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经学习笔记62——佛教与道教中的孔雀明王经对比探讨

繁体

(以前写的学习作业笔记,贴上供参考)

佛教与道教中的孔雀明王经对比探讨

佛教经典里收录有《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在道教的经典里也收录有《孔雀明王经》。

收录在佛教大藏经里的经文名为《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或《孔雀王咒经》等。收录在道教道藏里称为《圣母孔雀明王尊经》,或《太上元始天尊说宝月光皇后圣母天尊孔雀明王经》。

1、两部经同样都是上、中、下三卷。佛教中的《孔雀明王经》大约有六种汉译本,道教有记录的经本有四种。

2、佛教中的“孔雀经”为释迦牟尼佛所说。道教中的“孔雀经”是太上元始天尊所讲。

①、佛教中的“孔雀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说。《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上云:“尔时佛告阿难陀。我有么哈—么由—哩佛母明王大陀罗尼。有大威力。能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摄受覆育一切有情。获得安乐。汝持我此佛母明王陀罗尼。为莎底苾刍而作救护。为结地界。结方隅界。令得安隐。所有苦恼皆得消除”。《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云:“阿难陀。我已教汝。受持佛母大孔雀明王法。救莎底苾刍。蛇毒之难。令彼苾刍获得安隐。亦令一切有情。读诵受持是经。获大安乐。寿命百年。所求遂愿”。

②、道教中的“孔雀经”是太上元始天尊所讲。《圣母孔雀明王尊经》卷上曰:“元始天尊说宝月光皇后圣母天尊孔雀明王经”。“天尊言,自昔元始授之与宝月光圣母,圣母授之与后土皇地祗,地祗授之与三官四圣五老高真,五老授之与五师,天师复授之与妙行真人,大惠大极,普会青罗救苦普救真人,许真君累传下世,时有定光真人敷扬妙典宣行教法普救世间一切男女…”。

3、佛、道之孔雀明王经具有同样的功德。

①、佛教《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经前启请法云:“我等眷属所有厄难。一切忧恼,一切疾病,一切饥馑,狱囚击缚,恐怖之处,悉皆解脱。寿命百岁,愿见百秋。明力成就,所求愿满”。《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上云:“尔时佛告阿难陀,我有么哈—么由—哩佛母明王大陀罗尼。有大威力。能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摄受覆育一切有情,获得安乐”。《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云:“若有人才称念么哈—么由—佛母明王名字者,便护自身及护他人。或结线索身上带持,如其此人”。“一切苦难,悉皆消散。此人亦不被王、贼、水、火、恶毒、刀杖之所侵害。人、天、鬼、神,无敢违越。睡安觉安,离诸恐怖,福德增长,寿命延长”。

②、道教《圣母孔雀明王尊经》卷中,详细描述了此经之十大功德:“若有众生灾厄疾病,当诵此经,称念孔雀明王圣母天尊…”。“此经功德不可思义,此经能解铁,此经能救患病,此经能离恶人,此经能除一切恶魔,此经能解咒诅恶业,此经能辟一切邪道,此经能禳一切水火灾难,此经能破诸大地狱,此经能护国土一切刀兵,此经能灭虫蝗保护善人,此经难言说不尽述。此经在处,常有五方五帝。部领兵马各百万人,守护此经。能兴弟子之处,四面八方,上下中央,剪除不祥”。

4、在佛、道两部经文里有众多相近似的护法神。

①、佛教的《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中,描述了过去七佛、慈氏菩萨、娑哈世界主、大梵天王、帝释天王、四大天王等,同共宣说此“佛母大孔雀明王真言”。经文中卷描述了一百九十大药叉王,及诸大药叉将。经文采用音译和意译相结合。例如梵语音译:“矩啰矩枪达、嚩矩罗药叉、物虑司巴滴”(大药叉)。梵语意译如:“贤善大药叉、大圣金刚手、大神金翅鸟”等。

经文卷中描述了一百七十七大龙王。龙王的名字的翻译,同样是音译和意译相结合。例如音译:“阿罗葛头龙王、那—罗—野拿龙王、暗啰滴虑他葛龙王”等。意译如:“大海龙王、日光龙王、欢喜龙王”等。

其它诸多的护法神:卷上有四十几位大龙王。卷中有二十八大药叉将、十二大比砂—遮女、八大女鬼、七大女鬼、五大女鬼、八大啰—沙枲十大啰—沙枲、十二大啰—沙枲、十二天母、一大比砂—遮女、七十三大啰—沙枲等。卷下有三十五位大河王、四十六位大山王、九耀二十八宿、六十八位大仙人等。经文里还描述“人、天、阿输啰、禁那啰”等,二十七位鬼神,以及“食精气者、食脂膏者、食火祭者、食漏水者”等二十六位“一切诸恶食鬼”。

②、道教的《圣母孔雀明王尊经》中,描述了三百三十六位天王和六十六位护国大天王。在本经卷上有云:“启请东方四十二位天王,常加守护”。“南方四十位天王”。“ 中央四十位天王”。“西方四十位天王”。“北方四十位天王”。“六十六位护国大天王,常加护佑”。本经卷中还有述:“三十二天天王,三十二帝天王,诸天隐讳天王(三十二天)”。“启请四方三十五位天王,常加护佑”。

本经卷下还描述了一百五十一位龙王:“启请消灾护佑二十二位镇源星耀龙王,愿降经坛”。“解毒二十位龙王”。“洞渊护经二十位水帝龙王”。“水泽护道二十水府龙王”。“广渊水帝,护坛二十位刚泽龙王”。“渊泽二十四位消灾解厄水帝龙王”。“得道应感二十五位龙王,福地洞天仙官,降赴经筵”。

经文中还同样有龙女、河王、九耀二十八星宿、罗叉、罗刹女等。只不过道教经文中的龙王包括了江、河、湖、海的神主统称为龙王。其名有很多是华土江河湖海之名。例如:“南海普陀大龙王”。“鄱阳湖水帝大龙王”。“武当山圣水大龙王”。“汉中水帝大龙王”。“扬子江、衡河、湘江、淮河、长江、乌江、荆江、平江等水帝大龙王”。另有华土古国各龙王。例如:“魏国龙王,周国、燕国、郑国、蜀国、赵国、吴国、晋国、楚国、齐国、鲁国”等国中大龙王。

除了四大天王外,道教经文中的大天王和天王数量众多,天干地支和九耀二十八星宿亦为各方之大天王,例如:“壬葵子丑大天王、丙子丁丑大天王、昂月鸡宿大天王、毕月乌宿大天王等。

5、在佛、道两部经文里有众多的咒语。

①、佛教的“孔雀经”里有三十一段咒语。是佛教典籍里集汇咒语比较多的经文之一。因为是从梵语翻译而来,同样也遵循了“咒语不翻”之原则。“不翻”,并不是不翻译,而是“不意译”,主要“音译”。

经文中的这三十一段咒语,每段都集汇佛教咒语的基本要素。例如:起始语“你也他—”。皈敬语“那莫—母驮—野。那莫—达磨—野。那莫—僧伽—野。那莫—七佛正遍知者。那莫—慈氏菩萨等一切菩萨摩诃萨。那莫—独觉声闻。四向四果。我皆敬礼”等。语气词“哈那哈那。哈那哈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弭里弭里。弭里弭里”。“止呧止呧。止呧止呧”等。以及祈祷语、咒颂等。最后是结束语“司嚩—哈—”。

咒一是“经前陀罗尼在“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前启请法”里。

卷上有咒语十三段,从咒二到咒十五。其中咒三,“八皈敬咒”,在卷中咒十九后又重复一遍出现。咒七“明王陀罗尼”是“孔雀经”中最长的咒语之一,共有一百二十五句段。

卷中有咒语四段,从咒十六到咒十九。其中咒十八“消灾真言”,在卷中有九处重复出现,是佛教经文中,同经文重复出现最多的咒语之一。咒十九“群英会真言”,也是“孔雀经”中最长的咒语之一,共有九十六句段。在有些版本经文里是九十四句段。

在“孔雀经”卷下,有咒语十二段。从咒二十到咒三十二。在《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研究》一书里,将“孔雀经”咒语划分为三十二段句。其中第九咒实为“药叉名”。为了不影响咒语排分的序号,在研究时只是将咒九空开就是了。

②、道教“孔雀经”里也有咒语,三卷经文中有七段咒语,皆为汉语,较好念记。例如卷上之咒一,“驱邪分鬼咒”,其咒共有二十六句段。咒云:“叭咤叭咤,鹏麟鹏麟,皇希皇希,惠临惠临,吉卢吉卢,元和元和,妙真妙真,毓飞毓飞,粗胡粗胡,神宝化身,周遍法界,三界十方,光明无碍,大慈仁者,谟护谟护,苏谟苏谟,天蓬天蓬,天猷天猷,黑杀黑杀,玄武玄武,盘古盘古,开化开化,十方世界,无上神主,洞渊天尊。急急如律令”。

卷上之咒一“驱邪分鬼咒”,系出自《太上三洞神咒卷之一》洞真部之“吉祥大神咒品”在道教经其它经典里也可以读诵到。本段咒语,是精取了“吉祥大神咒品”第二段之前一部分。只是其中“谟护谟护,苏谟苏谟”,在“大神咒品”里是:“左摄苏护谟,右摄苏护谟”。“十方世界,无上神主,洞渊天尊”,则为:“三界十方,无极神王,大化身无量”。结束语亦为“急急如律令”也。

道教“孔雀经”三卷经文中有七段咒语,咒语篇幅都比较短。其中卷上有两咒:咒一,驱邪分鬼咒;咒二,延寿长生中道咒。卷中的咒语比较集中,有四段咒:咒三,灭罪升仙咒;咒四,魔蛊咒;咒五,得道成真咒;咒六,灭魔灵章咒。卷下只有一段咒语,即:宝笈梵音咒。这也是本经中最长的一段,有五十五句段。

6、孔雀明王在佛教和道教经文里都有很高的位置。

①、在佛教经典里,对孔雀明王的尊称比较多。《孔雀尊经科仪》中有称:孔雀如来;佛母大孔雀明王佛;雪山南面金耀佛姥大孔雀明王佛;雪山教主孔雀能仁。《佛说大孔雀咒王经》卷上云:“往时金光明孔雀王者。勿为异见。即我身是”。孔雀明王即释迦摩尼佛也。《佛说大孔雀咒王经》云:“金光明孔雀王”。《秘钞问答第四》“孔雀经法”云:“大孔雀明王慈悲尊”。在《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有云:“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

②、在道教的“孔雀经”里,孔雀明王被尊为:大悲、大愿、大圣、大慈释天教主;宝月光皇后圣母、孔雀明王天尊;圣母孔雀明王尊;圣母元君;更生保命天尊;长生保命天尊;大光明王尊等。

7、在道教的“孔雀经”经文里有讲到了几个很有趣问题,叙述了道教和佛教之间的关系。

①、道教经文中的孔雀明王是佛教中的孔雀如来。“孔雀经”卷上云:“稽首梵音教主,皈命孔雀慈尊”。“…忽有一天母,驾孔雀而来,此乃佛中孔雀如来,道中乃是宝月光皇后”。而且是“玉皇圣母,统集孔雀经中的诸大善神,具来参听法音”。

②、道教“孔雀明王经”叙述了道教和佛教是同出一源,孔雀明王为道、佛两家之神主。经文卷下云:“…时有孔雀明王驾孔雀,部领天王、罗叉、玉女、女魔耶、龙王等众前来参绕道前。上告言:吾为释天教主如来行相,道乃名为宝月光皇后圣母,道、释两门并同一气之源,累劫修来得证正道”。

卷下有注:“详夫此经原所处在:武当太岳太和紫霄宫李提点于舍身崖洞里寻得度人经一部,计八十五卷,后载此道门孔雀经一部三卷。取出洞门归宫观之。此乃道释两门之化也…”。

③、在道教的孔雀经里,给孔雀明王划定了性别。例如,在经文里对孔雀明王尊称为圣母元君,天母,宝月光皇后圣母。经文卷上有述:“是时,孔雀明王向前围绕三匝上白,天尊前妾辈女流,身居两门…”。

教经文中的这几个记述,在佛教的经典里似乎没有记载。

其实,佛道两教之“孔雀经”的这些微妙的差异,说明了佛教这个外来,被翻译成汉语的佛

教经典,不但已经完全被汉传的佛教所接受,弘扬广大,而且也逐步的被中国的道教所吸纳。

同时佛教还吸收了道教中的优秀素材,并不断的、渐进的,又被重新改造、充实,逐步汉化成为完全的汉传佛教。

佛教中的孔雀经在道教中得以弘扬,也证明了在当时那个社会,佛和道两个宗教之间即不同而又融合的特殊而复杂关系。

文:老 杜

2024-03-17 13:54

庄子试妻

有一天,庄子在山上遇到一名女子,蹲在新坟前,拚命摇扇,好像要把坟上湿漉漉的土煽干。庄子不解她的用意,便开口问她。她表示,坟中葬的是他丈夫,丈夫临终遗言,要等坟上土干后,她才可以改嫁。她等不及了,于是猛..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三八妇女节祝福语短信,将你的三八节祝福送给与众不同的她。还在为找不到好的祝福短信而发愁吗?小编特献上妇女节祝福短信祝福语大全。祝美女们妇女节快乐!1. 我们的节日,我们..

开启自性的芬芳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花园,这个花园里本该有随时开放的花朵,本该是五光十色、生机盎然,本该是万紫千红、欣欣向荣,本该是阳光灿烂、艳丽缤纷……,可是令人痛惜的是,多愁的人们总是在这花园里种植烦恼葛藤,开..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初春的甘孜州,美得不可方物,国道317上的康北明珠德格县更是银装素裹,苍莽遍野。春雪,如期而至,春雪下的大,化得快!早早开始登山,赶在融化之前纪录下这美轮美奂的佛国春雪图。德..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再说婴灵。这一年间,曾为许多缘主来超度婴灵孩子,只是到了今年,二次寻师傅帮助超度新造成的婴灵孩子。这样的事情出了三五例,师傅我有些难过,此前孩子超度尚..

地藏经略谈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

地藏经略谈(四十四)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如来赞叹品第六【南阎浮提众..

巴楚仁波切:用福德来赚钱的绝密!

巴楚仁波切:用福德来赚钱的绝密!巴楚仁波切曾对一位年轻人说了一段话,这段开示非常适合在家人,特别是今日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不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怀着勇气和耐心来从事,直到完成。你的心不应该追逐众..

开启“不在意”的功能

开启“不在意”的功能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匆匆的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却为纠缠无聊琐事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有位老人的话耐人寻味:“一件..

在这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在这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是哪八种呢?”一者,善于观察适当的时节因缘而行布施。二..

布施一杓饭汁,果报不可思议

芥子般的种子,能长出庇荫众人的大树。布施得福,因果不可思议。在佛陀时代,当时的僧团是不炊爨的,僧众都是到城里去托钵化缘。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们到城中托钵,来到一梵志家门口。屋里忙着煮饭的妇人,忽然觉得..

度化众生记得别把自己「染污」了

有的人觉得自己是大乘行者,现在应该去利益众生。这个是没有错的。但是发菩提心和行菩萨道,第一要把握自己,第二要帮助别人。什么是;把握自己呢? 在发利他心、做利益众生事情的时候,不能染污自己,不能失去道心。..

可以错,但不要错过

每次看央视的《开心辞典》节目,我都很欣赏那些已经取得了很高积分而选择继续答题的选手,钦佩他们的勇气。而有一个选手却是让我体会到了更多的道理,不再是单纯的敬佩,而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当时那个选手只剩下最后..

哲人与石匠

哲人与石匠 两个石匠正在山下,挥汗如雨地工作。恰巧,有一位哲人途经此地。哲人就问其中一个石匠:你不觉得做石匠非常辛苦吗?那个石匠点了点头,一脸无奈地说:是的,我每天都要面对一些毫无生命的石头。为了完成一..

因果关系中的三种错见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第一个不平等因。第一性的东西在推动,造出一切万物的,大梵天也好,什么也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第二个非因即因。一切哲学里边,把时间或者是空间或者是精神或者是物..

宽运法师:凡事先问自己

宽运法师:凡事先问自己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果我们亲近了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提醒,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天石禅师和一个青年男子偶遇,于是二人结伴同行。..

在做事中修行

在做事中修行昨天晚上,小组共修的内容是《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其中,在第一讲关于“佛教是消极还是积极”的讲解中,导师提到,在佛教的修行里,有一个法门叫做忍辱。其实这个忍辱,跟我们世间上的人所理解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