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之王《华严经》的经典70句
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认的经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其中最被推崇备至的,正是《华严经》,被称为王中之王。《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据说是佛陀悟道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全部教法精义,其中直接彰显了佛陀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堪称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展现出巍巍壮观、不可思议的境界。汉译本全经80卷,45000偈,近150万字。下面,是其中堪称精华的70句。让我们从这些字字珠玑里,静心体悟那种大智慧、大慈悲。
「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土上所生的五色植物,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一片叶子就是一个佛。此为譬喻,意为三千大千世界摄于一微尘,一微尘中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犹如莲花出于水而不沾水,犹如日月运行于天空而不停住。心应如莲花高洁出尘,也应如日月光明流转。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这是佛陀于菩提树下初悟道时发出的感叹。一切众生,本具足佛性,只因为妄想和执着,而迷失真我遮蔽本心,不能见清净自性。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牛马众生。」
龙象为诸佛坐骑,牛马为众生仆从,都是服务者,性质相同,只是境界有差别。这句话体现的正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普渡众生,方能成佛。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水少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日子一天天过去,寿命一日日减短,如同水中的鱼越来越少,又有什么快乐可言?人们应当拼命勤奋精进,如同去熄灭头上烧着的头发,常常觉察到人生的无常,提醒自己万万不可懈怠而贪图安逸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不为自己谋求任何安乐,只愿众生能够出离痛苦。
「净心水器,莫不影显,常现在前。但器浊心之人生,不见如来法身之影。」
干净的水器,永远会映现物影,清晰明净地展现在人眼前;破器、浊心的人生,则无法显现出如来那同样明净的真如法性之影。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我们以往所造的诸种恶业,都来自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是从身语意中所表现出来,这一切我们今天都要忏悔。
「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
一微尘与整个世界同性,对永恒之体悟须在当下实现。
「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就像拿着一盏灯进入暗室,那百千年的黑暗刹那间就能破除。菩萨的觉悟心灯也是这样,能够进入众生无始以来的心灵暗室,百千万亿的劫数、烦恼、业障,全部可以一下破除。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如果有人想了知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佛,应当去观察法界的本性万法皆无自性,一切都是心所造。
「尘尘混入,刹刹圆融。」
空间中粒粒微尘混同一体,时间中每一刹那圆融相续。
「普入诸佛力,普住诸佛智;作佛所作,净佛所净。」
完整地获得佛力,彻底地达成佛智;做佛所做的,净佛所净的。
「其心平等,住一切智。」
心入平等性,便可成一切智、自然智。
「入如来智,无有障碍。」
能入如如佛智,便可一通百通,一解百解,不再有障碍。
「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无所著。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无量无边。知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知道一切法,都在自心之中,而不执著。知道一切法,都在自性之中,成就觉悟智慧之身,不需要外求。知道三界、三世都在心中,自心是无量无边的。知道心佛是一,佛和众生是一,而佛与心、体与性都是无尽的。
「应观一切法界如幻,诸佛如影,菩萨行如梦,佛说法如响,一切世间如化,业报所持故。差别身如幻,行力所起故。一切众生如心,种种杂染故。一切法如实际,不可变异故。」
应如如观照法界一切皆是虚幻,诸佛都如幻影,菩萨行如同梦境,佛说法只是音声,世间一切如同幻化,诸种假相都源于业力的执著抱持。差别也是虚幻,只因行动而起。一切众生之心等同佛心,只是受到种种杂染。以为法是实有的,是因为抱有寻求不可变异的永恒之物的妄执。
「应自修行一切智道,应勤增长菩萨境界。」
应独立去修成一切智慧佛道,应勤奋增长菩萨境界。
「善知于时常行法施,开悟一切名为智者。」
善于在平时、平常之中进行法的布施,能够开悟一切才是智者。
「于一切法心无动念,得智慧明灭诸痴暗。」
在一切法上不动念,获得智慧之明,灭掉种种痴暗。
「应知一切心识如幻,应知世间诸行如梦。」
应当知道一切心识都如幻化,应当知道世间种种都如梦境。
「知业如幻,业报如像,诸行如化;因缘生法,悉皆如响;菩萨诸行,一切如影。」
知道所造之业、所遭之报、种种行为都是假相都如幻化;因缘和合所生诸法,都如音声响过即没;所谓菩萨万行,都如泡影。
「行如来行,住如来道。」
践行如来之行,安住如来之道。
「于诸众生,恒起大悲。」
对众生,时时生起悲悯救渡之心。
「求一切智,净诸心海。」
求得一切智慧,净化如海的众生之心。
「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一切佛,都从自心中来。
「普为诸世间,修行菩萨行。」
为了世间众生,修行菩萨万行。
「普应群生心,庄严诸愿海。」
全面照顾众生之心,认真对待众生心愿。
「发起大悲心,勤求无上觉。」
发起普度众生之心,勤奋求取无上觉悟。
「如地不倾动,如水普饶益。」
像大地那样安然不动,像水一样利益众生。
「但愿益众生,以此庄严心。」
只愿能够利益众生,抱着这份庄严之心。
「心常寂静,知足少事。」
心常常寂静安然,懂得知足,心中无事。
「心如灵空,无所分别。」
心像灵觉虚空那样,消泯一切分别。
「以深净心,入菩提舍。」
以深沉明净之心,安住于觉悟净土。
「立志如大山,积德若深海。」
立志要像高山那样峻拔,积德要像大海那样深厚。
「正念观察,调伏己情。」
以正念观察自心,调伏自己的妄想执著。
「慈济悲无倦,喜法舍烦恼。」
慈悲济度之心与行不倦怠、不懈怠,让自己和众生都能乐于求法出离烦恼。
「于法得自在,以道化群生。」
通过佛法获得自在,凭借佛法开化众生。
「不取为实,不着为净。」
不贪取才是真实,不贪著就是清净。
「永离诸相,心无所住。」
永远出离世间种种相,心无所执著。
「大慈无碍,大悲究竟。」
拔除世间之苦坚定不移,带给世间喜乐永不止息。
「为欲利世间,专意求菩提。」
为了利益世间众生,而专心求取觉悟。
「住一切世界,心无所著。」
身遍三千大千世界,而心虚空无迹。
「知身从缘起,究竟无所著。」
知道此身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没有什么好执著贪取的。
「不住诸相,永断分别。」
不被诸相阻碍遮障,永远断除分别之心,得平等正性、正见。
「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恒定坚守正念,学习和践行各种的善。
「无我心调柔,能得如来道。」
没有我私,平息心的顽固戾气,能通达如来觉悟之道。
「若计有我人,则为入险道。」
如果妄执人我分别,就是踏上了凶险之路。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以大觉悟为自己追求的境界,专注于此而不止息。
「若无我相,则无增减。」
世人之所以有得失心,是因为妄执有我;如能了知无我,得失心便灭。
「于诸世间心如虚空,无所染着。」
无论何时何地心都要像虚空那样,不受染污,没有执著。
「断世渴爱常求佛智,离欲境界得法喜乐。」
断除世间贪嗔痴而常常去求取佛之觉悟,到达超脱欲望的境界便能得法喜大乐。
「所作众善为众生,悉以智慧而回向。」
所做的种种善行都是为了众生,全部依靠智慧进行回向。
「见佛闻法勤修行,如饮甘露心欢喜。」
听闻佛法后勤奋修行,如同饮着甘露,心中欢喜无比。
「专念于佛法,未尝有散动;而以悲愿心,方便行于世。」
专心于佛法修行,从未有过动摇散乱。以慈悲之心和愿,以方便善巧普度世间。
「远离一切虚妄想着,如是究竟到于彼岸。」
如果能远离一切地妄想执著,就能达到大彻大悟的彼岸。
「不生染着,永断世间贪爱烦恼,修清净行利益众生。」
不被污染,不生执著,永远断除世间的贪爱烦恼,修清净之行,以利益众生。
「愿一切众生一心向佛,常遇无量清净福田。」
希望一切众生能够一心向佛,常常到达无尽清净的福地。
「究竟清净,无诸渴爱;身行永息,心善解脱。」
彻底地清净,不再有种种愚痴贪著;身体和行为上的造业永远止息,心善于得到解脱。
「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着。」
如果布施,当以众生为对象;一切都能舍掉,心中没有任何贪爱。
「分别取向不见佛,毕竟离着乃能见。」
有分别贪取之心是见不到佛的,只有彻底断除执著才能见到。
「我当于一切众生犹如慈母,生长一切善根大愿。」
对待众生,我要像一个慈母,心中生长出一切的善根和大愿。
「不染世间一切诸味,常勤修习一切佛法。」
不染着世间的一切虚妄,常勤奋修行一切佛法。
「世间种种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无所动。」
世间种种,都如梦如幻;如果能这样看,心就不再有动摇迷乱。
「但为断一切烦恼故,而行精进。」
只为了断除一切烦恼,而勇猛精进地修行。
「菩萨离迷倒,心净常相续。」
菩萨之心是脱离了迷乱颠倒的,清净之心常在不断。
「若得亲近善知识,则能修习广大善。」
如果能有缘亲近大德,便有机会修习广大无边的智慧功德。
「于佛境界起信心,得佛灌顶心无着。」
对佛的境界要生起信心,得到佛的授记心要不起执著。
「如实观法,出生妙慧。」
如如观照,玄妙智慧自然生出。
「入佛种性,到于彼岸。」
得入佛性,便得解脱,到达彼岸。
佛弟子妙音愿以此功德回向:
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很多人知道,学佛能让自己增加智慧,让自己的心,更加的清净。但是,到底怎样学,才对呢。有人觉得学佛就是要皈依,觉得佛教中讲三皈五戒,很复杂。有人说,其实学佛就是将佛当做..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问: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目的,并付诸实现呢?答: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非常重要。你现在不清楚自己的生命目的,所以用头脑去思考和寻找。你可能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对,也不..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心瞻礼尊容,这就是修功德。我们一定要知道瞻礼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不可思议的。在过去空王如来涅槃后,有四位比丘学佛,学着学着佛因为..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如何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的事情,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金刚般若的这种智慧,当即名字以离名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就是金刚般若的智慧。如果我们还取法相,还取..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问:“东区长者之声”,这大概是个刊物,里面登载说本港卫生局长说,香港严重缺乏灵龛,倡将骨灰洒在纪念花园,化做春泥更护花。世俗也有把骨灰洒入江海的..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每一个众生,无论是人还是非人,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都一样,都想解脱,都想成佛,只是不会或不敢用“解脱”、“成佛”这些词而已,他们认为这是迷信。一说要解脱、要成佛,..
孩子,这是甜的
好甜!好苦!好甜呀!我说好苦才对!邻家哥哥结婚,分礼糖。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拿着刚到手的糖果跑一边享受这难得的喜悦。可是吃着吃着就吵了起来,一个说糖果是甜的,另一个穿得破旧、年纪稍小点的却说这是苦的,谁..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文:宏海法师今天这一讲,我们想,主要把我们做一个大的视野整合,就是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天我们要讲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就着说前面的几种国土,净土..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文/学诚法师所有人都要面对出世和入世这两种心态。入世就是要做事,出世也要做事,关键在于如何用心。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那句话,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有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时,..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每次演讲,我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爱得愈深,痛苦就愈强烈?”这是很普遍的问题,而且我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各个年龄层的人。当然,这里所..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这是蕅益大师讲的,讲得一点都不错。绝对不是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包括菩萨,菩萨、声闻、缘觉没有法子理解净..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安忍不是只在表面上“忍吧、忍吧……”你一忍再忍,总有一天会露馅的。这都是表面上的忍,实际上心已经动了,因为心里已经有怨恨了。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深信这些道理。佛讲的这些道理..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我们已经有幸得到了暇满人身,丰衣足食,比较健康,也没有什么疾病,顺缘样样具备,这个时候应该好好地利用此良机精进修行。我们往昔造过很多恶业,业力缠身,这些恶业早晚都会现前的。业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解】六、净土诸经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