妈管不了他,所以听任他落发。落发受戒后,邓隐峰禅师即游学四方。他开始来到江西马祖门下,参学多年,未能见道。后传闻石头希迁禅师在南岳大开禅席,所以心向往之。一日,邓隐峰禅师向马祖告别。马祖问:甚么处去?邓隐峰禅师道:石头也(到石头禅师那儿去)。马祖道:石头路滑(你可要当心石头路滑啊)。邓隐峰禅师道:竿木随身,随俗应酬。说完便离开了马祖,前往南岳。
刚一到石头禅师那儿,邓隐峰禅师也不礼拜,却绕石头禅师的禅床一周,然后将锡杖卓地一声,问道:是何主旨?石头禅师回答道:苍天,苍天!邓隐峰禅师一听,如堕云里雾里,不知该怎样应对。所以他又回到马祖那儿,并把自己参石头时的景象告知了马祖。马祖道:汝更去问,待他有答,汝便嘘两声。所以邓隐峰禅师又前往南岳。见了石头,仍旧象前次相同问道:是何主旨?石头禅师所以嘘了两声,邓隐峰禅师又一次哑口无言。他只好无精打采地又回到马祖那儿,而且把自己失利的景象报告了马祖。马祖哈哈大笑道:向汝道石头路滑!邓隐峰禅师通过这两次挫折,决议不再四处乱跑,专心呆在马祖门下,用心参究。后来有一天,总算在马祖的一言指点之下,豁然有省。
悟道后,邓隐峰禅师又一次前往南岳,参礼石头禅师。一见石头禅师,邓隐峰禅师便问:怎样得合道去?石头禅师道:我亦不合道。邓隐峰禅师又问:究竟怎样?石头禅师道:汝被这个得多少时邪耶?看来,邓隐峰禅师尽管已有所醒悟,但还不彻,这次又被石头禅师把住了尾巴。所以邓隐峰禅师决议留在石头禅师身边,持续参请。
有一天,石头禅师正在铲草,邓隐峰禅师站在他的左边,叉手而立。石头禅师飞起铲子,将邓隐峰禅师脚前的一株草铲掉。邓隐峰禅师道:和尚只铲得这个,不铲得那个。石头禅师所以提起铲子,邓隐峰禅师便接曩昔,作铲草的姿态。石头禅师道:汝只铲得那个,不解铲得这个。邓隐峰禅师无言以对。
不久,邓隐禅师又回到马祖那儿。为了让邓隐峰禅师完全放下,马祖常常不失时机地给予钳锤,以致有一天总算演出了令全国衲子触目惊心的一幕
有一天,邓隐峰禅师推着车子在路上行走,他忽然发现马祖正坐地前方的路旁边,把脚横在路中心,挡住了车子的去路。邓隐峰禅师推车上前,说道:请师收足。马祖道:已展不缩。邓隐峰禅师道:已进不退。说完,便推车子从马祖的脚上碾曩昔。马祖回到法堂之后,拿着斧子,大声喝道:适来碾损老僧脚底出来!邓隐峰禅师便走到马祖的跟前,伸出脖子让马祖砍,马祖所以放下手中的斧子。
邓隐峰禅师顿悟之后,即前往池州参拜南泉普愿禅师。刚到南泉,正好碰上僧众参请,南泉禅师指着净瓶说道:铜瓶是境,瓶中有水,不得动着境,与老僧将水来。众僧无言以对。这时邓隐峰禅师走上前,拿起净瓶,在南泉禅师面前就倒。所以,南泉禅师便回到方丈室去了。
邓隐峰禅师后来又到沩山,直接走进法堂,将衣钵放在上首板头上。沩山禅师传闻师叔到了(沩山是百丈怀海的弟子,百丈怀海和邓峰禅师又是师兄弟),所以先具威仪,来到法堂看望邓隐峰禅师。邓隐峰禅师看见沩山禅师来了,便作卧势,沩山禅师便回到方丈里去了,所以邓隐峰禅师便动身离开了沩山。过了一瞬间,沩山禅师问仆人:师叔在否?仆人道:已去。沩山禅师问:去时有甚么语?仆人道:无语。沩山禅师道:莫道无语,其声如雷。
邓隐峰禅师日子上有个习气,便是冬居衡岳,夏止清凉,一年中就这样南北来来回回地走。唐元和年间,邓隐峰禅师拟登五台,路出淮西,途中正好遇上官军同叛军吴元济比武,未决输赢。邓隐峰禅师见两边互相残杀,顿生怜惜,说道:吾当去解其患。说完,便将锡杖掷向空中,然后飞身而过。两军将士仰头观看,发现眼前的这一幕与前天晚上所梦见的征兆一般无二,所以斗心顿息,各自回营。
邓隐峰禅师在揭露的场合既显神异,忧虑被人理解为有惑众之嫌,于佛法晦气,来到五台山之后,即决议在金刚窟前示灭。他先问信众:诸方迁化,坐去卧去,吾尝见之,还有立化也无?信众道:有。邓隐峰禅师道:还有倒竖者否?信众道:未尝见有。邓隐峰禅师所以倒竖而化。奇怪的是,他的衣服竟然整整齐齐地顺着身体,没有倒挂下来。后来世人商量着把他的尸身抬到火化窑里荼毗,却发现不管怎样用力,他的身体却屹然不动地倒竖在那里。远近前来看热闹的人,都惊叹不已。其时,邓隐峰禅师有个妹妹是个比丘尼,也在场,她看到哥哥这个姿态,所以上前拍着他的尸身,呵责道:老兄,畴昔不循法令,死更荧惑于人?说完用手一推,尸身随即倒下。
邓隐峰禅师临终前留下了一首偈子:独弦琴子为君弹,松柏长青不怯寒。金矿相和性自别,任向君前试取看。
2024-03-17 13:53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
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认识你自己的身和心,也就会了解他人。一个人的脸部表情──言语、手势、行为都源于他的心理状态。佛陀,一位觉者,因为他经历过,且以智慧看透心理状态和它们的基本因素,..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陈士东近来社会人士谈及颇哇法,有严重走偏之倾向,如不及时纠正,则会使大法蒙尘,于修学者不利,这是我写下此文之目的。薛俊英先生在《开顶—囟门与百会》(见《气功》1995年12月号)中云:..
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
师父,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如果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说,有一个水泡,下雨了,水泡起来的时候。这个水泡灭了,下一个水泡又起来了,它俩是一模一样的。那后面的水泡是不是前面的水泡呢?它不是。前面的水泡是..
读十遍金刚经有什么效果
读金刚经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行方法,大家在读金刚经时是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智慧的,这样长时间的去读金刚经时,从中体会到的知识也就是很多的,读金刚经十遍能让自己从感受到很多的知识,而且自己的坚持能让自己懂得更多..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一信徒问师:师父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呢?师答:想知道自己适于哪种修行方法,就必须虚心向出家法师和大德居士求教和请问,要放下自己心里的种种认知和成见,不要有分..
长喝柚子茶,可以去色斑
很多年轻的女性,经常会消化那些长了色斑的上了年龄的人。殊不知,色斑的出现不仅在于老人身上。年轻的人也是会出现色斑的。因此,年轻的漂亮女性,也应该懂得最基本的色斑的防治方法。而多喝柚子茶,这几乎是所有方..
海神请法
海神请法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宝计画,慎重而热切地商议着:「大海!变幻莫测,虽藏有众宝,但却也蕴含无限危机!」「是啊!若没有了解海性的人相助、指导,此行如何圆满顺利达成任务..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当末学在《南方都市报》上看到陈晓旭去世的消息,心里一阵失落。据报上说,陈晓旭临终时昏迷不醒,醒来则叫唤姥姥、母亲。一个学佛念佛多年的居士..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次要信我是理性佛、名字佛,..
念楞严咒身体发热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念楞严咒身体发热是因为什么。自身有业报导..
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
大悲咒当中有着很深的智慧以及道理,所以现在有不少人在读诵这部咒文。但有的人是初次读诵大悲咒,所以对于大悲咒不是很熟悉。对于这样的人建议参考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的全文去读,这样能让大家尽快熟悉大悲咒中的每..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梵语“阿弥陀”,中国话的意思是“无量寿”,又名“无量光”。也就是说,寿命无量,光明无量,功德无量,乃至神通、智慧、说法、度生一切无量。可见得阿弥陀佛的名号真的是万德..
读地藏经可以停吗
师兄在读诵地藏经的时候是可以停的,但是不建议,因为这样是会影响我们对经文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我们修行的效果。但是由于地藏经的经文比较多,所以师兄可以分成3部分去念诵,每天念诵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是..
楞严经谁讲的比较好
《楞严经》是佛学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楞严经的地位和作用。而我们修行楞严经的众生,我们..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忆访黄念老作者为著名佛学家陈兵教授黄念祖老居士的大名,我是在1981年从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明真法师和熟识的学僧那里听闻:他是北京邮电学院教授,自然科学家,虔诚佛教徒,曾任北京居士林..
大悲咒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不但是佛学中的经典之一,它在佛学中所占位置也是很高的,而且它所蕴含的道理和智慧也非常深,为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学这部咒了。在学大悲咒时,有的人能很快了解大悲咒的意思,而有的人对大悲咒不了解,..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