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佛教对《六祖坛经》的讲解
佛说:佛教对《六祖坛经》的讲解
《六祖坛经》为什么能够被尊称为“经”?大家都耳熟能详,知道六祖惠能大师与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被并称为东方三圣——东方文化的三大圣人,他所说的被称为《坛经》。但是我们有没有深入地去悟过,为什么她称为“经”呢?与佛所说的并驾齐驱呢?是不是中国佛教徒刻意地要推崇自己的祖师,或者说是禅宗的弟子们要刻意推崇自己的祖师,所以虚高地、虚妄地把她拔高来称为“经”呢?不是这样的。我们起码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说《六祖坛经》为什么能够被称为“经”:
第一个是有持法者传承。我们都耳熟能详,知道释迦如来入涅槃之后,摩诃迦叶尊者就有发起来结集第一次佛经。摩诃迦叶就是持法者的第一代,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以后,他的所有教法要有一个总持者,整个教法要有一个主导者,那就是持法者。佛教的传承不像天主教有一个教皇,梵蒂冈教皇,然后统管全世界的教会,佛教不是这样的。
佛说“我亦僧数”,我也是僧团的一份子,不是一个主宰者,没有一个控制欲,因为我们整个教团都是以解脱为目标,佛也是我们的导师。佛入涅槃以后这个教团会不会一盘散沙呢?不会,因为有持法者传承,其实也就是在代表佛继续让后世的弟子们代代都有一个总持佛法的人,这个称为持法者。到二祖阿难陀尊者一直代代相传,又有马鸣菩萨、龙树菩萨等等一直到印度佛教的第二十八代祖师,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航海东来来到中国,其实这个可以说是世界佛教史上的大事,为什么?因为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也就代表了当时全世界佛法的最高领袖,持法者来到中国;用世间的话来说就是最核心的技术,最核心的精华来到中国,那也就表示世界佛教的中心由印度转移到中国。所以其实整个佛法传播的中心、重心都转移到中国来了,东土有大乘气象。来到中国以后,他与中国这个传统文化,儒家、道家的这种土壤之中,与禅的智慧相碰撞,到了六祖大师就孕育出《坛经》,所以《坛经》可以说是中印两大最优秀文化碰撞以后孕育出来的奇葩。
中国作为佛教的非原创地,作为佛法传播的下游,到了唐朝这个文化鼎盛时期能够由六祖惠能大师贡献出一部足以与印度的佛经相媲美的经——《六祖坛经》,这个是非常尊贵的。所以往后传到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一直到六祖惠能大师,他们既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师,也是全体佛教的持法者,是代理佛位、总持佛法,所以惠能大师所说的就等同于代理佛说,所以有持法者传承,我们可以称之为“经”。第二个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证悟的境界他的见地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于释迦牟尼佛的层次,佛的境界,所以我们称之为“经”。
惠能大师可以说是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高、原创性最强的大德。正是因为他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所以他没有被知识所局限、所染污,纯粹从心地里面,觉悟的心里面流出来。我们知道佛说三藏十二部都是说现前一念心,《坛经》正是如此,惠能大师在《行由品》里面一开口就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现前一念心,我们让它不被任何东西所框住,完整地、完全地展现出来,这个就是真正的觉悟。所以说“真佛只话家常”,其实就是直截指我们的心。我们熟知一个公案,就是历代的那些参禅者,他们出去寻师访道的时候总是喜欢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呢?”这个问法其实就像什么?就像那些学者在高等学府里面老是在讨论来讨论去,探讨说:“什么是真理呢?什么是哲学呢?”这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远了,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远它就是悬在空中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所以其实是没有什么力量的,真实的力量是我们生存的智慧,生活的智慧。
从生命之中焕发出来的生命力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一直延续下来的。所以唐武宗会昌五年,法难之后,很多要依靠寺院经济、依靠典籍才能传播的宗派都衰落了,但是禅承传下来,而且越来越兴盛,一花开五叶,传遍世界。所以说惠能大师的境界、他的见地都已经等同或者接近于佛的境界,所以我们也能够尊称为“经”。第三个也可以说惠能大师他是顶峰之中的顶峰,大师之中的大师我们知道人其实是不可以离开他所在的环境的,如果在一个整体水平都比较低的地方,文化层次、对内心心灵开发的程度整体都比较低,出一个冒尖的人物,但是从全面地来看,他还是不怎么突出。如果在一个整体水平都非常高的地方,这样拔尖的人物才是真正的大德。
中国佛教在隋唐时候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像《妙法莲华经》上所说,荷花最灿烂盛开的时候是最庄严、最灿烂的,之后它就开始要凋谢了。隋唐时候的佛法也正是像荷花灿烂盛开时候最鼎盛的时期,中国佛教的各大宗派到了隋唐时期都有划时代的大德出现于世间。像天台宗,隋朝时候就有智者大师出现于世间;像法相唯识宗,就在唐太宗时期有玄奘法师从印度天竺求取佛法回来,然后弘扬法相唯识宗等等,很多宗派都有大德出现于世间。在这么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之中,惠能大师以他的原创性最强成为一个最有影响力,而且对于中国佛教后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的一位大德。所以他所说的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经”,这个还只是从国内来说称之为“经”。
从全世界的角度,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我们也可以明白惠能大师他所说的被称为《六祖坛经》也是并非虚语,也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知道对人类对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史有巨大影响的“经”有很多,“经”一般是一个文化体系或者是一个宗教信仰体系,她的创始者或者修证最高的圣人所说的才能够称之为“经”。你看,天主教、基督教依仗《圣经》;其实《旧约》部分也是犹太教所认同的,是从犹太教那里面开始起源的;还有伊斯兰教是《古兰经》。
犹太教之中有第二典籍,叫做《塔木德》,也是对犹太民族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我们比较来看看,《圣经》、《古兰经》,以及中国的《四书五经》、犹太民族的《塔木德》,跟我们的《六祖坛经》来比较,《六祖坛经》并不逊色,甚至于更为卓越。我们从谁说、怎么说、说什么这三个层面来比较一下:这些经分别是谁说呢?像《圣经》、《古兰经》,他们的信仰之中都认为有一个先知,这个先知是神的使者,由这个神的使者来说的。还有一种像《塔木德》,它是由最优秀的知识精英来说的。犹太民族第一典籍是《圣经》,第二典籍就是《塔木德》,我们看那些现象学的研究,有一些人是专门研究《塔木德》。现在也有一些唯识学者从法相唯识宗的角度来跟现象学作一个比较研究,我们觉得也挺有新意,也能够更好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法相唯识宗。
也有一些在研究《塔木德》,《塔木德》被称为犹太民族的第二典籍。第一典籍《圣经》是在犹太民族还在耶路撒冷,没有远离故土,有自己的神殿的时候,由先知所说。公元七十年,罗马的大军攻入耶路撒冷,破坏了犹太教的圣殿,然后也就迫使犹太人背井离乡,离开故土在全世界各地流浪,世界各地都有犹太人。我们也都知道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这个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但是也非常有智慧的民族。犹太民族的这些精英(他们称为“拉比”,犹太教的传播者,就是他们这个民族的知识精英)聚集起来说,我们武力上面不能够跟罗马大军来对抗,但是我们可以拿起思想的武器来拯救民族的危亡,来让民族在世界各地分散之中都能够保持一个凝聚力,保持一个向心力,让我们这个民族能够延续下去。
所以他们就汇集了一部《塔木德》,这个其实是知识精英所说。第三种就是《六祖坛经》了,我们一比较就可以知道,她的超胜在于哪里?她的超胜是由一个从来没有受过知识教育的人,而觉悟悟性非常高的人所说的,因为他没有受过知识教育,所以他也就能够远离知识的束缚,知识的一个框框,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是由过去心累积的,如果你执著它,它就会僵化,就会让我们心僵化,然后形成一个框。惠能大师是一个樵夫,他也不识字,他没有受到知识的束缚和染污,所以他从他的悟性,觉悟的智慧心里面自然流露出来的《六祖坛经》,所以我们真正钦佩说他就是等同佛说,因为他有这种无师智、自然智,像佛一样自然从智慧心流露出来。这个是谁说。然后怎么说,怎么说也是三种形态:第一种就是转述,像《圣经》、《古兰经》都是由先知转述神的旨意。还有一种就是著书立说,像《塔木德》、中国儒家的四书五经等等。还有就是惠能大师这种,不立文字而不离文字,不执著于文字。第三个层面是说什么。第一种当然是说神的旨意了,像伊斯兰的《古兰经》、天主教基督教的《圣经》。第二种就是知识精英的理论。
其实人类的文明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知识精英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知识,然后让人类文明越来越繁荣兴盛。这个当然是好事,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它也束缚了我们的心,为什么?它将我们每一个由自然人变成了社会人。自然人当然他是当下直接的感受,而社会人会执著于他的社会角色,会让人滑到一个社会人的角色里面去,对它起执著。比方说,自己的价值是取决于依附在自己身上的那些名誉、地位。比方说执著我是董事长,我是教授,我是什么什么,就看自己的社会身份,社会人就压抑了自然人,所以其实让人的心更加地染污,更加地分别,分别念非常地炽盛。
惠能大师的《坛经》不是这样的,她不是去要构建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直截开启我们内在的真心的智慧。所以如果我们学修《坛经》,我一个基本的建议是,你不要去作为一种学问式的探究,那个没有益处,我们只要去悟好了,我静下心来就这么好好地读《坛经》。我这样好好地来读《坛经》必定会在某一些语句、某一些经文会触动我的内心,这个是最珍贵的。因为惠能大师并不是要构建一种知识体系,他所说的都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生命的智慧,所以我们只要去悟,只要去与惠能大师的智慧心相应,去悟生命的内在本具的智慧就好了。
因为智慧是对于生命体验的深浅,而知识是对于世间万物了解的多少。我们对世间万物了解多和少并不重要,因为知识的多少并不会让我们快乐,不是说知识越多我们就越快乐,而是真正开启内在的智慧才能够真正地让我们快乐,让我们解脱。无论我们学多少佛法的知识,这个不能够让我们解脱,我们要学的是佛法的智慧。佛法的智慧不是说叫你去记多少名相,或者能够背多少经典,而是向内能够开发多少智慧,能够破多少执著,在当下的生命里面,在当下的每一个刹那,如何让它成为我们开悟的因缘,这个才是最关键的。所以知识的累积并不会导致开悟,反而可能形成所知障;佛法真正要学的话,是要学她的精髓,也就是智慧。禅是在智慧层面,不是在知识层面,我们这样地来体悟。
2024-03-17 13:54可以用手机播放地藏经吗
大家是可以用手机播放地藏经的,只要不给其它的人造成影响就可以了,听诵地藏经对大家的来说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只要坚持的听诵,那么就是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功德和利益,甚至是对地藏经的经文也会感悟。大家在听诵地..
可以播地藏经吗
地藏经是可以播放的,这也算是一种修行方式。经常播放地藏经对自身也是有好处的,可以提高记忆力,可以让大脑变得灵活,还可以解决烦恼,可以培养定力等等。只是地藏经的播放也不能随意进行,师兄需注意几点,这样在..
希阿荣博堪布:修行与福报
希阿荣博堪布:修行与福报佛门当然讲福报。佛陀教授的八万四千法门,无一不是在帮助我们积累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修行和世间福报的关系,就像烧柴火做饭的同时会产生炊烟一样,修行是为了解脱不是为福报,而自然会伴..
常常嫌弃,命会越来越薄
常常嫌弃,命会越来越薄我见过一个人,心很高,很会嫌弃,在感情上也如如此。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婚姻不顺利,天天愁眉苦脸。如果女人爱嫌弃,往往命是不好的。嫌弃说明一个人看不起东西,不懂得珍惜,总觉得得不到..
当你觉得自己不富有时,看看这篇文章
当你觉得自己不富有时,看看这篇文章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这一天,走过来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问:“年轻人,干嘛不快乐?”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这么穷。” “穷?你..
宋冯珉《净土圣贤录》
冯珉,上虞人。少事游猎,有巨蛇,为乡民患,珉杀之。虑蛇为怨,乃皈心佛法,回向西方。修忏,诵佛名,如是十年。一夕,请净业友数人,同诵阿弥陀经,唱佛号,次诵普贤忏罪往生偈已,即端坐合掌而终。(佛祖统纪)..
阿鲁姆担心帕奎奥遭遇脑损伤,帕奎奥这样回复:上帝永远保佑我!
阿鲁姆担心帕奎奥遭遇脑损伤,帕奎奥这样回复:上帝永远保佑我!上周,87岁高龄的传奇推广人鲍勃.阿鲁姆,谈及自己麾下拳手、前8个级别世界冠军曼尼.帕奎奥时,非常担心对方7月20日的比赛,因为在这一天,帕奎奥将对..
开经偈解释
开经偈解释念经前所念诵的四句偈,其偈文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翻开经典都会看见一首开经偈,这一首偈就是八十卷《华严》当年翻译圆满的时候呈送给皇帝看,..
师父,要如何跟你出家?追随您出家众,有什么条件?请师父介绍出家真正的意义。
师父,要如何跟你出家?追随您出家众,有什么条件?请师父介绍出家真正的意义。 师父,要如何跟你出家?追随您出家众,有什么条件?请您为障碍弟子出家的众生,取法号回向!请师父介绍出家真正的意义。海涛法师开示..
布施的要诀
布施的要诀做布施不是为了自己要得到什么,而是为了一切众生能够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利益。这样去帮助、爱护一切众生,才是平等的施舍,才能直接对治我们的自私自利心。做布施应该像仙人做布施一样,仙人们宴请客人或发..
邪淫的祸报事例五
◎云间人吕某,是世家子弟,平时纵情淫欲,就连一家大小女婢丫环也都好淫成病。后来子女几乎都病死。家庭又因诉讼破败,屡次遭受官刑。吕某到了中年因穷困潦倒,寒不得衣,饥饿无食,房屋破漏,病重没人看视。死时也..
开过光的佛珠断了就是凶兆?这三点一定要知道
开过光的佛珠断了就是凶兆?这三点一定要知道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一切唯心造,心无恶念就好!第一、你必须要知道,佛珠是用绳子穿起来的,再结实的绳子,也会有断的一天,可能是长..
般特一偈得道度众人
般特一偈得道度众人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特」,因禀性愚钝,所以慈悲的佛陀请门下五百位已证得罗汉果位的弟子轮流教导他,但是三年下来,他连一首偈子也记不起来。渐渐地,般特比丘..
心律法师: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
心律法师: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 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心律法师有位年轻的朋友问我,经常在小说中看到某人看破红尘,落发为僧,遁入空门的说法,剃光头似乎成了和尚的标志,请问修行是必须出家吗?出家人一定要剃光..
弥勒菩萨的相应与灵山会上拈花微笑意义相同吗?
弥勒菩萨的相应与灵山会上拈花微笑意义相同吗?《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尔时世尊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门”,一音声怎么能演说百亿陀罗尼门?这在众生界的心里很不容易理解,“百亿”是无量的意思,佛经上讲..
陈果:明心见性,人生果然不同!
陈果:明心见性,人生果然不同!千百年来,东西方文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于自我的探索。在西方,我们知道,雅典有一座祭奠太阳神阿波罗的德尔菲神庙。两千年来,它静静地矗立在雅典的郊外,在它残破斑驳的石柱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