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密咒之传播·持大悲咒调伏猴怪和治愈癌症的经历(上)

繁体

X
密咒传播缘起
在我们中土,有一个咒语千百年来被广为传播,佛门四部弟子受持者众,灵应事迹不计其数,此咒便是大悲咒。
唐朝时,一共译出三种版本的大悲咒,其中流通最广的是伽梵达摩的译本,最早最早载于《开元释教录》(730年),且此时流行已久,故译经必早于公元730年。
第二个译本时唐密的祖师,开元三大士之一的金刚智阿闍黎,传出《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名称与“伽梵达摩”所译的《大悲咒》完全一致,但内容却多出不少。
第三个则是唐密祖师,不空阿闍黎的译本:《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 ,名称与“伽梵达摩”所译的《大悲咒》完全一致,但内容却多出不少。
此后,又有慈贤译本《大悲心陀罗尼》与上述的“不空”本基本相同而有若干增补,又有行琳集本《圣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即房山石刻经中的版本。
这么多版本中,以伽梵达摩的译本流通最广,广为大众所传诵。
为什么在唐密浩瀚的密咒藏中,偏偏大悲咒流传得如此之广,如此深入人心,备受推崇,而很多本尊明咒,自唐武宗灭佛后,逐渐隐没?
一个法门能千年流传,必然有以下的特点,或者说是缘起:
1、契合时代的众生之根器。
2、能解决众生的烦恼,满足诸多需求。
3、易于诵持。
首先说第一点,法门之出世,必有大因缘,适合一个时代的众生的受持。如适合A时代,未必就适合B时代,适合B时代,也未必适合C时代。
正因为契机的问题存在,所以莲师才根据不同时代的情况,埋下无数的伏藏密法。
当他埋藏时告诉弟子们,你们现在不需要这些密法,它们是给未来的众生准备的。
同样的,唐朝时,禅宗宗门大兴,根器都相对猛利,祖师的接引方式都比较直接,上来就直指,多得明心见性。
自宋代以降,根器渐钝,祖师又发明了参话头、棒喝等法。在唐朝时,为何没有还没有出现参话头等方便手段?
一期的人,需要一期的接引方法。在魏晋南北朝时,国内也兴起白骨观等修法,四禅八定的修习者也非常多。
所以看高僧传,那时有些僧人因为修禅定,具足种种神通。
唐朝时禅宗兴起,祖师禅大盛,之前的四禅八定就逐渐淡化。
但是,有些法门,可以跨越千百年,依然受持者众,法验不减。如楞严咒、大悲咒。
不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依然备受推崇,说明它的特殊性,能恒久地利益中土的具缘众生。
世传唐密四大密法传承了下来:大悲咒、尊胜咒、准提咒、秽迹金刚咒。其实你仔细思维,不难发现四个法门都有一个特征:易于受持。
这可能也与中国人好简的习性有关,如秽迹金刚法,就用金刚杵修法,可证悉地,准提咒用净坛,两个法门可谓都有不拣净秽的特点。
融入禅门之后的密咒,往往作为参禅的辅助,当然有些则是作为主修。
大悲咒、楞严咒等,古今也是以持诵为本,那些唐密的千手观音坛法、四事业法、种种事业修法,修持者并不多。
可能有人修持,但是为数不多,比较隐秘。
我们从世间缘起来看,国人习性好简易修持,又易于成就的,所以相应的法门,便被传承了下来。
就像世间,复杂的繁杂的,普通人够不着,不太懂,就会选择精要明了的。
虽然在密教部中,不空阿闍黎译出了数量繁多的密法仪轨,手印咒语甚多,然而最终在国内被授持最多的,就是简单地念咒。
又如唐密的准提法有系统的仪轨次第,如结合十八道的修法,到了宋朝法贤三藏,译出晚期密教的《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但是你读《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就会发现,道大师他弘扬的准提法次第,属于自己阅读经典而整理出来的,与纯密的唐密,以及宋代的晚期密教,不是一回事。
道大师的整理出来的,与金刚智、不空等所传之唐密准提并不一致,简化了很多内容和次第。
如道大师用文殊菩萨的咒语做护身,唐密则用三部披甲。
故在藕益大师的《灵峰宗论》之《答准提法三问》中,对辽代道大师的《显密圆通成佛心要》进行了评价:
问,显密圆通,不持斋戒,不忌腪酒,往往获应。何必别述此法,反令畏难。
答,大凡持咒,各有攸宗。五部既别,三类亦殊。
《圆通》一书,附会夹杂,非金刚正印也。依持灵应,由人笃信力行所感。设以此而如法奉持,灵应岂止功名男女已哉。
况近时持者多而获应者少,不惟信弗笃行弗力,亦由法未善故也。然今依经所立结坛,持八关斋等法,不过为久积方便,克期取效者设耳,非谓平日持咒,皆须如此也。
藕益大师是明朝开悟的净土宗九祖,遍阅大藏经而写下《阅藏知津》。
大师所在的时代是明朝,明朝时期,准提咒的弘扬非常兴盛。
而藕益大师说,近时持诵准提咒的人多,感应的人少。不仅仅是因为行持不得力,还因修法次第的不完善所致。
藕益大师说道大师所着的显密圆融一书之密法,非唐密的正传,是一个整合版本。
很多人也可能认为准提咒“不持斋戒,不忌腪酒,往往获应”,因而发心受持。
但是有些受持了达百万、千万,发现现实非常窘迫,甚至负债累累。为什么?
不是法的问题,戒律和行持是否如法,是关键所在。
佛门的咒语之出世,满足暂时之乐,而最终目的都是引导众生受持戒定慧与解脱。
假如持咒了肆无忌惮,没有什么规矩,小感应可以,若求大感应,难以得到具誓护法神的大力护持。
我遇到的受五戒的师兄,修准提法心想事成,买房、事业等皆悉如意。而有师父传授准提法,要求弟子注重起心动念之清净,亦多得护法神的护持,感应甚大。
虽然道大师所传的准提法,非唐密体系的正传,然而辽代,明朝时,他的版本大为弘扬,说到底,可能是非常简便地受持。
简有简的好处,繁有繁的意义,两者不可忽略,不可偏颇,关键在于个人的喜好和根性,以及成就法的要求。


大悲神咒,通天彻地
说回大悲咒,大悲咒属于诵即成验类咒语,念诵了就有感应,息灾解难者无数,所以历代众人都喜欢持诵。
永乐大帝朱棣曾亲自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作序,序文中说到:
朕闻观自在菩萨誓愿。入微尘国土。拯拔一切有情。离诸苦趣。故说是无量功德总持经咒。
世间善男子。善女人。一切众生秉心至诚持诵。佩服此经咒者。种种恶趣。种种苦害。咸相远离。咸得圆融。超登妙道。
若此海波沾濡。下风吹触。业释障消。获是胜果。非但耳之所闻。实目之所睹。明效大验者也。
若智慧福德之士。根器深厚。坚持佩诵。勤行不辍。又能广为演说是经咒。功德不可思议。若薄福不信者。亦心生信解。亦得同超佛境。
成祖朱棣的职业是皇帝,他亲自为大悲咒写序,其中的一大原因是他在序文中说的:修持大悲咒消除各种苦海烦恼,不仅耳闻,还亲眼所见,证明此咒真有大效验。
大悲咒在明朝时,受持的灵验事迹,不仅传入了朱棣的耳朵里,还被他亲眼所见了,所以亲自来为此经书写序。
因为古代翻译佛经、佛经入藏,都要上奏皇帝,经皇帝批准。朝廷对翻译佛经事业,极其重视。
对于大悲咒,若要仔细撰述,可以写多篇文章,今天简单提一提。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逃避痛苦的动力,远远大于追求痛苦。
佛法中常说轮回中有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
坏苦:有漏之乐,即轮回里的快乐都是会变坏消失,不会永恒。
行苦:无常变化之苦。
这些苦中,最迫切的,当是身心之病苦和死苦等苦。而大悲咒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苦受。
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也。其恶死者。
一者不令其饥饿困苦死。
二者不为枷禁杖楚死。
三者不为怨家仇对死。
四者不为军阵相杀死。
五者不为豺狼恶兽残害死。
六者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
七者不为水火焚漂死。
八者不为毒药所中死。
九者不为蛊毒害死。
十者不为狂乱失念死。
十一者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
十二者不为恶人厌魅死。
十三者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
十四者不为恶病缠身死。
十五者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持大悲神咒者。不被如是十五种恶死也。
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
如今人害怕的车祸、仇家杀害、生病而死等,修大悲咒相应时可以避免。这是观世音菩萨的誓言。
为何念诵了就真的会有这个功德呢?因为观世音菩萨在甚深三摩地中,加持了大悲咒的章句,令大悲咒有这个力量。
当你持诵得越相应,观世音菩萨的三昧耶誓言之力量,就越在你身上显现。十五种善生,避免十五种恶死的功德,都被含摄进大悲咒中。
只要你持咒久久相应,这些功德都会开显。更深层次来说:大悲咒=观世音菩萨的誓言=观世音菩萨的一切功德,持咒即生起诸功德。
地藏法有灭罪,令人衣服丰足,得天人之大福报,乃至成佛等功德,只要你诵持地藏圣号,地藏菩萨的愿力就在你身上起作用,就会加持你去获得大福报,衣服丰足。


观音与青颈
在大悲咒的梵文版本中,根据梵文意思,有一个特别之处,即观世音菩萨与湿婆shiva的关联。
在大悲咒的梵文中,有一个词nlakaha,是青颈之意。
说到青颈,研究印度神话的人都不陌生,青颈是大自在天湿婆的一个特征,在天人和阿修罗争斗时,他为了三界众生,喝下了乳海的毒药,从而脖子变青色了。
大悲咒中有青颈的一词,又进一步延伸,导向究竟,故又有:
raga visa vinasaya 贪毒除灭
dvesa visa vinasaya 嗔毒除灭
moha visa vinasaya 痴毒除灭
所以持诵大悲咒,可以消除三毒习气,导向戒定慧。
又在一个版本中,提到了湿婆所戴的黑蛇,毗湿奴所持的妙见轮和海螺。妙见轮代表着摧伏魔障,法螺被吹响后,警觉于轮回中沉睡的众生。
同时提及两为大天的特征:
tripura dahanevara / 三城 燃烧 自在(者)
nryaa rpa bala vega dhri / 那罗延 行色 力 迅速 持
大自在天曾经摧毁阿修罗创建的三连城,出现在某一个版本的大悲咒中,连毗湿奴的名号也出现了。
虽然出现了这么多有印度特色的咒词,但是皆重新赋予了究竟义。如大自在天喝下的是乳海的世间毒,大悲咒中的青颈,引申的是消除内心的三毒。
毗湿奴的妙见轮之出现,破的是自我之内魔和外魔。
又有一句:sarva bhaye suca trana karaya 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其意思即:于一切怖畏苦痛中作救护。
因此,很多人在恐惧、苦痛中,念诵大悲咒速得救护。
湿婆大神,其实我们可以说是观世音菩萨的一个等流身。菩萨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

宁愿拖著尾巴

猴子转生为人仍残留尾巴余报(前生可能是马来西亚猴子)达尔文尝试以进化论解释人类的进化,这个理论至今仍是争论不息。然而马来西亚的一名有尾婴孩,却似乎增强了此进化论的可信程度。这名已三个月大的婴孩,居于马..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景区,龙门石窟分为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中间是易水河昼夜不息地流淌。龙门石窟最大的看点,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群像。..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吧,你心情好的时候,别人跟你开两句玩笑,你不怎么放在心上。一得病,身体不舒服,情绪就容易敏感、波动,心态往往就会不好,这时候别人稍微一惹你,你就烦,对吧?这说明..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作者:reading我姐姐信佛20年,常年吃素,虽已经50岁,但和40岁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看上去很年轻。姐姐平时以念佛和诵《地藏经》为主,也持一些短咒:比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莲..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有一位婆罗门预多加,到祇树给孤独园,请示佛陀说:「世尊!在家的俗人,应当如何才能得到现世安乐?」佛陀答:「有四种方法,能使在家人,得到现世安乐:一、方便..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诵经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今谓当月经时,可少..

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

四十一、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要能够屈己待人,时时改过迁善,不要把“我”看得那么重要,这就是敦品立德。◎一九八二年十月十日开示学佛的人,应使佛教一天比一天发扬光大,而不是一天比一天衰败。如何发扬光大?首..

孕妇梦见孩子让她念经,诵5000部普门品感应非常神奇!

孕妇梦见孩子让她念经,诵5000部普门品感应非常神奇!作者:任天真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各位同修师兄大家好!末学的妹妹刚怀孕不久时,梦见她的孩子对她说,读经功德很大。已经很久没读经的她在梦醒后,立刻起床读经,..

圣旭法师:认识信仰

圣旭法师:认识信仰(初三上午) 认识信仰生命要得到改良,就要有信仰。因为我们过来没有信仰,生命才有障碍,生活才非常烦恼。大家来到这里,有些同修是为了治病而来,这就是不懂得佛法的微妙。如果是为了信仰而来,..

圆瑛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圆瑛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摘自:圆瑛法师著《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此引经作证。‘华严经..

圆通寺和冰淇淋——林清玄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劈啪两声巨响,回过神来,发现右边的妇人正打着小孩的耳光,由于用力极猛,连静寂的佛殿都回响着嗡嗡..

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正视自己的分别心,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大家可以从一个故事来看到分别心的相状,从前寺院有一个禅师,他在禅堂打坐以后,他晚上要睡觉了,他走回他的寮房。因为晚上天色不是很明亮,他不小心一脚踩到一个软..

第二十卷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 第二十卷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内容提要: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五、立妄求因成妄冀果,六、..

雪漠:我执是最大的敌人

雪漠:我执是最大的敌人认假成真后,罗网罩大空。人的许多烦恼,都是由我执引起的。我执,就是认为自己是永恒存在的,认为这个世界上有“我”与“他人”的区别,并且把“我”对世界的解读,当做世界的真相。我执结,..

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有人问我:《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个八关斋戒、参加一次昼夜念佛,就超过了在极乐世界一百年的修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