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
佛教修行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观,即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四种正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作为学佛的人,如果没有这个观念,崇奉就树立不起来,道心不行稳定。
“观身不净”,要经常观察自己的五蕴身是不洁净的,是软弱的、改变的,所以不要围着这个色壳子整天打转转,贪这贪那。
“观受是苦”,便是说咱们所触摸的全部外境,所领受到的都是苦楚,爱分别苦、求不得苦、悲欢离合等等,都是苦楚,由于全部都是无常改变的。今日钱多,明天不见得钱多;今日地位高,明天不见得还高;今日家庭聚会,到了有一天也要涣散,谁也不能确保永远不分别。所以《法句譬喻经》中谈到:积累终散失,崇高必蜕化。合会当分别,有生无不死。观全部法是苦的,无常故苦,认识到这一点,对外境的攀缘追逐,就能够看淡放下。
“观心无常”,这个“心”是什么心?妄心,众生心,有漏心。心是片刻片刻改变的,事物也是随着心在改变。《金刚经》讲:“曩昔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便是由于这个“心”是改变的,故不可得,全部事物也是无常改变的,片刻即逝。
“观法无我”,全部法都是梦幻泡影,其间没有一个实践操纵的东西,没有一个不改变的东西,大家想想,俗语说的沧海桑田、桑田沧海,十年改变许多人。哪件工作没有改变?哪件工作是操纵?我有改变,全部法有改变,故要树立无我观念。
人生既然有这么多的高兴,为什么释教说全部皆苦呢?释教所说的苦,除了身心由于遭受窘境所感触的苦恼以外,主要是指「无常故苦」。无常掠夺了人们的青春,使咱们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老朽毁坏;有些人腰缠万贯,衣食不缺,可是天灾人祸会将金钱夺走,不肖子女会将财产散尽,到头来全部都成为空无。当初恩爱的夫妻,往往由于一点小事变成怨偶,乃至对簿公堂。事业有成的人尽管功利在握,却不必定能够耐久……。由于全部无常,在时刻上有生、住、异、灭,在物质上有成、住、坏、空,在生命上有生、老、病、死,这是任何人所无法否认的现实。
其实,人们都有无常苦的经验,可是总是在欢乐来临时就忘却了苦楚。例如:有许多人在年轻时刻苦勤俭,等到功成名就的时候,却忘了曩昔所吃的苦头,开端一掷千金,沈迷在声色犬马中;有些人在害病的时候,吃足了苦头,因而想尽种种办法寻医医治,保养身体,可是大病初癒以后,又回复曩昔饮食无度、通宵熬夜的日子……。释教说苦,不可是要咱们接遭受痛苦的挑战,禁得起苦的锻炼,将苦难看成是人生的试金石去超越它,更要咱们正视苦的存在,而去了解发生苦的原因,用适当的办法改进去除,以得到一个满意高兴的人生。所以,释教说「观受是苦」、「全部皆苦」,是具有积极向上的含义,与外界一般浅薄的厌世主义或虚无主义的内容大不相同。
社会上有许多人不明白苦乐的真谛,而以寻求高兴为目的,可是感官的吃苦来自外在,简单发生副作用;艺术文字上的创作,固然能将心里的感情宣泄无遗,可是多情易被情伤;学识常识上的取得,尽管能开拓人们的视界,如果没有正知正见,也很简单流于邪慧、狂慧,不仅使自己受害,犹有甚者,还会形成人类的灾祸;默坐轻安固然令人心旷神怡,可是如果没有佛慧作为前导,以为只需守意闭气,打通筋脉,就能够不落因果,超越存亡,成果反而由于定慧不等而变成蜕化的邪定,或许著于境地,走火入魔,自误误人;崇奉虔诚可以为自己找到生命的意义,可是如果误信邪教,不但品格不能提高,反而遗害社会。
有人用种种的苦行来摧残自己,希望自己来世能享乐报。在佛陀的时代,这种苦行外道就十分盛行,而现在世上仍存有这种误以吃苦作为修行的人。他们有的绝食自饿,有的只喝水,有的只吃水果,有的暴露身体,有的投渊卧冰,有的赴火薰身,有的自坠高岩,有的囓草噉污,有的睡在荆棘、灰土、树叶、恶草、牛粪上。这些人都是不明白苦的原因,因而,不但现世枉受灾祸,后世仍然要轮回遭受痛苦。
有一种人以为有钱有势便是罪恶,分明有好的衣服能够穿,却成心穿得破破烂烂;分明有好的食物能够吃,却偏偏吃馊饭剩菜,藉此沽名钓誉,自命清高;有些人大材小用,嫉恶如仇,他们不去检讨自己受到障碍的原因,反而批评那些具有美屋华厦、业大财多的人是不道德、不清廉的。这些过错的观念应该要予以纠正,否则一味地贬低压制赋有,谴责才干,歌颂贫穷,赞美软弱,长此以往,个人遭受的业报姑且不谈,蔚为习尚,只怕徒然造成社会进步的阻力算了!
上述这些人最大的过错是在于不明白人间的真理,所以枉受辛苦,总在轮回。释教以为:无明与爱欲所发生的固执梦想是导致苦的最大原因,形式上的苦行与乐行都无法得到摆脱,惟有中道而行,远离苦乐爱憎,心中去除染著,才干得到真正的高兴。所以,释教里的二乘行人考究离欲,以得到无余涅槃为摆脱。在这些二乘的行者傍边,也有一种修习梵衲苦行的人,可是他们与外道最大的不同在于梵衲行者明因识果,他们不标榜不合理的苦行,而只是以苦行来砥砺身心,破除骄慢,远离我执,去除憎爱。
释教里还有一种修习大乘的菩萨,他们并不呵斥欲乐,而是以慈悲智能来净化引导欲乐,而且以不住存亡、不住涅槃作为自度度人的方针。例如:《维摩诘所说经》形容维摩诘居士「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松懈;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全部见敬,为供养中最;执持正法,摄诸长幼;全部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高兴;游诸四衢,饶益众生;入治正法,救护全部;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书院,诱开童蒙。」凡此都显现维摩诘居士尽管享有五欲,可是这全部对他而言,都如片云点太虚,一点也不阻碍他的修行。已证得阿罗汉果的大迦叶尊者反而自叹:「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根败之士,基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肆·究竟常乐
人生自来苦乐参半,可是由于人间全部无常,所以苦并缺乏畏,只需咱们肯面对现实,突破难关,苦尽能够甘来;乐也缺乏喜,如果咱们耽于高兴,不知上进,乐极往往生悲。
好乐恶苦是众生的本性,可是尘俗的高兴,无论是归于感官方面的也好,或是归于精力方面的也好,都不是究竟、持久、真正的高兴,乃至是引人蜕化的原因。
如何才干得到真正的高兴呢?经云:「吾有法乐,不乐尘俗之乐。」所谓「法」,便是真理。真理所带来的高兴,才是真正永恒的高兴。什么是法乐呢?五戒十善是法乐,六度四摄是法乐,四无量心是法乐,因缘果报是法乐,有空中道是法乐。心中有了法乐,关于五欲六尘不拒不著;心中有了法乐,关于人间不厌不求;心中有了法乐,到那里都能安定安闲;心中有了法乐,当下便是极乐世界。惟有以无边的法乐为舟筏,才干使咱们度过存亡的波澜,到达常乐的彼岸。
古人为什么说“万恶淫为首”?
古人为什么说“万恶淫为首”?清朝王永彬的《围炉夜话》: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其主要..
出家的次数限制
出家的次数限制有一位僧迦摩居士来到祇园精舍,长跪在佛陀面前,请求随佛出家。佛陀观察他出家因缘并不具足,有心不答意,但见僧迦摩一直跪在地上不愿起来,只好勉强答应了。佛陀问道:“僧迦摩,对于出家修行,你真..
吃素治好了我糖尿病
吃素治好了我糖尿病作者:张立华居士我患糖尿病已有十七年历史了,并发手脚麻木、视网膜病变等症状,经本市医大二附院诊断为右眼失明,左眼视力只有0.1,视力急剧下降,我害怕,我彷徨,我苦闷。一旦左眼再失明,我..
古人为何要给这么一个补气的方子冠以“君子”之称-
古人为何要给这么一个补气的方子冠以“君子”之称?现代人大多操劳,很多糖尿病患者容易气虚,从而精力体力都跟不上,喝点四君子汤补气后能抗疲劳,使精力更充沛;女生易贫血,血压低,四君子汤可使脾气充足,从而气血..
切记世间凡事都会改变
切记世间凡事都会改变凡事都会改变佛陀不是一个悲观者,也不是末日论者,他是重视实际者,而我们却多是逃避现实者。当他说一切和合皆是无常,他并不认为那是坏消息,而是简单、科学的事实。根据你的观点,以及对这个..
凤眼菩提的亲戚,你一定不知道!
凤眼菩提的亲戚,你一定不知道!凤眼菩提的亲戚,你一定不知道!在文玩圈中凤眼菩提作为一个非常受人追捧的物件,肯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如果说到龙眼菩提和麒麟眼菩提,肯定有很多玩友都会认为非常陌生,其实..
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
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受多少艰,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很久以前,为了开辟新的街道,拆除了许..
震撼和颠覆
震撼和颠覆我是一年前进入书院修学的。回想这一年的学习,心里只能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感恩”。在此之前,我是不知道感恩为何物的。我的心中似乎从来没有真正生起过感恩之情,顶多是“谢谢”,再多就没有了。想当初..
唐代东渡高僧鉴真法师传教院——唐招提寺
唐代东渡高僧鉴真法师传教院——唐招提寺唐招提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与东大寺的戒坛院并列为传布和研究律学的两大道场,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唐代高僧鉴真(公元688~763年)..
祭树神的老翁
祭树神的老翁从前,有一个家财万贯的老翁,生性贪婪,但非常吝啬,喜爱优渥的享受,却舍不得花钱。一日黄昏,彩霞隐隐泛着红光,微风轻轻地吹着,庭园中的老柏树,也挲挲地喝着;老翁伫立在园中,遐想自己大快朵颐地..
大慈悲的证悟者
大慈悲的证悟者◎心悦诚服地把自己交托给一位尊者,是正确的皈依。依靠感应当是由衷的,我们应该全心全意依止三宝。以发自内心的力量口诵皈依文——「我皈依佛」,皈依佛为师。 ◎应当理解释迦牟尼佛为应身佛(应他之..
与海盐顾母徐夫人书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故沩山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沩山:灵祐禅师,福州赵氏子。年二十三,参百丈,丈许入室,因拨火因缘发悟,充典座。..
佛不积怨,待敌如友
佛不积怨,待敌如友从前佛陀住世的时候,就曾经授予提婆达多一碗盐汤。提婆达平时多好食酥腻口味之食物,因而导致其受了大苦恼,头痛腹满,后不堪忍受,呻吟称念:南无佛,南无佛!佛陀那时便在其住处禅定中,耳闻此..
体悟清净之爱
体悟清净之爱用心支配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心念来支配时间。用心利用时间,就会将分分秒秒运用得很踏实;若不用心支配时间,任凭时日空过,就无法精进。因此,心念会运转时日,也会使人空过时光。学佛,就要..
叶县归省禅师悟道因缘
叶县归省禅师悟道因缘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叶县广教院归省禅师,首山省念禅师之法嗣,俗姓贾,冀州人。二十岁于易州(今河北境内)保寿院出家,受戒后,即游方参学。后投首山省念禅师座下。一日,首山和尚举起竹篦子,问归..
青年学佛三遇鬼妻,彻悟无常终成正果
青年学佛三遇鬼妻,彻悟无常终成正果 过去世菩萨是一个平常的凡人,年龄到达十六岁,意志和性格非常开朗豁达。他博览群书,没有经典不系统地学习过。他深刻地思考各种经论的真理,什么经是最真实,什么道最安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