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紧张、易发脾气?新年你需要补点这个!

繁体

“本次考试不合格”

小明颓丧地解开安全带

“平时练得都挺好,一考试就紧张”

“来,弹给我听一下!”

虽然早已练熟,但每此还课弹琴

小红的手都不由自主的轻颤......

在工作学习中

我们会发现在紧张或关键时刻

即使是平日能轻松做成的事

有时也会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这是因为我们缺了一颗“平常心”

本期讲堂我们便来聊聊“平常心”

如何算是“平常心”

““””

在佛教中,不少大德都曾肯定过“平常心”的重要,如南泉普愿、马祖道一都曾开示“平常心是道”,六祖也言“心平何劳持戒”,那“平常心”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平 实

第一是“平实”。马祖道一认为“平常心”的标准是 “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平凡无圣。”

这是极不易做到的。大部分人的心念都是不安定、不平实的,稍遇着一点外境就会动荡不已,佛菩萨把这类扰动心湖的外在情形概括为“八风”,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苏轼便曾以“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来形容自己古井不波的心境,可惜为佛印禅师一句“放屁”所破。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心也常随这“八风”所鼓荡——

遇上飘红的股票,“不能抛,还能涨!”;遇上暴跌的基金“早知道当时就抛了。”;遇到有人讥讽自己,或当下回嘴,或记恨在心、不能释怀;遇到次日出游,激动的睡不着等等,如是心随境转、起起伏伏,自然“心累”。

长远

第二是“长远”,即常能保持这种遇境平实的心念。虚云老和尚曾开示“ 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就是平常。

譬如世人,招待熟客,只用平常茶饭,没有摆布安排。这样的招待,可以长远,就是平常。

如有贵客到了,弄几碗好菜,这就是不平常的,只能招待十天八天。家无常礼,故不平常的招待,是不能长久的……环境千变万化,千辛万苦而道心始终不变,这就是平常心、长远心。”

训练“平常心”

““””

正如大珠慧海回答源律师“如何用功”之问,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要想像禅师们一样在生活中保持这种长远的平常心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与它有少分相应,让它帮助我们在种种外境前心态平和,不至于波动太大。

知事无常,接纳因缘

生活中的每一个快乐背后,都隐藏着痛苦;每一个挫折背后,也蕴含着契机。

如果我们只愿意接纳顺境,那么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对成功的执着便会成为压在精神上的沉重大山。

但我们要知道无常始终存在,一次的失败或成功也并非终局,我们有着许多试错的机会,也有许多成功的可能。

真正伤害我们,令我们痛苦、焦虑的,不是无常本身,而是我们对无常的消极逃避和抗拒。与其如此,不如面对并接纳,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

检视自身,勿生我慢

当听到赞扬或批评时,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名誉是否受损”,随即生起相应的欢喜或嗔怒。

对此我们可以将第一反应的“名誉是否受损”替换为“检视自己”——自己是否值得这份称赞,有则倍加精进,不宜自满,无则忏悔改正;

他人的批评又是否因为自己言行上有所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心有慈悲,说柔软语

如今的网络环境常令人感慨,我们似乎很容易就将他人对立,把那些不认同自己观点的群体视作敌人,从而生出许多争执,平添嗔恨。

面对他人的恶语,如果一念嗔心起,也以恶语相迎,便是用他人的恶来点燃我们的恶,损人不利己。

对此宜存慈心,即使不能认同,也勿口出恶语,对于网上的各种“八卦”也宜谨言,不妄加揣测。

在生活中,也应诚实言语、柔顺言语、正直言语,管住“口业”的同时,逐渐培养自己的慈心,消除对立的意识。

行布施,断舍离

在干扰我们“平常心”的八风之中,除了名誉、苦乐之外,还有对“财物”的贪执,对此可常行布施,参与慈善;

也可从“断舍离”开始,清理自己的购物车、家中闲置已久的事物,从点滴处消解对“财物”的执着。

编辑 | 远山

摄影 | 浩子 晓峰

责编 | 明月 2024-03-17 13:53

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

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认识你自己的身和心,也就会了解他人。一个人的脸部表情──言语、手势、行为都源于他的心理状态。佛陀,一位觉者,因为他经历过,且以智慧看透心理状态和它们的基本因素,..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陈士东近来社会人士谈及颇哇法,有严重走偏之倾向,如不及时纠正,则会使大法蒙尘,于修学者不利,这是我写下此文之目的。薛俊英先生在《开顶—囟门与百会》(见《气功》1995年12月号)中云:..

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

师父,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如果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说,有一个水泡,下雨了,水泡起来的时候。这个水泡灭了,下一个水泡又起来了,它俩是一模一样的。那后面的水泡是不是前面的水泡呢?它不是。前面的水泡是..

读十遍金刚经有什么效果

读金刚经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行方法,大家在读金刚经时是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智慧的,这样长时间的去读金刚经时,从中体会到的知识也就是很多的,读金刚经十遍能让自己从感受到很多的知识,而且自己的坚持能让自己懂得更多..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一信徒问师:师父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呢?师答:想知道自己适于哪种修行方法,就必须虚心向出家法师和大德居士求教和请问,要放下自己心里的种种认知和成见,不要有分..

长喝柚子茶,可以去色斑

很多年轻的女性,经常会消化那些长了色斑的上了年龄的人。殊不知,色斑的出现不仅在于老人身上。年轻的人也是会出现色斑的。因此,年轻的漂亮女性,也应该懂得最基本的色斑的防治方法。而多喝柚子茶,这几乎是所有方..

海神请法

海神请法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宝计画,慎重而热切地商议着:「大海!变幻莫测,虽藏有众宝,但却也蕴含无限危机!」「是啊!若没有了解海性的人相助、指导,此行如何圆满顺利达成任务..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当末学在《南方都市报》上看到陈晓旭去世的消息,心里一阵失落。据报上说,陈晓旭临终时昏迷不醒,醒来则叫唤姥姥、母亲。一个学佛念佛多年的居士..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次要信我是理性佛、名字佛,..

念楞严咒身体发热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念楞严咒身体发热是因为什么。自身有业报导..

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

大悲咒当中有着很深的智慧以及道理,所以现在有不少人在读诵这部咒文。但有的人是初次读诵大悲咒,所以对于大悲咒不是很熟悉。对于这样的人建议参考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的全文去读,这样能让大家尽快熟悉大悲咒中的每..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梵语“阿弥陀”,中国话的意思是“无量寿”,又名“无量光”。也就是说,寿命无量,光明无量,功德无量,乃至神通、智慧、说法、度生一切无量。可见得阿弥陀佛的名号真的是万德..

读地藏经可以停吗

师兄在读诵地藏经的时候是可以停的,但是不建议,因为这样是会影响我们对经文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我们修行的效果。但是由于地藏经的经文比较多,所以师兄可以分成3部分去念诵,每天念诵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是..

楞严经谁讲的比较好

《楞严经》是佛学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楞严经的地位和作用。而我们修行楞严经的众生,我们..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忆访黄念老作者为著名佛学家陈兵教授黄念祖老居士的大名,我是在1981年从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明真法师和熟识的学僧那里听闻:他是北京邮电学院教授,自然科学家,虔诚佛教徒,曾任北京居士林..

大悲咒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不但是佛学中的经典之一,它在佛学中所占位置也是很高的,而且它所蕴含的道理和智慧也非常深,为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学这部咒了。在学大悲咒时,有的人能很快了解大悲咒的意思,而有的人对大悲咒不了解,..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