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字的解析(下)
文:太桥旦曾堪布
右边的“弗”
“佛”字的右边是“弗”,由联接的三横和一撇一竖组成,其内涵也极为丰富和深刻的,我觉得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
1、轮回的角度
站在轮回的角度看,“弗”字的三横首先可以理解为众生内心的烦恼——贪、嗔、痴三毒。我们之所以在轮回中不断流转、难以自拔,主要祸根就是贪嗔痴,只要解决了贪嗔痴,必定可以解脱轮回。此外,三横还可以理解为众生所居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代表了轮回的外器世界。无论是内心的三毒,还是外在的三界,都属于轮回,其本质都是痛苦。
那么,如何消除三毒、出离三界?靠的就是“弗”字的两竖。这两竖很有意思,可以从多个层面去解读。
比如,一竖代表入世道,另一竖代表出世道。入世道和出世道都具足了,就可以解脱轮回。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里说,学佛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入世道的圆满,也就是做人的道德、素质都圆满了,这样就可以获得暂时的安乐;另一个是出世道的圆满,可以获得究竟的解脱。比如说,修持六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可以圆满入世道;修持般若,才能圆满出世道。出世道的究竟解脱必须以入世道的修行为基础。
入世道的修行要从自己的家庭开始,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如果家人不认可我们,那就算全世界都称赞我们是活雷锋,也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家人认可我们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人,才能说明我们入世道的修行合格了。为什么呢?因为家人离我们最近、最了解我们,能看到我们的一言一行,明察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人品好坏、素质高低,在家人面前会真实显露、无所遁形。所以,只有他们的评价才是最可靠的。因此,学佛一定要从家庭做起,先要成为家人的榜样。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顺序是很有道理的。如果连修身、齐家都没做好,怎么可能去治国、平天下?从佛教的角度说,如果连修身、齐家都没做好,怎么可能去行菩萨道?最起码要在入世道上做一个好人,才有资格修持出世法。
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无论入世道多么重要,终归不是究竟的,唯有出世道才是究竟的。所以“弗”字左边的一竖稍微有一点歪,是一撇,它代表的就是入世道;右边直直的那一竖,代表究竟圆满的出世道。二者缺一不可,同时又有所差别。
2、基道 果的角度
我们再从“基道果”的角度来解读“弗”字的笔画:三横象征着修行路上“基、道、果”三个阶段。下面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基道果的概念:
佛法中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等等,这都是针对众生“基”的阶段而说的。修行者对佛法生起信心,依教奉行,追求佛果,这个阶段叫做“道”。最后,“基”中已存在的佛性全然显露,这叫做“果”。“基”和“果”的圆满境界是完全一样的,像空中的太阳。唯一不同的是:在“基”的阶段,无明烦恼覆盖了佛性,如同乌云蔽日;在“果”的阶段,烦恼无明被“道”所去除,佛性全然显露,如同万里无云的骄阳。
再给大家说一个譬喻:比如我们煮米饭,最初往锅里放的是坚硬的生米,加水煮熟之后,就变成了香喷喷的熟饭。生米和熟饭是什么?实际上二者都是米,唯一的区别在于生和熟。“基”的阶段就相当于生米,是凡夫;“道”的阶段就相当于煮饭的过程;“果”的阶段相当于熟饭,是佛陀。有些人常常这样说:“既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我不需要皈依,不需要什么形式,心里有佛就够了。”这就相当于说:“我有米,所以不用准备锅、水和火,米就是食物。”那么,当饥饿来临的时候,你能够吃生米吗?
基道果的基本概念就是这样,相当于“弗”字的三横。
而“弗”字一撇一竖,可以分别代表“基道果”中的多重含义。
在“基”的阶段,一撇一竖可以代表世俗谛和胜义谛两种真理。一撇代表世俗谛,是相对的真理,对宇宙生命的描述,对空间时间的理解等等,都属于世俗谛。人类的一切科学研究也属于世俗谛。世俗谛是入世道,是佛法中的方便法。一竖则代表胜义谛。如果想真正获得解脱,乃至证得佛果,胜义谛才是最究竟、最圆满、最殊胜的方法。
世俗谛不可或缺,是胜义谛的基础,是通往胜义谛的阶梯,但并非究竟,所以有些歪,是一撇;而胜义谛则是直直的一竖。二者虽然不可分割,但还是有究竟和不究竟的差别。
在“道”的阶段,一撇一竖也代表两个方面——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
福德资粮就像燃料,智慧资粮就像火焰,没有燃料,火焰不可能蓬勃燃烧。没有福德,我们不可能证悟般若智慧。所以,想要开启智慧资粮,首先要努力积累福德资粮。
积累福德资粮的方法很多,譬如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修,都属于福德资粮。还有“七支供”——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和圆满回向,也是积累福德的殊胜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积累福德的方法,比如前面所说的“仁义礼智信”,也可以表达为“君子六德”:
1、做人:对上恭敬、对下不傲,是为礼;
2、做事:大不糊涂、小不计较,是为智;
3、对利:能拿六分,只拿四分,是为义;
4、恪律:守身如莲,香远益清,是为廉;
5、对人:表里如一,真诚以待,是为信;
6、修心:优为聚灵,敬天爱人,是为仁。
还有一种传统方法叫做“六和敬”:
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戒和同修。
那么,在各种积累福德资粮的方法中,哪一种最有保障、最殊胜、效率最高?那就是发心。积累福德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做了多少好事,而在于我们的利他之心是否清净、菩提心是否强烈。
跟大家分享一个藏地很有名的小故事:一个擦擦成就三个人。
擦擦是指一两寸高的泥质小佛塔,藏人很喜欢做擦擦来积福消业。某一天,有一个人虔诚地制作了一个擦擦,恭恭敬敬地供养在路边。由于他的发心非常清净,以此福德,不久就获得了成就。后来有一天,天空飘起了细雨,第二个人正在赶路,他偶然看到了供在路边的这个擦擦,于是心想:“哎呀,下雨了,这个擦擦被雨淋湿就会损坏的,这怎么办呢?”他一时找不到为擦擦挡雨的东西,情急之下,赶紧脱下自己的一只鞋,恭恭敬敬地挡在擦擦上面,保住了擦擦。由于他的发心也很清净,因此福德,后来也获得了成就。雨过天晴之后,第三个人路过此地,发现擦擦上面盖着一只鞋,心想:“擦擦是三宝的代表,把鞋子放在上面是不恭敬的。”于是他赶紧把鞋子拿了下来。由于他对这个擦擦具有强烈的虔诚心,因此福德,同样也获得了成就。
这个故事在藏传经论中经常被提及,这么小的一件善事,能使三个人圆满了福德资粮,获得成就,可见发心多么重要。
积累福德还有一个窍诀,那就是“少说多做”——行为上要尽力行善,同时尽量不让太多人知道。这样,我们的福德资粮就会很安全、很有保障。反之,如果做了一点善事就四处宣扬,福报就会大打折扣。给大家举个例子,假如你有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如果你不说,谁都不会知道,这个宝贝也就会一直属于你。但如果你四处宣扬,就会带来很多危险。这个宝贝明年甚至明天是否还属于你,都是一个未知数。“少说多做”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要努力积累福德资粮,这样才能开启智慧资粮。这里的“智慧”不是指世间的聪明才智,而是指出世的般若,是破除人我执、法我执,远离四边和一切戏论的大智慧,诸如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和法界体性智。同时我们也要明白,积累福德资粮并不是修行的最终目标,它只是一个方便法,所以它是一撇,有一点歪。真正究竟圆满的是智慧资粮,所以是一竖。二者虽然不可分割,但也是有差别的。
在“果”的阶段,“弗”字的一撇一竖代表色身佛和法身佛。
法身佛是自利圆满的结果,色身佛是利他圆满的展现。色身佛又分为报身佛和化身佛,报身和化身不是佛陀自方的成就,而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显现的,是一种方便道。比如释迦牟尼佛就是化身佛,是为了度化我们而显现的。
色身佛为何要分为报身佛和化身佛呢?这是由于众生有两种:一种是清净的,一种是不清净的。报身佛的显现非常圆满,只有初地菩萨以上的清净众生才能见到,报身佛就是为度化他们而显现的。而初地菩萨以下的凡夫都属于不清净的众生,他们内心的污染过重,因而没有福报见到报身佛,但佛陀依然不会舍弃他们,所以就显现了化身佛。
佛教经典中,有些并非释迦牟尼佛所说,因此某些修行人就予以否认,这其实是不对的。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并不是唯一的佛,如果只承认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那么对佛的理解就太过狭隘了。要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报身传播的是高妙的大乘了义法,只有初地菩萨以上的圣者才有福报在报身佛座下听法。那么,我们凡夫能听到报身佛说法吗?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比如当有些修行人的禅定达到一定境界时,报身佛就可能会在他的定中显相。当然,一个整天吃喝玩乐的普通人是不可能见到报身佛的。如果某一天你忽然看到了“佛”,那肯定不是报身佛,很可能是魔的化身。
要见到报身佛不是件容易的事,初地菩萨的证悟也只是刚刚超凡入圣,达到了“见”道,但尚未圆满,还有漫长的“修”道,才能从初地升到二地、三地,直至九地、十地。就像一个小学生要不断勤奋学习,每次考试都必须合格,才能逐步从小学、中学升入大学。
法身佛是诸佛自证的境界,遍满虚空,充塞法界,如如不动,超越一切空间时间,超越一切二元分别。真正的如来不是报身和化身的色身佛,而是法身佛。如《金刚经》所说: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完全是从法身佛的角度宣说的。《金刚经》还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所以色身佛不能代表究竟的佛,因此是“弗”字的一撇。而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法身佛,才是究竟的佛,是“弗”字的一竖。
总之,从基道果的角度看,“弗”字的三横代表基、道、果;两竖在“基”的阶段指世俗谛和胜义谛;在“道”的阶段指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在“果”的阶段指色身佛和法身佛。其中,世俗谛、福德资粮和色身佛这三者,都是不究竟的,相当于有点斜的一撇;而直直的一竖,则代表了究竟圆满的胜义谛、智慧资粮和法身佛。同时,一撇一竖又都是“佛”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因果的角度
“弗”字的三横两竖还可以从因果的角度来解析:三横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因果关系是相续不断的,相当于“弗”字三横弯弯曲曲的联接。
我们凡夫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流转于轮回之中,内心充满了三毒烦恼,所以一切思想言行都是扭曲的,就像“弗”字的弯弯曲曲。不过,虽然显现上是弯曲的,但并没有影响我们究竟圆满的本质,所以整体还是一个“佛”字。只要我们依照佛法的因果律去修行,就可以解决烦恼,超越三世轮回,证悟佛果。
成佛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教法,一个是证法,相当于“弗”的一撇一竖。佛陀宣说的一切法门都能包含其中。从传统上说,佛学院所教授的属于教法,在闭关中心的修行属于证法。简单地说,知道一句佛法就是教法,做到一句佛法就是证法,二者缺一不可。证法必须以教法为基础,实修必须以闻思为前提。闻思不一定要严格遵循次第,只要对实修有帮助,哪怕是一句短短的直指心性的教诲,都属于教法。
佛教有四句精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下面我们就用这四句话来阐释一下教法,这四句可以包含一切教法。
“诸恶莫作”偏重于小乘,对治的是贪欲烦恼,佛陀为此宣说了律法二万一。小乘强调追求自我解脱,自我解脱最大的障碍就是贪欲。少欲知足、严于律己的约束在小乘中表现得比较多,例如比丘的两百五十条戒律等等。
我个人理解,“诸恶莫作”是佛教最基本的要求,最低的底线则是停止伤害众生,所以“诸恶莫作”位于“众善奉行”之前。有些修行人常说:“我要如何如何帮助众生,我要做慈善事业,利益众生,度化众生”等等,口号虽然很不错,而他们的行为却依然没有停止伤害众生,比如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吃鲜活的海鲜,随意杀死蚊子、蟑螂等等小生命,这样是不对的。首先要做到“诸恶莫作”,从不伤害众生开始,然后要努力戒除十不善业——杀、盗、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嗔、痴。这样才是正确的因果次序。
“众善奉行”侧重于大乘的世俗菩提心,对治的是嗔恨烦恼,佛陀为此宣说了经藏二万一。大乘的任务不仅要解决贪惑,还要发起菩提心,而菩提心最大的障碍就是嗔恨,因此,“众善奉行”比“诸恶莫作”又进了一步,在停止伤害众生的前提下,还要努力利益他人,奉行十不善业的反面——十善业。
依据《俱舍论》,善还可以分为四种:
自性善、相应善、等起善、胜义善。可以说,“善”这一个字中也包含了所有佛法。
“自性善”就是不贪、不嗔、不痴,内心清净。
“相应善”就是对三宝生起了信心,与自性善的慈悲和智慧初步相应了,这叫做相应善。
“等起善”就是在自性善、相应善的基础上,身体力行地为他人服务,随喜他人的功德等等。侧重于世俗菩提心的层面。
“胜义善”是指解脱和涅槃,就是我们常说的胜义谛,属于了义法。
“自净其意”侧重于胜义菩提心,对治的是愚痴的烦恼,对应的是论藏二万一。要达到“自净其意”,首先要听闻佛法,产生闻所生慧来认识烦恼;然后思维佛法,产生思所生慧来对治烦恼;最后通过实修,产生修所生慧来根除烦恼。
“自净其意”比较侧重于空性的见地。比如说,当我们发脾气时,赶紧念诵观音心咒是个好办法,可以暂时抑制嗔恨。更进一步来说,当我们发脾气的时候,要观察脾气从哪里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形态?在什么位置?消失在何处?用这种以智慧观察的方式降服自心,侧重于空性、般若、中观的见地,这就是“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侧重于金刚乘的角度,是同步解决三种烦恼的直接法门,佛陀宣说了金刚乘持明法二万一。金刚乘比较强调贪嗔痴同时解决。
以上介绍的都是教法,只有教法是不行的,没有实修实证,仅仅积累一些佛法知识,对我们解脱成佛难以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教法是“弗”的一撇。教证二法中,以证法为究竟,证法是能让我们真正成佛的方法,所以是“弗”字直直的一竖。
“弗”字的一撇一竖除了代表“教证”二法以外,还可以代表方便法门和智慧法门。
“弗”字的三横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三横是联接的,表示佛法连通三世、贯穿始终。无论时代如何更替、历史如何演变,佛法的真理亘古不变,过去、现在、未来的修行人,都要依靠教证二法解脱生死。不是说过去是依靠这些方法获得成就,现在要换成另一套,未来又有新方法,不是这样。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都要依靠教法和证法而解脱成佛。
小结
“佛”字也可以用“觉”来代表,从凡夫到佛陀有不同层次的表达:
凡夫是“不觉”。
外道是“错觉”——错误的信仰、道路和见地。
阿罗汉是“正觉”,以出离心为起点,以破除人我执为解脱,超出轮回、出离三界。
菩萨是“正等正觉”,需要经历三大阿僧祈劫的六度万行,“正等”是福德资粮,“正觉”指智慧资粮。或者说,菩萨在入定的时候是“正觉”,也叫“如所有智”,觉察到缘起性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真理。出定后是“正等”,也叫“尽所有智”,奉行广大的利他事业。
佛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断一切障,证一切智,广度无边众生。
以上就是“佛”字的一些含义。之前,大家一提到“佛”,也许只会联想到佛像,经过这样的解读,我们对“佛”的理解应该深入了一点。“佛”字的含义深如大海、广若虚空,可以穷尽未来去理解和体证。这里只解读了很少一部分,这些认识仍是比较肤浅的。因为我们目前还是凡夫,还无法理解佛的真实境界。佛已全然觉醒,而我们还在睡梦中。睡梦中的我们想要完全理解觉醒的佛,只能像盲人摸象一样,得到一点片面而简单的认知。
但我们也不必怯懦和沮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了圆满的佛性。《华严经》里有个很好的比喻:“千年暗室,一灯即明。”一间在一千年里都处于黑暗的房间,要想照亮它,并不需要等候一千年,只需点燃一盏灯,房间瞬间就可以明亮。佛法就像这盏明灯,佛法完全不同于世间知识,佛法是无价的法宝,哪怕我们只听闻了一句,也具有无比珍贵的价值,也能种下解脱轮回的种子,最终一定会照亮我们内心的黑暗,令我们证悟成佛,登上涅槃的彼岸。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何为三净肉和五净肉?
这是针对那些一时不能马上改变素食主义的普通佛教弟子,使他们的个人地位不方便。给他们一个方便快捷的方法,让他们逐渐明白佛法的道理,进而改变吃三清肉的观念,从而实现吃素的方式。这三种肉在三种情况下是不允..
南怀瑾先生论国学
南先生对纪先生等人专程来上海访问表示感谢,对季总书记为延续文化脉络、振兴中华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以及他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表示钦佩。南怀瑾先生论国学南劳说,国家可以毁灭,但民族文化不能。国家灭亡了,民族文..
方孝孺与蛇的故事
方小茹出生前,父亲选择了一块四面八方风水好的土地。他准备建一座坟墓来埋葬他祖先的骨头。那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位红衣老人请他拜他说:“你选择的风水之地就是我长期居住的地方。我求你延长三天时间..
七级屠夫是什么意思?
《佛经大辞典》对福图的解释是,它也是一个浮标,而且是修图。根据《浮屠赋图》,它们都是佛陀的不同译本。佛教是佛陀创造的。古人称佛教徒为布图。佛教是布图之路。后来,这座宝塔也被称为宝塔。“佛”这个词太简..
[开示]水清月现
《涅槃经》里的公案:有一个优婆夷非常有信心,供养一些僧众。她布施药物。当时有个比丘生了重病,,需要人肉才能够治疗,这个优婆夷呢,听到之后,就在割了自己的肉,切成肉羹,进行供养,后来比丘的病就好了。但是..
什么是顿悟成佛?佛教中的顿悟
开悟成佛是惠能南传佛教的独特象征。慧能的顿悟理论是建立在人们当前的现实中心之上的。所谓觉悟,是般若智慧在禅定中的自然显现,无需任何工夫。这就决定了“觉悟”必须是顿悟,这种顿悟可以在人们的直接思想中实现..
冬瓜皮的作用你知道吗
药材:干燥的果皮,通常向内卷曲成管状或双管状,大小不一。表面光滑,淡黄色,黄绿至深绿色,革质,覆盖白色奶油,内表面粗糙,细脉。它易碎,容易折断。没有呼吸,没有味道。皮肤薄,长,灰绿色,带乳霜,干燥,干..
高科技素食时代悄然降临
在这个互联网和高科技无处不在的时代,转型创新的对象终于落在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饭碗里的盘子”上。餐桌上的食物已经升级,正式进入食物2.0时代。 高科技素食时代悄然降临 2014年初,美国硅谷的程序员和工程师完成..
家人要宰杀鸡鸭等,自己不想参与,应如何避免?
问:顶礼上师!关于过年过节家人杀鸡宰羊的情况,自己并不想参与,但家人不学佛,不理解。这个情况我应该怎样回避好?怎样避免给自己带来障碍?答:这要看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去参与,去随顺他们,有把握把他们..
野生动物生物安全科普宣教活动丨西安交大二附中南校区
为了让学生意识到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西安交大二附中南校区积极行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课、每周主题班会、分享阅读、发放宣传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是谁偷走了哺乳期母亲的食物?——等待向阳花开
是谁偷走了哺乳期母亲的食物?我像往常一样在楼下喂流浪猫,这时候一只黑白猫出现了,于是我一同喂了,不久就发现猫肚子大了,原来要当妈妈了。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我照例去投喂猫妈妈,这一天,它没有出现,之..
歪,你是我的铲屎官吗?本周六来SM广场,萌宠猫狗领回家!
铲屎官招募相传,在遥远的外太空存在着两个星系——喵星系和汪星系喵星系中的喵星球汪星系中的汪星球分别与地球连接着两个距离521光年、1314光年的时空虫洞在这两个星球上生长着两种可爱的生物它们是喵星人和汪星人..
法华探微连载28声闻心态
释觉舟法师 读诵信解品第四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曲..
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
第一句 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不是常说知足常乐吗?乐什么,就是乐我们的心富,虽没有多少财产,收入也没有在职的高,但我们心无牵挂。人是有思想的,思想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第二句人生只有三天..
豆腐新吃法,美味又高钙,一人一盘都不够吃
民间吃素大多是怀着“一箪食、一瓢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吃素菜。只是在素朴的菜蔬食物中,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崇尚一种清淡质朴、健康清新的生活方式。朴素永远比华丽更接近真实。香煎黑椒素排,用小火细..
10种素馅饺子的调馅方法(不收藏就太可惜了)
好吃不如饺子,素饺子这样做,吃一辈子都不腻!- 1 - 胡萝卜素饺食材:胡萝卜、芹菜、盐、油、蘑菇精做法:1、将胡萝卜和芹菜擦丝切碎,加入盐、油、蘑菇精和成馅。2、根据个人喜好,包成想要的样子。- 2 -白菜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