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俱舍论 第七卷
分别根品第二之五
广说因已。缘复云何。颂曰
说有四种缘因缘五因性等无间非后心心所已生所缘一切法增上即能作
论曰。于何处说。谓契经中。如契经中说四缘性。谓因缘性。等无间缘性。所缘缘性。增上缘性。此中性者是缘种类。于六因内除能作因。所余五因是因缘性。除阿罗汉临涅槃时最后心心所法诸余已生心心所法。是等无间缘性。此缘生法等而无间。依是义立等无间名。由此色等皆不可立等无间缘。不等生故。谓欲界色。或无间生欲界色界二无表色。或无间生欲界无漏二无表色。以诸色法杂乱现前等无间缘生无杂乱。故色不立等无间缘。尊者世友作如是言。于一身中一长养色相续不断。复有第二长养色生不相违害故不可立等无间缘。大德复言。以诸色法无间生起或少或多。谓或有时从多生少。如烧稻秆大聚为灰。或时复有从少生多。如细种生诺瞿陀树。根茎枝叶渐次增荣。耸干垂条多所荫映。岂不心所无间生时亦有少多品类非等。谓善不善无记心中。有寻有伺三摩地等。此于异类实有少多。然自类中无非等义。谓无少受无间生多。或复从多无间生少。想等亦尔。无非等过。岂唯自类前能为后等无间缘。不尔。云何。前心品法总为后品等无间缘。非唯自类。且于受等自体类中无少生多以说等义。唯执同类相续者。说唯自类有等无间缘。心唯生心受唯生受。乃至广说若从无染无间染生。此染心中所有烦恼用先灭烦恼为等无间缘。如出灭定心还用先灭正入灭定心为缘故起。彼说非善。初无漏心应阙此缘而得生故。不相应行亦如诸色。杂乱现前故非等无间缘。三界及不系可俱现前故。何缘不许未来世有等无间缘。以未来法杂乱而住无前后故。如何世尊知未来世此法无间此法应生。比过现法而现知故。传说。世尊见从过去如此类业此类果生。是法无间生如是法。又从现在如此类业此类果生。是法无间生如是法。如是见已。便于未来诸乱住法。能正了达此法无间此法应生。虽如是知而非比智。由佛比类过去现在因果次第。便于未来乱住诸法能现了达。谓未来世如是有情造如是业招如是果。是愿智摄故非比智。若尔世尊未见前际。于后际法应不能知。有余复言。有情身内有未来世果因先兆。是不相应行蕴差别。佛唯观此便知未来。非要现游静虑通慧。若尔诸佛便于未来占相故知。非为现证。故如经部诸师所言。世尊举意遍知诸法非比非占。此说为善。如世尊说。诸佛德用诸佛境界不可思议。若于未来无定前后次第安立。何故但言世第一法无间唯生苦法智忍不生余法。如是广说。乃至金刚喻定无间。唯生尽智不生余法。若此法生系属彼法要彼无间此乃得生。如芽等生要藉种等。然此非有等无间缘。诸阿罗汉最后心心所。何缘故说非等无间缘。无余心等续此起故。岂不如是无间灭心亦名为意。后心无间识既不生应不名意。意是依所显非作用所显。此最后心有所依义。余缘阙故后识不生。等无间缘作用所显。若法此缘取为果已。定无诸法及诸有情能为障碍令彼不起。故最后心虽得名意而不可说等无间缘。若法与心为等无间。彼法亦是心无间耶。应作四句。第一句者。谓无心定出心心所。及第二等二定刹那。第二句者。谓初所起二定刹那。及有心位诸心心所生住异灭。第三句者。谓初所起二定刹那。及有心位心心所法。第四句者。谓第二等二定刹那。及无心定出心心所生住异灭。若法与心为等无间。与无心定为无间耶。应作四句。谓前第三第四句为今第一第二句。即前第一第二句为今第三第四句。从二定出诸心心所望入定心中间远隔。如何为彼等无间耶。中间不隔心心所故。如是已释等无间缘。所缘缘性。即一切法望心心所随其所应。谓如眼识及相应法以一切色为所缘缘。如是耳识及相应法以一切声。鼻识相应以一切香。舌识相应以一切味。身识相应以一切触。意识相应以一切法为所缘缘。若法与彼法为所缘。无时此与彼非所缘。于不缘位亦所缘摄。被缘不缘其相一故。譬如薪等于不烧时亦名所烧。相无异故。心心所法。如于所缘处事刹那三皆决定。于所依亦有如是决定耶。应言亦有如是决定。然于现在亲附自所依。过去未来与所依相离。有说。在过去亦亲附所依。如是已释所缘缘性。增上缘性即能作因。以即能作因为增上缘故。此缘体广名增上缘。一切皆是增上缘故。既一切法亦所缘缘。此增上缘何独体广。俱有诸法未尝为所缘。然为增上故。唯此体广。或所作广名增上缘。以一切法各除自性与一切有为为增上缘故。颇有法于法全非四缘不。有谓自性于自性。于他性亦有。谓有为于无为。无为于无为。如是诸缘于何位法而兴作用。颂曰
二因于正灭三因于正生余二缘相违而兴于作用
论曰。前说五因为因缘性。二因作用于正灭时。正灭时言显法现在灭现前故名正灭时。俱有相应于法灭位方兴作用。由此二因令俱生果有作用故。所言三因于正生者。谓未来法于正生位。生现前故名正生时。同类遍行异熟三种。于法生位作用方兴。已说因缘二时作用。二缘作用与此相违。等无间缘于法生位而兴作用。以彼生时前心心所与其处故。若所缘缘能缘灭位而兴作用。以心心所要现在时方取境故。唯增上缘于一切位皆无障住故。彼作用随无障位一切无遮。已说诸缘及兴作用。应言何法由几缘生。颂曰
心心所由四二定但由三余由二缘生非天次等故
论曰。心心所法由四缘生。此中因缘谓五因性。等无间缘谓前无间已生。非后心心所法。所缘缘者谓随所应或色等五。或一切法。增上缘者谓随所应各除自性余一切法。灭尽无想二定由三除所缘缘。非能缘故。由因缘者。谓由二因。一俱有因。谓生等相。二同类因。谓前已生同地善法。等无间缘谓入定心及相应法。增上缘者。谓如前说。如是二定心等引生碍心等起故。与心等但为等无间。非等无间缘。余不相应及诸色法由因增上二缘所生。一切世间唯从如上所说诸因诸缘所起。非自在天我胜性等一因所起。此有何因。若一切成许由因者。岂不便舍一切世间由自在等一因生论。又诸世间非自在等一因所起。次第等故。谓诸世间若自在等一因生者。则应一切俱时而生非次第起。现见诸法次第而生。故知定非一因所起。若执自在随欲故然。谓彼欲令此法今起此法今灭此于后时。是则应成非一因起。亦由乐欲差别生故。或差别欲应一时生。所因自在无差别故。若欲差别更待余因不俱起者。则非一切唯用自在一法为因。或所待因亦应更待余因差别方次第生。则所待因应无边际。若更不待余差别因。此因应无次第生义。则差别欲非次第生。若许诸因展转差别无有边际信无始故。徒执自在为诸法因不越释门因缘正理。若言自在欲虽顿生而诸世间不俱起者。由随自在欲所生故。理亦不然。彼自在欲前位与后无差别故。又彼自在作大功力。生诸世间得何义利。若为发喜生诸世间。此喜离余方便不发。是则自在于发喜中既必待余。应非自在。于喜既尔。余亦应然。差别因缘不可得故。或若自在生地狱等无量苦具逼害有情。为见如斯发生自喜。咄哉何用此自在为。依彼颂言。诚为善说
由险利能烧可畏恒逼害乐食血肉髓故名鲁达罗
又若信受一切世间唯自在天一因所起。则为诽拨现见世间所余因缘人功等事。若言自在待余因缘助发功能方成因者。但是朋敬自在天言。离所余因缘不见别用故。或彼自在要余因缘助方能生。应非自在。若执初起自在为因余后续生待余因者。则初所起不待余因。应无始成犹如自在。我胜性等随其所应如自在天应广征遣。故无有法唯一因生。奇哉世间不修胜慧。如愚禽兽。良足可悲。彼彼生中别别造业。自受异熟及士用果。而妄计有自在等因。且止破邪应辩正义。前言余法由二缘生。于中云何大种所造。自他相望互为因缘。颂曰
大为大二因为所造五种造为造三种为大唯一因
论曰。初言大为大二因者。是诸大种更互相望。但为俱有同类因义。大于所造能为五因。何等为五。谓生依立持养别故。如是五因。但是能作因之差别。从彼起故说为生因。生已随逐大种转故。如依师等说为依因。能任持故。如壁持画说为立因。不断因故说为持因。增长因故说为养因。如是则显大与所造为起变持住长因性。诸所造色自互相望容有三因。所谓俱有同类异熟。其能作因无差别转故不恒数。俱有因者。谓随心转身语二业。非余造色。同类因者。一切前生于后同类。异熟因者。谓身语业能招异熟眼根等果。所造于大但为一因。谓异熟因。身语二业能招异熟大种果故。前已总说诸心心所前能为后等无间缘。未决定说何心无间有几心生复从几心有何心起。今当定说。谓且略说有十二心。云何十二。颂曰
欲界有四心善恶覆无覆色无色除恶无漏有二心
论曰。且于欲界有四种心。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色无色界各有三心。谓除不善。余如上说。如是十种说有漏心。若无漏心唯有二种。谓学无学。合成十二。此十二心互相生者。颂曰
欲界善生九此复从八生染从十生四余从五生七色善生十一此复从九生有覆从八生此复生于六无覆从三生此复能生六无色善生九此复从六生有覆生从七无覆如色辨学从四生五余从五生四
论曰。欲界善心无间生九。谓自界四色界二心。于入定时及续生位。如其次第生善染心。无色界一于续生位。欲善无间生彼染心。不生彼善以极远故。无色于欲四远故远。一所依远。二行相远。三所缘远。四对治远。及学无学。谓入观时。即此复从八无间起。谓自界四色界二心。于出定时从彼善起。彼染污定所逼恼时。从彼染心生于下善。为依下善防彼退故。及学无学。谓出观时。染谓不善有覆无记二各从十无间而生。谓十二中除学无学。于续生位。三界诸心皆可无间生欲界染心故。即此无间能生四心。谓自界四。余无生理。余谓欲缠无覆无记。此心从五无间而生。谓自界四及色界善。欲界化心从彼生故。即此无间能生七心。谓自界四及色界二善与染污。欲界化心还生彼善。于续生位生彼染心。并无色一于续生位此无覆心能生彼染。色界善心无间生十一。谓除无色无覆无记心。即此复从九无间起。谓除欲界二染污心。及除无色无覆无记。有覆从八无间而生。除欲二染及学无学。即此无间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从三无间而起。谓唯自界。余无生理。即此无间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无色染。无色界善无间生九心。谓除欲善及欲色无覆。即此从六无间而生。谓自界三及色界善并学无学。有覆无间能生七心。谓自界三及色界善欲色界染。即此亦从七无间起。谓除欲色染及学无学心。无覆如色说从三无间生。谓自界三。余皆非理。即此无间能生六心。谓自界三及欲色染。学心从四无间而生。谓即学心及三界善。即此无间能生五心。谓前四心及无学一。余谓无学从五无间生。谓三界善及学无学二。即此无间能生四心。谓三界善及无学一。说十二心互相生已。云何分此为二十心。颂曰
十二为二十谓三界善心分加行生得欲无覆分四异熟威仪路工巧处通果色界除工巧余数如前说
论曰。三界善心各分二种。谓加行得生得别故。欲界无覆分为四心。一异熟生。二威仪路。三工巧处。四通果心。色无覆心分为三种。除工巧处。上界都无造作种种工巧事故。如是十二为二十心。谓善分六。无覆分八。无色界无威仪路等余数如上故成二十。威仪路等三无覆心色香味触为所缘境。工巧处等亦缘于声。如是三心唯是意识。威仪路工巧处加行亦通四识五识。有余师说有威仪路及工巧处所引意识能具足缘十二处境。如是二十互相生者。且说欲界八种心中。加行善心无间生十。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及色界一加行善心并学无学。即此复从八无间起。谓自界四二善二染。及色界二加行善心有覆无记。并学无学。生得善心无间生九。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及色无色有覆无记。即此复从十一心起。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及色界二加行善心有覆无记。并学无学。二染污心无间生七。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即此复从十四心起。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及色界四除加行善与通果心。并无色三。除加行善。异熟威仪无间生八。谓自界六除加行善与通果心。及色无色有覆无记。即此复从七无间起。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工巧处心无间生六。谓自界六除加行善与通果心。即此复从七无间起。谓自界七除通果心。从通果心无间生二。谓自界一即通果心。及色界一即加行善。即此亦从二无间起。谓即前说自色二心。次说色界六种心中。从加行善心无间生十二。谓自界六及欲界三加行生得与通果心。并无色一加行善心学无学心。即此复从十无间起。谓自界四。除威仪路与异熟生。及欲界二加行通果。并无色二加行有覆学无学心。生得善心无间生八。谓自界五除通果心及欲界二不善有覆。并无色一有覆无记。即此复从五无间起。谓自界五除通果心。有覆无记无间生九。谓自界五除通果心。及欲界四二善二染。即此复从十一心起。谓自界五除通果心。及欲界三生得善心威仪异熟。并无色三除加行善。异熟威仪无间生七。谓自界四除加行善与通果心。及欲界二不善有覆。并无色一有覆无记。即此复从五无间起。谓自界五除通果心。从通果心无间生二。谓自界二加行通果。即此亦从二无间起。谓即前说自界二心。次说无色四种心中。加行善心无间生七。谓自界四及色界一加行善心。并学无学。即此复从六无间起。谓自界三唯除异熟。及色界一加行善心。并学无学。生得善心无间生七。谓自界四及色界一有覆无记。并欲界二不善有覆。即此复从四无间起。谓自界四。有覆无记无间生八。谓自界四及色界二加行有覆。并欲界二不善有覆。即此复从十无间起。谓自界四及色界三生得异熟与威仪路。并欲界三名如色说。异熟生心无间生六。谓自界三除加行善。及色界一有覆无记。并欲界二不善有覆。即此复从四无间起。谓自界四。次说无漏二种心中。从有学心无间生六。谓通三界加行善心及欲生得。并学无学。即此复从四无间起。谓三加行及有学心。从无学心无间生五。谓前有学所生六中除有学一。即此复从五无间起。谓三加行及学无学。复有何缘。加行无间能生异熟工巧威仪。非彼无间生加行善。势力劣故。非作功用所引发故。乐作功用引发工巧威仪转故。不能顺起加行善心。出心不由功用转故。加行无间可能生彼。若尔染污无间。不应生加行善。不相顺故。虽尔厌倦烦恼现行为欲了知容起加行。欲界生得以明利故。可有从彼学无学心色界加行无间而起。非作功用所引发故。不能从此引生彼心。又欲生得以明利故。可从色染无间而生。色界生得不明利故。非无色染无间而起。作意有三。一自相作意。谓如观色变碍为相。乃至观识了别为相。如是等观相应作意。二共相作意。谓十六行相应作意。三胜解作意。谓不净观及四无量有色解脱胜处遍处。如是等观相应作意。如是三种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亦能具起三种作意。若作是说便顺此言。不净观俱行修念等觉分。有余师说。唯从共相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通起三种。修不净观调伏心已。方能引生共相作意。从此无间圣道现前。依此传传密意故。说不净观俱行修念等觉分。有余复言。唯从共相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亦唯能起共相作意。若尔有依未至定等三地证入正性离生。圣道无间可生欲界共相作意。若依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证入正性离生。圣道无间起何作意。非起欲界共相作意。以极远故。非于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异于曾得顺决择分。非诸圣者顺决择分可复现前。非得果已可重发生加行道故。若谓有别共相作意。顺决择分俱时已修。由系属彼是彼类故。如观诸行皆是无常。观一切法皆是非我涅槃寂静。圣道无间引彼现前。毗婆沙师不许此义。违正理故。若依未至定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或即彼地或是欲界。依无所有处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或即彼地或是有顶。若依余地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唯自非余地。于欲界中有三作意。一闻所成。二思所成。三生所得。色界亦有三种作意。一闻所成。二修所成。三生所得。无思所成。举心思时即入定故。无色唯有二种作意。一修所成。二生所得。此中五种作意无间圣道现前。除生所得圣道。系属加行心故。圣道无间亦得发生。欲界生得以明利故。于前所说十二心中何心现前几心可得。颂曰
三界染心中得六六二种色善三学四余皆自可得
论曰。欲界染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六心。彼先不成今得成故。由疑续善及界退还。欲界善心尔时名得。由起惑退及界退还得欲二心。不善有覆及得色界一有覆心。由起惑退得无色界一有覆心。及得学心。故名得六。色界染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亦得六心。由界退还得欲界一无覆无记及色界三。色界染心亦由退得。由起惑退得无色界一有覆心。及得学心。故名得六。无色染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唯得二心。由起惑退得彼染心。及得学心。故名得二。色界善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三心。谓彼善心及欲色界无覆无记。由升进故。若有学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四心。谓有学心及欲色界无覆无记并无色善。由初证入正性离生。及由圣道离欲色染。余谓前说染等心余。不说彼心正现前位得心差别。应知彼心正现前位。唯自可得。有余于此总说。颂曰
慧者说染心现起时得九善心中得六无记唯无记
于善心中应言得七。谓由正见续善根时。欲界善心起位名得。离欲界染究竟位中。顿得欲色无覆无记。得色无色三摩地时。彼二善心说名为得。初入离生位证阿罗汉时。学无学心说名为得。余准前释应知其相。为摄前义。复说颂言
由托生入定及离染退时续善位得心非先所成故。
何为三净肉和五净肉?
这是针对那些一时不能马上改变素食主义的普通佛教弟子,使他们的个人地位不方便。给他们一个方便快捷的方法,让他们逐渐明白佛法的道理,进而改变吃三清肉的观念,从而实现吃素的方式。这三种肉在三种情况下是不允..
南怀瑾先生论国学
南先生对纪先生等人专程来上海访问表示感谢,对季总书记为延续文化脉络、振兴中华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以及他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表示钦佩。南怀瑾先生论国学南劳说,国家可以毁灭,但民族文化不能。国家灭亡了,民族文..
方孝孺与蛇的故事
方小茹出生前,父亲选择了一块四面八方风水好的土地。他准备建一座坟墓来埋葬他祖先的骨头。那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位红衣老人请他拜他说:“你选择的风水之地就是我长期居住的地方。我求你延长三天时间..
七级屠夫是什么意思?
《佛经大辞典》对福图的解释是,它也是一个浮标,而且是修图。根据《浮屠赋图》,它们都是佛陀的不同译本。佛教是佛陀创造的。古人称佛教徒为布图。佛教是布图之路。后来,这座宝塔也被称为宝塔。“佛”这个词太简..
[开示]水清月现
《涅槃经》里的公案:有一个优婆夷非常有信心,供养一些僧众。她布施药物。当时有个比丘生了重病,,需要人肉才能够治疗,这个优婆夷呢,听到之后,就在割了自己的肉,切成肉羹,进行供养,后来比丘的病就好了。但是..
什么是顿悟成佛?佛教中的顿悟
开悟成佛是惠能南传佛教的独特象征。慧能的顿悟理论是建立在人们当前的现实中心之上的。所谓觉悟,是般若智慧在禅定中的自然显现,无需任何工夫。这就决定了“觉悟”必须是顿悟,这种顿悟可以在人们的直接思想中实现..
冬瓜皮的作用你知道吗
药材:干燥的果皮,通常向内卷曲成管状或双管状,大小不一。表面光滑,淡黄色,黄绿至深绿色,革质,覆盖白色奶油,内表面粗糙,细脉。它易碎,容易折断。没有呼吸,没有味道。皮肤薄,长,灰绿色,带乳霜,干燥,干..
高科技素食时代悄然降临
在这个互联网和高科技无处不在的时代,转型创新的对象终于落在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饭碗里的盘子”上。餐桌上的食物已经升级,正式进入食物2.0时代。 高科技素食时代悄然降临 2014年初,美国硅谷的程序员和工程师完成..
家人要宰杀鸡鸭等,自己不想参与,应如何避免?
问:顶礼上师!关于过年过节家人杀鸡宰羊的情况,自己并不想参与,但家人不学佛,不理解。这个情况我应该怎样回避好?怎样避免给自己带来障碍?答:这要看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去参与,去随顺他们,有把握把他们..
野生动物生物安全科普宣教活动丨西安交大二附中南校区
为了让学生意识到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西安交大二附中南校区积极行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课、每周主题班会、分享阅读、发放宣传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是谁偷走了哺乳期母亲的食物?——等待向阳花开
是谁偷走了哺乳期母亲的食物?我像往常一样在楼下喂流浪猫,这时候一只黑白猫出现了,于是我一同喂了,不久就发现猫肚子大了,原来要当妈妈了。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我照例去投喂猫妈妈,这一天,它没有出现,之..
歪,你是我的铲屎官吗?本周六来SM广场,萌宠猫狗领回家!
铲屎官招募相传,在遥远的外太空存在着两个星系——喵星系和汪星系喵星系中的喵星球汪星系中的汪星球分别与地球连接着两个距离521光年、1314光年的时空虫洞在这两个星球上生长着两种可爱的生物它们是喵星人和汪星人..
法华探微连载28声闻心态
释觉舟法师 读诵信解品第四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曲..
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
第一句 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不是常说知足常乐吗?乐什么,就是乐我们的心富,虽没有多少财产,收入也没有在职的高,但我们心无牵挂。人是有思想的,思想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第二句人生只有三天..
豆腐新吃法,美味又高钙,一人一盘都不够吃
民间吃素大多是怀着“一箪食、一瓢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吃素菜。只是在素朴的菜蔬食物中,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崇尚一种清淡质朴、健康清新的生活方式。朴素永远比华丽更接近真实。香煎黑椒素排,用小火细..
10种素馅饺子的调馅方法(不收藏就太可惜了)
好吃不如饺子,素饺子这样做,吃一辈子都不腻!- 1 - 胡萝卜素饺食材:胡萝卜、芹菜、盐、油、蘑菇精做法:1、将胡萝卜和芹菜擦丝切碎,加入盐、油、蘑菇精和成馅。2、根据个人喜好,包成想要的样子。- 2 -白菜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