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佛的十种积德行善利益与方法
供佛的十种积德行善利益
一、早年所作种种罪行,轻者当即消除,重者亦得转轻。
二、常得吉神支持,全部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三、夙生怨对,咸蒙法益,而得摆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略;毒蛇饿虎,不能为害。
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色彩光泽,力量充盛,所作吉祥。
六、诚意奉法,虽无企求,天然衣食富裕、家庭和睦、福寿绵长。
七、所言所行,人天欢欣,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诚敬爱、恭顺礼拜。
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不愿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
九、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分逾越,福禄殊胜。
十、能为全部众生,栽培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
十种供佛方法供养佛菩萨,能够忠诚之心,用十物供养礼拜(十供养),即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
1.香供养: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地,燃香时,香自灭而留香与人,这便是释教中舍己救人的精力。所以燃香不是要烧香给佛陀,而是咱们要懂得香的精力。
2.花供养:花能清心养目,用花供佛,庄重佛堂,或每日在花瓶中插些鲜花,幽香扑鼻,让人醒心顺眼。庄重的佛堂衬上几朵浓艳芳香的花,恭顺之心,情不自禁。
3.灯供养:灯并不彻底指电灯,比方蜡烛,油灯之类能照暗为明的东西,都归于灯供养的规模内,释教传法亦名传灯。释教传法,如父传财于子,但其意义不同,金钱传别人,己身积财必会削减;而佛陀传法,如一灯传一灯,灯灯皆明,灯灯无尽,所谓一灯能续千灯明,佛陀传法对己不减,对彼有利。灯又有去暗投明之义,期望每一个人都能做一盏暗路中的明灯,驱除幽暗的国际,亮光世界大地。
4.涂供养:涂梵语,即水;经云:水能离垢得清凉。水不但能洗除众垢,令物清净,而且水还具有和合性,不管大江、小溪会聚一方,皆成一体;就好比群众学佛,最终都能成佛。所以用水供佛,洗己心垢,三世罪障悉清洗,心既清净,自性现前,又何叹成佛路远呢?学佛人都应该学水的和合,水的相等无差别,那么,待人处事上无愧天,下无愧人,更无愧己心,日子天然过得心安理得,轻松高兴。
5.果供养:果指生果,群众用新鲜可口的生果供佛,积德行善巍巍。果又有成果的意思,人每做一件事,有必要有头有尾,不得功败垂成;就像种果树的人,有必要耐得起辛劳、栽植、上肥、灌溉,待树开花成果,才有丰厚收成,所费劳力也才有个价值。学佛者亦如是,要发大心,精勤向道,不怕喫苦,不畏阻止,切莫退失道心,毫无成果,岂不惋惜。
6.茶供养:茶能退睡魔王,人若昏昏欲睡,一杯好茶在手,精力百倍;此指示学佛者,昏眩不得,须不时自省自己,反省自己,每日举心动念,所做所为是否正确?
7.食供养:用饭菜供佛,表恭顺之心,且意义深广。佛子在供饭时,以七粒饭出食念曰:法力不思议,慈善无妨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另加咒语三遍谓:佛法之理深妙,不能够心思,佛法之事希奇,不能够言议。佛以大慈施全部众生乐,以大悲拔全部众生苦,今因慈善之力,则十方灵通,了无妨碍;以七粒之微,遍及十方,一寸之鲜,施周法界,可知法力难思。
8.宝供养:金银财宝拿出门,处处皆可用;一个人若有了信,于己有信。对师长、朋友们守信,不欺暗室,无愧衾影,则人敬如神,待若上宾。
9.珠供养:珠者表圆,学佛的人干事要满意,待人要圆融,不行有所误差,有所不圆。
10.衣供养:即用衣服供养三宝,衣在此引申著依托之意。从事上说,衣服须穿著在身上,才干显出衣体的好坏;从理上说,学佛的人,须依佛、依佛经、依托出家人,依照佛指示的途径去实施,才干得到终究摆脱。
在家供佛的留意事项1.女人生理期忌礼佛在家念佛的女信徒,在生理期间,不敢进入寺院礼拜,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诵经、打坐、念佛,其实这是初级鬼神的忌讳,因为鬼神怕见血污,所以,简单见血发嗔。鬼神嗜血食,见血起贪,但是生理的经血,不是鲜血,因而而有被凌辱和作弄的反响;所以,生理期的女人,进入神鬼的宗祠、古刹、殿堂,或许引起不良的结果。至于释教的沙弥尼、比丘尼,以及近住优婆夷,都是日子于寺院,每天与经像、法物为伴的女人修行人,从未因为生理期间,产生所谓冲克的问题而带来灾祸的。
2.佛前供品的留意关键佛前鲜花、生果、食物、茶水等供品,归于消耗品,有必要每日替换;假如尚是可用可食,应该移作他用,或是家人食用,不得扔掉;假如腐朽、损坏,则做垃圾处理。至于供品的奇数或双数,没有约束,以对称的漂亮而言是双数,如限于物力、财力、方位及场所的联络,奇数也没什么不行。至于品类,材料是以各人的财力或许担负的规模为准则,不唐塞也不奢侈。
3.供佛时刻的挑选在家念佛的时刻,以早上、晚上为宜,身心清净轻松,才干专心、忠诚。假如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当然也能够选定不同的时刻。最好卧室不设佛像,床上不要打坐、拜佛、诵经;假如只要一间房子,最好平常将佛像用布隐瞒,礼拜之时,要把床铺收拾规整、清洁,再揭开佛像;假如除了床铺没有任何方位,坐在床上,也能够做为修行场所。总归,是以恭顺、清净心来做到庄重、庄重的程度为准则。
4.其他留意事项皈依三宝之后,关于其他宗教,以及民间崇奉的寺庙、道场,不得再受皈依,但仍予以敬重;若进入教堂、寺庙、神坛,当以鞠躬合掌问讯为礼。不得作为崇奉的物件,但仍是能够作为友谊的联络;在关于佛法未有的确的知道之前,不能够阅览外道的书刊,否则会形成方向的误导。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很多人知道,学佛能让自己增加智慧,让自己的心,更加的清净。但是,到底怎样学,才对呢。有人觉得学佛就是要皈依,觉得佛教中讲三皈五戒,很复杂。有人说,其实学佛就是将佛当做..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问: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目的,并付诸实现呢?答: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非常重要。你现在不清楚自己的生命目的,所以用头脑去思考和寻找。你可能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对,也不..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心瞻礼尊容,这就是修功德。我们一定要知道瞻礼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不可思议的。在过去空王如来涅槃后,有四位比丘学佛,学着学着佛因为..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如何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的事情,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金刚般若的这种智慧,当即名字以离名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就是金刚般若的智慧。如果我们还取法相,还取..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问:“东区长者之声”,这大概是个刊物,里面登载说本港卫生局长说,香港严重缺乏灵龛,倡将骨灰洒在纪念花园,化做春泥更护花。世俗也有把骨灰洒入江海的..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每一个众生,无论是人还是非人,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都一样,都想解脱,都想成佛,只是不会或不敢用“解脱”、“成佛”这些词而已,他们认为这是迷信。一说要解脱、要成佛,..
孩子,这是甜的
好甜!好苦!好甜呀!我说好苦才对!邻家哥哥结婚,分礼糖。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拿着刚到手的糖果跑一边享受这难得的喜悦。可是吃着吃着就吵了起来,一个说糖果是甜的,另一个穿得破旧、年纪稍小点的却说这是苦的,谁..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文:宏海法师今天这一讲,我们想,主要把我们做一个大的视野整合,就是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天我们要讲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就着说前面的几种国土,净土..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文/学诚法师所有人都要面对出世和入世这两种心态。入世就是要做事,出世也要做事,关键在于如何用心。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那句话,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有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时,..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每次演讲,我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爱得愈深,痛苦就愈强烈?”这是很普遍的问题,而且我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各个年龄层的人。当然,这里所..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这是蕅益大师讲的,讲得一点都不错。绝对不是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包括菩萨,菩萨、声闻、缘觉没有法子理解净..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安忍不是只在表面上“忍吧、忍吧……”你一忍再忍,总有一天会露馅的。这都是表面上的忍,实际上心已经动了,因为心里已经有怨恨了。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深信这些道理。佛讲的这些道理..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我们已经有幸得到了暇满人身,丰衣足食,比较健康,也没有什么疾病,顺缘样样具备,这个时候应该好好地利用此良机精进修行。我们往昔造过很多恶业,业力缠身,这些恶业早晚都会现前的。业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解】六、净土诸经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