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要》广释(中)一一第六要小结

繁体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第六要小结

如果此生没有能够发起菩提心会怎么样?《修心七要》的目的是指导我们发起菩提心。那么,一个修菩提心的人会得到什么?生活条件会大为改善吗?工作家庭会称心如意吗?身体会永远健康吗?都不一定。相反的,一个不修菩提心的人,照样可以赚很多钱,可以开豪车、住别墅、安居乐业、吃喝玩乐……人生可以得到短暂的享乐。如此看来,何必要修菩提心呢?或者说,如果我们此生没有能够发起菩提心又会怎么样呢?身为佛教徒,对这个问题要有清晰深刻的认识。

菩提心不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生计问题,也不是要解决婚姻问题、健康问题,更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财致富。菩提心是要帮助我们解决无尽未来中的一切痛苦与不幸,帮助我们超越轮回苦海,也帮助一切如母众生超越苦海。

反观过去,无始以来,我们一直漂泊轮回,经历了无数的生死、遭受了无边的痛苦,都是因为不具备菩提心;再向未来看,如果此生没有能够发起菩提心,我们只能继续轮回、继续受苦。也就是说,未来的幸福与光明只能因菩提心而呈现。有谁愿意受苦吗?有谁不想快乐吗?恐怕没有。而菩提心就是能让我们与一切如母众生永远离苦得乐的唯一方法。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去发起菩提心!

任何一件事,明白了它的重要性,才会为这件事付出努力,菩提心也是如此。虽然发菩提心对于佛法初学者来说会有相当的难度,但只要对菩提心的重要性能有深入骨髓的认识,发起菩提心并非遥不可及。

比如当前最新版的智能手机,虽然价格昂贵,可还是有很多人去抢购,听说还有人卖肾去购买。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手机很重要。

那么,是否听说有哪位佛弟子为菩提心而卖肾?没有吧。而在古代,为菩提心而舍弃身体的高僧大德比比皆是。

曾经有一位圣者,他发愿要为菩提心而献出自己一千世的头颅。在付出了999次头颅以后,最后一世他投生为国王,名叫月光王。有一位邻国的国王对月光王非常嫉妒,于是派出一位刺客来砍月光王的头。月光王知道了刺客的企图,却仍然愿意让刺客砍下自己的头颅。眷属和大臣都来劝阻,但是月光王说:如果你们阻拦我,就是在障碍我修持菩提心。说完,月光王带着刺客来到一个僻静的树林,请他动手。刺客摄于月光王的威德,不敢下手,于是要求月光王用树叶把自己的脸盖上,月光王答应了。这时,树神被月光王深深感动,为了保护月光王,就挥舞枝叶抽打刺客,刺客非常惊恐。于是月光王跪在大树面前,祈求树神不要干扰自己的菩萨行。这样,刺客才得以砍下月光王的头。

月光王既是不为了智能手机,也不是为了财产和名利,更不是为了自己的爱人,为什么有勇气做出这样大的牺牲?就是因为他认识到了菩提心的重要性。

那么对我们来说,怎样才能加深对菩提心重要性的认识?《修心七要》就是最好的法宝。没有《修心七要》,我们对菩提心的认识永远是一知半解的,当然也就不愿意付出什么努力。因此,我们并不需要为菩提心去卖肾,也不需要奉献一千世头颅,只需要依止《修心七要》,不断思维、不断讨论,更重要的是,把《修心七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我们就能够在今生发起菩提心,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发菩提心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

发起菩提心的过程必然是艰苦而漫长的,不可能在几天之内就成功,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为什么呢?因为在无始以来的漫长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无明、烦恼和习气中,即便能有一瞬间离开无明,马上就会恢复原状。比如说,当我们专心听课时,旁边一个茶杯忽然“啪”的一声摔碎了,这一刹那,我们的无明可能会停顿片刻,但瞬间就会恢复。我们无始以来根深蒂固的习气,怎么可能在几天的学习或几分钟的禅修中改变呢?所以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我们现在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不认识自己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相貌、家庭和生辰八字,这些并不是真实的自己。在漫长的生命长河中,我们这一生只是极为短暂的片刻。现在的我们只是五蕴的临时组合,是短暂的假我,就像身上的衣服一样,穿不了多久就会换掉。而我们却一直把这个假我当成了真我,就像是把脸上戴的面具当成了自己的脸。

大乘佛法的唯一目标,就是透过修习菩提心来破除假我、认识真我,然后再引导更多的众生认识真我。

在我们凡夫心中,菩提心是极为短暂和稀少的,而无明却极为漫长和根深蒂固。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

犹于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

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黑夜中,整个天空乌云密布,既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凡夫的心就是这样的状态。偶尔出现的闪电,就像凡夫心中的善念,既短暂又稀少。是不是这样?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童年阶段都在想什么?是修行吗?是利益众生吗?当然不是,整天想的不是玩具就是巧克力;少年时代呢?只喜欢玩游戏或去网吧;青年时代呢?主要忙着应付考试和谈恋爱;成年以后,大多数时间都要忙于工作赚钱、养家糊口,即便有一点空闲,也要忙于聚餐、逛街、旅游、打麻将;那么到了老年,会不会关注菩提心了呢?不会,老年人关注的都是自己的身体:睡眠怎么才能好一点?疾病怎么才能治好?该吃什么样的营养品?此外还要操心子女的事业和婚姻,还要帮子女带孩子,很多老人甚至比年轻人还忙。

那么,佛教徒会不会好一些?也不一定。即使能信佛,为修行又能付出多少?即使能修行,烦恼、我执又能减轻多少?出离心、菩提心、虔敬心又能增加多少?即使能修习禅定,出现很好的境界,生起智慧、慈悲的法喜,又能维持多长时间?这些短暂的进步依然像漫长黑夜里的闪电,对于成就和解脱是微不足道的。

很多老居士虽然一生都念阿弥陀佛,但也只是盼望“我要往生极乐世界”,心里只有自己,并没有众生。原来的自私有百分之三十,念佛几十年,自私却涨到了百分之九十,把殊胜的净土宗变成了增长自私的助缘,这样怎么可能往生呢?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众生,没有一丝一毫的自私。越自私,阿弥陀佛离我们越远;越无私,阿弥陀佛离我们越近。当我们把自私降到零的时候,就能成为阿弥陀佛本人。

学佛不能自欺,要认清一个事实——自己现在很糟糕!这句话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有所警觉,才会愿意竭尽全力去修习《修心七要》。没有学习《修心七要》之前,我们的无明就像长夜一样黑暗无光。学习以后,利他、菩提心的闪电就会开始出现。学得越多,闪电出现的次数越频繁;学得越久,闪电就越能持久;如果能付出一生的不懈努力,我们必能逃离无明的黑夜,迎来菩提心的曙光。

二、靠定佛法

《修心七要》的第六要一共有十六句教言。我们学完之后,要经常问问自己:在生活中能做到多少?是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还是有了一点点进步?

学习了第六要,我们再也不会发愁没有修菩提心的对境了,因为这些教言把一切生活琐事都变成了修行的最好对境。比如说:家人给了我们一个难看的脸色、别人对我们发了脾气,这都是提高自己的大好时机。如果我们能做到很淡定、很平和,那就是进步;如果我们立刻火冒三丈、反唇相讥,说明根本没有进步。那也就不必再浪费时间学习《修心七要》了,除了坐得腰酸腿疼以外还有什么好处呢?还不如出去蒸蒸桑拿、打打麻将更实在。

学佛必须要落实于生活。因此,我给大家一个建议:每人准备一个小本,每天做了什么好事都要记下来:为家人做了多少次饭?洗了多少件衣服?打扫了多少次卫生?有没有帮父母洗脚?要一一记录。

学习第六要之后,一定要实实在在地改变自己,不要把老旧的坏习惯一直保留着。要从对待家人做起,之后再扩大到朋友、同事、邻居乃至一切众生。学佛不是要得到什么,而是要放下自私。只有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自私的习气,才会感受到《修心七要》的加持力。如果《修心七要》和自私像一对牛角一样各长各的,那学习《修心七要》就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就像一种药品,如果吃了不仅没有疗效,而且还有副作用,并且还很贵,那何苦要服用它呢?

当然,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学习《修心七要》之后进步不大,于是感到气馁,这就堕入了另一个极端,也不可取。学佛不可急于求成,要调整好心态,鼓起勇气,一步一个脚印去实修,好好珍惜这个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法宝。

《修心七要》的传承来自噶当派,无数噶当派的修行者都依靠《修心七要》获得了成就。冈波巴大师把噶当派的传承融于噶举法脉中,无数噶举派先圣也依此法宝获得了成就。所以,《修心七要》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前人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只是迟早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依止《修心七要》,实实在在地改变自己,把人生的一切忧虑、一切逆境都转换成断除烦恼的助缘。首先在家人、朋友的小范围内成为一个榜样,继而再扩大到一切众生。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变成菩萨的,这是肯定的。

《入行论》说:

瞋贪等诸敌,无手亦无足,

非勇非精明,役我怎如奴?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与烦恼战斗过,所以烦恼一直在欺负我们、奴役我们、操纵我们,我们一直是烦恼的奴隶。烦恼就像一个黑社会老大,佛法就像警察,佛法的出离心、无私、慈悲、智慧就像国家司法机关一样拥有强大的威力。而我们就像一个流浪儿童,一直被黑社会老大控制着,帮他干各种坏事,以前我们既不敢反抗,也不敢报警。实际上,如果我们报警,黑社会老大是很容易被打败的,因为他绝不是国家司法机关的对手。同样,如果我们依止佛法,烦恼也很容易被打败,因为烦恼是客尘、是虚妄,它绝不是佛法的对手。

《修心七要》要反反复复地听、反反复复地读,要把这些教言谙熟于心。这样,一旦烦恼出现,才能立刻运用自如来对治。就好像我们身边总是带着几个警察,一旦遇到黑社会分子来寻衅,我们一挥手,警察就能冲上去解决他们。如果我们身边没有警察,遇到黑社会分子来寻衅怎么办呢?恐怕只有挨打了吧。

《修心七要》第六要的学习即将结束了,新的一年也即将开始了。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当然都希望幸福快乐、万事如意,但人生是变幻莫测的,有些人能如愿以偿,有些人则会事与愿违,可能会生病,可能会遇到灾祸,甚至可能离开人世。那么,我们该怎样度过新的一年?在往昔的多生多劫里,由于佛菩萨的加持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我们现在有了学佛的机会。展望未来的一年,我们的生存是好事还是坏事,完全取决于现在的思想言行。如果我们珍惜人身、如法修行、利益众生,那么未来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我们追求名利、作恶造业、伤害众生,那么新的一年将毫无意义。

密勒日巴尊者说:“对一个行善者,寿命越长越好,事情越多越好;对一个造恶者,生命越短越好,事情越少越好。”这句话的意义很深刻。一个修行者,哪怕只能再活一个小时,也能积累一个小时的功德;一个造恶者,多活一个小时,就会伤害更多的生命,那还不如早点死去。

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的未来会发生什么、出现什么、遇到什么,完全取决于我们现在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

因此,今后我们要靠定佛法、靠定《修心七要》,不能依靠我们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因为我们现在的思想充满了无明、充满了贪嗔痴,是完全靠不住的,唯一可靠的就是佛法。是不是这样?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知道吗?什么是快乐的因、什么是痛苦的因,我们知道吗?不仅我们不知道,在世俗观念里、科学和哲学里,都找不到权威性的答案,其他宗教里也找不到令人信服的教言。

因此,我们只有靠定佛法,佛法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未来。在任何事的抉择之际,只有佛法才能给我们正确的答案。失去佛法的引导,我们完全是盲人;没有佛法的世界,是完全黑暗的世界。没有佛法的智慧之光,才能照亮我们内心中自私的黑暗、我执的黑暗、无明的黑暗,才能让我们未来的生命精彩纷呈。总之,靠定佛法,是我们人生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未来生生世世的意义所在。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堕胎是道永恒的伤

堕胎是道永恒的伤堕胎对于女人来说是道永恒的伤,梦魇般一生如影随形讲述人:绿莹31岁精算师第一次堕胎年龄:22岁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没有一天没想到过他,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把他叫做我的孩子,他只是一个没成的胚胎..

奇怪的友谊

奇怪的友谊真真在小的时候生了一场病,是失忆症,于是不知怎么的,就和一直叫珞珠的老虎交上了朋友。他们两个亲密无间,如果真真被老狼追击,珞珠就立刻窜了出来,老狼便不敢来袭了。每当珞珠受了伤,真真便用自己的..

随缘之义

随缘之义 杨云唐 识与智的最主要差别在—识是有「自我」的成分,而智是脱却了「自我」的色彩。意识,它所取的都是有利自己、保护自己、顺于自己的;所以它能自己养胖自己。也因此,意识活在自己世界里,一直在自我堆..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都摄六根”就是一心,“净念相继”就是不乱。打念佛七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这个是根据什么经典呢?主要就是根据《阿弥陀经》。经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

圆 梦 王宽心

圆 梦 王宽心我曾有过一个梦。此梦已圆多年,然而却羞于启齿,原因是,别人为了圆梦,无不付出艰辛的劳动,而我圆梦,未有点滴付出,却坐享其成。此因此果,作下陈情。我是学俄语的,对地铁的了解,早在上世纪中叶。当..

姻缘靠天定?算命先生都说孤独终老的姑娘,靠这个办法竟然找到如意郎君收获幸福美满

姻缘靠天定?算命先生都说孤独终老的姑娘,靠这个办法竟然找到如意郎君收获幸福美满 俗话说,婚姻是人的第二次投胎,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于很多女孩子来说,能否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几乎决定了人生最后..

信愿法师:念佛修行如何择法择师?

信愿法师:念佛修行如何择法择师?问:念佛修行如何择法择师?答:以末法时代,我们凡夫众生要修学,很多人在弘扬佛法,到底谁讲的才对呢?很简单,依法不依人。无论出家在家大德,他所讲的,引经据论,我们就听从;不..

堕胎活见鬼

堕胎活见鬼 小饼的大姐是北京人,他有个女性朋友,婚前曾经堕过胎,无神论者,毫不在意也毫不愧疚,婚后生了个大胖儿子,红红火火。 儿子几岁的时候,突然开始天天哭,用稚嫩的声音惶恐的哭喊:窗外有人!窗外有人!..

妙江法师:每一个四众弟子的发心都是正法住世的能量

妙江法师:每一个四众弟子的发心都是正法住世的能量妙江法师我们向往正法住世,这也是一种动力。每一个四众弟子的发心就是这个动力,就是正法住世的能量。诸位都是能量,我们出家人也是能量。三宝就代表明灯,大家能..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四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四[原文]智首菩萨说念佛《华严经》云:“一切威仪中,常念佛功德,昼夜无暂断,如是业应做。” 智首菩萨说念佛在《华严经》中,智首菩萨劝人念佛的偈子中说:“作为法王子,在平时..

太虚大师:为何要修学佛教

太虚大师:为何要修学佛教可知学佛为吾人极平常极必要之事。而决非不近人情者也。佛法的精义甚深难知,不是言语可以说出来的。但他的义理虽然深妙,却又在吾人日用寻常之中,并非离掉吾人日用寻常另外有所谓佛理佛法..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

宁愿拖著尾巴

猴子转生为人仍残留尾巴余报(前生可能是马来西亚猴子)达尔文尝试以进化论解释人类的进化,这个理论至今仍是争论不息。然而马来西亚的一名有尾婴孩,却似乎增强了此进化论的可信程度。这名已三个月大的婴孩,居于马..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景区,龙门石窟分为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中间是易水河昼夜不息地流淌。龙门石窟最大的看点,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群像。..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吧,你心情好的时候,别人跟你开两句玩笑,你不怎么放在心上。一得病,身体不舒服,情绪就容易敏感、波动,心态往往就会不好,这时候别人稍微一惹你,你就烦,对吧?这说明..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作者:reading我姐姐信佛20年,常年吃素,虽已经50岁,但和40岁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看上去很年轻。姐姐平时以念佛和诵《地藏经》为主,也持一些短咒:比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