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祖金刚智阿阇梨
(开元三大士 图像)
第五祖,《贞元释教录》云:沙门跋日罗菩提【54】(唐云金刚智),南印度摩赖国【55】(此云光明国。其国近观音宫殿补陀落山。【56】)婆罗门种。诞育灵奇,幼有神异。恳请于父,求之入道。年甫十岁,于那烂陀寺【57】,依寂静智出家,学《声明【58】论》。十五学法称【59】论。二十受具足戒【60】。六年学大、小乘律。又学《般若灯论》、《百论》、《十二门论》【61】。二十八,于迦毗罗卫城【62】,就胜贤论师学《瑜伽论》、《唯识论》、《辩中边论》【63】,经三年。三十一,往南天竺【64】,于龙树菩萨弟子名龙智(年七百岁,今犹见在)经七年承事供养,受学金刚顶瑜伽经及毗卢遮那总持陀罗尼法门、诸大乘经典并五明论,受五部【65】灌顶,诸佛秘密之藏无不通达。兼工九十四书【66】。尤工秘术,妙闲粉绘。每至饮食,天厨自陈,金刚萨埵常现于前。遂辞师龙智,却还中天,寻礼如来八相灵塔【67】。
其后,南天亢旱三年,其王捺罗僧伽补多靺摩遣使迎请和上【68】,于自宫中建灌顶道场请雨。于时,甘泽流澍,王臣欢庆。遂为和上造寺安置,经余三载。国南近海有观自在菩萨寺,寺门侧有尼拘陀【69】树,先已枯悴。和上七日断食行道,树再滋茂。菩萨应现而作是言:“汝之所学,今已成就。可往师子国瞻礼佛牙,登楞伽山【70】礼拜佛迹,回来可往大唐国礼拜文殊师利菩萨。彼国于汝有缘,宜往传教,济度群生。”闻是语已,不胜欣慰。僧徒咸闻其语。寺众乃曰:“若菩萨降临,尼拘陀树枝叶滋荣,去即枯悴。以此为候。”经三七日,却还,辞其国王,将领弟子道俗八人往师子国。至楞伽城,王臣四众【71】以诸香花礼和上。(事具载传中,此不烦述。)更却至南天竺,国王请留宫中供养一月。曰和上白王:“贫道先发诚愿,往摩诃支那国【72】礼文殊师利并传法。”即日辞王,王曰:“途遥绝远,大海难度,不可得到。住此教化,足获利益。”再三请住,和上宿志不移。王曰:“必汝去时,差使相送,兼进方物。”遂遣将军米准那奉《大般若经》梵夹【73】、七宝绳床等及诸香药等奉进唐国。愿和上检校加持,得达彼国。发来之日,王臣四众香花音乐送至海滨。和上便与徒众告别,登舶入海。去唐界二十日内,中间卒逢恶风,忽发云气斗暗,毒龙鲸鲵之属交头出没,偕行商舶三十余支随波流泛,不知所在。唯和上一舶得免斯难。略计海程十万余里,逐波沉浪,约以三年余,历异国种种艰辛,方得至大唐。
时节度使二三千人,乘小船数百支,以香花音乐海口逢迎。至开元八年,初到东都,所有事意一一奏闻。奉敕【74】处分,使令安置,四事供养【75】。于是广弘秘教,建曼荼罗【76】,依法作成,皆感灵瑞。沙门一行,钦斯秘法,数就咨询。和上一一指陈,后为立坛灌顶。一行敬受斯法,请译流通。以十一年癸亥,于资圣寺,为译《瑜伽念诵法》四卷、《七俱胝陀罗尼》一卷。至十八年庚午,于大荐福寺,译《曼殊五字心》及《观自在瑜伽要》,沙门智藏译语【77】(此是不空三藏本讳也)。至十九年,又译《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等四卷。二十四年,随驾西京。二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天恩放归本国。行至东都荐福寺,乃现疾,嗟有身之患【78】,坐而迁化。弟子僧智藏等请留遗教,顷间复还,嘱付毕曰:“西国涅盘尽皆无坐法。随师返寂,右胁而眠。即《师子王经》所载也。悟身非有,蝉蜕遐举”。其年八月十五日证果。哀念伤于帝坐【79】,悲惜感于士心。其年九月五日,敕令东京龙门安置。至天宝二月七日,于奉光寺西岗起塔(编者按:应为:天宝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于奉先寺西岗起塔)。即逸人混伦为铭【80】曰(其序具载本传):
峨峨法岫,滔滔智田。为道之始,则人之先。
名扬中国,业善南天。示晓示喻,三千大千。
浮图亚迹【81】,摩腾比肩【82】。真寂有境,生死无边。
释迦示现,迦叶求缘【83】。无来无去,何后何前?
猗欤睿哲【84】,运谢时贤。风摧道树,浪没慈船。
层塔虚设,宝铎【85】空悬。柏吟宵吹,松生暮烟。
人世移易,陵谷推还。唯余石诔【86】,千年万年。
玄宗皇帝有一钟爱公主,忽沉病梦。皇帝请和上,命曰:“朕有钟心少女,忽然命终。虽死生有命,惜其不幸,冀和上加持,令得苏息。”和上即唤两乳母及二童女着新净衣,加持便缚,伏地息绝。乃命左右令作“告阎罗王牒”讫,即命人于被缚死四人侧披读。则四人一时起坐,和上告曰:“此文牒诵得毋惚?”答曰:“得也。”即交诵不错一字。便告曰:“汝等直去至阎罗王所,宣此文牒,将公主来。”言毕,四人俱死。从其日辰时至明日初夜,四人及公主一时得苏。公主曰:“阎罗王因和上牒旨更却参。虽然,受命有限,决定难延,更不须住此国,三日之后命终。”皇帝更得相见,兼闻此言,叹伏【87】极深。事具在大荐福寺南中门西边和上碑铭中。
又,一时亢旱连月,玄宗皇帝轸念纳隍【88】,即令和上祈雨。和上于大荐福寺廊下结坛,密诵真言。食顷,从坛中龙头出现。和上伸手抱捉龙头,须臾放却。其龙直穿廊宇腾空,雷电地震,霈然洪澍,淹日不息。皇帝恐其漂物,更令止雨。和上又坛上布置荷叶,诵真言。须臾,裹之荷叶,悬之树枝。顷,雨竭天晴。明日,敕使临房慰劳,和上答曰:“贫道不曾疲倦,彼佛子等【89】太疲劳。”中使问曰:“何人也?”和上便起就树头,即解前所裹悬荷叶,即诸龙等雷鸣腾空。神力难识,率如此类也。由是一人珍敬,四海称叹。(具如碑上)
又,西明寺翻经笔受、临坛赐紫【90】试鸿胪少卿圆照大德云:圆照自惟微贱,恨以晚生。大师殁年,始居幼学。翻译应诏,殊未识知。谨依纪铭,叙述前事。望祛情感,无嫌广焉。博雅宏才,幸无诮也。
闻夫至道体也,无欲为先。福善之征,莫大有后。承其后者,代有高人。大兴善寺【91】三藏,即其人矣。昔事先师,法讳智藏。承旨译语,弘阐真乘。洎肃宗临朝,弥加尊重。不斥名字,号曰不空此取登坛散花【92】号也。代宗驭历,加号及官,位鸿胪卿【93】,品加特进【94】,号大广智三藏不空。追赠先师,锡【95】谥官号。永泰元年岁在乙巳十一月一日,乃颁制曰:“敕不空三藏和上:金刚三藏天资秀异,气禀冲和。识洞四生【96】,心依六度。爰自西域,杖锡【97】东来。梵行【98】周身,慈心济物。觉华外照,智炬内明。汲引群迷,证通圆寂。密传心印,示隐涅盘。衣钵空存,音徽【99】长往。教能传后,礼有饰终【100】。宜旌美名,俾叶荣赠。可赠开府仪同三司【101】,仍赠号大弘教三藏(开府仪同者,准官位,今正一品也。)。”夫俗典有母以子贵,今释氏乃师因弟荣。万古千秋,传之不朽。又至大历三年六月十二日有敕,度僧五人,令检校洒扫大弘教三藏塔所。又,同日赐御札大弘教三藏塔额文,并赐千僧供【102】,为设远忌斋。三藏修表陈谢(词具在本传)。宝应元圣文武皇帝【103】批曰:“和上释梵宗师,人天归仰。慈悲智力,拯拔生灵。广开坛场,弘宣法要。福资国土,惠洽有情。愧厚良多,烦劳申谢。”后复有敕为大弘教三藏远忌设千僧斋。三藏又修表陈谢(词在本传)。皇帝批曰:“大和上法留喻筏,照委传灯,久证涅盘,示存斋忌,永惟付嘱,深眷徽猷【104】。薄施香茶,有烦陈谢。”
又至大历六年六月十六日,不空三藏奏:“东都荐福寺大弘教三藏和上院请抽诸寺名行大德一七人。右不空先师在日,特蒙玄宗置上件塔院。年月深久,廊宇崩摧,香火缺供,无人扫洒。今请抽诸寺大德七人住持彼院,六时忏念,为国进修三密瑜伽,继师资之旧业。”又奏:“同寺一切有部【105】古石戒坛院请抽诸寺名行律师七人,每年为僧置立戒坛。右件戒坛院,是不空和上在日舍衣钵兴建。当不空进具之日,亦有诚愿,许同修葺。不空叨承圣泽,冀玉镜之重开,睹大师之旧规,望金轮之再转。今请置一切有部戒坛院额,及抽名行大德七人,四季为僧敷唱戒律,六时奉为国修行三密法门【106】。以前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奏。前件院抽僧及置额【107】等,请有缺续填。其府县差科及一切僧事,并请放免,不同诸寺。谨件如前。”敕旨依奏。
《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曾子曰:“慎终追远,仁德归厚矣。”大弘教和上法流后嗣大广智三藏,追远慎终,奉国尽忠,精持佛戒。存殁不朽,永播清徽。哀劳之精,悬诸万古矣!大弘教三藏所译经都一十一卷,并入《开元释教录》及《贞元新定释教录》,见行于世。种种灵验、两国珍敬等,具载本传,不劳烦述。
2024-03-17 13:54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
阿姜查:为什么你很难理解别人?原因很简单认识你自己的身和心,也就会了解他人。一个人的脸部表情──言语、手势、行为都源于他的心理状态。佛陀,一位觉者,因为他经历过,且以智慧看透心理状态和它们的基本因素,..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
陈士东居士:论开顶之窍穴陈士东近来社会人士谈及颇哇法,有严重走偏之倾向,如不及时纠正,则会使大法蒙尘,于修学者不利,这是我写下此文之目的。薛俊英先生在《开顶—囟门与百会》(见《气功》1995年12月号)中云:..
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
师父,怎样才能把心念控制下来?如果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说,有一个水泡,下雨了,水泡起来的时候。这个水泡灭了,下一个水泡又起来了,它俩是一模一样的。那后面的水泡是不是前面的水泡呢?它不是。前面的水泡是..
读十遍金刚经有什么效果
读金刚经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行方法,大家在读金刚经时是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智慧的,这样长时间的去读金刚经时,从中体会到的知识也就是很多的,读金刚经十遍能让自己从感受到很多的知识,而且自己的坚持能让自己懂得更多..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一信徒问师:师父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呢?师答:想知道自己适于哪种修行方法,就必须虚心向出家法师和大德居士求教和请问,要放下自己心里的种种认知和成见,不要有分..
长喝柚子茶,可以去色斑
很多年轻的女性,经常会消化那些长了色斑的上了年龄的人。殊不知,色斑的出现不仅在于老人身上。年轻的人也是会出现色斑的。因此,年轻的漂亮女性,也应该懂得最基本的色斑的防治方法。而多喝柚子茶,这几乎是所有方..
海神请法
海神请法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宝计画,慎重而热切地商议着:「大海!变幻莫测,虽藏有众宝,但却也蕴含无限危机!」「是啊!若没有了解海性的人相助、指导,此行如何圆满顺利达成任务..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
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陈晓旭往生失败,与印祖文钞的启示当末学在《南方都市报》上看到陈晓旭去世的消息,心里一阵失落。据报上说,陈晓旭临终时昏迷不醒,醒来则叫唤姥姥、母亲。一个学佛念佛多年的居士..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次要信我是理性佛、名字佛,..
念楞严咒身体发热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念楞严咒身体发热是因为什么。自身有业报导..
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
大悲咒当中有着很深的智慧以及道理,所以现在有不少人在读诵这部咒文。但有的人是初次读诵大悲咒,所以对于大悲咒不是很熟悉。对于这样的人建议参考大悲咒初学版带拼音的全文去读,这样能让大家尽快熟悉大悲咒中的每..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
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阿弥陀佛是欢喜光佛梵语“阿弥陀”,中国话的意思是“无量寿”,又名“无量光”。也就是说,寿命无量,光明无量,功德无量,乃至神通、智慧、说法、度生一切无量。可见得阿弥陀佛的名号真的是万德..
读地藏经可以停吗
师兄在读诵地藏经的时候是可以停的,但是不建议,因为这样是会影响我们对经文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我们修行的效果。但是由于地藏经的经文比较多,所以师兄可以分成3部分去念诵,每天念诵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是..
楞严经谁讲的比较好
《楞严经》是佛学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楞严经的地位和作用。而我们修行楞严经的众生,我们..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忆访黄念老作者为著名佛学家陈兵教授黄念祖老居士的大名,我是在1981年从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明真法师和熟识的学僧那里听闻:他是北京邮电学院教授,自然科学家,虔诚佛教徒,曾任北京居士林..
大悲咒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不但是佛学中的经典之一,它在佛学中所占位置也是很高的,而且它所蕴含的道理和智慧也非常深,为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学这部咒了。在学大悲咒时,有的人能很快了解大悲咒的意思,而有的人对大悲咒不了解,..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