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要》广释(中)一一天莫沦为魔(二)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二、“天沦为魔”在修行中的各种体现
“天莫沦为魔”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个人方面和整体方面。
(一)个人方面
例如,有些人在没有学佛之前,对于物质生活条件并没有太多的贪求,但是学佛之后,贪求反而增加了,佛堂必须要精美豪华,法器必须要昂贵,供品必须要丰富,表面上是在供佛,实则是在积累自己的财产。学佛越久,贪欲反而越增长,这样学佛是进步还是退步呢?当然是退步了,这是“天沦为魔”的表现之一。
还有些佛弟子正好相反,学佛之后,对生活条件的需求变得过于简化,显得很古怪、很不近人情,比如说,穿衣服不修边幅、邋邋遢遢,吃东西过于简单、过于清苦,从不参加亲人朋友的聚会,从不看电视,从不旅游,自以为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所以看到别人出国旅游、穿名牌、吃大餐,立刻就心生反感,这也是一种“天沦为魔”。
还有些学佛人以佛法的名义招揽生意,实际目的是自己能发财致富,这些人打着佛法的名号欺骗信徒、聚敛钱财,这当然更是“天沦为魔”的行动。
还有一种修行人,自己学佛之后,家人并没有学佛,于是跟家人的关系就相处不融洽了,轻者会觉得跟家人无法沟通,重者就会鄙视家人,觉得只有自己做的事才是有意义的,只有自己的观念才是正确的。经常会对家人说:“不要跟我说话好不好?我在持咒!”有时还会说:“你抽烟了,这是我的佛堂,不要进来!”或者在饭桌上责备家人:“今天是殊胜日啊,你们怎么能吃荤呢?”然后就把脸拉得长长的,整个吃饭的过程,一句话都不说。家人会觉得:“以前全家人一起吃饭都能高高兴兴的,她学佛以后怎么变成这样了?”这类修行人跟家人的关系一天比一天糟糕、一年比一年恶化,这也是“天沦为魔”的现象。
学佛一定要与生活结合起来,不能因为持咒、打坐、磕头等功课而给家人带来烦恼,这毕竟是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家。如果家人戒不掉烟酒和荤腥,也都是习气,一定要理解家人、体谅家人。佛菩萨闻到烟味酒味,会发脾气吗?“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果过于执着烟酒荤腥这些色相,那就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不要认为我们信佛了就很伟大,家人不信佛就很鄙俗,如果这样想,包容心在哪里?慈悲心在哪里?清净观又在哪里?
学佛不能用于教训家人,而应成为家人的榜样,这叫以身弘法。有时候我们自己做不到成为榜样,反而会严厉地教训家人,这时候我们越教训,家人会越反感。如果我们先能以身作则,也许几句话的引导就能打动家人。佛陀是三界的导师,他的每一句话都能令我们感动,为什么?因为他做到了百分之百,而跟我们说百分之十;可是我们只做到了百分之零点五,对家人的要求却是百分之百,这样的做法就是“天沦为魔”。
有些人学佛以后,我慢反而会严重增长,这是“天沦为魔”的主要表现。
如果自己每天很早起来做功课,还能做到长期吃素,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于是就瞧不起睡懒觉的人,看不惯吃荤的人,对抽烟喝酒打麻将的人也很反感,自己虽然跳出了懈怠的圈子,却又陷入我慢的圈子,这是最典型的“天沦为魔”。
虽然自己能做到的别人没有做到,但是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未必能做到,所以不要用别人的缺点与自己的优点相比较。自己起得早,也要接纳别人赖床;自己长期吃素,也要接纳别人吃荤。
学佛越久,越容易落入我慢的陷阱。例如我们修学了金刚乘,于是看到显教、小乘的弟子马上就产生分别念,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看到显教的弟子在敲木鱼,立刻会想:“不如我们金刚乘的铃杵……”看到泰国、缅甸的小乘佛法,立刻会想:“他们可能很久以后才能成佛……”金刚乘的确是最完整、最殊胜的佛法,但如果我们没有做到金刚乘的要求,金刚乘再殊胜、再完整,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修学金刚乘,要对显教、小乘乃至其他任何宗教、任何传统文化,都平等地尊重和恭敬。
佛法是包容的,如果我们自己的心没做到包容,学佛有什么用呢?佛法是慈悲的、智慧的,如果我们的心既不慈悲也没智慧,又有什么用呢?
再例如,如果我们正在修持大手印,然后问别人:“你在修什么呀?”别人回答:“我在修四加行。”“才修四加行啊?”我们心里立刻生起了我慢,这就是“天沦为魔”。
如果我们修学《修心七要》以后,遇到一位正在思维四共加行的金刚师兄,立刻觉得他不如自己,自己才是最厉害、最有福报的,这也是“天沦为魔”。
每个人的潜能千差万别,每个人的学佛因缘也各自不同,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还有一些修行人对法器非常贪执,买了很多佛珠,功课却并没有做多少。如果做功课的数量远远不能与所拥有佛珠的数量相匹配的话,就是“天沦为魔”;如果减轻烦恼的效果远远不及功课的数量,也是“天沦为魔”。这就像一些商品的广告,宣传得天花乱坠,包装得富丽堂皇,而产品的真实质量却非常低劣。
我们要向格西班大师学习,随时关注自心,随时关注烦恼是否减轻。格西班大师因为要接待一位很富有的施主,于是布置了庄严的佛堂,制作了精美的食子,做完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动机竟然是想获得更多的供养,是不如法的,于是抓起一把灰土,撒在庄严的佛堂和食子上。
我们也要这样,磕大头之前要观察一下自心:是为了消业吗?是为了积累福德资粮吗?是想要为利益众生而成佛吗?如果是,就是如法的修行。如果发现目的是想减肥,那就马上站起身来,离开佛堂,这就避免了“天沦为魔”。
我曾听说,有些不法商人会在珊瑚里偷偷藏进一颗铁螺丝,然后把珊瑚按重量卖给买主以骗取钱财。如果我们修学《修心七要》时怀着自私之心、我慢之心,那就像在珊瑚里藏螺丝一样,就是“天沦为魔”。
“天沦为魔”的观点非常重要,很多学佛人都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天沦为魔”的陷阱,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修行有很多误区。比如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定会迷路。要是能在当地找到一位朋友或亲戚当向导,那就没问题了。学佛也是这样,从无始到今天,我们一直在轮回,佛法对于我们就是一个陌生之地。我们皈依了金刚乘,这只是一个伟大的开端,前面的路既艰难,又漫长,还有很多陷阱和误区,《修心七要》就是我们最可信赖的向导,每一句教言都能引导我们避开危险和歧途。
修行要保持中道,不可以陷入极端。否则,我们就会像牛驮行李一样,这边重了,那边就翘起来了;那边重,这边又翘起来了,无法保持平衡,也就无法顺利前进。或者像火车行驶在轨道上,两条轨道的宽窄、材质、承重力都必须符合标准,火车才能安全行驶,如果轨道这里宽那里窄,火车一定会出事故。
能学佛当然是无比殊胜的好事,但更要牢记:佛法不是增加烦恼的因素,而是解决烦恼的方法;佛法不是造业的工具,而是忏悔恶业的方法;佛法不是让我们堕落恶道、束缚于轮回的因素,而是让我们脱离恶道、解脱成佛的方法。如果修行之后,反而增加了烦恼、造下堕入恶道的因,这就是“天沦为魔”。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2024-03-17 13:53问问:山东济南哪里可以超度婴灵
问问:山东济南哪里可以超度婴灵山东济南哪里可以超度婴灵?可以委托寺庙道观的师傅进行法事超度,没有地域的限制,有本人的法事资料信息就能进行委托。婴灵,是人工流产、胎死腹中,或出生不久即夭折的婴儿灵魂。婴..
嘎玛仁波切:如何忆念阿弥陀佛?
嘎玛仁波切:如何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法门,甚深奥妙空性清净,是让我们能够到达极乐世界的方法。在中国几乎是“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人们都知道双手合十,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这也是最简单的修法,忆..
仁清法师:佛像放在口袋里是否不尊敬?
仁清法师:佛像放在口袋里是否不尊敬?问:“我要是考试或出远门的话,都希望佛菩萨能在身边,保佑自己,像这个小的佛像,放在口袋里或旅行包里,行不行?会不会是一种不尊敬的行为?答:先讲尊敬,事相上的尊敬有事相..
圆瑛法师:大乘起信论讲义
圆瑛法师:大乘起信论讲义 大乘起信论讲义圆瑛大师著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上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下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上四明接待讲寺佛教讲习所圆瑛弘悟述大乘起信论○今解此论。直分为六。甲一略释论题二造论菩萨三翻译人时..
隆莲法师:菩萨觉悟的是什么
“观自在菩萨”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意为“觉”萨埵:意为“有情”、“觉有情”凡是一切有生命的都叫“有情”。佛法说“有情”——指胎、卵、湿、化四生。人是胎生中最有灵性的,故最高级;蚊虫、禽类..
邪淫的祸报事例四
◎贵州省某生,每次参加官试都落第。因此乞求张真人,为他查天榜,真人伏桌代查,神明批示说:此人原有功名,但因盗淫婶亲,故功名被除去。某生辩说并无此事。结果神又批示说:随无实际行为,但又盗淫之心。某生十分..
寻一位志同道合之士
寻一位志同道合之士本人女,80年生人,未婚。现在上海工作。身高158cm。外貌普通。希望能在这里遇到一位正信的佛弟子,要求老家是河南的。最好是在上海工作的,这样方便联系。不在上海工作也没关系。如果条件成熟了..
观音心经是谁悟出
观音心经是观音菩萨所说的,它是经文中的重要经典,虽然全文没有多少字,但是每一句经文都有着深厚的意义以及道理,所以大家在修这部经文时,需要用心去领悟,这样才能知道心经所讲的意思,才能知道它所表达的含义。..
嘎玛仁波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一定可信吗?
嘎玛仁波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一定可信吗?现在这个时代,媒体网络太发达,传播谣言的伤害力更为恐怖。所以我们要约束自己的身口意,不要让自己的心随着别人所传播的内容,时时掀起浪花。任何时候都需要静下心..
在学佛之前,我们先要自己认识自己,六祖为什么能一听经就开悟?
在学佛之前,我们先要自己认识自己,六祖为什么能一听经就开悟?本文为梦参老和尚开示,希望大家喜欢。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闻法、听法压根就没他的份。六祖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是..
圣空法师:圆觉经13
圣空法师:圆觉经13圣空法师:圆觉经13《圆觉经》,佛教大乘经典,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收在《大正藏》第..
寻佳偶良人
寻佳偶良人个人介绍:学佛两年多,自学佛后,茹素如常,英语本科,而立之年,身高一米七六,就职于广东佛山顺德一家外贸公司,性格稳重,天生爱静,不沾烟酒,喜欢古诗旧词,爱好音乐,喜欢弹琴。愿觅得异性佳偶,共..
在佛教中 不执著的意思是什么? 放下的意思是什么?
在佛教中 不执著的意思是什么? 放下的意思是什么?1、不执著和放下是一个意思,正因为执著所以放不下,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也正因为放不下所以很执著,舍不得。2、放下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什么都放下了,不仅仅是外面..
回归,归向何处
回归,归向何处今天,再读《生命的回归》,导师开篇便提到人们最切身也最关注的的问题是人生,即生活、生死和生命。我突然感觉过去一直生活在混沌、疑惑、迷茫中,对生命真相从没认真考虑过。读了这些文字我才意识到..
寺院和庙宇是一回事吗
人们常把寺院和庙宇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回事。寺院虽然已中国化了,但毕竟是外来的,是专门供佛、敬佛的道场。佛者,释迦牟尼也。庙宇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是中国特有的,建庙是为了祭祖、供神、敬神,而神仙是中国..
吃点亏、受点苦、笨点、傻点也是福
吃点亏、受点苦、笨点、傻点也是福一句实在话1、珍惜生命、好好活着。二句真心话1、不要让外物奴役了你的心灵。2、不要让金钱代替了亲情。三句良心话1、好好地孝敬父母,因为他们才是你的佛。2、好好地培养子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