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要》广释(上)一一诸法摄一要(一)

繁体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第五要修心进步的标准

第五要根本颂

诸法摄一要,二证取上首,

恒当依欢喜,能散即圆满。

一、诸法摄一要

1. “诸法摄一要”的含义

此处的“诸法”和四法印中“诸法无我”中的“诸法”并非一个概念,后者泛指宇宙万物和一切有情,而此处的“诸法”则指佛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具体来说就是“降伏贪惑对治法,宣说经藏二万一;降伏嗔惑对治法,宣说律藏二万一;降伏痴惑对治法,宣说论藏二万一;降伏共惑对治法,宣说共藏二万一”。其中的经、律、论三藏侧重于显教,共藏侧重于金刚乘。无论经藏、律藏、论藏还是共藏,无论显教还是密教,无论小乘、大乘还是金刚乘,八万四千法门的终极目标都集中于一个要点——破除我执,这称为“诸法摄一要”。

诸法为什么都要摄于“破除我执”这一要?

《遥呼上师祈请文》一针见血地指明:“固有祸根我执魔住心,一切心念烦恼增长因,一切行为皆具不善果,于解脱道丝毫不趋近。”大意是说:不管我们的生活多么顺心如意,家庭多么和谐美满,事业多么辉煌成功,这一切幸福快乐都是假象,因为有个恶魔一直深深隐藏在我们心中,操纵我们、奴役我们、毁灭我们,但我们却浑然不知,这个恶魔就是我执。这个心魔比亿万个外在的恶魔更具毁灭力,是一切灾祸的根源。外在的恶魔再凶狠,也不过是掠夺我们的财产、残害我们的亲人、折磨我们的身体,最多毁灭我们这一世的生命。但我执这个恶魔,却在无穷无尽的生生世世里彻底毁灭我们,让我们的一切所思所想都是烦恼,所有言行举止全成恶业,让我们沉溺于轮回的苦海不能自拔,永远无法趋向于解脱和涅槃。有这样一个恶魔朝夕相伴,我们能够安于现状吗?能够让它继续居住在内心吗?

大悲大智的佛陀洞察了这个真相,为了救度我们,于是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归根结底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我们破除我执。这也是衡量修心是否进步的第一标准。

如果我执没有被减轻和破坏,修学的法教再多,付出的努力再大,修行的时间再长,对于解脱轮回、成就佛果也毫无益处!佛陀在《月灯三昧经》中说:“我今为汝无量说,汝于此法若不行,如人虽持良妙药,于自身病不能治。”意思是说,假如我们身染恶疾,去了很多高级医院,见了无数著名医师,买了堆积如山的昂贵药物,却没有对治自己的病根,这一切付出意义何在呢?

对于佛弟子来说,建立“诸法摄一要”的见地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法越多、修行越久,我执越增强了,修行和我执像一对牛角一样各自生长、互不相干,就是在自我欺骗。那还不如收起法本、放下佛珠,出去游山玩水、吃喝玩乐更真实一些。

对于现代佛弟子来说,修行要想取得进步,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一面。

从有利的方面看,现代学佛人很有福报,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各种法器,如计数器、念佛机、铃杵、转经筒、凤眼念珠等。古代人难以读到的经书,现在从网络上可以轻易查阅,甚至很多“未经灌顶不许翻阅”的金刚乘密续也都能查到。

从不利的方面看,在现代社会修行,干扰、障碍和诱惑都大幅增加了。一位噶举大德曾说:“以前暇满人身的‘暇’是指八无暇,现在有了手机和电脑,已经变成九无暇了。”事实的确如此,当今社会的环境更容易导致修行人散乱和放逸。因此有些大德强调:“必须要做一个现代的修行人。”意思是说,现代修行人必须要把佛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这需要具备足够的智慧、坚强的忍耐力、宽广的胸怀、深切的悲心,才能在现代社会站稳脚跟。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甚至误入歧途。我们身为二十一世纪的佛弟子,要扬长避短,善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尤其要握佛法的要点——破除我执。

没有破坏和断除我执的修行都是不如法的。就像在战场上,敌人从东方发动进攻,我方士兵却把枪口瞄向西方,结果会怎样?士兵不是被俘就是被杀。很多佛弟子都会落入这个误区,学佛以后,甚至比不学佛的人烦恼更多、我执更强。冈波巴大师说:“法不如法,反而会成为堕入恶道的因。”如果因为烦恼和恶业堕入地狱,这是正常的;如果因为佛法而堕入地狱,那就太不正常了,太令人痛心了。

因此,学到任何佛法,哪怕一句一偈,马上就要用来对治我执。比如说,今天听到了“杀生是恶业”的法教,发现自己以前关于杀生的观念是错误的,当下就要改变自己,从此不再杀生。如果听到了“杀生是恶业”的法教,依旧我行我素找各种借口继续杀生,这样不仅恶业更重,还培养了我执。知法犯法只能罪加一等。

如果我们学佛以后判若两人,变得随和、平易、乐于助人,别人都愿意亲近我们,有了烦心事都愿意跟我们说一说,哪怕我们没有给予什么具体的帮助,别人也会感到宽慰。这就是我执减轻的征兆。

如果我们学佛越久,性情变得越古怪,别人觉得我们的精神可能出问题了,需要去看心理医生了。那就说明我们的修行误入歧途了,没有把“诸法”摄于“一要”,不知摄到哪里去了。

毫无疑问,每个佛弟子都希望修行有成,都希望解脱成佛。但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要克服修行道路上的种种艰难困苦,更要辨清正确的方向,这个方向是什么?《修心七要》为我们一语道破——“诸法摄一要”。

我常常会发自内心地感叹:“今生能遇到《修心七要》这样殊胜的法教,真是太幸运了!能成为噶举传承的追随者,真是太自豪了!”传承如此清净,加持力如此强大,窍诀如此殊胜,法教如此适合当今的时代,仿佛字字句句都是为我们精心准备的,这是多么幸运啊。这一定是我们过去世多生累劫行善积德的福报。所以要分外珍惜、牢记于心、依教奉行。

无始以来,我们从未战胜过我执,终于在这一生有了获胜的希望。以前我们甚至根本没有与我执作过战,一直在跟众生作战,跟冤亲债主作战……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是难以计数的忧愁、眼泪和煎熬。如果还不把握今生,破除我执,我们还想等到哪一生呢?

请不要辜负《修心七要》,更不要辜负我们自己。

2. 人我执和法我执

我执分为两种:人我执和法我执。

小乘佛法注重对治人我执;大乘和金刚乘佛法不仅要破除人我执,还必须断除法我执。没有破除人我执则不能解脱;没有破除法我执则不能成佛。解脱和人我执不能共存,就像一根烧红的铁棒,如果用手紧紧握住,必然会被烫伤;如果想解脱被烫伤的钻心之痛,必须要松开握紧的手,扔掉这根铁棒。

人我执是无数劫来养成的习气,已经成为了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无须他人教导,不用刻意学习,一切生命自然就具有人我执。比如,一头刚刚出生的小牦牛,眼睛还没睁开,双腿还不能站立,就张开嘴巴找奶喝,这说明什么?说明小牦牛饥饿难耐、渴望活下去、惧怕死亡,这看似简单的自然现象,实际上就是人我执的表现。再比如说,假如我们追赶一只小虫,小虫一定会逃跑,它为什么要跑?因为偷了我们的东西吗?当然不是,是因为害怕受到伤害。这种自我保护的天性也属于人我执。

具体来说,什么是人我执?论典中说:“我执于非有我妄计有我,执此是实。”意思是说,“我”根本不存在,而我们误以为“我”真实存在,于是珍爱“我”、保护“我”,这就是人我执。久而久之习以为常,由此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轮回之苦。

为什么说“我”根本不存在?我们来做一点简单的分析:我们会认为一个陌生人是我吗?会认为一只飞过的麻雀是我吗?当然不会,我们只会把自己当作我——把自己的身体当作我,把自己的思想当作我。实际上,身体和思想都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结合的临时假象,我们却把这种假象错认为实有的“我”。

让我们来举个例子:在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路边草丛里有一条花绳子。我们路过此地一眼望去,误认为那是一条蛇,于是惊恐万状地跑开。花绳子就像五蕴,蛇就像“我”。蛇存在吗?根本不存在;同样,“我”存在吗?也根本不存在。如果我们借助灯光,看清楚这是一条花绳子,明白根本没有蛇,惊恐就会随之消失。同样,如果我们借助佛法,看清了五蕴的和合,明白根本没有“我”,这时就破除了人我执,证悟了“人无我”,轮回就会随之消失。

一般来说,证悟“人无我”需要有个过程,分为见、修、行、果四个阶段——阐述“人无我”的法教属于见地,建立了正见之后,还必须要实修、实行,最后才能破除人我执,证得“人无我”之果。

什么是法我执?

《入中论》中说:“说依心心所立我,故非彼等即是我。彼等积聚亦非我,故彼非是我执境。”大意是说,凡是属于“我”的外在事物——“我”的身体、“我”的亲人、“我”的财产、“我”看到的大千世界等,对这些产生执着,叫作法我执。简单地说,人我执是对自己的执着,法我执是对外境的执着。

证入小乘的阿罗汉果位,就是破除了人我执。而对于大乘菩萨来说,不仅要破除人我执,还必须断除法我执。

还有另外一种定义方法:破除了第七识末那识,也就破除了“人我执”。把第八识阿赖耶识转化为大圆镜智,才能破除“法我执”,证悟佛果。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堕胎是道永恒的伤

堕胎是道永恒的伤堕胎对于女人来说是道永恒的伤,梦魇般一生如影随形讲述人:绿莹31岁精算师第一次堕胎年龄:22岁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没有一天没想到过他,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把他叫做我的孩子,他只是一个没成的胚胎..

奇怪的友谊

奇怪的友谊真真在小的时候生了一场病,是失忆症,于是不知怎么的,就和一直叫珞珠的老虎交上了朋友。他们两个亲密无间,如果真真被老狼追击,珞珠就立刻窜了出来,老狼便不敢来袭了。每当珞珠受了伤,真真便用自己的..

随缘之义

随缘之义 杨云唐 识与智的最主要差别在—识是有「自我」的成分,而智是脱却了「自我」的色彩。意识,它所取的都是有利自己、保护自己、顺于自己的;所以它能自己养胖自己。也因此,意识活在自己世界里,一直在自我堆..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都摄六根”就是一心,“净念相继”就是不乱。打念佛七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这个是根据什么经典呢?主要就是根据《阿弥陀经》。经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

圆 梦 王宽心

圆 梦 王宽心我曾有过一个梦。此梦已圆多年,然而却羞于启齿,原因是,别人为了圆梦,无不付出艰辛的劳动,而我圆梦,未有点滴付出,却坐享其成。此因此果,作下陈情。我是学俄语的,对地铁的了解,早在上世纪中叶。当..

姻缘靠天定?算命先生都说孤独终老的姑娘,靠这个办法竟然找到如意郎君收获幸福美满

姻缘靠天定?算命先生都说孤独终老的姑娘,靠这个办法竟然找到如意郎君收获幸福美满 俗话说,婚姻是人的第二次投胎,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于很多女孩子来说,能否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几乎决定了人生最后..

信愿法师:念佛修行如何择法择师?

信愿法师:念佛修行如何择法择师?问:念佛修行如何择法择师?答:以末法时代,我们凡夫众生要修学,很多人在弘扬佛法,到底谁讲的才对呢?很简单,依法不依人。无论出家在家大德,他所讲的,引经据论,我们就听从;不..

堕胎活见鬼

堕胎活见鬼 小饼的大姐是北京人,他有个女性朋友,婚前曾经堕过胎,无神论者,毫不在意也毫不愧疚,婚后生了个大胖儿子,红红火火。 儿子几岁的时候,突然开始天天哭,用稚嫩的声音惶恐的哭喊:窗外有人!窗外有人!..

妙江法师:每一个四众弟子的发心都是正法住世的能量

妙江法师:每一个四众弟子的发心都是正法住世的能量妙江法师我们向往正法住世,这也是一种动力。每一个四众弟子的发心就是这个动力,就是正法住世的能量。诸位都是能量,我们出家人也是能量。三宝就代表明灯,大家能..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四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四[原文]智首菩萨说念佛《华严经》云:“一切威仪中,常念佛功德,昼夜无暂断,如是业应做。” 智首菩萨说念佛在《华严经》中,智首菩萨劝人念佛的偈子中说:“作为法王子,在平时..

太虚大师:为何要修学佛教

太虚大师:为何要修学佛教可知学佛为吾人极平常极必要之事。而决非不近人情者也。佛法的精义甚深难知,不是言语可以说出来的。但他的义理虽然深妙,却又在吾人日用寻常之中,并非离掉吾人日用寻常另外有所谓佛理佛法..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

宁愿拖著尾巴

猴子转生为人仍残留尾巴余报(前生可能是马来西亚猴子)达尔文尝试以进化论解释人类的进化,这个理论至今仍是争论不息。然而马来西亚的一名有尾婴孩,却似乎增强了此进化论的可信程度。这名已三个月大的婴孩,居于马..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景区,龙门石窟分为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中间是易水河昼夜不息地流淌。龙门石窟最大的看点,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群像。..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吧,你心情好的时候,别人跟你开两句玩笑,你不怎么放在心上。一得病,身体不舒服,情绪就容易敏感、波动,心态往往就会不好,这时候别人稍微一惹你,你就烦,对吧?这说明..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作者:reading我姐姐信佛20年,常年吃素,虽已经50岁,但和40岁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看上去很年轻。姐姐平时以念佛和诵《地藏经》为主,也持一些短咒:比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