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那活佛开示持密咒的功德与窍诀
诺那活佛开示持密咒的功德与窍诀
问:有人闻其友人云,凡修密宗者,无论持诵何咒,必须经阿阇黎亲行传授与灌顶后方可持诵,否则为盗法,不但无功,且为有过,不知是何理由,叩求开示。
答:凡经上师传授之咒,行者持诵,功德甚大,如未经上师传授而自行持诵之咒,则功德较小,其差别只在功德之大小,任何经典亦未言有盗法之罪,盖十方诸佛均普度众生故。再者经上师所传之咒,行者可转传他人,未经上师传授之咒,只可自诵自修,不能转传于人,若伪说已蒙上师传授而转传于人,则有妄语之罪。
行者如欲持诵某佛之咒,但又苦于无阿阇黎师传时,可在坛中供一某尊佛像,供养礼拜,至诚忏悔后,即叩求某佛亲口传我某咒,再自诵三遍,并默想本尊亲授于我,一切功德均已赐给于我,如此作法,所得之咒与阿阇黎所传者功德相等,但只能自修,仍不能转传于人。
问:上师所传之咒,如有发愿持诵者,亦可转传否?
答:一切普通咒语可以转传,特别法汝们恐怕不能传,还有最特别之法,只要说就失去密宗之真理,便成不到佛。
问:初学持咒时,心如野马奔驰,难以清净,应如何用功,方有进步?
[诺那活佛,以下同]答:心到何处,魂到何处。先念念在心中,一字一字想得清清楚楚用功,汝心在两乳之中间。
问:持咒时,我一人持咒,观想为一切众生持咒,如此作想,功德大否?
答:一人持咒,观想为一切众生持咒,功德甚大。此为密宗之理,因菩提心大故。
问:用手转之经咒,与口念之经咒,其功德有无差别?
答:用手转经咒时,观想为本尊之功德,与口念经咒之功德相等,并无差别。康藏之人,如过四十岁,尚无手转经者,他人即赠以手转经。因年过四十,寿命日促,劝其及时用功故。
问:持咒之人常有护法护身否?
答:凡修佛人,只要学得一个“阿”字,便有无量护法拥护,何况持诵真言。密宗行者,如法诵咒,常有无量善神天龙金刚密迹,常随护卫,不离其侧,如护自目。即以散乱心持咒,亦有无量金刚及其眷属昼夜随护,不令魔王得其方便,唯行者道功未深,无由自知耳。
问:在不洁净之处持诵佛号或持密咒,不知亵佛否?
答:有净垢之分者为众生心,佛是无垢无净无差别心者。发心小者则有垢净之分,发心大者则无垢净之别。惟护法咒因各之誓愿不同,则禁忌甚多,此又不可不知也。
问:如清晨起床,未经盥洗,口手不洁,亦可拜佛或持咒否?
答:与上项所答之理由相同,举一隅其他三隅亦可反证。总而言之,密宗行者,行住坐卧,佛不离心,心不离佛,不可片刻忘失菩提心,为最要紧。
问:念佛号与持咒之功德如何?
答:念佛或持咒,均有无量不可思议功德。众生从无量劫来身口意所作之业障,譬喻是一件很污秽之衣服。念佛、持咒或供养、礼拜、忏悔等事,是用肥皂或石硷洗净衣上之污垢一样,只要天天勤洗,自能洗净。故念佛持咒之功德,就是洗净身口意之三业,久而久之,三业清净,便自成佛。
问:四皈依咒是何意义,敬乞解释。
答:简单解释,就是皈依喇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四宝之意。
问:四皈依咒之功德如何?乞求开示。
答:四皈依咒,为学密人根本大咒,有无量不可思议功德。我讲个故事汝听:
往年西藏有某信佛人,他常持此咒,与他同住之人,有许多不信佛者,暗中商议设法陷害他,但西藏法律,杀人是犯大法,所以他们商议暗害不明害之法。彼时,适某山有母老虎生产小虎,老虎洞在悬岩绝壁人迹不能到之地方,洞上面适有一棵古树,树根生在石岩内,树干横斜在外边,如上树能向下看见老虎洞。某日那些不信佛人,往邀某信佛人说:“某处有只大虎,正生产小虎,我们都看过,汝亦去看看。”那人不知是计,欣然同往。其实他们早用锯将树干锯得很深,只要爬上树就要折断。他们同到树前,一致怂恿他爬上树去看老虎,他上树后,那被锯之树加以人之重量,树干忽然折断,连人带树跌下老虎洞里去。
那时母老虎正出洞打食,只小虎在洞里,他心想我已身在虎穴,四面悬岩,又无路可走,只得待老虎回洞吃他,并一心念四皈依咒。忽然呼的一阵风响,母老虎衔着野兽回洞,他更怕得厉害,紧闭两眼随他吃。老虎初见人时,发出凶恶要吃人样子,再过一回渐渐不凶恶,将打来之野兽去喂小虎。到第二天,老虎又出洞打食回来,看看那虎不像昨天那样凶恶,他仍然念咒,并且心里说:“昨天、今天,老虎因为打着野兽,所以不吃我,一定是待那天打不着食时,再来吃我。”到第三天,老虎又出洞打食回来,并将吃余之兽肉,用脚送一块给他吃。以后人与虎日见亲睦,到第四、第五天,亦送兽肉给他吃,因此未至饿死。
某日母老虎又要出洞打食,伏在他身边,用尾巴轻轻打他,虎意是要他骑在背上,他当时明白虎意,就骑上虎背,两手抚住项毛,老虎呼的一声,将他驮出洞来,平安回到家中。那些不信佛人,忽然见他回家,甚为惊讶。他把经过情形向大众说明,如是那些不信佛之人,从此都很信佛。
问:持诵观世音菩萨之心咒六字真言,有何功德?
答:六字真言为观音菩萨微妙心印,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为十方诸佛所赞叹。若书六字大明,如同书三藏法宝;如诵六字大明,三世业障悉得清净,了脱生死,究竟成就,且能断无明、开智慧、降魔治病、增富救贫、消灾延寿、救百千难苦,摧灭贪嗔痴,闭塞轮回路,历代眷属,俱得超生,腹肠诸虫,亦得证果。又具无量三昧法门,日日得具足六波罗密功德,一切金刚护法、天龙八部,无不欢喜拥护,欲生何佛土,均如愿成就。
不但持诵书写与观想等始有功德,只要此真言着于身、触于手、耳有所闻、目有所见,或藏于家中,或书于门上,或展旗扬幡,凡沾此法味者,任何众生,亦得生死解脱之因,同证菩提道果之德。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凡未成佛,求寿求子,求福求权,求消灭一切地水火风空灾难危险,以及一切所求,无不如摩尼宝珠,各满其愿。总而言之,六字真言之功德,就是佛之智慧来讲,亦穷劫难尽,若以现在藏经上所载之功德来讲,亦要讲三年,方能讲完。
【纪者谨按】按西藏甘珠尔经中摘要所述,六字真言之功德,有下列十种:
(一)去一切鬼魅妖魔等害。(二)除一切寒热痰气等病。(三)救度一切水火刀兵等苦。(四)得一切福德寿命等自在。(五)除一切贪嗔痴慢疑等根本诸烦恼。(六)除一切破戒诸恶。(七)消灭诸障,获得十地五道。(八)念十万遍能闭三途门。(九)念百万遍能度六道众。(十)念千万遍以上,决得菩提果,成佛无疑。
问:“六字真言”本为六个字,何以上师所传之咒为七个字?
答:我所传之咒多一字,为观音菩萨之心印,多此一字,功德更大。
问:大悲咒与六字真言之功德,有无差别?
答:没有差别。大悲咒是观音菩萨之长咒,六字真言是观音菩萨之心咒,亦为大悲咒之心咒。长咒为多赞叹请求观音菩萨普度众生之意,譬如汝们向长官说话,多说恭维赞叹话,再说请求话,就成为长咒,开口即说请求话,就成为短咒,但目的所请求之事,是一样请求。凡夫要说得理由充足,方能得允许,至于观音菩萨,是无差别之心者,多说请求话与少说请求话,均一样感应,最要紧是自己要信得过,我就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就是我,这就是真正修观音菩萨。
问:持诵白伞盖佛母真言,有何功德?
答:修白伞盖佛母法,具有无量不可思议之大威德,凡遇怨敌,能使其自行惊扰退避,天魔外道,悉皆降服,并摧毁一切巫蛊诅咒禁语,行者苟非寿限已满,则决无短命或夭寿等危险;又可避免一切地水火风空、刀兵、星变、饥馑、牢狱等灾,又可免疯魔、服毒、善忘等病,以及一千八十四种灾难。如夜梦不祥,及耳目见闻魑魅魍魉显形等事,均可潜消,一切所求,无不如愿成就。
修此法或持此咒者,常得日月星斗欢喜拥护而降吉祥,如书写持诵或供养此咒者,功德相等,如发愿往生西方者,命终不堕六道,直生净土。又楞严经亦有此咒,惟楞严经上之咒是释迦佛化佛所说,我所传者是释迦佛化佛母所说,名词虽同,其咒则异。此咒比楞严经上之白伞盖咒功德,尤为殊胜。现在印度康藏之外道黑教,邪法甚厉害,如想害某人,他口念诅咒,即使某人变为牛马畜生,他就骑上所变之马,驰骋而去;或将所变之畜,即行宰杀,亦不犯法,或自己变为猛虎,将仇人吞噬,他亦不犯法。如遇此种邪法时,只要念七遍白伞盖咒,他法就不灵验,他自己亦变不成猛虎,想害之人亦变不成畜生。
又我前在四川时,有宜昌人皈依弟子,他将我所写之白伞盖咒供在家中,他家甚富,彼时有变兵,往他家抢劫,他无法只得将门关闭,变兵到他房屋外,总是打圈子,绕房而走,始终找不着门,不能进屋,因此未受损失。总而言之,修白伞盖佛母法,有无量不可思议功德。
问:持白伞盖长咒与持心咒,其功德有无差别?
答:持长咒与持心咒,功德并无差别。长咒多为赞叹请求之意;持心咒我就是本尊,本尊就是我,故功德相等。
问:持诵“六道金刚咒”之功德如何?
答:“六道金刚咒”,可译为“佩带成佛咒”,即佩带身上,亦可成佛。此咒普度众生,有无量无边功德,凡耳闻此咒声,或目覾此咒字,或身手触着此咒,均消灭三世业障,将来均得成佛。又此咒对于超度死亡众生,功德尤大,死亡众生虽已堕恶道,亦可出离往生净土。生前如多念此咒,则死后焚身,即得舍利。
此咒因缘,是阿达尔妈佛传于毗卢遮那佛。在毗卢遮那佛时,有某修道人心甚慈悲,彼时有一大河与某湖相连,因天旱水涸,致河水与湖水亦因之干涸,湖内之鱼,天天被干死者甚多,某人乃天天将湖内之鱼捞起来,一担一担送到河里去。但天旱甚剧,将此一担鱼送到河去,待回到湖时,又见有许多鱼都干死了,某人叹气说:“得救的众生少,不得救的众生多,众生真难度!”彼时毗卢遮那佛化身对他说:“众生度众生,当然得度的众生甚少,如以佛法度众生,则众生自能普度。”某闻此言,即求毗卢遮那佛传授普度众生之法,毗卢遮那佛乃授以此咒,某念咒七遍后,所有已死之鱼,均往生西方净土,未死之鱼,均消灭无量业障,随后均得往生成佛。此乃“六道金刚心咒”具有不可思议功德之大概情形。
问:上师所传之“治病咒”,有何功德?
答:此咒在康藏为极密之咒,能治百病及各种奇病。当藏王聘请莲花生大士到西藏时,彼时西藏为邪魔鬼怪之渊薮,人民患各种怪病很多,当时既无良医,又无药材,人民非常痛苦。莲花生大士起身来西藏时,千手观音乃传授此咒,此咒有能治一切病苦与一切邪病之功德。为人治病时,有时亦可用拳打脚踢,消灭病人之罪业,方易见效。不过疾病是由个人之业障而来,如三次治不好,必是病人罪业太重,必须病人自行发心忏悔,方有感应。
问:避免刀兵水火及一切地水火风空之灾险,以何佛菩萨之经咒,功德为最大?
答:诸佛菩萨均普度众生,功德并无差别。若用单独之密咒,则绿度母二十一咒,各有各咒之特别用法,功德甚大。若普通咒语,则用绿度母之总咒,或用观世音菩萨之六字大明,有避免一切不可思议地水火风空与毒蛇猛兽邪魔外道等灾难危险,无量无边功德。
2024-03-17 13:54
开过光的佛珠断了就是凶兆?这三点一定要知道
开过光的佛珠断了就是凶兆?这三点一定要知道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一切唯心造,心无恶念就好!第一、你必须要知道,佛珠是用绳子穿起来的,再结实的绳子,也会有断的一天,可能是长..
般特一偈得道度众人
般特一偈得道度众人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特」,因禀性愚钝,所以慈悲的佛陀请门下五百位已证得罗汉果位的弟子轮流教导他,但是三年下来,他连一首偈子也记不起来。渐渐地,般特比丘..
心律法师: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
心律法师: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 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心律法师有位年轻的朋友问我,经常在小说中看到某人看破红尘,落发为僧,遁入空门的说法,剃光头似乎成了和尚的标志,请问修行是必须出家吗?出家人一定要剃光..
弥勒菩萨的相应与灵山会上拈花微笑意义相同吗?
弥勒菩萨的相应与灵山会上拈花微笑意义相同吗?《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尔时世尊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门”,一音声怎么能演说百亿陀罗尼门?这在众生界的心里很不容易理解,“百亿”是无量的意思,佛经上讲..
陈果:明心见性,人生果然不同!
陈果:明心见性,人生果然不同!千百年来,东西方文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于自我的探索。在西方,我们知道,雅典有一座祭奠太阳神阿波罗的德尔菲神庙。两千年来,它静静地矗立在雅典的郊外,在它残破斑驳的石柱上,就..
地藏王菩萨化身度我
地藏王菩萨化身度我我南京的寓庐,在蓝家庄兰园十六号,周围竹篱,前后二门。民国二十四年七月间,一天上午,前后门未启,忽一老僧,飘然而来。头戴毗庐帽,身穿海青衣;佛珠十数串,自胸前挂起,环贯垂地,左右两袖..
弘一大师:佛说一切皆空,有些人误会了
弘一大师:佛说一切皆空,有些人误会了一切皆空。佛说一切皆空,有些人误会了,以为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横竖是没有,无意义,这才坏事干,好事也不做,糊糊涂涂地看破一点,生活下去就好了。..
弘一大师:新年伊始改过自新
弘一大师:新年伊始改过自新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新春联,人多著新衣,口言恭贺新喜、新年大吉等。我等素信佛法之人,当此万象更新时,亦应一新乃可。我等所谓新者何,亦如常人贴新春..
观世音普门品是什么意思
观世音普门品也称做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也因为修学这一品的人数众多,很多人更将其单独提出变成一部经文来修学。观世音普门品主要讲述了观音菩萨法号的由来和普度众生的事迹,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念诵..
开悟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修道的人常常希望自己能开悟。开悟是什么样的境界?其实我们平常人也常常开悟,比方说:啊,我明白了!我懂了。噢!原来如此。这也是一种悟道。不过这个悟道,是从分别心上了解的,而不是真的悟道。悟道是一种真正的、..
弘一大师:要体悟一切皆空 也要知道有因有果
弘一大师:要体悟一切皆空 也要知道有因有果佛说一切皆空,有些人误会了,以为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横竖是没有,无意义,这才坏事干、好事也不做,糊糊涂涂地看破一点,生活下去就好了。其实..
问问:山东济南哪里可以超度婴灵
问问:山东济南哪里可以超度婴灵山东济南哪里可以超度婴灵?可以委托寺庙道观的师傅进行法事超度,没有地域的限制,有本人的法事资料信息就能进行委托。婴灵,是人工流产、胎死腹中,或出生不久即夭折的婴儿灵魂。婴..
嘎玛仁波切:如何忆念阿弥陀佛?
嘎玛仁波切:如何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法门,甚深奥妙空性清净,是让我们能够到达极乐世界的方法。在中国几乎是“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人们都知道双手合十,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这也是最简单的修法,忆..
仁清法师:佛像放在口袋里是否不尊敬?
仁清法师:佛像放在口袋里是否不尊敬?问:“我要是考试或出远门的话,都希望佛菩萨能在身边,保佑自己,像这个小的佛像,放在口袋里或旅行包里,行不行?会不会是一种不尊敬的行为?答:先讲尊敬,事相上的尊敬有事相..
圆瑛法师:大乘起信论讲义
圆瑛法师:大乘起信论讲义 大乘起信论讲义圆瑛大师著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上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下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上四明接待讲寺佛教讲习所圆瑛弘悟述大乘起信论○今解此论。直分为六。甲一略释论题二造论菩萨三翻译人时..
隆莲法师:菩萨觉悟的是什么
“观自在菩萨”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意为“觉”萨埵:意为“有情”、“觉有情”凡是一切有生命的都叫“有情”。佛法说“有情”——指胎、卵、湿、化四生。人是胎生中最有灵性的,故最高级;蚊虫、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