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季:学习《了凡四训》的心得体会

繁体

前言:

某文章说戒色吧丢失了戒色本质,其实戒色吧从未丢失戒色本质,说丢失本质完全是无稽之谈和贬低之论,相反,戒色吧一直牢牢把握住了戒色的本质,不仅把握住了,而且还把戒色的意义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戒色是系统工程,修心、改过迁善、行善积德、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严格自律、奋斗人生、积极锻炼、学习圣贤教育、养生之道、戒沉迷游戏、戒手机瘾、戒赖床、戒懒、戒骄、戒怒、戒贪、戒酒、戒不良习惯、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孝顺父母、远邪友、交善友、反省忏悔、素食为主、戒杀放生、培养德行等,这些戒色要点,戒色吧反复多次提到过,不仅我的文章反复强调过这些戒色要点,戒色吧其他戒色前辈也都有提及。戒色是全面的改造,整体的提升,是整个生命模式的彻底转变,戒色吧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他们的误解和贬低里,戒色吧好像一群沉迷戒色的初级戒色者,只知戒色,其他一概不懂,然而事实完全不是这样,戒色吧有很多高阶的戒色者,他们的觉悟和认识水平是相当高的。戒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戒色吧从来不提倡沉迷戒色,而是应该理智对待戒色,戒色不仅仅是戒手淫,而是全面改造和整体提升自己,积极奋斗自己的人生。

戒色的根本并非修身,而是修心,大德也多有提到修心是根本,修行的核心是修心,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念头是行为的先导,必须在起心动念上下功夫,修身的确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修心。一位戒友说:“身体上的行为就是内心导致的,先修身再修心就是本末倒置,修心都做不到如何修身?”他说得很有道理,修身是外在的,要修身,首先要内心有所改变才行,修身先正心,心正了,外在的行为才能正,所以修心才是根本。《大学》:“修身在正其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一定要首先正其心。《四十二章经》中,佛陀谈到戒色问题,直接一针见血地指出“断心”!佛陀为什么不说充实生活、改正不良习惯、健身锻炼、转移注意力?因为这些都是辅助,是外围,真正的核心是修心,是断念!如果本末倒置,把修身当作核心而忽视修心的重要性,那迟早还是会失败的,也许能戒除一段时间,但最终肯定会失败。南怀瑾先生:“要修身必正其心,儒家讲修身根基是你的心正,心不正,光练外形没用。现在很多年轻人学瑜伽术,做各种功夫,修不好的,修身之道根本在静心,心正了以后再修身。”修身必先修心,修心是根本,不可本末倒置。大家想一想,当初染上手淫恶习前是什么状态?那时年纪还小,也就13、4岁,初一初二的年纪,那时的生活健康有序,读书,锻炼,生活很充实,作息饮食也很规律,基本没有其他不良习惯。为什么在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下还会染上手淫恶习?就是因为不懂得修心,不懂得对治邪念!这就是根源!到了一定的年纪开始有邪念了,有意淫了,想看黄了,如果不懂得断念,就会跟随那种想法,最后欲火中烧,不得不破。所以,修心才是根本,外在的修身只能作为辅助。说戒色吧丢失本质,实则是他们自己产生了思想误区,误认修身为本质而丢失了修心的本质!有一定修行常识的人都知道修心是根本,大德一直在强调修心是修行的根本,说修身是根本,真的是犯了很低级的错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对。外在修身方面,估计没几个人可以超过曾国藩了,而曾国藩日记写道:“午初,人欲横炽,不复能制”,做了不应该做的事,遂骂自己“真禽兽矣!”修身已经达到如此程度的人,还是会因为一次修心没做好,导致进入禽兽状态。那些成功人士修身不比你强?生活不比你充实?都奋斗成亿万富翁了,最后还是栽在了“色”上,邪念一起,不知对治,立马沦为衣冠禽兽!修心才是真正的本质和核心,这点认识一定要正确,修心是最究竟的,大家都知道《心经》,还有《金刚经》的“降伏其心”,突出的就是修心,修心是最根本的,真正治本的是修心,仅仅修身治标不治本,我们要依圣言量和大德的开示,这样才不会走错路。戒色论坛的一些观点来自于凡夫知见,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存在很明显的错误和误导,所以不可听信。

学习戒色文章也并没有错,大家都是学生党过来的,都心知肚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做笔记的重要性,所谓学无止境,即使不看戒色文章,也要坚持学习圣贤教育,根据我的研究和体验,学习可以让人保持良好的戒色状态,也可以增长知识和阅历,我戒到现在每天还在学习,真的是受益匪浅。戒色吧不仅吸收了传统戒色的精华,也有自己科学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更有学习和借鉴国外戒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分享,包括国外戒色视频的学习和激励,戒色吧可谓与时俱进,海纳百川,戒色吧是集戒色大成之地,众多戒色前辈都在这里分享经验,他们的经验和境界已然很高,戒色天数也非常可观。戒色吧具有自己的科学而成熟的专业戒色体系,很多戒友已经戒得非常专业,戒色吧的戒色体系和研究成果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对比、反馈和研读,这是千万级的帖子数据,很多前辈的答疑量都超过几千乃至几万,他们的经验和阅历极具借鉴和研究价值。大数据得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会更科学、更深入、更全面、更完善、更具针对性与参考性,在细节方面的把握会更精确,大数据的架构可以让你从更多的层面和角度来看待戒色这件事,你的视野会变得更广阔。戒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修为,可供挖掘的深度是极深的,而要挖得深、看得广、钻得透,就必须有大量化、多样化的大数据案例作为支撑,这是戒色吧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关于断念口诀,也并非高僧大德的专利,好像我们凡夫不可能掌握,其实这种误解是在固步自封,在《菜根谭》、《了凡四训》、《传习录》中都有提到断念口诀的原理,这个口诀本来就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在戒色吧很多戒友已经可以熟练应用这个口诀了,只要正确理解和坚持练习,这个断念口诀是完全可以掌握的。这个口诀是最普适的,不信佛也可以用,断意淫是戒色的重中之重,所以这个断念口诀就显得极其重要和关键,这是一个传承上千年的修心诀,不仅可以断意淫,也可以断其他妄念,其价值实在不可估量。戒色论坛还荒唐地否认心魔的存在,心魔指的是负面的念头,在戒色方面专指会导致破戒的念头,大德的开示多见心魔这个词,戒色论坛的否认是完全没有道理的,等到邪念、图像、怂恿袭脑了,他们就知道心魔到底存不存在了!另外,用失败案例来反对戒色吧是完全错误的,每个戒色平台都有很多失败的案例,毕竟这个时代色情泛滥,外界诱惑实在太多,而且从入门到精通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多次失败,失败者要从自身找原因,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戒色几年出现破戒也是有可能的,不管戒多久,只要放松警惕,没做好断念,就可能被心魔附体,没有哪种戒色方法能保证永不破戒,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修为,前辈只能告诉你方法,至于能修到什么程度,完全是在个人。个别戒友也会走极端或者误解戒色方法,方法本身没问题,但是到了他那里,就容易走极端或者产生误解,这类戒友需要正确引导和纠正思想误区,并不能怪方法不好。戒色这个概念也不是戒色论坛最先提出的,古圣先贤很早就提出了戒色这个概念,并非戒色论坛首创,我们最多是继承者和发扬者,不可把功劳都揽到自己头上。

我之前和汉军还有日日知非都沟通过,他们道过两次歉,但诚意欠佳,还在继续贬低和诋毁,之前的道歉完全是虚伪的,日日知非还劝我退出戒色界,被我拒绝了。之前戒色吧和戒色论坛是互相尊重的,对于他们现在的贬低和诋毁,我深表遗憾。这个事件的起源就是对断念口诀的误解,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为了争第一,争“最”,怕别人超过自己,所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我很早就发现日日知非有争第一的倾向了,我觉得戒色前辈不应该这样,他以前还行,后来心态就渐渐失衡了,作为戒色前辈,我觉得还是应该彼此尊重,求同存异,不应该贬低对方,不应该争第一。宣化上人说过:“修道人,不可争第一。如果心想第一,有这种胜负心,就与道相违背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我从来没有争第一的想法,我希望每一位戒友都能超过我,大家一起带动中国戒色公益事业的发展,我做垫脚石也没关系,我做最后一名也心甘情愿。其实争第一毫无意义,将来等你死了,后来人也可以写文章贬低诽谤你,然后声称自己的文章是第一,是最好,争来争去,最后还是一场空,根本毫无意义。第一只是虚名而已,公益事业不应该争第一,其他行业争第一还可以理解,公益事业争第一就显得相当丑陋了,如果是真正无私的人,是绝对不会争第一的,争第一就是有自私的想法,我关注的不是第一,而是如何更好地帮助戒友,在我眼里,每位戒色前辈都是平等的,不存在第一。

戒色七部曲也有自身的问题,很多戒友执行戒色七部曲不到十天就破戒了,戒色七部曲是以转移注意力、充实生活为主的一个方法,实战性并不是很强,资深戒友都知道这一点,坚持执行七部曲的人不到20/2000,这是他们自己统计的,这20个人最后是否能成功,也不得而知。一位戒友说:“前几天用七部曲以为能成功戒色,结果5天就破戒了,其实就算完全实践七部曲还是会破戒,七部曲最大的漏洞就是不重视断念实战,想单纯靠充实生活就能戒色其实是很难的。我现在明白了断念是戒色的关键,其他行善运动养生只能作为辅助。”这位戒友说出了真相,修心才是根本,外在的修身只能作为辅助。七部曲的持咒念佛还是不错的,但如果把重心放在充实生活上,不注重断念实战,那就本末倒置,走入误区了,迟早还是会破戒的。持咒念佛是要用于断念的,并不是完成每日的定课就算完的!大德说过,当妄念来时,要马上念佛来转,并不是完成日课后就万事大吉,不用修心了。修心永远是最根本的核心,偏离这一核心的戒色方法,从本质上都是错的。我最近看了国外NOFAP的戒色教程,他们也很强调断意淫,可见断念是戒色的重中之重,是最核心的关键。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过去每次破戒是什么情况?就是念头、图像、微妙感觉袭脑时,没立刻断掉,结果那种念头变得越来越强,最后欲罢不能而破戒。戒色实战的那一下,就是断念!充实生活只能作为辅助,根本不是戒色的核心和关键。他们说:“戒色的最根本方法,不是戒手淫也不是戒意淫,而是戒掉坏习惯,用培养好习惯来代替。”这种观点其实是很明显的思想误区,就算把坏习惯全部戒掉了,培养了很多好习惯,最后邪念上头时,断不掉,还是依然破戒!只重修身,严重偏离修心的戒色方法,是戒色门外汉的认识水平。他们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并不适用于戒色,因为邪念来了,你不战是不行的,并不是说你有了很多好习惯,邪念就不来了,也不是说你念了几百万的佛号,邪念就不来了,邪念肯定会来,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戒色是要“降伏其心”的,并不是建立好习惯就能防得住的,真正防得住的是你的断念能力。戒色论坛的指导思想其实是错误的,修身的确重要,但修心才是根本,戒色的根本是修心,要从起心动念上去下功夫!多看大德开示自然就懂得修心的重要,仅凭凡夫有限的智慧所得出的结论,根本经不起实战的考验。为什么戒色论坛越来越不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的戒色思想存在误区,刚开始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能戒一段时间,等到邪念上来了,一旦破戒,再去执行之前的日课就觉得不行了,信心也完全没了。

我很注重和谐与团结,我是从大局来考虑的,以和为贵,以大局为重,戒色界内部已经分裂成好几块了,就是因为没有修好“和敬”。我很怀念以前那段时间戒色前辈之间惺惺相惜的日子,那时没有争执,没有贬低,只有互相支持与欣赏,但后来就慢慢变味了。我以前和日日知非一起写文章,帮他审核给他意见,给他提供戒色资料,帮他宣传,那段时间感觉挺和谐,彼此尊重,但我也隐隐感觉到了他的不满,还有某种争心,那时我就感觉不太对劲,其他戒色前辈也有类似的反馈。公益事业没必要搞专利、争第一,我从来没有标榜自己的戒色文章是最好,我衷心希望后来人超过我,看到别人超过我,我随喜赞叹。真正的第一永远属于圣贤教育,在圣贤教育面前,凡夫的那点智慧显得极其浅薄和渺小,根本不值得一提。我呼吁戒色前辈之间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放大自己的心量,不要陷入狭隘和自私,不要争第一,争心一起,诋毁随之,争伤和气,和谐才能双赢。戒色前辈之间应该互相谦让,互相支持,共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戒色公益事业更有凝聚力,更有感召力,才能更好地帮助戒友。如果戒色前辈之间互相攻击、诋毁和诽谤,那是不堪设想的,我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不管他们怎样贬低和诋毁,我也已经宽恕他们了,他们是前辈,能坚持下来也是不容易的,我希望大家能够和谐相处,共同为中国的戒色公益事业尽好一份力。我相信广大戒友也希望看到前辈之间能够和谐相处,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和谐友好的氛围会带来极大的动力。之前大悲论坛内斗,让其从巅峰走向衰落,一内斗,有的前辈就会心生退意,之前的干劲也消失了,如果能够注重和谐与团结,那么中国的戒色公益事业肯定会蒸蒸日上。

下面步入正文

这季就《了凡四训》和广大戒友做一个分享,几乎每位戒色前辈都有研读《了凡四训》,也是戒色后必读的一本书,戒色十规里也专门提到了这本书。《了凡四训》和《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可谓中国改造命运学的扛鼎之作,让大家了解和掌握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这两本书各有特点,总体而言,《了凡四训》更全面、更系统一些,而《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则更有针对性,对意恶这个问题的指出更直接,更一针见血。这两本书我都很喜欢,了凡先生和俞净意公是中国改造命运的两位巅峰人物,他们的事迹与教导我们要认真学习,对于我们自己改造命运是很有启发和帮助的。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以其亲身经历教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故事。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并现身说法,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经历体会阐明此理,鼓励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该书自明末以来流行甚广,影响较大,了凡先生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前,光是知命认命,听凭命运的安排,那是消极而被动的,而后根据立命之学自强不息地改造命运,则是积极而有益的。读了《了凡四训》,可以使人心目豁然,信心勇气倍增。《了凡四训》实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净化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佳作,越来越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了凡四训》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所以数百年来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所尊崇。印光大师对这本书也极力提倡,弘化社印送这本书约在百万册以上,由此可知,印光大师对这本书高度重视。

先了解下了凡先生,了凡先生全名袁了凡,即袁黄(1533-1606),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浙江嘉善县魏塘镇(今属嘉兴)人。晚年辞官后曾隐居吴江芦墟赵田村,故一作吴江人。

袁了凡碰到两位高人,在慈云寺,碰到了一位老人,相貌非凡,一脸长须,看起来飘然若仙风道骨,这位老人就是算命高人——孔先生。孔先生算命算得很准,说他将来在县考中可以考到14名,府考能考到71名,提学能考到第9名。结果第二年的考试中,果然如这位孔先生所料,考试的名次分毫不差。孔先生说他只能活到五十三岁,做官只能做三年半,膝下无子,半生无福。因为算命先生的话屡屡应验,所以袁了凡对此深信不疑,自此之后,听天由命,不思进取。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高僧——云谷禅师,云谷禅师是明代中兴禅宗的大德高僧,云谷禅师对他说,你虽然命中注定没有多少功名,也没有儿子,但是这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孔先生的算命水平是非常高的,一般的算命不会算得那么细,连考试名次都能算出来,实属罕见。孔先生的确是一位高人,能真正读懂命理信息,就像一张光碟所含的信息一样,播放出来就是含有时空的人事物,高人可以读出何年何月何时,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切的信息都是提前写好的,就像一个剧本一样。我以前也算过命,是看八字的,算得基本准确,说我会信佛,我那时的确开始学佛了,我后来查了自己的八字,是“华盖逢空”,所谓:“华盖逢空,偏宜僧道”,我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对佛法还是很感兴趣的。我以前也专门研究过命理知识,的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很多人号称能算命,其实只是略懂皮毛,有的也在靠算命骗钱,到处忽悠人,真正的算命高人永远凤毛麟角,万里挑一,有德行的算命人会劝你修行,而无德行的算命人只会吓你,忽悠你,骗你的钱。大多数算命的人只是一知半解,像孔先生这样的估计是算命界的极品了,能把名次都算出来,估计整个中国都没几个。

遇到孔先生只是一个铺垫,真正的高人是云谷禅师,云谷禅师是真正得道开悟的高僧,是憨山大师少年时代学习禅法的最重要的一位导师。云谷禅师老来悲心更切,即使是对七八岁的小沙弥,也一律以慈悲的眼色看待他们,以恭敬心对待他们。凡是动静威仪,都耳提面授,循序渐进、谆谆善诱。所以,见到老禅师的人都把他视为自己最亲近的人。云谷禅师平常教导别人,特别推崇净土法门,教人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各大丛林寺院,只要有开示禅法的道场,一定请他坐在首座。云谷禅师平日动静语默,安详稳重如山,沉默少言,一旦说话,便如空谷足音,醒人眼目。云谷禅师以定力摄持,住山清修,四十年如一日,夜不倒单,一生礼拜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没有一日间断。

云谷禅师传授的改命之法,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行善改过、谦虚持德;二是持诵准提咒。为什么是准提咒,而不是其他咒?其实每种咒语都很殊胜,可能当时比较流行准提咒,抑或云谷禅师想特别推广这一咒语。我以前念过楞严咒、大悲咒、六字大明咒等,现在主要念往生咒+佛号,要看自己和哪种咒语有缘,对其有深厚的信心。袁了凡通过亲身践行,彻底改变了他原有的命运,按照孔先生的占算,了凡先生原本只能活到五十三岁,当一个小县官,也没有子嗣。结果,改运后却活到了74岁,当了高官,也有了儿子,而他的儿子也很贤能地考上进士,继续光耀家风。

《了凡四训》之所以让大家如此推崇备至,是因为它是改造命运的指南!很多人命运不济,苦苦找不到答案,看了这本书之后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也有了改造命运的勇气和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了凡先生现身说法,让你从根本处了解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依据了凡先生给出的改命方案,知命、立命、改命,落地实修,从而重塑你的命运!《了凡四训》不可不学,它是改命学的集大成之作,我们应该认真研读,积极实践,它会影响和改变你的一生!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更不要对生活充满怨气,那些困扰你很久的问题,都可以在《了凡四训》中找到答案。愿大家读完这本书之后,成为一个勇于改造命运、真正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书中有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部分,我会结合四个部分的笔记,和大家做一个详细深入的分享。

第一篇:立命之学

1.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解析:云谷禅师一句话点出了关键,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为妄念相缠,做不得主,认念头为自己,跟着念头跑。要作圣,必须“克念”,战胜自己的念头,做回念头的主人。了凡先生的定功已然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可谓天姿超卓,普通人别说三天,就是一天、半天,或者半小时、十分钟、一分钟不起一个妄念,都是很难做到的。大家自己可以试验下,一分钟之内,能够保持观心的强度,不起一个妄念,能不能做到?如果你试验了,你肯定会发现,只要观力一弱,念头就进来了,把你带跑,很容易进入无意识跟念的模式。念头是会自动冒出的,即使你不去主动起念,它也会不断冒出,只有观力极强极稳定的人,才能做到长时间不起一个妄念,这是非常深厚的修心功夫。虽然了凡先生说自己是因为被孔先生算定才无妄想,其实他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观照力,否则是不可能做到的。

2.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解析:不要有什么宿命论的包袱,宿命论容易导致消极,其实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人的福报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修得的。只有明白了这一点,人才能真正地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有云,“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始作俑者其实就是自己的念头,好的念头会导致好的结果,坏的念头会导致坏的结果,真正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懂得修心的重要性,要多发善心,学会对治邪念。自己的命运是自己造作的,福报也是自己修来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3.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解析:能够反省,这是你改命的第一步,不去反省自己,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那命运就无从改起。误区就是“向外驰求”,不知反省,不知修心,很多人虽然很努力奋斗,但是收效甚微,就是他的心态没有真正转变过来,还有很多负能量的念头,这样命运就很难改变。一个人若想得到外在的财富地位,必须从自身出发,反思悔改自己的的过错,断掉懒邪恶,坚持勤善正,去掉负能量,强化正能量,恒久力行,这样人生就会越来越好。曾国藩为什么要每日三省?就是怕自己有过错,过错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对自身很不利,所以要经常反省,及时发现,及时改正。

4.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解析:六祖大师特别强调了“心”,修心是根本,而不是修身,修身的根本也在于修心,蔡礼旭老师:“最根本的还是意业,人有念头,才会变成一言一行。”修行要注重修心,每个人的命运、缘分、风水都是由自己决定的,善心才是真正的护身符。真正的高人都懂得修心之理,要从起心动念上下功夫,学会控制自己的念头,这点是最根本的关键,也是最正确的认识,祖师大德都在强调修心。人的第一风水是心,人的善良、德行足以改变坏风水的影响,再坏的风水都抵挡不住有德者的光辉;无德者,即便占据天下最好的风水,也不能发挥作用,也不能长久。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思人恩德,想人好处,做到心善、行善、语善,保持一颗真诚的心。秦东魁老师:“我讲的运气学,核心就是心念,一切运气由内在的心念而起,不在外部。所以,从根本上看,我们要内求,不要外求。”你的心念正了,做起事情来所携带的正能量是非常强大的,你有一种底气和自信,由这种自信会产生一种勇气和魄力,做事情也容易获得支持,事业就容易成功。

5.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解析,“余”指的就是我,文言文的用法。这是了凡先生自己的反省,中科举的人大多有福相,福气很薄,又不能积累功德来培养厚福,而且很没有耐心,不能容纳别人。时常用自己的才智来欺压别人,直心直行,说话很随意,说了很多妄言。像这样福气浅薄之人,怎么会中科举呢?这段反省很中肯,福相来自于行善积德,薄福之人士难以考取功名,因为他那个福德和位子是不匹配的,就像猴子坐在王位上,会显得很别扭,也不会长久,根本坐不住,王位是给雄狮坐的,雄狮象征德行和威严。古人很重视行善积德,很有行善的意识,特别注重德行的修养和提升,这方面我们要多学习古人的智慧,古圣先贤的确说出了真理,道出了规律。

6.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解析:包荒,谓度量宽大的意思,也指原谅、宽容。一定要积德,一定要宽恕人家原谅人家,一定要和爱,一定要爱惜精神。宽恕他人,体现了自己的仁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明白这个道理,培养那颗宽恕的心,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福报,不宽恕别人就会导致狭隘和怨恨,这会产生很多负能量,对自己很不利。从前种种,就像死掉一样,过去了,从今以后,要重新做人,好好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德行,人要往前看,要过正能量的人生。

7.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解析:这是云谷禅师在指点了凡先生了,关键就是提升德行,多做善事,多积累阴德。《文昌帝君阴骘文》:“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古圣先贤其实一直在强调改造命运的方法,几千年来核心主题一直未变,就是强调改过迁善,去除恶念,多发善念,多做善事,建立正能量的气场。北宋《司马温公家训》云:“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间,为子孙长久之计。”阴德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将来迟早会有收成,还会惠及子孙后代。

8.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解析:这是了凡先生发的大愿,这个大愿我是极为佩服的,我们看古人发的愿,就可以发现自己跟他们存心的差距。很多人可能还停留在比较自私的层面,所以发不出大愿,而古人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要好好学习,最好也能发这样的大愿。刚开始发大愿可能还不太习惯,但是随着每天一遍遍发,这种强大的心念自然会产生一种莫大的力量,推动你去实现这个大愿,也会给你带来异常崇高的内心感受,这是我的亲身体会,当你有了济世度人的宏愿,当你发出这种性质的念头时,脸上的表情和眼神立马就会崇高起来,振动频率一下子就上来了,所以要多发大愿,要恒久力行来践行大愿。

9.云谷出功过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

解析:功过格是很好的记录善恶的方式,能够让人时时警觉,以防自己造作恶业,每天晚上总结一下,也可以促进反省,不断完善。刚开始可能恶比较多,不一定要做恶事才叫恶,意恶也是恶,起了恶念也要记录,也要反省。每天尽量多做善事,比如每天帮助戒友答疑十个问题,这也算善行,或者宣传戒色一次,也算。生活中也可以做很多善事,捡垃圾扔垃圾桶,这种小善也可以多做,善事虽小,贵在坚持,一天做三件小善,一年就一千多件善事,真的是积小善,成大善,要注重积累,要坚持做下去,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10.此有秘传,只是不动念也。

解析:《了凡四训》里最秘密的部分就是这句话,说的是画符,“执笔书符,先把万缘放下,一尘不起。从此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开基。由此而一笔挥成,更无思虑,此符便灵。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虽然说的是画符,其实是叫你安住纯粹的觉知,也就是真我。做事前有意识地安住一会,然后再做,这样做事的品质和质量就会出奇地高,那些著名的画家和音乐家都在有意无意这样做,他们在创作前都会安静一会,定一定,然后再开始创作,创作的水平和质量非常之高。这的确是一个秘密,读《了凡四训》不能忽视这个秘密。

11.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篇。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

解析:治心篇,这三个字很好,为什么不说治身篇?因为心才是根本,虚云法师:“三业之中,意业极重,凡一切善恶,俱起于意根,起念正则为十善,起念邪则为十恶。所以端正其心,以为根本。”了凡先生深知修行要从起心动念处下手,从心上改。“所行善恶,纤悉必记。”对自己严格要求,一个念头不正都要记下来,一念之微必使俯仰无愧,古人对自己颇为严格,所以达到的境界也不可思议。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云:“古人治心,防于念之初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巨也。”邪念之初生,就要立刻对治,立刻断除,此时邪念尚未起势,所以用力甚微,但效果却很显著。《庭训格言》又云:“人惟一心,起为念虑。念虑之正与不正,只在顷刻之间。若一念不正,顷刻而知之,即从而正之,自不至离道之远。”知之,即觉察之,觉察的刹那,邪念就化除了,心生邪念而不知,必成大患!《庭训格言》训曰:“凡人存善念,天必绥之福禄以善报之。今人日持珠敬佛,欲行善之故也。苟恶念不除,即持念珠,何益?”这段说到点子上了,修行不在外在的形式上,关键还是要断除恶念,这是最根本的。你天天手持念珠礼佛,但如果内心还是没有断除恶念,那是不会有效果的。

第二篇:改过之法

1.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解析:改过就像把漏洞堵住了,这样才能完成真正高质量的积累,否则即使做了很多善事,也会因为未改过而变得不纯粹,纯粹两字很难得,要做到纯善也很不容易,毕竟人有各种不良习气,只能自己下决心一点点去改,慢慢就能趋于正轨,臻于纯善。李觏《易论第九》:“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王阳明先生:“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要改过,就要好好下决心,要痛下一番决心来改过。

2.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解析:知耻近乎勇,要有耻心,邪淫的状态完全是一种无耻的状态,满脑子邪思邪见,我们要发耻心,要学习圣贤,效仿圣贤,与其一身瓦裂不如完善自己的德行,改正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人生是一场修行,要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发敬畏心也很重要,存敬畏心和恭敬心,邪念就会减少很多,这里的畏惧,是因为知道过错的可怕,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等到果来了你哭闹也没有用了,因为果已经成熟了,来不及了。怕果,你因就不要造。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奔驰。对于造因一定要很谨慎,一定要造善因,绝对不要造恶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绝不去造恶业,自然没恶报。《了凡四训》是有谈及鬼神的,这类内容容易被误解,可能会觉得是迷信,其实鬼神是不同维次空间的存在,所以还是应该敬畏鬼神。我以前也不大相信,后来看了很多濒死的案例和书籍,就完全相信了,有的人甚至还记得前世,人死后脱离肉体会有中阴身,很多大德都提到过的。第三就是发勇猛心,要勇猛精进,势不可挡,摧枯拉朽,如猛虎出笼!人不肯改过,往往缺少一种勇猛的架势,一种你死我活的斗志,一种破釜沉舟、豁出命来拼死一搏的决心与勇气。我之前说疯狂学习戒色文章和疯狂练习断念,就是为了激发大家进入一种神勇无比的状态,这并不是叫你失去理智,而是叫你拿出最勇猛最精进的状态,大家都知道林书豪曾经的“林疯狂”表现,在逆境中奋然振作,强势崛起,我看了林书豪的纪录片,他去救济穷人,给流浪汉送食物送红包,真的很有善心,另外林书豪训练格外刻苦,非常疯狂,场上的疯狂表现是用场下的疯狂训练换来的,库里也是疯狂训练,苏炳添也是疯狂训练,这里的疯狂是一种勇猛精进的状态,要雷厉风行,全力以赴!就像百米赛跑选手们拿出最疯狂的状态来完成这一段跑道。曾国藩没有超人的天赋,也没有优越的背景,但却能够获得惊人的成就,这与他时时调动刚猛精神密不可分,总是在强调“凡事须下血战功夫。”做任何事都要有“勇”“刚”的一面,果断坚决,但也要兼具恒心,猛火煮和慢火炖要交替进行,要经常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剔起眉毛,振作精神,勇往直前!不要再因循退缩了,不要再找借口了,到了决一死战的时刻,不能再懦弱了,也不能再逃避和拖延了,这时你要拔出战刀,勇猛动作,上阵杀敌!血战到底!杀他个片甲不留!所有的邪念,所有的负面念头与习气,统统杀光!杀净!一个不留!!!

3.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

解析:要悔改,要忏悔,而且要趁早,悔改也要猛厉,要下大决心。临死的时候其实已经有点晚了,还是要趁身体尚可时积极改过,积极行善,积极改造自己的命运。“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这是讲地狱的,虽然一笔带过,但也足够警醒,这类内容善根深厚者方能接受。千百年来,关于地狱的开示一直都有,佛经中有,大德也讲过,传统文化的其他书籍也有记载,其他正统宗教也有讲到,这类信息是容易被误解的,即使暂时不能接受,也应该保持敬畏之心,认真改过。

4.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

解析:根本还在于心,这段讲得非常明白,“一心为善,正念现前”,这八个字要认真体会和理解,有的人可能会理解成只要行善,邪念就污染不上,其实不然,“正念现前”才是关键所在,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是有意识地觉察当下的一切,正念有觉察之意,就是叫你保持警惕,时时观心,看住自己的念头,这点至为关键。光行善是不够的,因为邪念会自动冒出,邪念会入侵你的头脑,你必须具备对治之力,要立刻断除而不能被其附体。

5.大抵最上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

解析:这段话就是断念口诀的意思,这个修心诀无数的大德都提到过,当然不一定是16个字,也可能是后8个字,或者其他一段话,但含义是一样,那就是通过觉察来消灭念头,原理就是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我之前和日日知非起过一次争执,争执的原因就是他认为持咒念佛殊胜,而误解断念为压念,其实真正的断念并非压念,而是觉而化之,压念是有主观压制的想法,不想让念头起来,而断念则是不怕念起,而是要及时觉察。压念会带来挫败感,因为越压越反弹,搞得自己很苦恼,而断念则很轻松,一觉就化除了。持咒念佛是很好,断念口诀也很殊胜,思维对治也不错,这几种断念方式都是很好的,各有特点,各有千秋,持咒念佛有他力加持,但自己也要勤于用功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断念口诀是自力,需要自己不断练习来提升觉察力,断念口诀最终是离开念头的,不需要起念,只是觉察。这种观心的功夫其实是基本功,达摩祖师:“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用念佛来对治邪念,需要先发现邪念来了,然后赶紧念佛,必须以观心作为基础,做念佛日课时,发现妄念起来了,马上专注在佛号上,也需要观心来发现妄念。观心是最基础的基本功,也是最高深、最终极的修心功夫,觉察力足够强大,一发现念头,念头就消失了,所以《了凡四训》把修心诀称为“最上治心”。当然,我是很尊重持咒念佛的,的确很殊胜,这几种断念方式都很好,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断念的方法,不可贬低任何一种。我看过很多开示,高僧大德从来没有贬低过修心诀,而是极力提倡修心诀,很多高深的法门只教导观心,是可以获得最终成就的。日日知非后来知道了他的思想误区,他自己的文章有好几处也引用过修心诀,只是他自己并未正确理解,后来他把修心诀说成只有高僧大德才能掌握,这是不对的,这个口诀普通凡夫也是有望掌握的,高僧大德就是讲给普通人听的。那次争执最终以和解收场,因为我想以和为贵,不想再起争执,但他并未真正放下,没过多久就开始写文章贬低戒色吧和《戒为良药》,这的确让人很寒心,毕竟之前一直在尽力帮他,他这样做,很不厚道,也非常不明智。如果他懂得和谐与团结,我肯定会继续尽力帮他,反之,如果选择贬低和诋毁,只会自毁长城!

2018年日日知非为了贬低戒色吧和《戒为良药》,又写了几篇文章,那几篇文章充满误导和思想误区,说要忘记戒色,而他自己还在交流戒色问题;说不要学习戒色文章,而他自己还在写文章让大家学习,这完全是自相矛盾的;说修身是戒色的根本,殊不知,修身的根本是修心,修心才是戒色的根本,说修身是根本也违背了大德的开示,“心外求法”方向就错了,方向错了,一切就都错了。从他们群里出来的人,对戒色吧存有很大偏见,甚至是敌视,充满负能量,就是被诋毁文章和言论洗脑所致。日日知非有次和我说他差点破戒,难道真的可以忘记戒色吗?难道真的可以放松警惕吗?难道真的不用学习戒色文章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说心魔不存在,完全是自欺欺人之辞!我希望戒色吧和戒色论坛能够和谐相处,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我也会不计前嫌,握手言欢,还是那句话:以和为贵,不要内斗!

有的人虽然练习断念口诀,但还是失败了,原因有两方面,一,没有正确理解这个口诀;二,没有练到较高的水平。正确理解和坚持练习,这两者缺一不可,一定要有正确的理解,彻底弄懂断念口诀的原理与含义,不少人会误解断念为压念,想压制念头,不让它起来,这是完全错误的。按照压念去练习,只会南辕北辙,断念非压念,断念是化念,通过觉察来化除念头。真正弄懂原理后,就要勤于练习,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理解到位了,练起来也会事半功倍,练到一定水平即可降伏心魔。就像打游戏练级一样,要练到一定级别才有望打败BOSS,这个过程需要坚持,不是一蹴而就的,打游戏可以花钱找代练,但是断念口诀只能自己勤于练习,刚开始要熟背,最后就不用背了,直接觉察即可,平时保持观心,保持警惕,看住起心动念。随着坚持练习,断力和断速都会有明显的提升,到时就可以主宰内心了。

第三篇:积善之方

1.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解析:古人有积善意识,不断积累善行,不断提升德行,今人则提倡理财意识,对钱财看得比较重,而古人更看重的是善和德。修为好、心地清净、性情善良的人,头顶有灵光闪耀,整个人看上去也是光明开朗,神采奕奕,而作恶多端的人头顶灵光全无,甚至有一团黑气笼罩,显得灰头土脸,萎靡不振。对光明者,大家都仰慕恭敬;对黑暗者,众人都会厌恶乃至鄙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做善事如登山,需要下很大决心来坚持,而向坏发展就像山崩一样迅速,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很多人也是被邪友带坏的,交友一定要谨慎,发现对方有恶习,要尽量规劝,如果不听,那就远离。《草堂集》:“福以德基,非可祈也,祸以恶积,非可禳也,苟能为善,虽不祭,神亦助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2.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

解析:善也是分类的,做善事不留名,不夸耀,非常低调,就像没做过一样,这类阴德的福报大,古人提倡多积阴德,这样福报才大,当然也不可执著于福报,只管耕耘即可。曾国藩:“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做了善事,内心会很快乐,也不需要别人知道,默默去做即可,如果做了善事,希望别人知道,希望别人夸奖自己,希望通过行善来获得好的名誉,这类人就比较浅薄,他们行善是和名利挂钩的,私心很重。古人极重阴德,阴德更显无私和低调,不求任何回报,不求名利,只是无私帮助别人,无私为社会做贡献,这种人境界就高。真正无私了才具有大力量,无私代表纯粹,纯粹的力量不可思议,真正的力量来自于纯粹!要做纯粹的人,达到纯粹的境界!

3.为善而心不着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着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

解析:这条就是在讲执著与否,不执著就做圆满了,心里一直想着福报,那就大打折扣了。做善事要三轮体空,内心保持清净,这样产生的力道就会翻倍增长,一有杂念,一有执著,那力道就会大为削减。做善事也是很有讲究的,要做圆满,就要尽量做到三轮体空,即使做过一万件善事,也像什么也没做过一样,内心十分清净,不去想做了多少善事,也不去求回报,没有任何希求,心中空空如也。达此境界的人,即使做了一件很小的善事,也会产生巨大的力量。犟牛居士说过一个例子,说是一个人听说布施好,于是就布施了一千元,然后他就老想着得回报,结果好几年都未能如愿,他那种贪财的私心实在太重,布施的时候是带着贪心布施的,这样就会大打折扣,他那个发心就不纯,善行的效果自然很差,本来是善行,他却夹杂着贪心,贪嗔痴是三毒,他这样发心行善,怎能有满意的结果呢?你真正什么也不求,最后却不求自得,你真正无私了,那个善行的质量就非常之高,一丝一毫的回报都不求,只是纯粹地行善,要做到这种程度。哪怕求一丝一毫,那就是自私,自私的力量就很小,无私的力量才最大,效果也最好,差别就在这。

4.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解析:这十条是非常重要的,能做到这十条就非常有德行了。我们要长养德行,时时秉持着恻隐之心、爱敬之心、与人为善之心、成人之美之心,多做善事,多帮助别人,给别人带去正能量,用正能量去影响别人,走到哪里,都能自带善意的光芒,照亮身边的人。当你发出正能量的念头时,别人也容易发出正能量的念头,当你发出自私的念头时,别人也容易发出自私的念头,人在交流沟通时是很容易受到对方影响的,我们一定要多发善念,用高频的正能量去影响和带动别人。和高频的人在一起,你的频率就会自动被调到那个频率,内心会变得非常清净,能够以一个更高的视角、更高的智慧去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我们要让自己成为高频的人,去影响周围的人,低频的人充满了负能量,他们也在影响周围的人,很容易导致争吵等不和谐的现象。很多人都反馈在邪淫后家庭容易争吵,邪淫者很容易和别人吵架,戾气很重,因为经常起邪念,散发出来的能量是低频的,具有攻击性,易于吵架。高频的人懂得断除负面念头,懂得行善和培养正能量,内心祥和而稳定,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人生与命运。

第四篇:谦德之效

1.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

解析:戒色十规首重“谦德”,谦,六爻皆吉。王阳明《传习录》:“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保持谦逊,万事亨通,君子善终,大吉!谦对自己是非常有利的,傲对自己是非常有害的,傲慢其实助长了一个人的小我,而谦虚、谦卑则是真我的一种宝贵品质。清雍正年间,江水被推荐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见时,他紧张哆嗦,不能对答,于是推荐他的学生戴震。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说得清清楚楚。皇上大为兴奋。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问:“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为什么?”戴震说:“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学问,超过我一万倍。”皇上赞赏他的谦让精神,赐为翰林。戴震一方面尊师,另外就是非常谦虚,这是合天心的品德,所以吉祥,做事做人都要上合天心,这样才能大吉。

最近看了一篇职场的文章,里面讲到:“无论身在什么岗位,想得到领导信任,就要注意:其一,如果取得成绩,第一时间把功劳归给领导,因为没有领导的授权与支持,就不会有你的成绩;其二,越是取得成绩,在同事和领导面前要更加谦逊,千万不能得意忘形,更不能在领导面前炫耀自己的成绩和功劳,以免同事嫉妒和领导反感。总之,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取得成绩后,要不骄不躁,将成就与荣耀分享给同事和领导,这样方能得到大家的拥戴,得到领导的重用。”这段话讲得很好,真正的智者不居功,不自傲,取得一定成绩,也懂得让功,让功是非常深的智慧、非常高的德行,让功于众,让功于师,让功于领导,让功于圣贤,让功是君子所为,高风亮节,胸襟博大,堪为楷模。《道德经》云:“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君子不居功,而是让功,小人往往会争功、贪功,品行一下就拉开了差距,因为不居功和让功,就能得到众人的支持,如果一味争功、贪功,只会引来众人的反感和反对。春秋时期,曾有过一段“三将让功”的佳话。据《通监记事本末》记载,晋国将领郤克、士燮、栾书这三位将领,在取得晋齐鞍之战胜利后,不争功,克己互让,谦虚谨慎,表现出良好的将德风范,一直为后世兵家所推崇。作为良将不但要有将才,精于谋略,善于战法,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将德修养,胜而不骄,谦退不伐(不伐:不自我夸耀),不矜其功。晋军三将克己谦让的行为,堪称良将的楷模。

2.书曰:“满招损,谦受益。”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解析:古人很懂谦虚的道理,今人很多人都不懂这个道理,谦虚会获得支持,一旦骄傲,就会引来敌意和攻击。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某某人一旦暴露出了骄傲或者傲慢的想法,你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甚至想攻击对方,觉得看对方不顺眼。如果对方很谦虚,不居功,不自傲,懂得恭敬礼让,这样一段谦光可掬,别人心里就会很舒服,这也是获得成就的征兆。如果一个人很骄傲很自满,这就是要受到打击的征兆,我看过很多事例,就是当事人发出了骄傲或者傲慢的念头,结果就引来了攻击他的言论,如果他能谦虚,就能获得众人的支持,一骄傲,一自满,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出现这种表现,就要受到打击了。

3.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

解析:惟谦受福这四个字讲得非常好,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圣者无名,大者无形。能谦虚,能低调,能恭敬,能敬畏,能做到这四点,就是能受福的表现。看人要观察他的德,他的举止,他的精气神,如果一个人的“神”平和端庄,很安定,表明他道德高尚,不会因周遭事物的变化而随意改变节操和信仰,敢于坚持正确的东西,意志很坚定。安静时,两眼光华熠熠,目光湛然清明,行动时,两眼安详沉稳,又敏锐犀利,这是清正的表现。北宋司马光:“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总而言之,德是最重要的,以德立人,以德立命,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曾国藩善用人,源于善相人,曾国藩对人才任用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对人才的分类观察,考量的标准就是品德端正,仪容端庄。

4.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解析:立命者我,真正立命的是自己,自己是可以改造命运的,不能消极被动,要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你的能量场变了,你的处境自然就变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完全可以通过改过迁善来改造自己的命运,怨天尤人的戒友我看到过不少,当他们学习了《了凡四训》就知道问题其实是出在自己身上,不应该怨天尤人,不能抱怨老天不公平,其实老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是自己起了什么念,做了什么事,自然会得到相应的一个果报。明白改造命运的道理后,就要断除恶念,力行善事,坚持做下去,积小善成大善,日积月累,越积越厚,就像每天一张薄薄的面纸,坚持积累下去,就是厚厚的一叠,所以要注重积累,要坚持下去。

5.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解析:谦则受教这四个字很重要,谦虚了,才能更好地接受圣贤的教诲,如果以傲慢的心态学习圣贤教育,甚至会觉得圣贤不如自己,从而产生毁谤之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其实浅薄得很。曾国藩书房题名“求阙斋”,别人求圆满无缺,曾国藩却求“阙”。阙者缺也,就是求欠缺用以提醒自己不能盈满,因为他地位愈高愈懂得谦恭的重要,所以能够保住自身的善始善终。善事要尽量做圆满,而做人忌满,有些事也不能做过头,所谓物极必反,做人的境界是大成若“缺”,抱朴守拙,谦卑低调。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

6.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解析:真正有德行、有诚心的人是可以感动天地的,这点我是深信不疑的。人一旦立定志向,就要注重谦德,这样做事就容易成功,谦虚的人很容易得到别人的支持。与人方便,多帮助别人,这样就能得到拥护,这是德行的感召,自然能感动天地。造福由我,造恶也是由我,我们都有自由意志,既可以造善造福也可以造恶造罪,一条是光明大道,一条是地狱险途,全在我们自己。有觉悟的人,他深谙恶行导致恶果,所以他不去造恶,而是有意识地多行善积德,完善自己的德行,不断积累自己的福报,过正能量的人生,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表现。

最后总结:

这季和大家分享了《了凡四训》的研习体会,大家也可以看看《了凡四训》的电影,那部电影拍得很不错,很有古风的味道,秦东魁老师也讲过《了凡四训》,大家有空可以看看,喜马拉雅FM也有《了凡四训》有声书,平时听听也是很不错的,还有《了凡四训》的漫画,画风也很有意境。曾国藩对《了凡四训》最为推崇,读后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他奋然振作,精勤砥砺,终成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将《了凡四训》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了凡四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被称为东方第一励志宝典,了凡先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学问修养来做的家训,加以现身说法,颇具说服力,也相当励志,这本书真的启发了无数的人,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决定一个人富贵贫贱的主要因素,不是风水、不是命数,而是一个人的“心田”,即你的思想、你的品德、你的行为,你的人生剧本是你自己撰写的,你输入负面的念头,放出来的影像就是倒霉的,你输入正面的念头,放出来的影像就是吉祥的。心是根本,大德一直在强调修心,境随心转,把心修好、修正,学会行善积德,积累正能量,到时你的命运就能完成逆袭。

下面分享三首诗歌

《空》

人站着

空了

人坐着

空了

念来了

念走了

脑空了

念是过客

空一直在那里

我不是念

我是空

即纯粹的觉知

即真我

《斩》

念头葛藤

缠绕上来了

越缠越多

越缠越密

唰!

觉察的快刀

斩下

葛藤掉落一地

脑瞬间空了

那个惊人的空

那个平淡的空

那个不可思议的空

整个宇宙

都倒进

这个空里

《笑》

人在走,车在开

耳边传来各种嘈杂声

我闭上双眼

站在那里

一动不动

我空了

不去追求任何事物

只是享受空的感觉

这个空的感觉

就是美,就是爱

就是喜悦,就是神圣

我笑了

笑得像一个纯真无邪的孩子

仿佛发现了天大的秘密

下面推荐一本书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丹·米尔曼著。这是一本改变生命的书!作者是一个非常会说故事的人,在这本半自传体小说中,活灵活现地创造出三个让人一看就难忘的角色,一是代表作者本人,也同时代表无数对世界迷惘的年轻心灵,渴望了解存在的终极意义;二是那位神秘智慧的老人——深夜加油站的老工人,也就是作者昵称的苏格拉底,他视之为上师;第三位人物是古怪精灵的女友乔依,代表着作者失落了一半的灵魂伴侣。阅读《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有一种被加持、被点化的感受,尤其当书中的加油站老工人苏格拉底提出独特的反问时,读者会跟着叙述走,一起思考,一起展开对心灵的神秘探索。这本书20世纪80年代就已出版,2006年被拍成电影。考上知名学府、获得世界冠军荣誉的丹在短暂的欢乐过后,深深陷入无可名状的空虚和恐慌,无法入眠的他在一家24小时加油站遇见一位被他称作苏格拉底的老人,后来又认识了精灵般难以捉摸的女孩乔伊。苏格拉底带他体验或浪漫、或惊险、或恐怖、或温馨的旅程,帮助他从车祸的打击中恢复健康,以捉弄、嘲讽、关爱、抚慰、激励等令人匪夷所思但恍然大悟的种种方式指导他修炼,最终指引他打开和平勇士之道的大门。这本书的名字很有穿越感,不过并不是苏格拉底穿越到了现代,而是作者对一位神秘老人的昵称,苏格拉底象征着智慧,刚开始以为这是一本励志的书籍,后来才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励志,更是一本修道的书籍,讲述了修行方面的真理。里面很多句子我都很喜欢,比如:“苏格拉底替人加的不只是汽油,也许还包括那种光辉、那股能量或情感。”“始作俑者,正是人们的心智。”“所有的世人都被困在自己的心智所造成的洞穴中,无法自拔。”“你唯一的投资是修炼。”“看穿你的心智。”“就像决斗的武士,不是顿悟就是死。”“觉察力突破了心智的障碍。”“觉察力大幅度跃进并不会一下就发生,而是需要时间和修炼。”“觉察力是勇士的宝剑。”“征服心智。”“剑已磨利。”这些语句读来就很有加持力,心智代表的就是念头,就是小我。通过练习观心,练习觉察,来征服心智,觉察力就是念头的克星!觉察力就是勇士的宝剑!可以斩断心智带来的束缚,我很喜欢这本书直接而有

第136季:俞净意公给我们的启示

前言:最近有戒友反馈练习口诀时,头部出现不适,比如一念口诀头就痛,念佛也有类似的反馈,就是太用力了,注意力太过集中于头部,久而久之,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练习口诀或者念佛时,要注意放松,内心不可急躁,不..

第135季:托利在斯坦福大学谈话笔记与解析

我在第128季分享了《当下的力量》笔记分享与解析,很多戒友很感兴趣,反响很好。戒色后在传统文化方面,我首推《了凡四训》,《了凡四训》告诉你改造命运的方法,全书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第134季:沉迷游戏的不良影响

前言:这季前言集中谈一些问题。一,梦撸问题,就是半梦半醒在撸,这种情况一般坚持学习戒色文章净化思想意识,平时加强修心,坚持一段时间梦撸就会自动消失,如果是比较顽固的梦撸,可以买个手指分离板,睡觉时戴着..

第133季:戒色德训篇

前言:这季前言分享一些案例1.【我昨晚差点死掉!昨天几乎看了一天的黄,射了四次,第一次射的精有点黄,第二、第三次射的就像水一样透明的,这时感觉很累,有轻微窒息感了,然后晚上9点多又射了一次,这一次真的把..

第132季:断念口诀的学、练、悟

前言:最近又有戒友向我反馈频遗的问题,本来控制得很好,一个月没遗精,然后出现一次遗精,接着就开始频遗,后来我帮他分析原因,考虑健身劳累所致,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因素,我分析他的反馈,劳累的可能性比较大,我..

第131季:戒色修心勇士之道

前言:前段时间有戒友提到了“泰国杀妻骗保案”中的嫌疑犯电脑中有158G的色情资源,表面上沉默寡言、老实本分,对妻子关心备至,另一面却是极度扭曲、被邪念所驱使的状态。一位戒友说:“这个人应该是邪淫得已经没人..

第130季:戒色八年记

目录引子01.那个磨床的少年02.第一次看黄03.上世纪九十年代末04.穿过一座城市去买黄05.手淫狂魔06.永远不会射够的!07.镜中丑陋猥琐的男人08.化身博士09.整个荒唐、龌龊与无耻10.无害论的蛊惑11.身心爆发症状12.第一..

第129季:学习《了凡四训》的心得体会

前言:某文章说戒色吧丢失了戒色本质,其实戒色吧从未丢失戒色本质,说丢失本质完全是无稽之谈和贬低之论,相反,戒色吧一直牢牢把握住了戒色的本质,不仅把握住了,而且还把戒色的意义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戒色是系..

第128季:《当下的力量》笔记分享与解析

前言:这季前言谈下行善与修心的问题,到底是行善是戒色的根本,还是修心是戒色的根本?如果你看过很多戒色文章,一定知道不少戒色文章都在大力提倡行善,这并没有错,行善可以大大增加正能量,正能量上去了,对戒色..

第127季:易经智慧与戒色之道

前言:上季一位资深戒友说:“结合我自己戒色的体验,这十条经验真是好全面啊,真是一点不漏啊,做好这十方面,想不戒掉都难。”戒色十规每一条都是精华重点,每一条都讲到刀刃上了,希望大家好好落实。根据我的经验..

第126季:戒色钻石体系之戒色十规

前言:一位哲人说过:“所有的真理都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后,遭到激烈的反对;最后,被理所当然地接受。”看了这句话很多戒友应该很有感触,深以为然,戒色吧的确受到了很多误解、嘲笑、诽谤、诋毁和..

第125季:正确处理戒色与生活的关系

前言:上季资深戒友“开始行动吧196”在帖子里的留言:【非常感恩飞翔老师这么多年的坚守,戒色吧这么大的贴吧,想来您也始终处在风口浪尖的位置,遭受外界挖苦讽刺太多太多,慢慢地也开始遭受内部的分裂,真的太不..

第124季:澄清对于断念口诀的误解

前言:最近参加了一个葬礼,是我奶奶的葬礼,奶奶从小对我特别好,她的质朴和慈爱让我感动不已,她走的时候87岁,能够活到这个年纪已经很好了。我十分感叹生命的无常和修行的重要性,每个人无论现在多么强健,多么健..

第123季:戒色快乐之道

前言:上季一位戒友在我帖子里的留言:【据说,有位先哲的弟子个个学富五车。一日,他带三个弟子来到一片荒芜的田野,现场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先哲指着杂草丛生的田野,问:“你们将如何除掉这些杂草?”三个弟子争先..

第122季:戒色执行力的培养

前言:上季一位戒友问:“心魔是真实存在的吗?我们身体里真的有心魔吗?还是只是一种比喻呢?”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心魔?心魔这个概念明确的指向就是邪念,负面的念头,很多人都会提及心魔,心魔这两个字带有神秘主..

第121季:秋季戒色养生攻略

第121季:秋季戒色养生攻略前言:有的人会觉得家里经济困难,觉得这辈子结婚无望,所以就只能靠手淫、嫖娼、不负责的性关系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其实是一种放纵的借口而已,也是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家里经济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