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要》广释(中)一一不应说缺陷,全莫思他过(一)

繁体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佛法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能有机会一起学习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的《大乘修心七要初学易入菩提之道》,这不仅是今生,更是百千万劫以来稀有难得的幸运。有多少学佛人渴望听闻这部伟大的法教,但因福报欠缺,障碍重重,无缘修学。所以要分外珍惜。

从另一个角度说,虽然我们有福报学习,但福报并不圆满。因为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代,我们的福报、信心没有具足,没有能够亲自听闻佛陀的讲法而获得解脱,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时至今日,我们又轮回了两千多年,进入了末法时代,福报更欠缺了,大家因为无法亲自去聆听尊贵的大宝法王的开示,只能在这里听我讲法,显得有些美中不足。虽然如此,佛陀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虽然我没什么修证,但宣讲的是来自佛陀的殊胜教言,是大乘佛法的精髓,只要大家专心听闻,还是会得到极大的利益。

现在大家有了听法的机会,能做到专心也是很不容易的;即使专心闻法了,能做到牢记不忘也很难;即使没有忘记,还能把所听之法用来对治烦恼就更困难了。如果所听之法没能在熄灭烦恼上起到作用,那么所得到的功德和加持力都很有限,因此冈波巴大师告诫我们:同时闻思修佛法是不会错的。

我们在听到一句佛法的当下,就要尽力思维,就要与自身的行为进行比对,要看到自己的缺陷,然后立刻用这句佛法来修正自己。珍惜每个当下,闻思修同步进行,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想先听闻,以后再慢慢实修,将来还能不能有实修的机会就很难说了。

修行要像买衣服一样,先要了解自己缺什么衣服,购买能力如何,自己的身材,还要了解衣服的质量,当下流行的审美观等等,要从各个角度反复挑选。

修行也是这样,首先要依照佛法来对比自己,知道自己哪一种缺点最严重,哪一种法自己最需要。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先行对比,这样,修行就会像吃饭、买衣服一样,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下面要讲解的两句正是我们大家身上普遍存在的缺点,是我们非常需要的法教,大家要试一试闻思修同步。

一、不应说缺陷

“缺陷”是指他人的缺陷,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的缺陷,一种是出世间的缺陷。世间的缺陷有很多种类,有些人生理上有缺陷,比如聋哑人、残疾人;有些人性格上有缺陷,或是工作上有缺陷、婚姻家庭有缺陷等等。出世间的缺陷也有很多种,比如有些修行人的信心退失了,或是破戒了,或是被寺庙开除了、被上师放弃了等等。人无完人,所以他人的缺陷随处可见。

《修心七要》为什么要求我们“不应说缺陷”?理由很多,下面给大家逐一介绍。

第一,宣说他人的缺陷,不仅会伤害他人,自己也会遭受相应的恶报。

佛经里记载了很多这样的公案:曾经有一个人很善于爬树,另一个人就讥讽他:“哇,你简直像一只猴子!”后来这个讥讽别人像猴子的人死后却投生为猴子,多生多世以后才得以投生为人,而且长得非常丑。因果的规律就是这样,如果你一直讥讽盲人,自己将来就会变成盲人;你喜欢讥讽别人什么,自己将来就会变成什么。现在很多人遭遇车祸,身体遭到了严重的损害,落下了残疾,可能就是由于前世讥讽过残疾人吧。

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保护他人,佛教不允许我们说他人的缺陷。

第二,我们的眼睛不可信任。

我们凡夫认知世界、判断他人的工具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六根都是无明、我执的产物,都是错误的工具。如果我们的六根是正确的,根本就不需要学佛。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说:眼耳鼻舌非证量,身和意亦非证量。

证量是指能够正确衡量外物的工具。可惜我们身上没有一个工具是靠得住的。首先,我们的六根非常有局限性,例如眼睛,太远看不见,太近看不见;太大看不见,太小也看不见;太黑看不见,太亮也看不见……六根都是如此。其次,六根还很不稳定,比如说,今天觉得某个人很真诚,明天可能就会觉得他虚伪;听别人谈论某个人时,我们会觉得这个人太坏了,一旦亲自与他交往,却会发现他其实很善良。我们的六根就是这样摇摆不定,很有缺陷。

实际上,我们之所以会看到别人有缺陷,正是因为自己的眼睛有缺陷。佛陀曾经拿一杯水做过比喻:地狱道的众生业障深重,一杯水在他们眼中是烧红的铁汁,碰到了就会感受烧灼之苦;饿鬼道众生看这杯水是一杯脓血;海洋里畜生道的众生看到这杯水,会认为是它们的住处;在我们人类眼里,看到的就是一杯水;天人的业障比人类清净很多,所以这杯水在他们眼里是一杯甘露;八地菩萨看这杯水是庄严的玛玛吉佛母;在佛陀眼里,这杯水是圆满的大法界,这才是一杯水最正确的真相,这才叫证量。

因此,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缺陷时,不要太当真,要意识到我们的眼睛是靠不住的,就像戴了一副有色眼镜。要想看到真实的颜色,必须先摘掉眼镜;要想看到别人的真面目,必须先摘掉无明的眼镜。

总之,我们的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嗅、舌之所尝、身之所触、意之所思,全部都是错觉。我们的六根不可信任,只是暂时用来维持生存的工具。当然,更是我们造业的工具。所以“不应说缺陷”。

第三,我们诽谤的人可能是菩萨。

一个人的外相有缺陷,不等于他内在不具备证悟。很多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会特意示现为非常丑陋的外相,甚至显现为动物。作为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我们没什么机会看到一位相好庄严的菩萨,我们只能看到化身为凡夫的菩萨,却又没有能力识别。如果我们诽谤的那个人恰恰是一位菩萨,那就太糟糕了。噶玛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里说:诽谤诸菩萨之罪,较杀三界有情重,发露忏悔无义罪。

意思是说,有一种非常可怕的恶业,这种恶业比杀死整个三界的众生还严重,就是诽谤菩萨。而且这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恶业。

为什么说诽谤菩萨毫无意义?我们造其他的恶业,诸如贩卖海鲜、做烟酒生意等等,是为了谋生赚钱、养家糊口,为这样的目的造业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诽谤菩萨对我们有什么利益?有什么必要?不说的话又有什么损失?什么损失也没有。可一旦说了,就比杀光三界众生的恶业还严重,那何必呢!所以说毫无意义。

俗话说:祸从口出。我们千万要管好自己的嘴,要给自己的嘴上锁,然后把钥匙交给别人。佛法里有很多方法让我们避免造下这种毫无意义的恶业,修持八关斋戒,要求我们保持止语,这就是一个好办法。连说话都禁止了,怎么有机会去诽谤菩萨呢?

第四,一切众生如母。

大乘佛法的精髓是什么?是“视一切众生如母”。因此,说别人的缺陷,就等于说自己母亲的缺陷。母亲那么辛苦地养育我们,为我们付出生命都在所不惜,我们怎么能忘恩负义地说她的缺陷呢?

第五,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众生和佛陀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有业障清净和不清净的差别而已。佛陀的业障已经清净,凡夫的本质还没有从业障的覆盖中展现出来,但二者的佛性平等无差。佛陀是过去的众生,凡夫是未来的佛陀。因此,说一个众生的缺陷,就等于诽谤未来的佛陀。

第六,一切众生都是我们修行的助缘。

要想成佛,必须圆满两种资粮——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福德资粮全部要依赖众生,所以众生是对我们修行最好的助缘,对我们的恩德等同于佛陀。如果我们不但不感恩,反而要说众生的缺陷,那就等于障碍了自己的成就,拖延了自己的成佛时间。

第七,口臭。

常常造口业的人,口臭会非常严重,再高档的香水也遮不住。因此,哪怕是为了避免口臭,我们也不要再说别人的缺陷啦。

(一)引用两段论典

无著贤大师在《佛子行三十七颂》里说:

因惑说他佛子过,徒然减损自功德。

故于大乘诸行者,不道彼过佛子行。

“因惑说他”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说正因为我们有无明之惑,才会谈论他人的过患。如果我们没有惑,六根清净了,根本就看不到别人有缺点。一台照相机,假如我们把功能调成了黑白,那么照出的任何图像都是黑白的。如果我们想要照出彩色的图片,必须要调换照相机的功能。

所以,当我们看到他人的缺陷时,马上要意识到:哦,这是我自己还没修好,虽然我念了那么多咒,修了好几遍四加行,但还是能看到他的缺陷,要继续努力!

“徒然减损自功德”,说他人的过患,最大的损失就是我们自己的功德会白白地被毁灭。我们要想保存、增长功德,那就要管好我们的嘴。

“故于大乘诸行者,不道彼过佛子行。”看到了其他佛弟子的过失,首先要保持沉默,然后反省自己,这是佛弟子如法的行为。

我翻译了第三世大宝法王的一段开示,跟大家分享:

观察自己之过患,不评菩萨他人过,

不观亲友乞丐家,断除不悦心之言。

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过患:做人上有哪些不足?修养上有哪些不足?孝敬父母、照顾家人方面有哪些不足?如果家里的老人总是絮絮叨叨地说我们这个不好那个不对,先不要反驳,先要站在老人的角度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没有这些问题?在修行方面也要这样观察自己:出离心够不够?正知正见是不是缺乏?戒律有没有违背?修行是不是懒惰了?如果没有懒惰,我慢是不是增长了?

无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我们都有很多过患,要认真观察,不可自欺。“别人都很优秀,自己是最差的。”这样的观点才比较正确。

“不评菩萨他人过”。就像上面讲过的,我们的眼睛不可信任,不能辨别谁是圣者,因此对各教各派的大德,如果有我们看不惯的地方,决不能妄加评论。

“不观亲友乞丐家”。当我们去亲朋好友家做客时,总是习惯于观察人家的房子、询问人家的财产,甚至还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这也属于说他人缺陷。在贡嘎山乡,我曾带着村民们轮流到各家去念礼赞文,很多人到了别人家,嘴里念着礼赞文,眼睛却东张西望,心里比较着各家供品的贵贱,这都不太好,说明很缺乏这一类的教育。“断除不悦心之言”,意思是不要说别人不喜欢听的话。

总之,要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眼睛,更要管好自己的心,这样心才比较容易清净。如果心里的妄念储藏得太多,就会像牛反刍一样,妄念会一个接一个涌现出来,很难保持清净。

(二)闻思修同时

别忘了噶举传承的特色:“同时闻思修佛法是不会错的”。

听闻了“不应说缺陷”这句教言,每天早上刷牙的时候都可以这样发愿:牙缝里的脏东西不算脏,议论别人缺陷才是最脏的。我现在刷牙,就是要把无始以来说别人缺陷的肮脏习惯刷掉!今天无论接触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决不说别人的缺陷,决不议论别人的是非!这样发愿的力量是很大的。接下来的在一天,在接人待物的过程中,要时刻观察自己:是不是又生起了想说别人缺陷的念头了?赶紧闭嘴!晚上入睡前要回顾一下:今天碰到了谁?聊了什么?有没有说别人的缺陷?议论别人的是非?如果说了要赶紧忏悔。如此训练,久而久之,说别人缺陷的习惯就会越来越减轻,乃至彻底消失。如此,这句教言才对我们有了真正的帮助,这就是“闻思修同时”。

教言就像火车的轨道,我们就像火车,火车必须在轨道上行驶,否则就会翻车。修行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听了一天课,学了一天“不应说缺陷”,然后一出课堂就议论别人的是非、指责别人的缺陷,这就像火车出轨了,会车毁人亡的。

听闻佛法之后,实修要靠自己,佛菩萨没办法总在我们身边提醒我们。实修“不应说缺陷”这句教言的窍诀是:说话时要观想自己是两个人,一个人说话,一个人盯着。不然,这个坏习惯很难改掉。

此外,受持八关斋戒当然很好。不能受持的时候,尽量多持咒也是一个好方法。在持咒时,我们的嘴就被占用了,就没机会说别人的缺陷了。多念一句咒,同时就减少了说别人缺陷的机会。尤其对于一些步入中年的女众,聚在一起时特别喜欢议论别人是非,如果不说别人的是非,好像就无话可说了。这时要多共修、多念咒、少闲聊。不然的话,好几年修行的功德可能会被一小时的“说别人缺陷”所毁灭,这样太可惜了、太不划算了。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很多人知道,学佛能让自己增加智慧,让自己的心,更加的清净。但是,到底怎样学,才对呢。有人觉得学佛就是要皈依,觉得佛教中讲三皈五戒,很复杂。有人说,其实学佛就是将佛当做..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问: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目的,并付诸实现呢?答: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非常重要。你现在不清楚自己的生命目的,所以用头脑去思考和寻找。你可能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对,也不..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心瞻礼尊容,这就是修功德。我们一定要知道瞻礼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不可思议的。在过去空王如来涅槃后,有四位比丘学佛,学着学着佛因为..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如何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的事情,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金刚般若的这种智慧,当即名字以离名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就是金刚般若的智慧。如果我们还取法相,还取..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问:“东区长者之声”,这大概是个刊物,里面登载说本港卫生局长说,香港严重缺乏灵龛,倡将骨灰洒在纪念花园,化做春泥更护花。世俗也有把骨灰洒入江海的..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每一个众生,无论是人还是非人,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都一样,都想解脱,都想成佛,只是不会或不敢用“解脱”、“成佛”这些词而已,他们认为这是迷信。一说要解脱、要成佛,..

孩子,这是甜的

好甜!好苦!好甜呀!我说好苦才对!邻家哥哥结婚,分礼糖。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拿着刚到手的糖果跑一边享受这难得的喜悦。可是吃着吃着就吵了起来,一个说糖果是甜的,另一个穿得破旧、年纪稍小点的却说这是苦的,谁..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文:宏海法师今天这一讲,我们想,主要把我们做一个大的视野整合,就是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天我们要讲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就着说前面的几种国土,净土..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文/学诚法师所有人都要面对出世和入世这两种心态。入世就是要做事,出世也要做事,关键在于如何用心。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那句话,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有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时,..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每次演讲,我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爱得愈深,痛苦就愈强烈?”这是很普遍的问题,而且我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各个年龄层的人。当然,这里所..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这是蕅益大师讲的,讲得一点都不错。绝对不是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包括菩萨,菩萨、声闻、缘觉没有法子理解净..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安忍不是只在表面上“忍吧、忍吧……”你一忍再忍,总有一天会露馅的。这都是表面上的忍,实际上心已经动了,因为心里已经有怨恨了。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深信这些道理。佛讲的这些道理..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我们已经有幸得到了暇满人身,丰衣足食,比较健康,也没有什么疾病,顺缘样样具备,这个时候应该好好地利用此良机精进修行。我们往昔造过很多恶业,业力缠身,这些恶业早晚都会现前的。业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解】六、净土诸经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