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典篇 若希望经

繁体

圣典篇 若希望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答林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称呼比库们:诸比库。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说:

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与具足巴帝摩卡而住!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同梵行者们喜欢、满意、尊重和尊敬我。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能获得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受用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能使那些行[布施]者有大果报、大功德。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已故、去世的亲族、血亲们以净信心忆念我时,能使他们有大果报、大功德。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克服不满与喜好,愿我不被不满所征服,战胜已生起的不喜,住于胜利。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克服怖畏与恐惧,愿我不被怖畏、恐惧所征服,战胜已生起的怖畏、恐惧,住于胜利。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对于增上心、现法乐住的四种禅那,愿我随愿而得、容易而得、不难而得。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对于那寂静、解脱、超越色的无色[定],愿以[名]身触而住。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灭尽三结,成为入流者,不退堕法,必定趣向正觉。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灭尽三结,贪瞋痴减弱,成为一来者,只来此世间一次即作苦之终结。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能证得种种神变:愿我一[身]能成多[身],愿我多[身]能成一[身];显现,隐匿;能穿墙、穿壁、穿山,行走无碍,犹如虚空;能出没于地中,犹如水中;能行于水上不沉,如在地上;能在空中以跏趺而行,如有翼之鸟;能以手触摸、擦拭有如此大神力、如此大威力的月亮和太阳;乃至能以身自在到达梵天界。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能以清净、超人的天耳界,听到远处、近处的天及人的两种声音。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能以心辨别了知其他有情、其他人的心:对有贪心,能了知有贪心;对离贪心,能了知离贪心。对有瞋心,能了知有瞋心;对离瞋心,能了知离瞋心。对有痴心,能了知有痴心;对离痴心,能了知离痴心。对昏昧心,能了知昏昧心;对散乱心,能了知散乱心。对广大心,能了知广大心;对不广大心,能了知不广大心。对有上心,能了知有上心;对无上心,能了知无上心。对得定心,能了知得定心;对无定心,能了知无定心。对解脱心,能了知解脱心;对未解脱心,能了知未解脱心。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能忆念种种宿住,也即是: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许多坏劫、许多成劫、许多坏成劫:在那里有如此名、如此姓、如此容貌、如此食物、经历如此的苦与乐、如此寿命的限量。他从该处死后投生到那里,在那里有如此名、如此姓、如此容貌、如此食物、经历如此的苦与乐、如此寿命的限量。他从该处死后投生到这里。如是能以形相、细节来忆念种种宿住。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能以清净、超人的天眼,见到有情的死时、生时,低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能了知有情各随其业:诸尊者,此有情的确因为具足身恶行、具足语恶行、具足意恶行,诽谤圣者,为邪见者,受持邪见业;诸尊者,他们身坏死后,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然而,诸尊者,此有情的确因为具足身善行、具足语善行、具足意善行,不诽谤圣者,为正见者,受持正见业;诸尊者,他们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如此能以清净、超人的天眼,见到有情的死时、生时,低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能了知有情各随其业。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能断尽诸漏,即于现法中,以自己之智证得与成就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而住。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与具足巴帝摩卡而住!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

如是,[上述]所说的乃是缘于此而说。

世尊如此说。那些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大心材譬喻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王舍城鹫峰山,迭瓦达答刚离开不久。在那里,世尊就迭瓦达答对比库们说:

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我有利养、恭敬、声誉,但其他那些比库鲜为人知、没威势。他沉迷、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略过树皮、略过表皮,只砍了枝叶,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肤材,不知道树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略过树皮、略过表皮,只砍了枝叶,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不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止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我有利养、恭敬、声誉,但其他那些比库鲜为人知、没威势。他沉迷、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诸比库,这比库称为取得梵行的枝叶,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诸比库,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库犯戒、行恶法者。他沉迷、陶醉于该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略过树皮,只砍了表皮,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肤材,不知道树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略过树皮,只砍了表皮,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不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止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库犯戒、行恶法者。他沉迷、陶醉于该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诸比库,这比库称为取得梵行的表皮,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诸比库,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库无定力、心散乱。他沉迷、陶醉于该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只砍了树皮,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肤材,不知道树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只砍了树皮,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不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库无定力、心散乱。他沉迷、陶醉于该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诸比库,这比库称为取得梵行的树皮,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诸比库,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我住于知、见,但其他那些比库不知、不见。他沉迷、陶醉于该智见,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只砍了肤材,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肤材,不知道树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只砍了肤材,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不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我住于知、见,但其他那些比库不知、不见。他沉迷、陶醉于该智见,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诸比库,这比库称为取得梵行的肤材,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诸比库,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智见,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无时解脱。诸比库,不可能、无机会该比库的无时解脱会退失!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知道心材,知道肤材,知道树皮,知道表皮,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智见,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无时解脱。诸比库,不可能、无理由该比库会退失其无时解脱!

如是,诸比库,此梵行不以利养、恭敬、声誉为利益,不以戒成就为利益,不以定成就为利益,不以智见为利益。诸比库,这不动的心解脱才是此梵行的目标,以此为心材,以此为终极。

世尊如此说。那些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若希望经脚注部份:

25 若希望经 (aka?kheyyasutta):《中部》第6经。世尊在该经中说:若有比库希望实现从世间直到出世间的十七个愿望,他应完全地持守戒律、修习戒定慧三学。

26 巴帝摩卡:巴利语ptimokkha的音译, 有上首、极殊胜、护解脱等义。

《清净道论》中说:若他看护(pti)、保护此者,能使他解脱(mokkheti)、脱离恶趣等苦,所以称为巴帝摩卡。

汉传佛教依梵语prtimoka音译为波罗提木叉,意为别解脱等。

27 完全持戒 (s?lesvevassa parip?rakr?):他完全地持守四种遍净戒:巴帝摩卡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即是说应通过无缺失、完全地持守诸戒来成为一名戒具足者。

28 致力内心之止 (ajjhatta cetosamathamanuyutto):致力于自己内心的平静。在此,内和自己的是同义词。

29不轻忽禅那 (anirkatajjhno):不排斥禅那或不退失禅那。以排斥、退失之义为轻忽。当知舍弃了这种顽劣后他致力于谦逊等。

30 具足于观 (vipassanya samanngato):致力于七种随观,即无常随观、苦随观、无我随观、厌离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和舍遣随观。

31 增加空闲处:巴利语br?het sugrna的直译。意为增加前往空闲处的次数,频繁地去空闲处。于此,当知在把取了止观业处之后,日夜进入空闲处禅坐的比库为增加空闲处。

应完全持戒乃是说增上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乃是说增上心,具足于观乃是说增上慧学。增加空闲处对修止者来说,频繁地去空闲处为增上心学,对修观者来说则是增上慧学,这是包摄了两种学而说的。

32 愿我克服不满与喜好 (aratiratisaho assa):希望能战胜、征服不满与喜好。于此,不满是指厌烦诸善法与偏僻住处。喜好是指喜好五欲功德。

33 三结 (ti??a sayojanna):称为有身见、疑、戒禁取的三种结缚。这三种结为初道入流道所断除。

34 不退堕法 (aviniptadhammo):已不可能再堕落到地狱、畜生、鬼和阿苏罗四种苦界。因为初道已断除了能令堕落苦界之法。

35 趣向正觉 (sambodhiparya?o):走向正觉的最终彼岸。即已证得初道的入流圣者必定将证得更上的三种圣道的意思。

36 只来此世间一次 (sakideva ima loka gantv):只来到这人界结生一次。若在此人界修证一来道后,即在此处般涅槃者,则不在此属。若在此修道后生于天界,并在其处般涅槃者;若在天界修道后,在其处般涅槃者;若在天界修道后,再生于此人界才般涅槃者;以及若在此修道后生于天界,在那里命终后再生于此处才般涅槃者,当知是这里的意思。

37 五下分结 (pacanna orambhgiyna sayojanna):下分,意即连接到下界的;为投生到欲界之缘的意思。五下分结即前面所说的三种结,再加上欲贪结和瞋结。不来圣者已断除了这五种下分结。

38 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 (opaptiko assa tattha parinibby?):不来圣者已排除了胎生等三种生,只会化生为梵天人,并在梵天界那里般涅槃。

39 如此,世尊在教导持戒功德论直到证悟阿拉汉之后,再综合这一切作出结论说: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乃是缘于此而说。

正如世尊在前面所简要说的:诸比库,应当具足戒受持学习于诸学处。具足戒的比库能得到同梵行者们喜欢、满意、尊重和尊敬,获得资具,供养资具的施主们能得大果报,去世的亲族们忆念时得大果报,克服不满与喜好,克服怖畏与恐惧,证得色界禅那、无色界禅那、较低的三种沙门果、五种世间神通,以及以自己之智证得漏尽智。所说的这一切,就是因为此持戒功德的缘故才说的。

[1] 若希望经 (aka?kheyyasutta):《中部》第6经。世尊在该经中说:若有比库希望实现从世间直到出世间的十七个愿望,他应完全地持守戒律、修习戒定慧三学。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很多人知道,学佛能让自己增加智慧,让自己的心,更加的清净。但是,到底怎样学,才对呢。有人觉得学佛就是要皈依,觉得佛教中讲三皈五戒,很复杂。有人说,其实学佛就是将佛当做..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问: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目的,并付诸实现呢?答: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非常重要。你现在不清楚自己的生命目的,所以用头脑去思考和寻找。你可能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对,也不..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心瞻礼尊容,这就是修功德。我们一定要知道瞻礼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不可思议的。在过去空王如来涅槃后,有四位比丘学佛,学着学着佛因为..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如何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的事情,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金刚般若的这种智慧,当即名字以离名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就是金刚般若的智慧。如果我们还取法相,还取..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问:“东区长者之声”,这大概是个刊物,里面登载说本港卫生局长说,香港严重缺乏灵龛,倡将骨灰洒在纪念花园,化做春泥更护花。世俗也有把骨灰洒入江海的..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每一个众生,无论是人还是非人,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都一样,都想解脱,都想成佛,只是不会或不敢用“解脱”、“成佛”这些词而已,他们认为这是迷信。一说要解脱、要成佛,..

孩子,这是甜的

好甜!好苦!好甜呀!我说好苦才对!邻家哥哥结婚,分礼糖。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拿着刚到手的糖果跑一边享受这难得的喜悦。可是吃着吃着就吵了起来,一个说糖果是甜的,另一个穿得破旧、年纪稍小点的却说这是苦的,谁..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文:宏海法师今天这一讲,我们想,主要把我们做一个大的视野整合,就是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天我们要讲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就着说前面的几种国土,净土..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文/学诚法师所有人都要面对出世和入世这两种心态。入世就是要做事,出世也要做事,关键在于如何用心。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那句话,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有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时,..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每次演讲,我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爱得愈深,痛苦就愈强烈?”这是很普遍的问题,而且我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各个年龄层的人。当然,这里所..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这是蕅益大师讲的,讲得一点都不错。绝对不是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包括菩萨,菩萨、声闻、缘觉没有法子理解净..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安忍不是只在表面上“忍吧、忍吧……”你一忍再忍,总有一天会露馅的。这都是表面上的忍,实际上心已经动了,因为心里已经有怨恨了。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深信这些道理。佛讲的这些道理..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我们已经有幸得到了暇满人身,丰衣足食,比较健康,也没有什么疾病,顺缘样样具备,这个时候应该好好地利用此良机精进修行。我们往昔造过很多恶业,业力缠身,这些恶业早晚都会现前的。业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解】六、净土诸经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