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里的苦,人生皆苦,苦苦、坏苦、行苦

繁体

在佛法、佛经里,有关苦的词语很多:一切皆苦,人人皆苦,众生皆苦,苦海无涯,苦海无边,有漏皆苦,出苦无期。把人人都说得苦哈哈的,似乎人的一生除了苦,什么都没有了。

但佛法里的苦是真实的,是每个人,所有人的实际状况。每个人都是苦的,人生皆苦;一辈子都是苦的,苦海无边;人人都是这样的,没有一个人可以例外,人人皆苦。

在实际生活中,似乎有的时候,有的人并不痛苦。有的时候,自己感觉活得很快乐,很舒服,不苦的。人的一生看起来也不尽是苦的,也有很多快乐。有的人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很幸福的。有的人经过自己的奋斗,拥有了世间能拥有的一切,也很满足很快乐的。看起来不是人生皆苦,也不是人人皆苦,难道是佛经记载有误,佛法有错。

在这里,我们要明白佛法,首先就要学会转向。转向自己的内部,这是学佛关键的第一步:学会向内看。就是要学会转向自己的内部,转向自己的内心。如果没有这个转向,我们就学不到佛法,就会与佛法擦肩而过。即使我们学了很多与佛法有关的知识,看了很多佛经,拜访了很多师父,听了很多讲解,甚至进行了很多禅修练习,耗尽毕生努力,也会是一场空,白忙一辈子。

学习佛法的第一步是要转向自己的内心,首先学会察觉自己的内心。看看它是怎么运作的,是怎么变化的,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变化的。自己的内心每天都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自己的高兴、快乐、舒畅是怎样出现的,自己的烦躁、痛苦、郁闷又是怎样出现的。同样的一颗心,为什么既能给自己快乐,又能给自己痛苦。这样,才是真正踏上佛法学习之路的第一步。

通过对自己内心的观察,仔细的觉知,就能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化有三个特点:一、在不断变化;二、循环往复地变化;三、不受自己控制。

每个人都可以认真的观察自己的内心变化,特别是时常感觉自己头昏脑胀、无精打采、脾气暴躁、情绪无常、失眠多梦、抑郁症强迫症,也就是觉得自己有很多烦恼,有很多痛苦的男女,更应每天花一些时间,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化。对这些变化,还可以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再与上面我所说的心的三个特点对比,看看是不是那样的。

佛法上的苦,是指每个人内心的苦,是内在的苦,不是指外在的苦。外在的苦只是每个人内在的苦的投射和表现的具体形式。由于每个人内心的变化都是相同的,都有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使得每个人的内心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不能恒定,没有停歇的时候。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变化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强烈,这也就是成年人为什么越来越烦恼痛苦的原因。佛陀正是觉悟到了每个人内心的这种变化,所以才发出怜悯的感叹:人生皆苦,人人皆苦。

佛陀为去除每个人内心的痛苦,去除天下所有众生内心的痛苦,就为我们讲解了很多的去除这些痛苦的方法,这就是佛法。这些方法记载在不同的经文里,这就是佛经,包括我们日常能读到的心经、金刚经、阿弥陀经、地藏经等等。

苦是佛法存在的基石,正因为有苦,才有佛法。佛法就是因人世间有苦才产生的,才存在的,才延续下来的。没有苦,就没有佛法存在的必要。

佛教中有时又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

苦苦,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既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愿;怨憎会苦:是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坏苦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例如我们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快乐,但如果继续吃下去,还会觉得快乐吗?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长时间在水里泡着觉得快乐吗?无聊时看电视觉得快乐,但没日没夜的看下去觉得快乐吗?由此可见我们的所谓快乐,是因为我们有了某种欲望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到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于是我们觉得快乐,然而吃饭的实质并非快乐,倘若吃饭的实质是快乐的话,无论吃多少都应该觉得快乐,然而事实不然,当我们带着强烈的欲望吃馒头时,吃一个、两个、三个感到快乐,吃到四个、五个、六个时,你会发现此时已由原来的快乐转变为痛苦了。吃饭是这样,世间上一切通过欲望得到的快乐莫不如此,因为这种乐受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

行苦行,是迁流变化义。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家庭永恒、婚姻永恒、事业永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由于我们的认识与世间的事实——行,相违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总之,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很多人知道,学佛能让自己增加智慧,让自己的心,更加的清净。但是,到底怎样学,才对呢。有人觉得学佛就是要皈依,觉得佛教中讲三皈五戒,很复杂。有人说,其实学佛就是将佛当做..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问: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目的,并付诸实现呢?答: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非常重要。你现在不清楚自己的生命目的,所以用头脑去思考和寻找。你可能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对,也不..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心瞻礼尊容,这就是修功德。我们一定要知道瞻礼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不可思议的。在过去空王如来涅槃后,有四位比丘学佛,学着学着佛因为..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如何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的事情,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金刚般若的这种智慧,当即名字以离名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就是金刚般若的智慧。如果我们还取法相,还取..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问:“东区长者之声”,这大概是个刊物,里面登载说本港卫生局长说,香港严重缺乏灵龛,倡将骨灰洒在纪念花园,化做春泥更护花。世俗也有把骨灰洒入江海的..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每一个众生,无论是人还是非人,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都一样,都想解脱,都想成佛,只是不会或不敢用“解脱”、“成佛”这些词而已,他们认为这是迷信。一说要解脱、要成佛,..

孩子,这是甜的

好甜!好苦!好甜呀!我说好苦才对!邻家哥哥结婚,分礼糖。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拿着刚到手的糖果跑一边享受这难得的喜悦。可是吃着吃着就吵了起来,一个说糖果是甜的,另一个穿得破旧、年纪稍小点的却说这是苦的,谁..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文:宏海法师今天这一讲,我们想,主要把我们做一个大的视野整合,就是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天我们要讲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就着说前面的几种国土,净土..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文/学诚法师所有人都要面对出世和入世这两种心态。入世就是要做事,出世也要做事,关键在于如何用心。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那句话,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有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时,..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每次演讲,我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爱得愈深,痛苦就愈强烈?”这是很普遍的问题,而且我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各个年龄层的人。当然,这里所..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这是蕅益大师讲的,讲得一点都不错。绝对不是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包括菩萨,菩萨、声闻、缘觉没有法子理解净..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安忍不是只在表面上“忍吧、忍吧……”你一忍再忍,总有一天会露馅的。这都是表面上的忍,实际上心已经动了,因为心里已经有怨恨了。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深信这些道理。佛讲的这些道理..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我们已经有幸得到了暇满人身,丰衣足食,比较健康,也没有什么疾病,顺缘样样具备,这个时候应该好好地利用此良机精进修行。我们往昔造过很多恶业,业力缠身,这些恶业早晚都会现前的。业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解】六、净土诸经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