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人生五度,你有几度?

繁体


  跟王阳明学做人做事,首先要守好五个度,方能把握好人生大方向,这就是:

  胸怀有宽度,办事有力度,读书有厚度,眼界有高度,说话要适度。

1.胸怀有宽度

  佛家喜欢论境界,按照儒家的说法叫胸次。

  王阳明讲,做人应当胸次悠然。

  王阳明是个性情中人,平生主张尽性而为。在他看来,一切本该顺其自然。

  太过纠结在意,反倒成了内心的障碍。

  王阳明说: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过去事放不下,未来事想不通。

  胸次渐窄,人也就走进了死胡同,是谓著相。

  懂得享受当下生活的人,对于过去的得失,不做无谓的计较;

  对于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情,也不做杞人忧天的担心。

  他们胸怀宽阔、内心清明,所以他们是快乐的。

  庄子云: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空的房间才显得敞亮,吉祥的事情才能容纳进来。

  人的胸怀也是这样,王阳明说: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

  只有拔除胸中的杂草,去除那些无谓的烦忧,才能常保安宁祥和。


  

2.办事有力度

  王阳明是心学宗主,却也是一位实干家。

  在他看来,任何成就都不是凭空想来的。

  要想取得一番大成就,必得先下一番苦功夫。

  如果做得不够好,一定是功夫下得还不够深。

  只要工夫深,把该做的事都做好了,一切便会不求自来。

  王阳明自己饱读诗书,却不满足于纸上谈兵,一有机会就实践自己的兵法功夫。

他曾以钦差的身份,奉旨督造一项工程。

  王阳明以兵法统御之方,对工程队实行军事化管理。

  他组织民工演练八阵图,让民工劳逸结合,按时作息。

  对待手下的管理人员,也以兵法约束和指挥。

  在他的领导下,工程队的效率远胜平常。

  等到工程建设完毕,他对兵法的领悟也更深了。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在他看来,说话有说话的功夫,办事有办事的功夫,这些都得在事上磨练。

  功夫下得越深,根基也就扎得越稳。


  

3.读书有厚度

  王阳明认为,读书是为了积累人生的厚度。

  有些人脑袋空空、腹内草莽。

  无法在世间做出丝毫贡献,对于自己的人生也全无益处。

  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凡有大志向的人,必定注意累积自己读书的厚度。

  从书本中汲取的知识越厚重,遇到困难解决的办法也会多一些。

  王阳明说,书一定要多读,但不强求全部记住。

  多读经典不仅是为了开启智慧,更是为了在反复思索中存养本心。

  英国哲人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使人善辩。

  每读一种书,便能收获一种的好处。

  有了知识的托举,人生便如顺水行舟、翼下生风。


  

4.眼界有高度

  人的眼界,决定了起点。

  不管做事还是做人,都应往更高更远处看。

  王阳明十三岁时,就向私塾先生发问:什么是天下第一等事?

  老师回答他:读书考状元便是天下第一等事。

  的确,对于当时的读书人来说,参加科考金榜题名,便是眼前最要紧的事了。

  王阳明却不以为然地说:考状元不算什么,读书做圣贤才是天下第一等事。

  唐太宗曾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取法于下,则无所得矣!

  意思是说,想要做到的是一流,最后所能做到的不过是中流;

  想要做到的是中流,最后所能做到的不过是末流;

  想要做到的是末流,最后可能什么都做不到。

  要有高于寻常的眼界,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


  

5.说话要适度

  中国人讲究出言有尺,说话有度,其实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言语多寡不能定高下,而一旦越界却势必伤人害己。

  王阳明说: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将劝意多,方是。

  与朋友对话,不宜当面指责对方的过失。

  可以选择委婉地表达,才是更容易被接纳的做法。

  古人说: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

  把握说话的分寸,守好言语的边界。

  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素材来源网络,本文仅作公益分享,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络删除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很多人知道,学佛能让自己增加智慧,让自己的心,更加的清净。但是,到底怎样学,才对呢。有人觉得学佛就是要皈依,觉得佛教中讲三皈五戒,很复杂。有人说,其实学佛就是将佛当做..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问: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目的,并付诸实现呢?答: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非常重要。你现在不清楚自己的生命目的,所以用头脑去思考和寻找。你可能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对,也不..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心瞻礼尊容,这就是修功德。我们一定要知道瞻礼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不可思议的。在过去空王如来涅槃后,有四位比丘学佛,学着学着佛因为..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如何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的事情,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金刚般若的这种智慧,当即名字以离名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就是金刚般若的智慧。如果我们还取法相,还取..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问:“东区长者之声”,这大概是个刊物,里面登载说本港卫生局长说,香港严重缺乏灵龛,倡将骨灰洒在纪念花园,化做春泥更护花。世俗也有把骨灰洒入江海的..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每一个众生,无论是人还是非人,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都一样,都想解脱,都想成佛,只是不会或不敢用“解脱”、“成佛”这些词而已,他们认为这是迷信。一说要解脱、要成佛,..

孩子,这是甜的

好甜!好苦!好甜呀!我说好苦才对!邻家哥哥结婚,分礼糖。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拿着刚到手的糖果跑一边享受这难得的喜悦。可是吃着吃着就吵了起来,一个说糖果是甜的,另一个穿得破旧、年纪稍小点的却说这是苦的,谁..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文:宏海法师今天这一讲,我们想,主要把我们做一个大的视野整合,就是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天我们要讲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就着说前面的几种国土,净土..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文/学诚法师所有人都要面对出世和入世这两种心态。入世就是要做事,出世也要做事,关键在于如何用心。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那句话,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有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时,..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每次演讲,我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爱得愈深,痛苦就愈强烈?”这是很普遍的问题,而且我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各个年龄层的人。当然,这里所..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这是蕅益大师讲的,讲得一点都不错。绝对不是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包括菩萨,菩萨、声闻、缘觉没有法子理解净..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安忍不是只在表面上“忍吧、忍吧……”你一忍再忍,总有一天会露馅的。这都是表面上的忍,实际上心已经动了,因为心里已经有怨恨了。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深信这些道理。佛讲的这些道理..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我们已经有幸得到了暇满人身,丰衣足食,比较健康,也没有什么疾病,顺缘样样具备,这个时候应该好好地利用此良机精进修行。我们往昔造过很多恶业,业力缠身,这些恶业早晚都会现前的。业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解】六、净土诸经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