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日用文选|与师祖、师父、师兄日常问候及答复书

繁体

禀师祖报平安书

师祖老人慈鉴。拜别慈容。已逾两月。未叨训诲。孺慕良深。恭维法座康宁。福躬强健。为颂靡既。徒孙自抵于此。微躯幸托平安。寺中诸禅友。亦颇相得。一切任务。尤知检点。希勿垂念。惟徒孙远离座下。侍候缘悭。殊为抱疚。千祈师祖。善自珍惜。俾能稍慰私衷。肃禀。敬请慈安。

徒孙某某百拜

答书

顷接来书。知汝客居平安。能与大众和洽。我心良慰。惟关于此事。还须始终不渝。方克有济。

藏经云“今生人见欢喜者。前世见人欢喜故。”自兹以往。汝能并将无明火完全消灭。则真如本性。或亦可期现前。余老矣。诚有厚望于汝也。愿汝勉之。此覆某某贤徒孙照。

祖手启

祖致孙(嘱勿染陋习)

字付某某贤徒孙入目。汝自出外迄今瞬易寒暑。久无来信。良用系怀。值兹僧伽道德。日见沉沦。尝闻赌窟剧场。亦有缁流混入。吸烟饮酒。尤不乏人。须知此种行为。实违戒律。丧心败法。莫此为甚。千万嘱汝。勿稍沾染。免堕旋涡。或能己立立人。更可使余心慰焉。此谕。

祖字

禀答

师祖大人尊鉴。奉读慈谕。敬领私衷。蒙嘱勿染邪习。此师祖关爱之切。固不厌谆谆垂诲也。但徒孙前在常住时。受训已深。自能持戒。况烟赌酒等事。为祸最烈。沉迷不醒者。非但身家有害。更为佛教之罪人。稍知自爱。莫不排除。谨覆数言。统希勿虑。肃此禀覆。跪颂慈安。

徒孙某某百拜

禀师傅(俗称师父)

师傅上人慈鉴。敬禀者。自违尊诲。忽忽月余。敬维法体安康。无任默祝。

师父临行时。一再嘱徒。参求经学。须有恒心。至理箴言。当铭五内。常住事宜。徒与师兄弟辈。尚能料理。且均托庇平安。足纾慈廑。惟徒不克追随侍候。未免歉然。

师傅在外。如已竣事。请早旋归。以慰喁喁之望。肃禀。敬请慈安。

徒某某顿首拜

披阅来函。藉悉汝等安好。常住事亦能料理。使吾内顾无忧。实堪欣慰。现吾在此。犹有水陆等佛事未了。归期尚缓。且承某法师之约。欲邀吾四去云游。以广学识。果成事实。归期更不可知。惟望汝等课诵以外。多用净土工夫。以除妄想。并对身体方面。亦须保养。至嘱至嘱。此覆某某贤徒照。

师字

致师兄

某某师兄惠照。敬启者。弟自常住动身。行程计有四日。而抵于此。舟车一路。幸托平安。仆仆风尘。未以为苦。惟回忆提撕之谊。未免眷恋余怀。更念师傅年尊。诸须供养。虽有师兄侍奉。得慰老人。而弟清夜扪心。总难安枕。一俟月圆二度。即赋旋归。弟在外时。还希屡贶教言。俾资取法。此禀。祗请慧安。

弟某某谨上

某某贤师弟如晤。自弟起程后。兄无不默冀旅途之顺适也。兹接来书。知已安抵。始释我怀。惟尚有一言欲与吾弟告者。望弟在外须慎重言语。节制饮食。免受“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之贻误。

昔善导祖师有偈云。“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诚以多言伤气。医家亦有明训。娑婆念佛。他年净土花开。至劝吾弟。以利己者利他。此亦吾侪应有之责任也。此覆。即询客安。

兄某某手启

禀俗家受业师

某某夫子函丈。自违绛帐。念切寸衷。回首前尘。浑如昨日。纵夫子之声音笑貌。傥论嘉言。深印于弟子之脑海中者。尚逐思潮而起涌。但春风实惠。卒鲜因缘立雪程门。莫亲侍候。惟有常向莲花座下。默祝夫子之双增福慧耳。

现弟子经余有暇。对于文学方面。不废自修工夫。以期增长。他日稍有成就。饮水思源。当不忘夫子之启迪于前也。

敬禀微言。聊酬大德。倘蒙不弃。时锡箴规。敬佩五中。永为效法。肃此。祗颂道安。

弟子某某和南敬启

师示徒学佛须从作人起书

得汝函。悉已入某院肆业。身体亦好。不禁喜慰有加。前有为汝言者。即学佛须先学做人。心地不正。就是不像做人的人。必不能尽人事。则何况于学佛事乎。设或如此学佛。且以菩萨自命。结果适得其反。所谓天堂未就。地狱已成。

所以学佛先学像做人的人。庶于世出世法。都能成就。至为人之要素。第一深信因果。明白事理。敬师友。守本分。恶不作。善奉行。如此方不愧为像做人的人。以之独善其身。亦犹自了之罗汉。兼善天下。乃是利己利人之菩提萨陲也。望汝注意。即询近好。

师某字某月某日

往期回顾

1.《募捐大雄宝殿启》《佛殿落成暨佛像开光疏》 2.《为护法居士丧母送往生普佛超荐疏》《为护法居士寿辰送诞生普佛疏》 3.祝寿词:出家用、居士用、男女居士双用 4.为人忏罪消灾疏&放生疏 5.出家人及男、女居士用挽词

来源 | 《佛教日用文选》上海佛学书局

编辑 | 远山

设计 | 梦轩

责编 | 明月 2024-03-17 13:53

读地藏经可以停吗

师兄在读诵地藏经的时候是可以停的,但是不建议,因为这样是会影响我们对经文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我们修行的效果。但是由于地藏经的经文比较多,所以师兄可以分成3部分去念诵,每天念诵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是..

楞严经谁讲的比较好

《楞严经》是佛学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楞严经的地位和作用。而我们修行楞严经的众生,我们..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忆访黄念老作者为著名佛学家陈兵教授黄念祖老居士的大名,我是在1981年从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明真法师和熟识的学僧那里听闻:他是北京邮电学院教授,自然科学家,虔诚佛教徒,曾任北京居士林..

大悲咒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不但是佛学中的经典之一,它在佛学中所占位置也是很高的,而且它所蕴含的道理和智慧也非常深,为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学这部咒了。在学大悲咒时,有的人能很快了解大悲咒的意思,而有的人对大悲咒不了解,..

清除净尽烦恼,成就摩尼宝珠

清除净尽烦恼,成就摩尼宝珠五祖问六祖说:米熟也未?米熟了没熟呢?意思是说,你把米舂好了没有?舂好这个米没有啊?迄是一个意恩。又一个意恩,是说你的功夫,成就了没有?你的用功,有没有上路?头前我问你们,不..

普门品说了什么

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正信和迷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世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能、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

隆莲法师:每个人都能成为观自在菩萨

隆莲法师:每个人都能成为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每个人都能成为观自在菩萨,只要好好修——通达无我、般若之智,才得自在。——隆莲法师“观自在菩萨”中的“自在”:解脱就会自在,解脱是针对“缚”而言的,烦恼就是..

诵金刚经的正确方法

随着我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的内心都会有很多烦恼。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读《金刚经》。但是,因为多数人都是没有接触过《金刚经》的,所以就不知道怎么读《金刚经》才好。所以,如果你想要了解怎么读..

达真堪布: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

达真堪布: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 达真堪布解答: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才可以修“证悟空性的智慧”。不管是对世间,还是对出世间所有的法,不管是对众生还是对佛,不管是对净土还是对娑婆世界,..

附体的仙是造什么业才得这种果报的

问: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成刚法师答:仙?畜生啊,你指什么仙呢?(提问者:就是总附在人体上作乱的仙。)这个附在人体的,《楞严经》说,天魔就是指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说的,天魔,魔王、魔民、魔女..

修出魅力来

男儿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沩山禅师如是说。庞蕴居士问马祖禅师:不与万法为伍的是什么人呢?马祖禅师答:待你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向你说。这些偈语或公案,给人感觉,很豪迈,气冲霄汉的。当然,还有给人感觉玄的,甚至..

宋孙氏女《净土圣贤录》

孙氏女,钱塘人。常持佛名,兼习梵咒。已而有疾,请清照律师至。告曰,久病厌世,安得脱离五浊,受诸妙乐乎。师为称说净土因缘。女大喜。其夜,梦师授药一盏,服之,脱然病愈。后三日,语侍人曰,迦叶尊者在此,大好金莲华座,吾..

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

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示现圆寂之前,委托我(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转告所有弟子:“我圆寂后,所有弟子要团结和合,远离世间八法,清净持戒,好好地精进..

宋吴琼《净土圣贤录》

吴琼,不详其所出。先为僧,已而返俗,作庖人。当切肉时,口中称佛名不辍。每教村中人诵经修忏,念阿弥陀佛。后眼郭生瘤,大如鸡子,乃惶怖。分遣妻子,造一草庵,昼夜焚修。绍兴二十三年秋,告村中人曰,琼来日戌时去也。人皆..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二)守培法师著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二镇江玉山沙门守培疏 皈依弟子云常忍校刊三匿王观河显见性不灭。四。初阿难问二明性。二匿王陈疑更请。三如来反令自说。四大众闻法得益。今初。..

死水死火证明入冥管轮回

死水死火证明入冥管轮回李柏农居士说:有麦君,当香港华民政务司英文书记并教授英文,性情清正,丝毫不苟;政务司英国人,常对人说:中国人能像麦君,国事那里会弄到这样!麦君每月中,要整睡七昼夜,说是当阴间放关的职务,掌管..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