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三
△初分魔事品第四十之一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佛已赞说为证无上正等菩提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国诸善男子善女人等所有功德。世尊,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为证无上正等菩提修诸行时留难魔事。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乐说法要辩不即生。当知是为菩萨魔事。世尊,何故是菩萨摩诃萨。乐说法要辩不即生。是为魔事。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修般若波罗蜜多难得圆满。所修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难得圆满。由此缘故是菩萨摩诃萨乐说法要辩不即生。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乐修胜行辩乃卒生。当知是为菩萨魔事。世尊,何故是菩萨摩诃萨乐修胜行辩乃卒生。是为魔事。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修行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巧便故辩乃卒生。由此缘故是菩萨摩诃萨乐修胜行辩乃卒生。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书写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频申欠呿。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书写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忽然戏笑。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书写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互相轻蔑。当知是为菩萨魔事。复次善现,书写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身心扰乱。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书写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心生异解文句倒错。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书写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有事起令不究竟。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书写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忽作是念。我於此经不得滋味何用书写便弃舍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受持读诵思惟修习说听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频申欠呿。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受持读诵思惟修习说听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忽然戏笑。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受持读诵思惟修习说听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互相轻蔑。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受持读诵思惟修习说听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身心扰乱。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受持读诵思惟修习说听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心生异解文句倒错。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受持读诵思惟修习说听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有事起令不究竟。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受持读诵思惟修习说听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忽作是念。我於此经不得滋味。何用勤苦便弃舍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於此深经不得滋味便弃舍去。佛言:善现,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於过去世未久修行般若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是故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得滋味便弃舍去。
复次善现,若善男子善女人等。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便作是念。我等於此不得受记何用听为。心不清净便从座起弃舍而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中。不授彼记而令舍去。佛言:善现,菩萨未入正性离生。不应授彼大菩提记。
复次善现,若善男子善女人等。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便作是念。此中不说我等名字何用听为。心不清净便从座起弃舍而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中。不记说彼菩萨名字。佛言:善现,菩萨未受大菩提记。法尔不应记说名字。
复次善现,若善男子善女人等。闻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生如是念。此中不说我等生处城邑聚落何用听为。心不清净便从座起弃舍而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中。不记说彼菩萨生处城邑聚落。佛言:善现,若未记彼菩萨名字。不应说其生处差别。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闻说般若波罗蜜多。心不清净而舍去者,随彼所起不清净心。厌舍此经举步多少。便减尔所劫数功德。获尔所劫障菩提罪。受彼罪已更尔所时。发勤精进求趣无上正等菩提方可复本。是故菩萨若欲速证无上菩提。不应厌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弃舍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求学馀经。当知是为菩萨魔事。何以故?善现,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弃舍一切智智根本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攀枝叶诸馀经典。终不能得大菩提故。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等馀经犹如枝叶。不能引发一切智智。佛言:善现,若说二乘相应之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及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等所有诸经。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中修学得预流果得一来果得不还果得阿罗汉果得独觉菩提。不得无上正等菩提。是名馀经犹如枝叶不能引发一切智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定能引发一切智智。有大势力犹如树根。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弃舍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求学馀经定不能得一切智智。何以故?善现,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出生一切菩萨摩诃萨世间出世间功德法故。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则为修学一切世间出世间法。
复次善现,譬如饿狗舍其主食返从仆使而求觅之。於当来世有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弃舍一切佛法根本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求学二乘相应经典亦复如是,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譬如有人欲求香象。得此象已舍而求迹。於汝意云何。是人有智不。善现答言:是人无智。佛言:善现,於当来世有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弃舍一切佛法根本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求学二乘相应经典亦复如是,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譬如有人欲见大海。既至海岸返观牛迹。作是念言:大海中水浅深多少岂及此耶。於汝意云何。是人有智不。善现答言:是人无智。佛言:善现,於当来世有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弃舍一切佛法根本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求学二乘相应经典亦复如是,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如有工匠或彼弟子欲造大殿。如天帝释殊胜殿量。见彼殿已,而返揆摸日月宫殿。於意云何。如是工匠或彼弟子。能造大殿量如帝释殊胜殿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现,於汝意云何。是人有智不。善现答言:是人无智。是愚痴类。佛言:善现,於当来世有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欲求无上正等菩提。弃舍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求学二乘相应经典亦复如是,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能得无上佛菩提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现,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是黠慧不。善现答言是愚痴类。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如人求见转轮圣王。见已不识舍至馀处见凡小王。取其形相作如是念。转轮圣王形相威德与此何异。於汝意云何。是人有智不。善现答言:是人无智。佛言:善现,於当来世有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欲求无上正等菩提。弃舍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求学二乘相应经典亦复如是,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为能证得大菩提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现,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是黠慧不。善现答言:是愚痴类。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如有饥人得百味食弃而求啖两月穀饭。於汝意云何。是人有智不。善现答言:是人无智。佛言:善现,於当来世有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弃大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求学二乘相应经典。於中欲求一切智智亦复如是,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是黠慧不。善现答言:是愚痴类。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如有贫人得无价宝弃而求取迦遮末尼。於汝意云何。是人有智不。善现答言是人无智。佛言:善现,於当来世有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弃大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求学二乘相应经典。於中欲求一切智智亦复如是,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是黠慧不。善现答言:是愚痴类。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众辩竞起乐说种种差别法门。令所书写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得究竟。当知是为菩萨魔事。所谓乐说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乐说欲界色无色界。乐说受持读诵宣说。乐说看病修馀福业。乐说色。乐说受想行识。乐说眼处。乐说耳鼻舌身意处。乐说色处。乐说声香味触法处。乐说眼界。乐说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乐说耳界。乐说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乐说鼻界。乐说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乐说舌界。乐说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乐说身界。乐说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乐说意界。乐说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乐说地界。乐说水火风空识界。乐说无明。乐说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乐说布施波罗蜜多。乐说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乐说内空。乐说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乐说真如。乐说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乐说苦圣谛。乐说集灭道圣谛。乐说四静虑。乐说四无量四无色定。乐说八解脱。乐说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乐说四念祝乐说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乐说空解脱门。乐说无相无愿解脱门。乐说菩萨十地。
乐说五眼。乐说六神通。乐说佛十力。乐说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乐说无忘失法。乐说恒住舍性。乐说一切智。乐说道相智一切相智。乐说一切陀罗尼门。乐说一切三摩地门。
乐说预流果。乐说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乐说独觉菩提。乐说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乐说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中无乐说相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难思议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思虑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生灭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染净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定乱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离名言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可说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可得故。所以者何。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中。如前所说诸法皆无所有都不可得。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如是诸法扰乱其心令不究竟。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可书写不。佛言: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可书写。何以故?善现,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中。色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受想行识自性无所有不可得。眼处自性无所有不可得。耳鼻舌身意处自性无所有不可得。色处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声香味触法处自性无所有不可得。眼界自性无所有不可得。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无所有不可得。耳界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无所有不可得。鼻界自性无所有不可得。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无所有不可得。舌界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无所有不可得。身界自性无所有不可得。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无所有不可得。意界自性无所有不可得。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地界自性无所有不可得。水火风空识界自性无所有不可得。无明自性无所有不可得。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自性无所有不可得。
布施波罗蜜多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内空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自性无所有不可得。真如自性无所有不可得。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自性无所有不可得。苦圣谛自性无所有不可得。集灭道圣谛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四静虑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四无量四无色定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八解脱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四念住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自性无所有不可得。空解脱门自性无所有不可得。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无所有不可得。菩萨十地自性无所有不可得。
五眼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六神通自性无所有不可得。佛十力自性无所有不可得。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自性无所有不可得。无忘失法自性无所有不可得。恒住舍性自性无所有不可得。一切智自性无所有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无所有不可得。一切陀罗尼门自性无所有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自性无所有不可得。
预流果自性无所有不可得。一来不还阿罗汉果自性无所有不可得。独觉菩提自性无所有不可得。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无所有不可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无所有不可得。
善现,诸法自性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即是无性。如是无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非无性法能书无性。是故般若波罗蜜多不可书写善现,若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作如是念。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中。无性是色。无性是受想行识。无性是眼处。无性是耳鼻舌身意处。无性是色处。无性是声香味触法处。无性是眼界。无性是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性是耳界。无性是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性是鼻界。无性是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性是舌界。无性是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性是身界。无性是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性是意界。无性是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性是地界。无性是水火风空识界。无性是无明。无性是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无性是布施波罗蜜多。无性是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性是内空。无性是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无性是真如。无性是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无性是苦圣谛。无性是集灭道圣谛。无性是四静虑。无性是四无量四无色定。无性是八解脱。无性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性是四念祝无性是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性是空解脱门。无性是无相无愿解脱门。无性是菩萨十地。
无性是五眼。无性是六神通。无性是佛十力。无性是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性是无忘失法。无性是恒住舍性。无性是一切智。无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无性是一切陀罗尼门。无性是一切三摩地门。
无性是预流果。无性是一来不还阿罗汉果。无性是独觉菩提。无性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无性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念。我以文字书写般若波罗蜜多。彼执文字能书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何以故?世尊,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中。色无文字。受想行识无文字。眼处无文字。耳鼻舌身意处无文字。色处无文字。声香味触法处无文字。眼界无文字。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文字。耳界无文字。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文字。鼻界无文字。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文字。舌界无文字。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文字。身界无文字。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文字。意界无文字。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文字。地界无文字。水火风空识界无文字。无明无文字。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无文字。
布施波罗蜜多无文字。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文字。内空无文字。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无文字。真如无文字。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无文字。苦圣谛无文字。集灭道圣谛无文字。四静虑无文字。四无量四无色定无文字。八解脱无文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文字。四念住无文字。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文字。空解脱门无文字。无相无愿解脱门无文字。菩萨十地无文字。
五眼无文字。六神通无文字。佛十力无文字。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文字。无忘失法无文字。恒住舍性无文字。一切智无文字。道相智一切相智无文字。一切陀罗尼门无文字。一切三摩地门无文字。
预流果无文字。一来不还阿罗汉果无文字。独觉菩提无文字。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无文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无文字。
是故不应执有文字能书般若波罗蜜多世尊,若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作如是执。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中。无文字是色。无文字是受想行识。无文字是眼处。无文字是耳鼻舌身意处。无文字是色处。无文字是声香味触法处。无文字是眼界。无文字是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文字是耳界。无文字是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文字是鼻界。无文字是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文字是舌界。无文字是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文字是身界。无文字是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文字是意界。无文字是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文字是地界。无文字是水火风空识界。无文字是无明。无文字是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
无文字是布施波罗蜜多。无文字是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文字是内空。无文字是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无文字是真如。无文字是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无文字是苦圣谛。无文字是集灭道圣谛。无文字是四静虑。无文字是四无量四无色定。无文字是八解脱。无文字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文字是四念祝无文字是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文字是空解脱门。无文字是无相无愿解脱门。无文字是菩萨十地。
无文字是五眼。无文字是六神通。无文字是佛十力。无文字是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文字是无忘失法。无文字是恒住舍性。无文字是一切智。无文字是道相智一切相智。无文字是一切陀罗尼门。无文字是一切三摩地门无文字是预流果。无文字是一来不还阿罗汉果。无文字是独觉菩提。无文字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无文字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当知是为菩萨魔事。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若起国土念。若起城邑念。若起王都念。若起方处念。当知是为菩萨魔事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若起亲教轨范念。若起同学善友念。若起父母妻子念。若起兄弟姊妹念。若起亲戚朋侣念。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若起恶贼恶兽念。若起恶人恶鬼念。若起众会游戏念。若起氵㸒女欢娱念。若起报恩报怨念。若起诸馀无量异念。皆是恶魔之所引发为障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得大名誉恭敬供养。所谓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财。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爱著是事废所作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有诸恶魔执持种种世俗书论。或复二乘相应经典。诈现亲友授与菩萨。此中广说世俗胜事。或复广说诸蕴界处谛实缘起三十七种菩提分法三解脱门四静虑等。言是经典义趣深奥应勤修学舍所习经。是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善巧方便。不应爱著恶魔所与世俗书论或二乘经。所以者何。世俗书论二乘经典。不能引发一切智智。非趣无上正等菩提巧方便故。善现,我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中。广说菩萨摩诃萨道善巧方便。若於此中精勤修学。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弃舍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受学恶魔世俗书论或二乘经。当知是为菩萨魔事复次善现,能听法者爱乐听闻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说法者著乐懈怠不欲为说。当知是为菩萨魔事复次善现,能说法者心不著乐亦不懈担乐为他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劝励书写受持读诵修习。能听法者懈怠著乐不欲听受。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听法者爱乐听闻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说法者欲適他方不获为说。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说法者乐为他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劝励书写受持读诵修习。能听法者欲適他方不获听受。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说法者具大恶欲爱重名利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养资财。能听法者少欲喜足修远离行。勇猛正勤具念定慧。厌怖利养恭敬名誉。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说法者少欲喜足修远离行。勇猛正勤具念定慧。厌怖利养恭敬名誉。能听法者具大恶欲爱重名利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养资财。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说法者受行十二杜多功德。一住阿练若处。二常乞食。三粪扫衣。四一受食。五一坐食。六随得食。七冢间祝八露地祝九树下祝十常坐不卧。十一随得敷具。十二但三衣。能听法者不受十二杜多功德。谓不住阿练若处。乃至不受但三衣。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听法者受行十二杜多功德。谓住阿练若处。乃至受但三衣。能说法者不受十二杜多功德。谓不住阿练若处。乃至不受但三衣。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说法者有信有戒有善意乐。欲为他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劝励书写受持读诵修习。能听法者无信无戒无善意乐不乐听受。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听法者有信有戒有善意乐。求欲听闻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说法者无信无戒无善意乐。不欲为说。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复次善现,能说法者心无慳吝一切能舍。能听法者心有慳吝不能弃舍。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听法者心无慳吝一切能舍。能说法者心有慳吝不能弃舍。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听法者,欲求供养能说法者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馀资财。能说法者不乐受用。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说法者欲求供给。能听法者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馀资财。能听法者不乐受用。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说法者成就开智不乐广说。能听法者成就演智不乐略说。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听法者成就开智唯乐略说。能说法者成就演智唯乐广说。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复次善现。能说法者专乐广知十二分教次第法义。所谓契经。应颂。记莂。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能听法者不乐广知十二分教次第法义。所谓契经乃至论义。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听法者专乐广知十二分教次第法义。所谓契经乃至论义。能说法者不乐广知十二分教次第法义。所谓契经乃至论义。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复次善现,能说法者已成就六波罗蜜多。能听法者未成就六波罗蜜多。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能听法者已成就六波罗蜜多。能说法者未成就六波罗蜜多。两不和合不获说听书写受持读诵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卷一
△初分缘起品第一之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
卷二
△初分缘起品第一之二尔时北方尽克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最胜。佛号胜帝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时现在彼。安隐住持。为诸菩萨摩诃萨众说大般若波罗蜜多。彼有菩萨名曰胜授..
卷三
△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尔时世尊知诸世界。若天魔梵。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揵达缚。若阿素洛。若诸龙神。若诸菩萨摩诃萨众。住最後身绍尊位者,若馀一切於法有缘人非人等。皆来集会。便告具寿舍利子言:若菩萨摩诃萨..
卷四
△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二佛告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已能成办如是功德。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四大天王。皆大欢喜咸作是念。我等今者应以四钵奉此菩萨。如昔天王奉先佛钵。是时三千大千世界。三十三天。夜摩..
卷五
△初分相应品第三之二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见色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受想行识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眼处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耳鼻舌身意处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色处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声香..
卷六
△初分相应品第三之三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著眼触有。不著眼触非有。不著耳鼻舌身意触有。不著耳鼻舌身意触非有。不著眼触常。不著眼触无常。不著耳鼻舌身意触常。不著耳鼻舌身意触无常。不..
卷七
△初分相应品第三之四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为布施波罗蜜多故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为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故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为内空故修行般..
卷八
△初分转生品第四之二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得四静虑。及四无量四无色定。於九等至次第超越。顺逆入出。自在游戏。非诸声闻独觉等境。是菩萨摩诃萨。有时入初静虑。从初静虑起入灭尽定。从灭..
卷九
△初分转生品第四之三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何等为六。一者神境智证通波罗蜜多。二者天耳智证通波罗蜜多。三者他心智证通波罗蜜多。四者宿住随念智证通波罗蜜多。五者..
卷十
△初分赞胜德品第五尔时具寿舍利子,具寿大目连。具寿大饮光。具寿善现等。众望所识诸大刍。及刍尼。并诸菩萨摩诃萨众。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皆从座起恭敬合掌。俱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所有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波..
卷十一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一尔时佛告具寿善现,汝以辩才当为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令於般若波罗蜜多修学究竟。时诸菩萨摩诃萨众及大声闻。天龙药叉。人非人等。咸作是念。今尊..
卷十二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二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观因缘若常若无常。不应观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因缘若乐若苦。不应观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若乐若苦。不应观因缘若我若无..
卷十三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三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观佛十力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若常若无常。不应观佛十力若乐若苦。不应观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若乐若苦..
卷十四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四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於意云何。即无明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异无明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异行乃至老死是菩萨..
卷十五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五复次善现,汝观何义言:即苦圣谛非菩萨摩诃萨。即集灭道圣谛非菩萨摩诃萨。异苦圣谛非菩萨摩诃萨。异集灭道圣谛非菩萨摩诃萨。非苦圣谛中有菩萨摩诃萨。非集灭道圣谛中有菩萨摩诃萨。非菩萨..
卷十六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六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於意云何。即佛十力真如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真如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异佛十力真如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异..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