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分享“濒死体验”:千万别来折腾我!真实故事
谈到死亡,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不怕。
但死亡时究竟会碰到什么状况,我们谁都不知道。
本文作者“沐沐”,是一位虔诚的佛弟子,多年来一直关注 临终关怀和安宁疗护。
一位郑姓老居士向她分享“濒死体验”时说:“我老头跑过来带起的那点风,就像锋利的刀片刮着我的皮肉,痛得来!”
一位 安宁疗护老师向她分享一位高级工程师之死:这位高级工程师病卧床多年, 早已不能开口讲话,听闻念佛法门后,临终时神色安详,面带微笑,而且还说看见了阿弥陀佛。
……
而“沐沐”本人,则希望自己临终时,不要被折腾。
文/沐沐,本文所有案例均为真实故事
很多年前,看过一个科普短片,由台湾一机构摄制,内容围绕着一位绝症患者临终时“急救不急救”,展开了两段平行故事。
场景一:急救
对患者进行一系列创伤性抢救,心脏电击、按压,切开气管插管……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依然回天无力,只有被折腾过后患者嘴角那一行鲜血。吓得观众我花容失色!
场景二:不急救
则是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
舒适地泡完鲜花浴后,患者与妻儿、家人温情话别,一一交代身后事,并请一位宗教人士前来开导宽慰,最后怀着感恩的心,安详地离开人世。
看完之后,我就一个想法:“必须尽快写个遗嘱,绝不能让人临终还折腾我!”
1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死亡本身似乎不可怕,但死得很痛苦,那是真可怕!
为了死的时候不受罪,我可算殚精竭虑。
2014年,还曾经去上海拜访过一个很知名的NGO组织,他们多年来坚持向社会提供免费的生命关怀服务,包括安宁疗护、死亡体验、生死教育等等。让更多人了解临终,直面死亡,乃至安乐地离开人世。
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对安宁疗护理念有所了解。
现代安宁疗护是英国的西西里·桑德斯女士(Dame Cicely Saunders)所创。其主要做法是:
首先,临床医生诊断,患者已处于临终期,现有医疗水平不可能使其痊愈;
其次,与家属沟通,是否接受“安宁疗护”,即不进行插管、心肺复苏等无谓的创伤性抢救,而主要针对不适症状进行处理疗护,如水肿、疼痛、尿失禁等症状;
随后,心理护理跟进,照顾与陪伴,帮助患者平静地面对死亡,完成心愿。
通过由医生、护士、志愿者、社工、理疗师及心理师等人员组成的团队服务,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在减少患者身体疼痛的同时,更关注其内心感受。
两相比较,可以看出现代安宁疗护,的确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2
但安宁疗护更多还是关注活着时的身心状态,至于濒死乃至“死后”的世界,就无法触及了,而这恰恰才是重点。
我在参加温州 安福寺“净土宗临终助念法普及课”时,就听授课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
某次培训现场,一位学员突然抑制不住地痛哭起来。
她说自己的父亲在医院被宣布死亡后,当天下午就送去了殡仪馆,而就在火化时,炉里忽然传来凄厉的惨叫,现场所有人都傻了,可是炉内近千度的高温,救都救不回来,竟眼睁睁看着父亲被活活烧死!
天哪,真真是人间惨剧!
佛教判断人的死亡,有三个标准:寿、暖、识。除了心跳和呼吸停止,神识离体是关键(可从身体余温来判断)。
所以,从临终到神识离体之前,是不可以随意埋葬或者火化的。
从前的习俗,人过世后要停放数日才能入殓,以防若发生“还阳”情况而酿成悲剧。可惜现在懂这些的人不多了。
此外,佛曾说“人死如活马剥皮”,是极其痛苦的,安宁疗护也很难照顾到这一层面。
2011年底,在杭州南山讲寺,我还曾经听一位郑姓老居士讲述过她亲历的濒死体验。
那天,郑居士在卧室收拾衣物,老伴则在隔壁书房练字。没有来由的,她陡然感到天旋地转,一下子身体失重,挣扎着倒在了床上。紧接着是疼痛,全身毛孔犹如千万根针扎般透骨的疼痛。她一下慌了神,急急地呼救。
老伴闻声赶来,见她倒在床上扭曲痛苦的模样,急忙上前来探视,奔走时不免带起一阵风……
“我老头跑过来带起的那点风,就像锋利的刀片刮着我的皮肉,痛得来!” 郑居士心有余悸地回忆道。
幸而她看过佛教临终须知,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让老伴触碰到自己,看他凑过来,吓得直喊:“别过来,别碰到床!”……
《正法念处经》中曾这样描述过人的临终状态:
或以天眼见命终时,刀风皆动,皮肉筋骨脂髓精血,
一切解释……
如千炎刀,而刺其身,
或以天眼见命终时,风不调顺,遍身诸节,
及一切脉,一切筋中,一切枝骨,一切毛孔,一切肉中,一切骨中,一切髓中,如烧炎针,遍于身中,来逼人身,
如百千炎针皆刺其身。
临命终时身体像被风刀割截,全身骨肉毛孔如被烧红的火针遍刺,苦痛逼迫难以忍受,这是四大分离中风大分散的特征。
由于生前造作的善恶业力的不同,每个人临终的境界也会各有差异。这时候是绝不可以被触碰、搬动的。
但若在普通医院,一旦被宣布“死亡”,马上就得挪位置,送到太平间的冰棺里。那时候就算再痛,你也“哭诉无门”了。
3
人到了临终,除了身体受罪,心灵上更是备受折磨。
安福寺“ 净土宗临终助念法”培训时,授课老师还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9年秋,一个佛教安养院的义工团来到北京某 临终关怀医院,进行为期几天的学习交流。
团里有个护工,叫姗姗,姑娘二十来岁,活泼外向。她来到一个病房,有位老人躺在床上,见到她进来却视若无睹。
他眼神黯淡,嘴唇紧抿,不发一言。家属告诉姗姗,老人是高级工程师,患病卧床多年,已经有几年时间不开口讲话了。
家人努力给予他精心的照料,但可惜由于不能进行言语沟通,无法关怀他的内心。
看着瘦弱的老人,姗姗心里涌起一阵悲悯。
她坐到病床旁边,自说自话向他介绍起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大愿,七宝池八功德水的甘美,诸宝行树、天乐鸣空的微妙,往生的种种好处……
她告诉老人,人死以后并不“如灯灭”,反而是一次“重生”的机会,可以换到更美好的世界。只要念“ 南无阿弥陀佛”,佛就会在临终时来接引他。
说完,她又为老人读诵了一遍《 佛说阿弥陀经》,然后才离开。
第二天,老人的家属忽然来找关怀医院的院长,说要找一个小女孩。大家一听,以为是姗姗闯了祸,一阵紧张。
谁知,老人的家属却说是来感谢她的,原来在她离开后,老人竟忽然开口讲话了!
说的话更是震惊了全家人,他说:“我要去极乐世界了,你们去找那个小姑娘,谢谢她介绍阿弥陀佛给我。”
过了几天,这位老人就真的走了,临终神色安详,面带微笑,而且还说看见了阿弥陀佛,说完便咽气了。
4
这家临终关怀医院致力于三项基本服务:24小时生活护理、专业医疗支持和心理关怀。多年来送走的老人已经达四万多名,经验十分丰富。
但“工程师往生极乐事件”,却引起了极大震动,院长说:
“我们做了20多年的临终关怀,安宁疗护,虽然也能给予临终者一些安慰,却没有办法关怀到他的灵性,无法给他一个希望。
所以,这位工程师,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觉得既然都快死了,还有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呢,他已经对生命绝望了,就不愿意讲话了。
可当小姑娘姗姗把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介绍给他时,让他又重新建立了希望,在生死路上有了依靠,这才开口说话。
而当他一念信受的时候,愿生心很强烈,所以很快就看到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了。”
院长表态,将来一定要重视“良性关怀”。
从那之后,这家医院增加了临终助念这一项服务,使用佛教的方法送有需求的老人往生净土。
5
在达照法师《超越死亡》这本书中,讲述了临终关怀的各种思想和方法,记录了许多临终自我关怀甚至反向关怀的感人事迹,内容十分全面详实。
往简单点说,就是安心于永恒的生命归宿(念佛求生净土),安排好自己的临终事务(预立遗嘱),不给亲友添乱,甚至还能反过来关怀别人。
上文提到的那位郑老居士,之所以被突如其来的晕眩和疼痛打得措手不及,甚至想不起来念佛,据她回忆,是因为心里记挂着一件事。
当时是寺院建设初期,缺少资金,而她攒了一笔私房钱,还没来得及捐出去,又不好和老伴讲,心中忧虑,竟以至于忘记了念佛……
如果她有自我关怀的意识,能提前与家人沟通,交代好后事,特别是写一份遗嘱,就不至于临了如此慌张。
但是,郑老居士又是幸运的。
正当她愁苦万端时,耳边倏地响起一个声音:“这时候什么都不要想,赶快念佛!”
她如梦初醒,赶紧“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急切地呼喊起佛号——一说到此处她便激动不已,手指着耳朵:“那个声音就在我右耳边,听得清清楚楚,特别威严!”
她只念了几声佛号,心瞬间就安稳了下来,继续念佛,也不知过了多久,疼痛感渐渐止息,房子也不再旋转了,死亡仿佛酷夏里的一场疾风骤雨,来去倏忽,她就这样死里逃生了。
《佛说阿弥陀经》有两种译本,在玄奘大师版中,对于“一心不乱”是这样翻译的:
是善男子,或善女人,
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
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静佛土。
发愿求生净土的念佛人(善男子善女人)临命终时,能得阿弥陀佛“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这句经文在郑老居士的故事里,得到了佐证。
在慌乱困苦的临终,有太多意外和不确定。
虽然通过专业人员的安宁疗护、自我的心理调适、提前安排后事等方法,我们能够走得尽量从容一些,但作为立志求生极乐的人,更要了解弥陀的愿力、弥陀的慈悲、弥陀的大威神力,一心靠倒,无疑无虑!
这便是“超越死亡”的真正保障! 2024-03-17 13:54
读地藏经可以停吗
师兄在读诵地藏经的时候是可以停的,但是不建议,因为这样是会影响我们对经文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我们修行的效果。但是由于地藏经的经文比较多,所以师兄可以分成3部分去念诵,每天念诵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是..
楞严经谁讲的比较好
《楞严经》是佛学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楞严经的地位和作用。而我们修行楞严经的众生,我们..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忆访黄念老作者为著名佛学家陈兵教授黄念祖老居士的大名,我是在1981年从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明真法师和熟识的学僧那里听闻:他是北京邮电学院教授,自然科学家,虔诚佛教徒,曾任北京居士林..
大悲咒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不但是佛学中的经典之一,它在佛学中所占位置也是很高的,而且它所蕴含的道理和智慧也非常深,为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学这部咒了。在学大悲咒时,有的人能很快了解大悲咒的意思,而有的人对大悲咒不了解,..
清除净尽烦恼,成就摩尼宝珠
清除净尽烦恼,成就摩尼宝珠五祖问六祖说:米熟也未?米熟了没熟呢?意思是说,你把米舂好了没有?舂好这个米没有啊?迄是一个意恩。又一个意恩,是说你的功夫,成就了没有?你的用功,有没有上路?头前我问你们,不..
普门品说了什么
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正信和迷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世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能、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
隆莲法师:每个人都能成为观自在菩萨
隆莲法师:每个人都能成为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每个人都能成为观自在菩萨,只要好好修——通达无我、般若之智,才得自在。——隆莲法师“观自在菩萨”中的“自在”:解脱就会自在,解脱是针对“缚”而言的,烦恼就是..
诵金刚经的正确方法
随着我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的内心都会有很多烦恼。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读《金刚经》。但是,因为多数人都是没有接触过《金刚经》的,所以就不知道怎么读《金刚经》才好。所以,如果你想要了解怎么读..
达真堪布: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
达真堪布: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 达真堪布解答: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才可以修“证悟空性的智慧”。不管是对世间,还是对出世间所有的法,不管是对众生还是对佛,不管是对净土还是对娑婆世界,..
附体的仙是造什么业才得这种果报的
问: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成刚法师答:仙?畜生啊,你指什么仙呢?(提问者:就是总附在人体上作乱的仙。)这个附在人体的,《楞严经》说,天魔就是指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说的,天魔,魔王、魔民、魔女..
修出魅力来
男儿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沩山禅师如是说。庞蕴居士问马祖禅师:不与万法为伍的是什么人呢?马祖禅师答:待你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向你说。这些偈语或公案,给人感觉,很豪迈,气冲霄汉的。当然,还有给人感觉玄的,甚至..
宋孙氏女《净土圣贤录》
孙氏女,钱塘人。常持佛名,兼习梵咒。已而有疾,请清照律师至。告曰,久病厌世,安得脱离五浊,受诸妙乐乎。师为称说净土因缘。女大喜。其夜,梦师授药一盏,服之,脱然病愈。后三日,语侍人曰,迦叶尊者在此,大好金莲华座,吾..
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
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示现圆寂之前,委托我(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转告所有弟子:“我圆寂后,所有弟子要团结和合,远离世间八法,清净持戒,好好地精进..
宋吴琼《净土圣贤录》
吴琼,不详其所出。先为僧,已而返俗,作庖人。当切肉时,口中称佛名不辍。每教村中人诵经修忏,念阿弥陀佛。后眼郭生瘤,大如鸡子,乃惶怖。分遣妻子,造一草庵,昼夜焚修。绍兴二十三年秋,告村中人曰,琼来日戌时去也。人皆..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二)守培法师著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二镇江玉山沙门守培疏 皈依弟子云常忍校刊三匿王观河显见性不灭。四。初阿难问二明性。二匿王陈疑更请。三如来反令自说。四大众闻法得益。今初。..
死水死火证明入冥管轮回
死水死火证明入冥管轮回李柏农居士说:有麦君,当香港华民政务司英文书记并教授英文,性情清正,丝毫不苟;政务司英国人,常对人说:中国人能像麦君,国事那里会弄到这样!麦君每月中,要整睡七昼夜,说是当阴间放关的职务,掌管..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