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要》广释(下)一一遇违缘修一(二)

繁体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三.什么人会遇到违缘

一般来说,会遇到违缘的有三种人。

第一种是欲界众生。这个世界的人都离不开欲望,尤其是男女的欲望。有人透过少欲知足的方式来修行,当他欲界的业快要消尽,即将要投生到色界的时候,就容易遇到违缘。这就好比一个人要移民到美国去了,这里的债主肯定要来找他,不然等他去了美国,就找不到他了。

这时候要认真修持自他交换。遇到违缘是好征兆,不要认为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很多人喜欢顺缘,出现一点点逆缘就不高兴,有些逆缘是好事,是重报轻受。一个欲界众生的业报将尽,在投生色界之前,会有特别的磨难、障碍,如果不接受违缘,就永远无法投生到色界。这个时候要有一定的忍辱力,通过自他交换的修持,才能顺利到达色界。

第二种是“忍”位的修行人。修行的阶次分为五道,小乘、大乘都是如此。所谓“五道”,就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资粮道和加行道属于世间凡夫位,还是凡夫的境界,但是已经在修行的道路上了。见道以上是圣人境界,所谓“见”,就是指见到了轮回里从未见过的、超凡入圣的境界。无学道则是已经超越了圣人和凡夫,完全是佛的境界。加行道里又分四个阶段:暖位、顶位、忍位、世间第一法,到世间第一法,就接近证悟了。在忍位的时候,虽然还是凡夫,但已经不会再堕落三恶道了,这时候也容易遇到违缘。因为他再也不会堕落三恶道了,那么他堕三恶道的业障、违缘就会全部在这个阶段出现,要受这个报。

第三种是阿罗汉,以及快要成佛的菩萨。佛陀在成佛的前一个刹那,遇到三大阿僧祇劫里最大的违缘,出现很多魔军的恐吓,还有很多漂亮魔女的诱惑,佛陀都是如如不动。后来魔众就愤怒地向佛陀射出毒箭,以及做出各种恐怖的举动,佛陀还是如如不动,一直安住在大慈大悲的禅定之中,因此摧毁了所有魔障,之后就证悟了。

我们现在还不属于这三种人。遇到违缘是好事。佛经中说,即便是发生在梦里的微微头疼,也能消除很多恶业。我们所遭受的任何痛苦,遇到的任何不开心、不快乐的事,都不是平白无故的,都是过去世因烦恼而造业的结果。所以,我们不开心、不快乐、生病、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和等等,都来自于过去世的业。越是出现违缘,我们越应该对因果生起信心。

遇到违缘的时候,我们主要修持的就是自他交换。佛陀在证悟之前战胜了一切魔军,他用的不是任何武器,而是内在的慈悲,也就是自他交换的菩提心。建立在利他心、菩提心之上的自他交换,是战胜所有魔障、所有障碍、所有违缘最佳的、唯一的方法。很多人为了保护自己,要去求一个护身符,却不知道,利他之心才是最好的护身符。有一次,阿底峡尊者的一个弟子请求尊者给他一个护身符,阿底峡尊者就在纸上写了一些字,然后包起来给了弟子。那个弟子觉得这个护身符很有加持力,对自己很有帮助。有一天,弟子很想看看这个殊胜的护身符上到底写了什么,是不是什么特别的咒语,于是就打开了那张纸,却见纸上写着:愿你生起利他之心。这就是菩提心的力量,这就是利他之心的加持力。

四.最严重的魔障

在我们修行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违缘、魔障,比如你开始学佛的时候特别虔诚、有信心,慢慢地,信心和虔诚心都退失了,这就是一个违缘、魔障。真正的魔障不在外,而在内,最可怕、最严重的魔障就是内心生起邪见,我们会因此而造作可怕的恶业,这样魔才会心满意足。诸如一般的与人吵架或是杀害一些小生命之类的事,不会令魔感到满足,魔最大心愿是看到我们的修行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被彻底毁灭。这时候,我们不但不要半途而废,还要更努力地修持自他交换。

佛经中说,自己就是自己的救星,自己也是自己的仇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彻底毁灭自己。什么事情能让自己彻底毁灭?就是邪见。我们所有的恶念之中,最可怕、最严重、最大的魔障就是邪见。邪见不仅会毁灭我们的今生,还会导致我们来世遇不到善知识,所以非常可怕。

邪见在很多学佛人的身上都会出现。有些人刚开始学佛时很虔诚,晚上舍不得睡觉,这个经也念,那个咒也念,在没有人引导的情况下自己练习打坐、禅修,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其实这些都不是正确的修行,往往会落入极端,这种人就容易遇到魔障。欲速则不达,如果你特别想尽快成就,晚上不睡觉,家务也没时间做,一直忙着做功课,最后不但你想要的结果或加持不会出现,而且会觉得内心的烦恼越来越重,工作越来越不顺,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越来越困难,这时候你会怀疑自己是因为修持佛法才变成这样,于是就慢慢生起放弃学佛的念头,渐渐退失信心,最后半途而废。

要知道,这不是佛法的问题,而是学佛的方法不对。比如我们今天讲的《修心七要》中自他交换的训练,是有关菩提心的修持,是大乘法教,如果你基础没有打好,不具备前行的条件,没有生起利他之心,或者发心不正确的话,即便你很努力,可能也得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可能在修行自他交换之后产生副作用。这不是法的问题,而是自己的根器不够。无始以来,我们都充满自私、具足无明烦恼,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自他交换的训练,没有接触过大乘佛教的伟大思想,所以在初次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反应,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有勇气,要坚持,要勇往直前,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永远不舍弃利他之心!要敢于发起并坚守这样的承诺!对菩萨来说,失去生命不是大事,放弃利他之心才是最可惜、最可怕的事情。

凡夫往往觉得生命最宝贵,虽然佛法如此重要,菩提心法门如此伟大,但因为自身智慧不够、善根不够,凡夫是体会不到这些的。现在有了学习如此珍贵的大乘法门的机会,前所未有的外、内、密的魔障都有可能出现,会干扰你,让你生不起信心,让你不能坚持,让你在修行上退步,拖延你的修持。我们要认清这些魔障,绝不要输给魔障、输给违缘。如果我们输了,就会沦为魔王波旬的眷属,以后也是。外在的魔王样子很可怕,长发披散,獠牙外露,但更可怕的是内在的魔王,就是我执,是自私的念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它才是真正的魔王。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保护、滋养我执的魔王,我们在轮回中流转的次数越多,我执越强大、越不好对付。

当我们遇到违缘的时候,恰恰就是我们摧毁我执、消灭我执的大好时机,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违缘越多、魔障越多,我执的力量就会变得越小,我执遭到的破坏就越大。

在破坏我执、推翻我执、消灭我执的时候我们会很难受,因为从无始以来,我执好像是我们的天性一样,与我们相依为命,我执左右我们,我们保护我执,彼此依赖,不相舍离。所以魔障、违缘出现而令我执受到影响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感到难受。但我们也一定要知道,魔障和违缘其实是我们的强大外援,可以帮助我们强力地推翻、摧毁我执。因此在魔障、违缘出现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支持我执,而是要支持魔障和违缘,站在违缘这一边,与它们联手,一起摧毁我执、推翻我执。

支持违缘的最好方式就是修持自他交换!无数的修行人都会在学佛的道路上遭遇魔障和违缘,我们要发愿,让他人所遇到的所有障碍和违缘统统都集中在我现在所遭遇的违缘和魔障之上,让我一个人来承受,把我所有美好的修行顺缘、功德、资粮,全都不求回报地给予这些修行人,因为这个给予的力量,他们再也不会遇到违缘和魔障。如此发心,就叫作“遇违缘修一”。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2024-03-17 13:53

问问:山东济南哪里可以超度婴灵

问问:山东济南哪里可以超度婴灵山东济南哪里可以超度婴灵?可以委托寺庙道观的师傅进行法事超度,没有地域的限制,有本人的法事资料信息就能进行委托。婴灵,是人工流产、胎死腹中,或出生不久即夭折的婴儿灵魂。婴..

嘎玛仁波切:如何忆念阿弥陀佛?

嘎玛仁波切:如何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法门,甚深奥妙空性清净,是让我们能够到达极乐世界的方法。在中国几乎是“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人们都知道双手合十,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这也是最简单的修法,忆..

仁清法师:佛像放在口袋里是否不尊敬?

仁清法师:佛像放在口袋里是否不尊敬?问:“我要是考试或出远门的话,都希望佛菩萨能在身边,保佑自己,像这个小的佛像,放在口袋里或旅行包里,行不行?会不会是一种不尊敬的行为?答:先讲尊敬,事相上的尊敬有事相..

圆瑛法师:大乘起信论讲义

圆瑛法师:大乘起信论讲义 大乘起信论讲义圆瑛大师著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上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下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上四明接待讲寺佛教讲习所圆瑛弘悟述大乘起信论○今解此论。直分为六。甲一略释论题二造论菩萨三翻译人时..

隆莲法师:菩萨觉悟的是什么

“观自在菩萨”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意为“觉”萨埵:意为“有情”、“觉有情”凡是一切有生命的都叫“有情”。佛法说“有情”——指胎、卵、湿、化四生。人是胎生中最有灵性的,故最高级;蚊虫、禽类..

邪淫的祸报事例四

◎贵州省某生,每次参加官试都落第。因此乞求张真人,为他查天榜,真人伏桌代查,神明批示说:此人原有功名,但因盗淫婶亲,故功名被除去。某生辩说并无此事。结果神又批示说:随无实际行为,但又盗淫之心。某生十分..

寻一位志同道合之士

寻一位志同道合之士本人女,80年生人,未婚。现在上海工作。身高158cm。外貌普通。希望能在这里遇到一位正信的佛弟子,要求老家是河南的。最好是在上海工作的,这样方便联系。不在上海工作也没关系。如果条件成熟了..

观音心经是谁悟出

观音心经是观音菩萨所说的,它是经文中的重要经典,虽然全文没有多少字,但是每一句经文都有着深厚的意义以及道理,所以大家在修这部经文时,需要用心去领悟,这样才能知道心经所讲的意思,才能知道它所表达的含义。..

嘎玛仁波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一定可信吗?

嘎玛仁波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一定可信吗?现在这个时代,媒体网络太发达,传播谣言的伤害力更为恐怖。所以我们要约束自己的身口意,不要让自己的心随着别人所传播的内容,时时掀起浪花。任何时候都需要静下心..

在学佛之前,我们先要自己认识自己,六祖为什么能一听经就开悟?

在学佛之前,我们先要自己认识自己,六祖为什么能一听经就开悟?本文为梦参老和尚开示,希望大家喜欢。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闻法、听法压根就没他的份。六祖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是..

圣空法师:圆觉经13

圣空法师:圆觉经13圣空法师:圆觉经13《圆觉经》,佛教大乘经典,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收在《大正藏》第..

寻佳偶良人

寻佳偶良人个人介绍:学佛两年多,自学佛后,茹素如常,英语本科,而立之年,身高一米七六,就职于广东佛山顺德一家外贸公司,性格稳重,天生爱静,不沾烟酒,喜欢古诗旧词,爱好音乐,喜欢弹琴。愿觅得异性佳偶,共..

在佛教中 不执著的意思是什么? 放下的意思是什么?

在佛教中 不执著的意思是什么? 放下的意思是什么?1、不执著和放下是一个意思,正因为执著所以放不下,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也正因为放不下所以很执著,舍不得。2、放下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什么都放下了,不仅仅是外面..

回归,归向何处

回归,归向何处今天,再读《生命的回归》,导师开篇便提到人们最切身也最关注的的问题是人生,即生活、生死和生命。我突然感觉过去一直生活在混沌、疑惑、迷茫中,对生命真相从没认真考虑过。读了这些文字我才意识到..

寺院和庙宇是一回事吗

人们常把寺院和庙宇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回事。寺院虽然已中国化了,但毕竟是外来的,是专门供佛、敬佛的道场。佛者,释迦牟尼也。庙宇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是中国特有的,建庙是为了祭祖、供神、敬神,而神仙是中国..

吃点亏、受点苦、笨点、傻点也是福

吃点亏、受点苦、笨点、傻点也是福一句实在话1、珍惜生命、好好活着。二句真心话1、不要让外物奴役了你的心灵。2、不要让金钱代替了亲情。三句良心话1、好好地孝敬父母,因为他们才是你的佛。2、好好地培养子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